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
劉二老爺只覺得自己的心口被利刃刺穿,頃刻間血流不止。 因為兒孫太不爭氣,所以選擇自己上。 這確實是老太太會干得出來的事兒,可一想到自己就是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劉二老爺心痛到麻木。 要怎么說呢? 他看兒子劉侾有多么的恨鐵不成鋼,那么他老娘看他就有多么的來氣。 劉二老爺:……考個舉人是有多難???你就不能爭點兒氣? 楊冬燕:……我不就是要求你考上狀元嗎?連這么個小小的愿望你都不能滿足我?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我終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一時間,永平王府開始各種祈福,衷心祝愿老太太在即將到來的院試之中,取得輝煌成績。 而此時的劉侾,早已麻溜的跑到了北方地界。 他去年夏日里離家出走,然后慘遭失敗,冬天就被逮住了,可今年開春又跑了。有過一次慘痛經驗教訓的他,都沒喊上同窗好友,而是走了他外祖家一個家仆的路子,偽裝成皇商家的小少爺,打算去北方做一筆大買賣。 這要怎么說呢? 反正就挺像的。 劉侾長得就不像是武將世家出來的,也不像他爹那般通身書香氣息。他吧,就是長得一副金嬌玉貴小少爺的模樣,說得更淺顯一些,就是自帶憨憨氣質的敗家小少爺。 一看就是地主家的傻兒子! 傻小子還不知道他爹如今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更不知道他祖母正在搞天搞地搞事情,他只優哉游哉的四處游玩,之后更是偷偷的一路尾隨他舅舅北上。 對了,他舅舅就是這次鄉試的主考官。 有道是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劉侾深以為,家里人決計不會想到,他逃掉了鄉試后,居然還會跟著鄉試主考官北上。 只這般,他帶著親衛跟隨了一路都不曾被發現,直接導致他自信心爆棚,覺是自己天底下最聰明的崽。 然后在濟康郡被逮住了。 怎么可能發現不了呢?只是生怕有人暗中尾隨行刺主考官大人,這才選擇在進了城門后,再行動手。 甥舅二人四目相對,當舅舅的一口老血噴出來,一聲令下,命人將這倒霉孩子捆吧捆吧送回南陵郡去。 連著兩次離家出走失??! 劉侾態度堅決的抗議著,表示他必須去北方看一眼他爺奶生前待過的地方,不然他還會再跑第二次的! 哦不,第三次! 在他的強烈要求之下,他舅舅索性命人將他五花大綁,前往已故永平老王爺、老王妃的故鄉。 你想看?那就看個夠!看完了,再往把人送回家去。 就這樣,劉侾被五花大綁的前往了他心心念念中的祖母故鄉。 還是連他祖母都完全不惦記了的故鄉。 …… 彼時,省城貢院里一片安靜,只聞蟬鳴聲一片。 以窩頭的年歲,在院試里還是比較年輕的,但事實上比他年輕的人也有。說白了,縣試、府試還是容易的,跟最后的院試那就不是一個難度級別的考試。 所有人都在奮筆疾書,滿心滿眼都是這足以改變他們命運的考試。 窩頭自然也不例外,只是比起去年的忐忑不安,今年的他下筆如有神,總覺得這次考試,就算題目本身不算眼熟,但這種模式和套路…… 簡直太熟悉了! 這不就是他奶拿給他的那本巨厚的書籍里,寫過的院試常用出題套路嗎? 那么相對應的,書籍里也寫清楚了要如何審題、破題,以及用怎樣的答題方式更能獲得主考官的喜愛,用最穩妥的姿態順利得通過院試。 其實,像這種四平八穩的答題方式,拿第一名是絕無可能的。一般想要在考試里拿第一,精彩紛呈才是最為緊要的??筛C頭沒打算爭這個第一,他奶對他的要求雖然是考狀元,可狀元是殿試第一名,至于院試就無所謂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窩頭信心十足的答完了題,第一場考試順利通過,第二場也比預期得更容易一些。 待出了考場,窩頭一眼就看到了倚在墻邊打瞌睡的他奶,忙奔了過來,高聲道:“奶!奶我肯定能考過!你要當秀才的奶了!” 多么自信的娃兒??! 正被綁成了一顆特大號rou粽子的劉侾,坐在豪華馬車上幾乎要淚流滿面。 人家的娃兒有奶奶,他呢?他呢! 他只有一顆向往自由卻被無情束縛了的心。 一陣風吹過,吹起了車窗的簾子一角。 楊冬燕正笑瞇瞇的迎接她最最喜歡的孫子窩頭,眼角瞥到一輛馬車從旁邊經過,透過那微微揚起的簾子,她仿佛看到了一個有點兒眼熟的人。 那輪廓就莫名的眼熟,可能縮小幾個號,會更眼熟一些。 “奶你在看啥呢?”窩頭一臉的不滿,他都站在他奶跟前了,他奶咋還能看別人呢?胖豬崽又不在跟前。 “沒啥,肯定是不重要的人?!睏疃嗫聪蚋C頭的眼神,仿佛在看最心愛的寶貝,“奶的寶貝孫砸!想吃啥?奶請你下館子搓頓好的!” 窩頭頓時喜笑顏開:“嗯!今個兒先吃頓一般好的,等回頭放榜了,我考上秀才了,奶要請我上大酒樓吃一頓好的!” “成!我孫砸說了算!” 旁邊的人都在看這倆,講道理,祖孫情是蠻感人的,可瞅瞅窩頭那小胳膊小腿兒的矮敦子樣兒,沒人覺得這孩子能考上秀才。 大概就是哄奶奶開心吧…… 路人倒不會這般沒眼力勁兒的潑冷水,橫豎過些日子就放榜了,就讓人家做做夢,多高興幾天吧。 作者有話要說: #喜新厭舊楊冬燕# #薄情寡義楊冬燕# #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楊冬燕:呸—— 第065章 是不是做夢, 等到放榜那天就知道了。 院試放榜還是很快的,像去年就是六月底考試,到七月十日。當然, 今年的情況也差不多。 不過,因為八月里要考鄉試的緣故, 今年有不少人考完院試后并未立刻離開, 都夢想著自己能高中,之后就能順勢參加今年的鄉試了。倘若能再順利的通過鄉試,就能立馬趕往國都,參加來年二月里的會試……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這才是始終激烈著萬千學子懸梁苦讀的真正目標。 當然,夢想歸夢想,正常來說,像這種一氣考上去的,百年都不一定能出一個。 倒是因為今年八月里的鄉試,省城這邊顯得格外得熱鬧, 尤其是貢院附近的街面上, 幾乎處處都能看到書生打扮的人來往?;蚴呛襞髥居训脑诓桊^里高談闊論, 或是激情盎然的說著要如何忠君報國。 好在,因為窩頭年歲太小了, 哪怕他那些同窗都不會來找他喝茶。加之他又不住在客棧里, 除了考完那天去飯館里吃了一頓好的,之后就老老實實的待在屋里備考。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嘛! 再說了, 院試跟鄉試本就是不同的,窩頭埋頭翻看著他奶先前拿給他的厚書,看完了前面關于院試的內容,就開始看后頭關于鄉試的套路了。 因為年歲尚幼的緣故, 窩頭其實不太懂這些書的珍貴之處。要知道,像省城這邊,盡管經史子集都有,但像如此直接總結考試套路的書籍,卻是聞所未聞的。 即便真有類似的,那也是獨屬于世家大族的不傳之秘。外人輕易不能翻閱,畢竟這是世家大族立足于世的最大資本。 窩頭忙得很,楊冬燕和方氏也沒閑著。 講道理,楊冬燕就算對自家孫子再怎么看重,覺得這娃兒哪哪兒都好,那也不至于會盲目到認為窩頭一口氣考過院試和鄉試,直接奔赴國都繼續后面的會試。 楊冬燕盤算著,最好的情況無非就是這次能夠順利的通過院試,成為一位年輕的秀才公。 她先前跟窩頭的先生打聽過了,只要能考上秀才,就可以去縣學或者府學進修了??h學是最簡單的,但凡有秀才功名,百分百的入學,學費幾乎全免。如果是府學的話,則需要一個入學考試,一等秀才免考,所有一切費用皆免,還有一定的補貼。 當然,除了這兩處之外,省城這邊也類似的官學,除非是富貴人家,一般入學的門檻就是秀才。 換言之,一旦擁有了秀才功名,接下來無論是想在府城還是省城繼續進學都會變得相當容易。 楊冬燕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且不提大牛二牛的買賣如何,只要窩頭能夠考上秀才,她就打定主意要留在省城。哪怕上不了最好的官學,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橫豎都比小縣城里的私塾要好。這一點,她也是得了窩頭先生的提醒的,先生人很好,直言那些官學里有不少舉人,無論從哪方面而言,都要好過于普通秀才開辦的私塾。 也因此,就在窩頭忙著最后的復習時,楊冬燕將整個省城大大小小的牙行都跑了個遍,一門心思尋摸個合適的宅院。 這個時候,她就很想念她上輩子的王府大管家。 哪怕不是大管家也成啊,隨便來個小管事,再不濟后院的管事嬤嬤也成呢。但凡有個靠譜的下人,也不用她成天跑東跑西的,還是頂著個老大的太陽,都把她曬黑了。 置辦房舍這種事兒,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倘若有人脈的話,只需要放出話去,將自己的要求詳細的說了,自然有人準備好一切送到跟前來??煞粗?,就得碰運氣了。 很顯然,楊冬燕的運氣并不怎么樣,跑了十來天,看了不少的宅院,不是太好就是太差。 有些房舍不是她買不起,而是買下來就太高調了。老魏家如今只能說是普通人家,鄉下出身,做的也是跟鄉下地頭脫不了關系的牲口買賣。在這種情況下,置辦個省城的四進五進帶園子的大宅院…… 您覺得合適嗎? 這壓根就不是錢的問題好嘛! 再說了,她也沒那么多錢。 老魏家自個兒掙下的家當,再算上這些年來劉家兄弟供的銀錢,雜七雜八的算在一起,老魏家的家當大概在千兩銀子以上。但這個不是現銀,是算上了鄉下地頭的田地,以及縣城里的鋪面和房舍的,算現銀的話,大概也就五百多兩。 五百多兩銀子擱在小縣城里可就太了不得了,放在省城卻屁都不是。 稍微好一些的三進院子就差不多要這個價格了,如果還要算上地段環境等等,只怕這些錢還不夠。 可要是去買二進院子,買倒是買的起,小也能接受,但地段卻是太差了。 道理很簡單,地段好的地方多半都是富裕人家,二進院子不夠住??!如今很少有分家單過的,誰家都起碼是七八口人,到十幾口的。這還沒算上伺候的人,所以一般稍微好點兒的地段,多半都是三進以上的宅院。 買房難??! 只憑雙腿丈量省城四處跑著看房子的楊冬燕,覺得自己太難了。擱在上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