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啥?”窩頭停下腳步扭頭看她,隨后恍然大悟,“也行啊,你可以改一下那個字,別叫豬崽的豬,叫珍珠的珠就好了?!?/br> 豬崽是認識字的,她處于看到字眼熟,也知道多半常用字怎么念,但意思卻不能完全領會,且提筆就忘字的狀態。 但珍珠兩個字她還是懂的,幾乎是窩頭話音剛落,她腦海里就浮現了出來…… “不要!這天底下識字的人才多少?叫魏豬跟叫魏珠有差別嗎?”豬崽努力的想了想,很快就決定了,“不然我就叫魏珍珠好了?!?/br> 這檔口,小楊氏也抱著豬小妹回來了,豬崽一指她妹:“正好,我妹隨著我叫,就喊她魏寶珠!” 姐倆名字中間的字連起來就是珍寶,多好呢! 頓了頓,豬崽又提出了個建議:“等我娘下次再生一個meimei,就喊她魏明珠!再再生一個meimei,就叫魏靈珠!再再再生一個meimei……” 沒有再再再了,因為不等豬崽說完,小楊氏就將懷里的豬小妹往地上一戳,大步流星的走上前,趁著豬崽得意洋洋毫無防備之際,一把抓起她,把她打橫放在自己的腿上,舉起巴掌就打她的屁股。 豬崽:…… 我怕不是生黃連投的胎吧? 楊冬燕走過去抱起滿臉迷茫的豬小妹,沖著豬崽道:“該!” 這要是再生倆豬,只怕小楊氏真的要上天了。 還真別說,也不知道是湊巧還是咋的。當天,小楊氏就開始愁眉苦臉了,等方氏問她咋了,她才吞吞吐吐的說自己的癸水沒來,算算日子大概遲了三五天了。 其實,小楊氏以前的癸水是不規律的,早些年應該是營養不良,經常兩三個月才來一回。后來,大概是吃得太好了,她人太胖,導致愈發的不準確了,這也是為啥當初她懷豬小妹好幾個月了,都沒發現問題的原因。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她太蠢了。 可最近這兩年,隨著楊冬燕的發狠,小楊氏被制裁了,雖然還是能吃飽,但吃撐卻成了奢望。再加上她還要干大量的家務活兒,直接導致…… 雖然看起來是沒瘦多少,但最起碼她的體重被控制住了,再也沒胖過。 于是,癸水規律了,她也就更快的發現了問題所在。 方氏挑了挑眉,說不羨慕是假的,她都嫁給大牛那么多年了,沒見窩頭都九歲了,虛歲就是十歲了。甚至再過幾年,都可以準備說親了。結果直到這會兒,她都沒有懷孕過。哪怕有部分原因是在于大牛經常不在家,可二牛也是啊,咋地小楊氏懷孕就那么容易,偏她那么難呢? 難不成…… 是她還不夠胖? 見方氏一副陷入沉思的模樣,小楊氏急了:“大嫂啊,你說我會不會是又有了?” “日子還太短,就算你去找大夫也沒用的?!狈绞咸嵝训?,“那你接下來就小心著點兒,等再過半個月,要是癸水還沒來,再去找大夫好了。橫豎咱們如今是在縣城里,看大夫還是很方便的?!?/br> 然而,聽到這話之后,小楊氏仍舊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還忍不住唉聲嘆氣。 “咋了?懷孕不是好事兒?”方氏就很不懂。 小楊氏滿臉的悲傷:“嫂子你想想剛才豬崽那個話,我……” 很難受,肥腸難受,恨不得再把豬崽拖來揍一頓。 方氏強忍著笑,最后實在是忍不住了,索性大笑起來,還高聲喊豬崽過來,對她說:“你娘啊,可能肚子里又有了一個娃兒,你最近走路小心一點兒,別亂跑亂竄的沖撞了你娘。還有啊……” 不等方氏把話說完,豬崽就兩眼放光的看向小楊氏:“哇!豬小小妹要來了?不對,應該是魏明珠……啊啊??!救命??!” 豬崽轉身奪路而逃,成功的逃脫了她娘的魔爪。 另一邊,楊冬燕懶得跟傻孩子一般見識,她帶著窩頭去見了先生。 介紹信是托先前帶窩頭上府城考試的那位在縣城開私塾的先生開的,大概的介紹了一下窩頭的學習進展,也報了自己的師承。管不管用暫且不提,反正有這玩意兒在手,總不至于沒書可念。 事實上,轉學的過程遠比楊冬燕想象中要容易很多。 楊冬燕提前打聽了一番,知道這里最好的學堂是縣學。理論上說,縣學是允許童生入學的,但卻有年歲限制,要求十周歲以上者才能就讀,且全部都是寄宿制的。除非縣學放假,期間一律不準請假外出,當然還有其他的規矩。 別的倒是無妨,楊冬燕也不介意窩頭住在學堂里,問題這個年歲限制。 窩頭今年虛歲十歲,但人家要求的是周歲,還差小半年呢。 可要是半年再入學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但楊冬燕還記得上輩子的事情,依稀聽說過,學習是不可怠慢的,一天的荒廢都不成。 權衡了一下,楊冬燕決定帶著窩頭去別的學堂。 好在,鄰縣這邊遠比他們老家縣城更繁華,各種私塾也多。略打聽了一番,有人推薦了一個由一等秀才,也就是廩生開辦的私塾。 廩生是很難考的,尤其秀才還有歲考,每年都要重新排名。一旦考得不好,就會被剝奪廩生的名號,自然也就少了各種米糧銀錢的補貼。 反過來說,既然先生是廩生,哪怕自己念得好不代表就一定教得好,但總歸是能試一試的。 就是對方收的束脩比其他普通秀才開辦的私塾要貴一些。 剛開始,楊冬燕不知道這廩生為啥不繼續往上考了,直到她送窩頭去對方開辦的私塾,見到了本人之后,才終于明白了。 那先生是個跛子。 不是非常嚴重,但還是能看出來左右腳是不對稱的。 楊冬燕到底是曾經送過兒子去鄉試的人,清楚的知道鄉試入場的檢查有多嚴格。不光是要查看各種具結互結書,還要仔細查看外貌,看有無破相,或者是否身有殘疾。但凡查出問題來,就不得入場考試。 只是她不知道,原來童生試沒那么嚴格。 入學倒是很順利,那跛腳的先生看了介紹信,又當場出了幾個題目考校了一番,之后就同意收下窩頭。 楊冬燕忙問:“我家窩……我家承嗣今年想去省城考院試,能不能請先生幫著準備那些材料?” 先生皺了皺眉頭:“院試?”見楊冬燕點頭,他又道,“以他的程度,考院試怕是把握不大?!?/br> “我知道啊,他原先的先生也是這么說的。不過我是想著,讓他先去試試看,別人說再多考場里是啥情況,都不如他親自去考一場。我問過了,院試就考兩場,也不累,試試唄,考不上明年繼續??!” 又不限制次數的,楊冬燕總覺得不試白不試。 聽她這么說,先生也就不再反對了,答應會幫忙準備應考材料,還說到時候就算他不往省城,也會介紹其他人的。 讀書人肯定多得是同窗好友,同樣開辦私塾的定然不少。 楊冬燕了然的點頭,問了入學要準備什么,以及平常幾點上課幾點放學等瑣碎的事情,暗暗記在心上后,就領著窩頭回家了。 縣城這邊的私塾,統一都是正月二十五開始上學的,尚未到時間,窩頭還能再浪幾天。 然而事實上,窩頭只一門心思的念書。 因為先生提了幾本書,書倒是家里都有,只是他先前沒怎么看,畢竟前頭的還沒學透呢。 如此這般,窩頭開始了新課預習。 楊冬燕就很得意,不忘告訴她上輩子的兒子們,說自己能耐大發了,換了一個學堂,新的先生學問好得不得了,還是個廩生呢,可惜腿跛了,不然定比劉老二強。又說要開始學新書了,讓倒霉兒子們再給供一些書來,別耽誤了她的前程。 倒霉兒子們:…… 娘呀,您可真是一等一的能耐??! 話說回來,原來陰曹地府跟陽間這么像嗎?不光能參加科舉,還設有廩生?可在陽間,廩生是能夠向朝廷要米糧錢財的,那陰曹地府呢? “哥你傻了嗎?娘還老找咱們要吃的喝的,也就這幾年少了。我還記得,最早那陣子,她天天要rou餅子吃??磥?,這陰曹地府也是要吃喝的?!?/br> 王爺認真的思考了一番,他因為并不曾參與科舉的緣故,對個中的具體細節不甚清楚。 遂問道:“為何跛子也能參加科舉?陰曹地府不限制這個嗎?” “不能吧?沒聽娘說,要不是先生腿跛了,定比、比我能耐?!眲⒍蠣斀K是沒能維持到笑容,覺得自己堂堂一個二榜進士,就這樣被侮辱了。 廩生在普通老百姓看來當然是很能耐的,別說廩生了,哪怕是掉榜尾考上秀才的,那不一樣是聰明人? 可在上等階層看來…… 童生試年年都有,有些地方甚至是一年兩次的。也就是說,每年各地都有大批的秀才誕生,而廩生一般是排名前百分之五的秀才。 所以有啥稀罕的? 多少廩生倒在鄉試上?更別提就算通過了鄉試,后頭還有會試和殿試。 他呀,永平王府的劉二老爺??! 堂堂二榜進士,翰林院侍讀學士??! 結果在他娘眼里居然還不如一個廩生! 就他娘的離譜! 至于為啥跛子也能成為秀才…… 劉二老爺覺得,若是依著陽間的規矩,那么只有一個可能,那人并非一開始就是跛腳,而是考取了秀才功名后才出了事兒。朝廷是不允許殘疾破相之人參加科舉,卻沒說已經考取功名的人還能因為某些意外而剝奪功名的,當然繼續科舉是不可能的了。 解了惑的永平郡王心里并沒有多輕松,而是長嘆一口氣,拍了拍兄弟的肩膀:“走吧,去書房抄書去?!?/br> 早知道會這樣,他們就該趁著這兩年沒太多事兒,提前謄抄一些。 可他們又怎會想到呢?老太太真就那么能耐的去參加了童生試,還以為那位就是說著玩的,抄了十幾本讓老太太隨便翻著當消遣,勁頭過了就該消停了。 誰能想到呢? 想不到的?。?! 劉家兄弟二人再度開始了抄書生涯,當然家里其他人也不能放過。要知道,縣試、府試、院試涉及到的還僅僅是基礎書籍。院試是難了一些,但總得來說,哪怕考過了院試,那也僅僅是邁入了門檻而已。 接下來,還有浩瀚如海的書籍等著呢! 別說童生試了,便是像劉二老爺那般都考上了進士,入了翰林院的??蓪W海無涯真不是一句空話,如他都得經??磿鴮懳恼?,上頭每月都要求上交文章,每年都要考核。 總覺得吧,老劉家的苦日子還在后頭。 經史子集指的根本就不是四本書,而是按照內容分的四大部類。 經部的主要著作就有十三部,這還不包括相關的著作。史部就是各類的史書,包括了正史、編年、紀要、雜史、史評、傳記等等。甚至還包括地理和政書,堆在一起,別說比人高了,那是比九層塔都要高的。 子部是指百家著作,儒家道家法家這些且不提,甚至還有兵家、農家、醫術、書畫等等。 集部則是從古流傳至今的所有詩詞歌賦,包括曲和小說,以及浩瀚如煙的評論。 …… 絕望二字已經無法詮釋劉家人的心情了。 最要命的是啥呢? 書這玩意兒是不斷得在推陳出新的,光是南陵郡,每年出的新書就高達上千冊。 劉家人集體宣布自閉。 以前就想著,老太太念書是件好事兒啊,她生前是愛作幺,可那不是因為她沒文化沒見識嗎?書念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會改變人的氣質,久而久之,老太太不就明事理了? 太!天!真! 就目前這個情況來看,在老太太明事理之前,他們人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