第123節
也因此,三十這一天的下午,天還很亮堂的時候,省城內各條街道就已經瞧不見人了。倒是各家各戶都忙著折騰吃食, 空氣里處處彌漫著飯菜的香味。 當然, 也有人揪著一顆心沒辦法安生過大年, 就譬如郡守府。 蔣郡守可謂稱得上是年輕有為,當年以三十七歲之齡, 就坐上了一郡之首的位置。不過到如今, 他第二個任期都要結束了,自然年歲也不輕了。 他早已娶了妻生了子, 兒子也成家立業了,如今也算是兒孫滿堂。 作為郡守,理論上來說,是可以帶著闔家老小一道兒上任的, 不過事有特例,他的家人親眷都在南陵郡,祖上更是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那邊。 假如說,今個兒是從貧瘠之地往繁華之地去,帶上闔家老小是正常的??煞催^來說,放著南陵郡好端端的富貴日子不過,跟著他跑來位于北方的貧瘠之地…… 不現實的呀! 蔣郡守原先是打算著年前就出發往南陵郡去,趁著年前朝廷各項事務繁忙,且冬日里各項消息都極難打聽,抓緊機會帶走家人,從此遠走高飛。 可多數時候,計劃都是趕不上變化的。 他沒算到的是,今年的北方異常寒冷,偏他是一郡之首,凍著誰都不會凍著他。無論是辦公的地兒,還是他休息的后宅,地龍炭盆一應俱全,厚實的棉襖、大氅衣更是輪著換??な馗南氯诉€分外勤快,往往在郡守起身之前,就將屋外庭院里的積雪清掃干凈。 種種不經意的巧合湊在一塊兒,使得他察覺不對時,都已經是大雪封路之時了。 他尋思著,這大概就是天意如此吧。 老天爺都不讓他提前回京,那就索性不去了。趕在開春之前,他就帶著這邊的家人快速離去。 至于尚且留在南陵郡的那些家人,他能做的,大概就是為他們祈福了。 心里揣著事兒,自然沒辦法好生過年。蔣郡守忙著讓心腹清點家當,那些笨重之物,就算價值再高,都只能被迫舍棄。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年前物價飛漲,很多人手頭不一定有足夠的錢財,又害怕糧食短缺,不得不掏出了壓箱底的金銀來購買吃食。除了金銀之物外,也有人被迫出手閑置的宅院、笨重的家舍等。因此,郡守府這邊也偷偷的摻合了一手,讓下人喬裝打扮之后,假裝落魄人家,出手了不少帶不走的東西。 到如今,蔣郡守手頭上捏了好些個值錢又輕便的物件。當然,這個輕便是相對的,他光是黃金就囤了近萬兩,還有其他銀錠、玉器、古董、首飾等等。 只要這次能夠逃過一劫,那么他手頭上的錢財,足夠他和家里人舒坦的過一輩子了。 是的,家里人。 蔣郡守雖是舍棄了人在南陵郡的父母、妻子、嫡出子女、孫子孫女等,可他帶在身邊的美妾和年歲尚幼的庶出子女卻還有好幾個。他認為是到了取舍之時,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他還活著,總歸還是保留了火種,將來還是有重回巔峰之時。 屋外,又開始飄雪了。 作為一個典型且土生土長的南方人,蔣郡守還是到了濟康郡后,才第一次看到了大雪。只是,哪怕在這里待了兩任,今年的大雪還是讓人忍不住咂舌。 “再這么下去,只怕正月里都沒辦法出行?!笔Y郡守微微嘆了一口氣,他也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這一步,更不知道接下來要怎么繼續走下去。 他只有一個粗略的計劃,逃離濟康郡,帶著財富隱姓埋名,等過上一些年,風頭過了以后,再謀劃其他。 可隱隱的,他心里有一種不祥的預兆。 …… 預兆很快就成了真。 這一次,朝廷是下了決心要將蔣郡守當成典型來辦。又因本朝建立也不過短短幾十年間,在這之前,雖然也處決過一些官員,但都不是特別大的案子,多半都是只處決官員本人,極少有牽連到家人的。 當然,那種三代以內不得入仕不算在內。事實上,本朝并不禁止商戶子科舉,卻有明文規定,案犯子嗣三代內不得參加科舉。 只要是犯了罪的,子孫三代內本來就是沒辦法參加科舉的。既是無法參加科舉,又哪來的入仕之說? 但不管怎么說,命總還是在的。 可蔣郡守這個案子,倒是不至于嚴重到要株連九族的地步。倘若沒有蔣家主動配合調查,以及事后出錢出力出人的幫著調撥糧食,那么身為本家多少還是要受到處罰的。但正因為他們態度極為端正,皇帝沒打算找他們算賬,只勒令將蔣郡守那一支剝離蔣氏一族。 其實就算皇帝不說,蔣氏一族也容不下他們了。 直接將那一支驅逐出本家,等閑親眷倒是不會被牽連,但像蔣郡守的父母妻兒,卻是難逃法網。具體刑罰尚且公布,可即便不是死刑,那也是流放之罪。對于那些從小養尊處優的人來說,流放跟處死也沒太大區別了。 …… 這次奉旨捉拿蔣郡守的,對于楊冬燕來說,還不算陌生。 當年,先帝為了制衡八大世家,將麾下的四大將軍賜封為四位異姓郡王。其中之一,便是楊冬燕上輩子的永平王府。而這回領軍的,雖不是永平王府,卻是另外一個郡王府——安平王府。 但并非安平郡王本人,而是世子。 比起楊冬燕上輩子的蠢兒子蠢孫子們,人家安平王府可就強多了。嫡系一脈皆習武,好幾位都是位高權重的。真要算起來,哪怕在楊冬燕那一輩兒時,大家的情況都是差不多的,但到如今,差距已然產生。 只是……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永平王府是因為老王爺過世太早,而劉諫劉誥兄弟二人又不算太過于出挑,尤其劉誥甚至打小就拿過刀劍。因此,到楊冬燕過世之前,永平王府便已經是四大異姓郡王之中,墊底一般的存在了。 可其他三家,尤其是如日中天的安平王府…… 怎么說呢? 大概是各人有各人的選擇和機緣吧。 安平王府的世子是個能耐人,年歲不大,但武藝超群用兵如神,原先是駐守邊疆的大將,不知何時被調撥到了南陵郡,又被皇帝給予重任,讓他無論如何都要將蔣郡守捉拿歸案。 事關重大,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無聲無息的將濟康郡四道城門守住,又以極快的速度攻陷守備最為薄弱的北門。 北方這一帶,有句老話叫做,東富西貴南貧北賤。 倒不一定是適用于所有的城池,但放在大部分地方,尤其是省城、府城之地,卻也大致差不多。 北邊多為貧賤之地,于此相鄰的北門也顯得最為破舊臟亂,被大軍輕易的拿下,并悄無聲息的越過大街小巷,快速的沖向郡守府。 說起來,北門離郡守府還是有很長一段距離的,其實哪個門離郡守府都不算近。省城極大,郡守府理論上是在西城的,但事實上卻是靠近整個省城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在內城里。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附近的人家也是非富即貴的,但同樣的,真想出逃卻也是難上加難的。 從北門至郡守府的一路上,先鋒軍皆是輕騎,馬蹄聲落在青石板上,發出了整齊的響聲,音量雖不大,但放在寂靜的夜里,卻顯得如此的明顯。好在偶爾也有人家點了炮仗,倒也勉強遮掩一二,但擱在那些心思敏感早已察覺到情況的人耳中,卻不易于驚雷炸響。 譬如楊冬燕。 老魏家今年稱不上有多好,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再說了,這都要過年了,永平王府還能不表示表示?反正林林總總的糕點吃食準備了一大籮筐,直接擺在了特制的供桌上,就等著楊冬燕伸手撈了。 楊冬燕撈了嗎? 那是當然的。 然后,她差點兒就閃了腰。 她就不懂了,這得是多么的缺心眼兒,才會準備上百斤的供品?誠然,東西都是好東西,可這數量、這份量…… 就他娘的離譜! 幸好,在經歷了上一次的炭烤全羊之后,她又恢復了最早些年的警覺。具體表現為,在打算動手撈供品之前,她會提前將閑雜人等打發出去,鎖門關窗,省得搞出事情來。 這一次,自然也是如此。 其實cao作起來特別容易,楊冬燕有自個兒的屋,且正常情況下,只有豬崽和豬小妹會往她的房里去,家里其他人一年到頭都沒進去過。那么,只要打發了那兩只豬,一切就不成問題了。 讓窩頭帶走豬崽,年底了不考試還等啥?隨便考,烤熟了都沒關系。 再讓豬小妹去二牛和小楊氏那屋,別的任務都不用安排,就讓她躺在炕上陪著豬小小妹睡覺就行了。 逐漸長大了的豬小小妹,看著既不像她大姐那般愛吃,也不像她二姐那般愛睡,真要說的話,就是個普通的小奶娃。如果沒人陪著,她醒來一看屋里沒人,就會咧開嘴哇哇大哭。反過來說,只要有人陪著,她就能保持安靜,直到尿褲子才會繼續哭。 豬小妹就特別適合這個任務,陪睡嘛,簡直就是為她量身打造的。 只這般,楊冬燕鎖門關窗,然后興奮的搓了搓手,伸手那么一撈…… “哎喲我的老腰??!” 毫不夸張的說,那就是小二百斤的東西??! 連竹制籮筐都是特地請人編的,差不多得有半張炕那么大,一個豬小妹那么高,上面還有蓋子,用麻繩捆得很結實。至于里頭的東西,乍一看就感覺啥都有,還有兩個巨大的食盒,飄著一股子奇香。 楊冬燕瞅著眼前這些東西,很快就扶著腰走過去開門了。她沒直接讓開,而是堵在門口,大聲喊方氏過來。 方氏過來后,看到東西就哎喲了一聲,然后興奮的沖上去,解開麻繩,先開蓋子,一樣樣的清點起來,還不忘將兩個大食盒提出去。 “云鶴樓的菜??!” 瞅著那熟悉的碗碟和菜肴,楊冬燕后知后覺的想起來了,這不就是南陵郡第一酒樓的上等席面嘛! 嘿喲,倒霉兒媳婦終于聰明了一回,居然幫她定了個上等席面送過來。 不光有云鶴樓的招牌菜,巨型籮筐里的好東西可不少。當然,絕大多數都是吃的,還有喝的,就是邊角里給她放了個小木盒子,里頭裝了一對黃橙橙的大金鐲子。 楊冬燕掂量這沉甸甸的大金鐲子,心里直納悶。 瞧著這審美和品位,應該不是蔣氏的風格??!可要說孟氏也不對??! 如果說,蔣氏是世家貴女、侯府千金,行事作風就是透著一股子清高孤傲,那么孟氏就是書香門第的才女。就那對大金鐲子,咋看都不覺得是這倆人會選的。 蔣氏嘛,喜歡的都是一些有來歷的東西,哪怕只是一樣擺件玩意兒,最好都是以前朝代里皇后太后用過的。孟氏稍微好一點兒,她其實不太在乎東西本身的價值,但必須要賞心悅目,絕對不允許出現那種暴發戶家里才有的東西。 偏偏…… 永平王府就是暴發戶啊,楊冬燕就是喜歡黃白之物??! 楊冬燕一手抓著一個大金鐲子,思忖再三,還是決定把鍋往王妃蔣氏的頭上扣。 道理很簡單,孟氏是絕對不會喜歡大金鐲子的,而蔣氏雖然也不喜歡,但沒準兒這大金鐲子是前朝某個寵妃用過的呢?加上這個來歷,那興許蔣氏就喜歡了。 她完全沒想過還有另外一個可能…… 蔣氏是比著她的喜好,命人為她量身打造的。 ——要赤金的!要份量重的! ——無所謂設計感,反正就是要大要粗,要瞧著就特別土氣的! 可憐的永平王妃,她是冒著自己被匠人質疑品位的風險,命人打造了這么一對老太太絕對會喜歡的大金鐲子。幸好,老太太還是猜到了是她干的,就是沒體會到她的一片良苦用心。 “娘!” 方氏眼睛都快綠了,好吃的倒是無所謂,她本來也不是小楊氏那種格外在意吃食的人,當然餓肚子肯定不行??杉依镌缫衙撾x了貧困線,比起這一大堆有錢都買不到的稀罕吃食,她更稀罕那對大金鐲子。 因此,方氏飽含著滿滿的深情,熱忱的呼喚了一聲娘,隨后用羨慕不已的口吻道:“您上輩子的兒子對您可真好??!” 楊冬燕白了她一眼:“我用腳丫子想想,就知道這肯定不是我蠢兒子供的?!?/br> 噢,那您的腳丫子還挺聰明的。 方氏咽下不能說的話,很快就又開口道:“難不成是您上輩子的閨女?” “我沒閨女!”楊冬燕終于打量夠了大金鐲子,滿意的放回小木盒子里,這才告訴方氏,“我覺得這是我大兒媳婦供的,嘖嘖,還成吧,我挺滿意的?!?/br> 大、大兒媳婦?? 同樣是楊冬燕的大兒媳婦,方氏艱難的咽了咽口水,滿臉的不敢置信。 不是吧?這不是真的吧?遠方的老嫂子啊,你不覺得你這個手筆太大一點兒了嗎?你這是不給人留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