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棗糕、麻團、茯苓糕。 芋角、糖酥、糯米雞。 老太太一口也吃不著! …… 把方氏轟到灶屋里去做飯,楊冬燕越想越饞,索性坐在飯桌前開始掰著手指頭報菜名。 不光報菜名,她還能形容味道! 坐在旁邊的小楊氏,嫉妒的眼淚從嘴里流了下來。 “娘??!姑??!你上哪兒吃的那么多好吃的?” “夢里吃到的??!”楊冬燕理直氣壯的說,“咋的?你沒做過那樣的夢?我做夢的時候,十人的大圓桌上全是好吃的,旁邊丫鬟排排站,再往前還有條案用來放好吃的。我伸手一指,就有人拿筷子挾到小碗里,送到我嘴邊喂我吃!還有啊,我兒子兒媳們全都勸我多吃一口、再吃一口,恨不得跪下來求我吃!” 沒見過世面的鄉下小楊氏,頓時被楊冬燕形容的畫面給唬住了。 “我的娘喲……我咋就從來沒做過這么美的夢???” “那可能是你上輩子的兒子不孝吧!”楊冬燕輕飄飄的甩出一句話,還特地朝小楊氏那已經隆起來的肚子瞥了一眼,“這輩子記得好好教……” 楊冬燕的話還沒說完,就聽到院子里傳來魏大嫂那熟悉的聲音,卻不是沖著堂屋這邊說的,而是明顯跟正在灶屋里忙活的方氏說話。 就聽魏大嫂道:“大牛媳婦,你婆婆呢?” “在屋里!” “你忙啥呢?這不前不后的,待灶屋里瞎鼓搗啥???” 方氏的聲音震天響:“ 大伯娘,我忙著做午飯呢!我二弟妹餓了想吃米飯、炒菜、蛋花湯!哎喲,不跟你說了,你自個兒進屋找我婆婆去,等下飯菜糊了,我二弟妹該鬧脾氣不肯吃飯了?!?/br> 幾乎方氏的話音剛落,魏大嫂就虎著臉掀開門簾走進了堂屋里。 不等魏大嫂開口,小楊氏就特別主動自覺的說道:“我咋就這么作呢?不就是懷個孩子嗎?這作上天了都……” 作者有話要說: 小楊氏:就很主動,就很自覺……但我就是不改! 第028章 小楊氏說完話就開溜了, 都沒敢多看黑著臉的魏大嫂,只把堂屋留給了她倆。 楊冬燕大概能猜到大嫂是來做什么的,可說實在是的, 清官難斷家務事,她一個已經分了家的親戚又能怎么辦? 大概, 能幫著安慰兩句? 不過很快, 楊冬燕就發現自己想錯了。 魏大嫂完全沒指望她能幫著拿主意,只是頗為不好意思的告訴她:“我家那三個兒媳婦都回娘家去了,你先前托我做的……” “沒事兒,剩下收尾的事兒,我來做!” 楊冬燕很干脆的接過話頭,甚至為了鞏固人設,她都沒喊人幫忙,自個兒跑去隔壁,將剩下尚未完工的棉鞋等東西都拿回了家。 反手就都塞給了小楊氏。 “你也別不是吃就是睡的,沒指望你干啥重活累活, 倒是做一下針線活兒。記得, 再給你肚子里的娃兒做點兒小衣裳?!?/br> 小楊氏態度就很好, 她沖著楊冬燕露出了一個諂媚的笑容,討好的道:“那有啥問題呢, 交給我一準兒錯不了……娘啊, 嫂子把飯菜做好了,我陪您吃一口?不然你一個人吃飯多孤單呢!” 楊冬燕:…… 行叭, 要想馬兒跑得快,草料還是不能少的。 方氏很快就將飯菜湯都端上了桌,份量不算多,不過作為加餐也夠了。 楊冬燕吃大半, 小楊氏也蹭了些吃。但吃過午飯,小楊氏就特別老實的跑去做針線活兒了,方氏涮了碗筷,瞅著天氣不錯,干脆就將棉被褥子都抱出來在院子里頭曬。 這一曬,倒是引來了幾個小媳婦看熱鬧。 方氏本是想著,左右都要曬被褥,就一氣都曬了,結果一曬出來,才發現太引人注意了。 新被褥啊,雖說是沒新嫁娘的喜被那般漂亮,卻也是簇新的,關鍵是棉花襯得極多,都是八斤的厚被子,便是那褥子瞧著也相當得厚實。 “楊婆子命好啊,瞧瞧,都蓋上新被子了,摸著可真舒服啊,蓋在身上肯定暖和!” “咱們當新娘子的時候,都沒蓋過那么好的被子。要我說,還是大牛媳婦你命好!你婆婆也真舍得?!?/br> 方氏笑瞇瞇的拿了個藤條拍打著被子:“掙了錢可不是得花嗎?用在自家人身上,有啥舍不得?再說這被褥又不是吃的東西,吃過就沒了。被子喲,就算蓋了幾年里頭的棉花結塊了,不還能找彈棉花的好好彈一下,又能舒服的蓋了……對了,今年咋沒瞧見鄰村那個彈棉花的老頭?” 隨口扯了個話頭,方氏就跟幾位小媳婦聊開了。 楊冬燕也聽到了方才那番話,只是她沒吭聲,心下倒是很明白那幾位小媳婦羨慕的點。 可不得羨慕嗎? 冬天對于富貴人家來說,那是一年到頭難得的休息日,待在家里烤著炭火喝著小酒吃著暖鍋,舒服得不得了。 可窮人呢? 貧家過日子本就艱辛,入冬以后只會讓原本就不輕松的日子,愈發的艱難了。 冬衣貴,厚實的土布和棉花都不便宜,炭更加不是貧家能用得起的物件,多數人家還是選擇提前多砍些柴禾囤著,而不是花錢去買炭。 這還不算,北方時常下雪,遇到家里人勤快一些的,還會時不時的清掃院中、屋頂乃至村道上的積雪??啥喟肴思颐髦罀吡搜┓奖愦蠹?,也不會費那勁兒的,只因這是個體力活兒,掃了雪回頭又要多吃一口,因此最多也就是將屋頂清理一下,那也是生怕積雪太厚,壓垮了屋頂。 衣食住行,撇開最后一個,前頭三個對于窮人家來說都是麻煩,冬天只是將一切困難都放大了。 偏生,每當隆冬到來,就意味著年節快到了。 要說富貴人家過年也就是圖個樂呵,那么對于窮人家來說,過年就有著特殊的意義。哪怕再窮,總要想法子湊點兒錢,買一塊rou回家燉著,做不了新衣服的,也會做雙新襪子…… 新年新氣象,即便是再窮的人家,那也是盼著來年能更好的。 要是家里有余糧,咸rou掛滿梁,厚被褥棉衣棉褲等等都齊全的話,放在鄉下地頭,卻是了不得的好日子了。 而這一切,以前的老魏家幾乎都沒有,眼下卻是全都有了。 連楊冬燕都沒想到,她只是為了讓錢過個明路,才扯出的大牛二牛出門遇貴人的借口,卻成了村里其他人家最期待的事兒。 春耕肯定不能松懈,但完全可以春耕結束后,讓自家小子們出門碰碰運氣,萬一碰上了貴人呢?那不就是第二個魏家哥倆? 在這樣的氣氛中,楊冬燕迎來了她借尸還魂后的頭一個年關。 他們這一帶的習慣是,過了臘八就是年,過了元宵則代表出了年關。 臘八節,楊冬燕還是很熟悉的,當她還是王府老太君時,都會在這一天讓下人提前燉煮大量的臘八粥,然后去南陵郡的外城施粥。 不止永平王府,南陵郡其他的高門大戶都會在這一天施粥,還會暗中比較一番,看誰家用的料好,粥更稠等等。 以前,楊冬燕只是上下嘴皮子一撥弄,實際上是什么活兒都不做的??山駛€兒卻是親自上陣,熬了一鍋噴香的臘八粥。 材料肯定沒有上輩子王府那般精細的,甚至就不說給主子吃的了,只怕是連下人吃的都不如。 不過魏家人倒是吃得很高興。 “咱以前可沒想過還能過上這么舒坦的日子,還是要感謝娘上輩子的兒??!” “那可不,咱大伯子老嫂子都是好人,好人有好報??!” 楊冬燕就很高興,過節啊,當然要說點兒高興的話,以前她跟前就沒少過捧場子的人,說得比方氏和小楊氏好聽多了,甚至高級多了,好多話呀,她就壓根沒聽懂。 相較而言,方氏和小楊氏這些話土是土了點兒,可架不住真誠呢!比那一長串聽不懂的酸文,那是順耳太多了。 “繼續說??!再接著往下說??!” 方氏和小楊氏無語的對視了一眼,哪有這么不要臉的人,別人夸她了,她不說自謙兩句,倒是希望大家繼續夸,接著往下夸…… 也行吧,誰讓這位是祖宗呢! 小楊氏討好的沖著楊冬燕笑了笑:“要我說,還是娘教的好,不然那么多人呢,咋就沒聽說其他人能撈到上輩子兒子們的孝敬?還不是娘最能耐?” “那倒是,說來說去還是娘最厲害了!” 聽著倆兒媳婦賣力的夸獎,楊冬燕笑開了懷。 可大牛二牛卻不是很高興。 明明這是他倆的娘,當兒子的沒能耐讓親娘過上好日子,還得讓親娘上輩子的兒子來養,一養還是一大家子,就算對方不在意,他們心里也十分過意不去。 就算楊冬燕一直說,那倆出錢你倆出力,可兩個傻子啊,心里還是很難受。 娘有別的兒子了,光看這供的東西,就知道娘上輩子的兒子很出息,再看看自己…… 大過節的,大牛二牛喝著香甜的臘八粥,卻是味同嚼蠟,滿腦子都是掙錢養家讓親娘過上好日子。 可話說回來,咋樣才能掙上錢呢? 這個問題就問得很好,楊冬燕也不知道。 老王爺戰功赫赫,那些年不知道得了先帝多少賞賜。當然,他本身的俸祿也不少,別看如今天下太平,文官的地位漸漸起來了??梢?,在那些年九州大地狼煙四起之時,武將才是最吃香的,地位遠超文官。 永平王府啊,就不差錢! 當然,作為一個王府,畢竟不是那等需要大筆流動資金的商賈之家,多數還是各種產業,而非實打實的現錢。 確切的說,楊冬燕并不是完全不知道怎么掙錢,只是她知道的法子,眼下一個也用不上。 像置辦臨街商鋪,或是派下人管理,或是干脆賃出去吃租子。再譬如置辦田產,尤其是南邊上等的好田,一年能收兩回糧,一置辦就是一整個莊子,幾百畝甚至上千畝的肥田。除了種糧食,還能養家禽家畜…… 關鍵是,這些掙錢的法子,眼下哪個用得上???一個都不成! 田倒是可以置辦一些,那也得大牛二牛年后出門再“發財”回來再說。 愁死個人了。 楊冬燕愁的是怎么將手里的錢過了明路,畢竟總不能真的每回出去一趟就發一回財。大牛二牛也愁啊,他倆都想回到從前…… 大牛就忍不住跟方氏說:“窩頭他娘,你得空了也勸勸娘。年后我和二牛還出門,這次發財回來后,咱們置辦兩畝地,以后我和二牛在家好好種地,不出門了?!?/br> “不出門了???”方氏整個人原地蹦了個三尺高,“你倆不出門,咱們家啥時候才能過上好日子?別人家想發財都沒法子,咋地,你還嫌以前的苦日子沒過夠?” “多置辦兩畝地……” “就不能一邊置地一邊出門?大牛啊,我和窩頭過苦日子沒啥,可娘呢?你想想娘她多苦呢,她上輩子肯定是大戶人家的老太太,搞不好真的就是縣太爺他娘!你忍心讓她成天吃糠喝稀的?” 大牛沉默了。 “就這樣吧,等過完年,也別等春耕了,早點出發早點發財早點回家!我看啊,過完初十就可以走了,咱們家對外就說你倆出去做小買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