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不算啥吧? “你呀你呀!真是日子過糊涂了!”魏大嫂恨不得拿手指頭戳到她臉上去,“席面擺了也就算了,也怪我當時沒跟你說,想著你吃了半輩子的苦頭,好不容易……我也是不想在你興頭上給你潑冷水??赡阋苍擄@擺夠了,接下來要好好過日子了!” 楊冬燕大概是明白問題出在哪里了,無非就是觀念不同,權衡了一下,她選擇暫時妥協。 “大嫂你說的是,是我沒考慮周詳?!?/br> 聽到她這么說,魏大嫂的臉色就好看多了,忙換了口氣,耐著性子教她怎么過日子。 楊冬燕打算修房子一事,魏大嫂當然是知道的,確切的說,眼下還僅僅是簡單的修繕一下,換個門窗修個屋頂,來年開春再考慮蓋房子。 魏大嫂的意思是,既然打算明年蓋房子,還今年完全可以不用修嘛,這么多年都過來了,怎么就熬不過這一冬呢? “修都修了,再說也沒花錢,這不都是大牛二牛和親戚幫襯嗎?” “是沒花錢那也包了飯??!”魏大嫂想想都替楊冬燕感到心疼,“要我說,咱們老魏家也就算了,你就不該請親家!尤其是你那小兒媳婦!一個敢請一個敢來,還拖家帶口的來!咱們家的親戚吃了席還幫你修房子,楊家呢?還不如方家呢,起碼來的只有方氏她爹!” 魏大嫂全然忘了,小楊氏的娘家跟楊冬燕的娘家是同一個。她只光顧著心疼那些好酒好菜了,畢竟楊家的人來了不少,連吃帶拿的,卻完全沒幫著干活,真是…… “你呀!都說寡婦過日子,越過越扣索。你倒是好,以前連個蛋都舍不得吃,一有錢就買rou給別人吃!省著點兒吧,你們家用錢的日子還在后面呢!” 楊冬燕乖巧受訓。 等魏大嫂終于說夠了,她這才貼著墻根摸回了自家。 家里大多數的活兒都干完了,剩下的一些都是缺了材料的,主要是動工太晚了,能做到這一步已經蠻不容易了。最起碼,漏風這個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哦對了,棉被也做得差不多了,一共做了三床,兩對夫妻各有一床,外加楊冬燕帶窩頭睡一床。 剩下的棉衣棉褲棉鞋都還沒做好,尤其棉鞋,那玩意兒太麻煩了,基本上能趕在落雪前做好就已經算是快的了。 楊冬燕灰溜溜的回屋,逮著方氏就罵:“當兒媳婦的不是光唯唯諾諾說對對對、是是是就行的,婆婆做了缺心眼的事兒,你也得及時提出來!” 方氏一臉的懵圈,半晌才張大嘴巴,發出一聲:“啥?” 哦,她明白了,方氏不是知道了憋著沒說,而是壓根就沒發現哪里出了問題。換言之,她高估了方氏的腦子,作為全家的智商擔當,方氏其實也是個蠢的。 楊冬燕氣呼呼的坐到凳子上,將魏大嫂的話,簡單的說了一遍。 “咱們家擺闊了!太招搖了!根本不像是賺了十幾兩銀子的人,倒像是不知道發了多大的財!” 方氏心說,沒錯啊,咱們家當然不止十幾兩銀子,這要是家里只有十幾兩銀子,誰舍得這么花??? 緊接著,她一個激靈。 “娘!大伯娘發現了啥?是不是發現你能……”方氏伸手在眼前抓了一把,“是不是???娘您倒是說??!” “不,她沒發現那個?!?/br> 方氏頓時長出了一口氣。 “她只是發現我們全家都是大傻子、是面團子、是光會擺闊的敗家玩意兒!” 楊冬燕一臉冷漠。 關鍵吧,就目前老魏家對外透露的消息來看,還真就是這么個形象。 換句話說,這事兒要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作為局外人來看,楊冬燕也覺得這家子太敗家了。 “那、那咋辦?”方氏小心翼翼的問道。 “你再跑一趟殺豬匠家,那五十斤豬rou不要了。咱們家也該收斂一下。對了,大牛二牛人呢?” “先前大伯家的小狗子來喊人,他倆就……” 楊冬燕和方氏面面相覷,同時想到了,敢情隔壁家的還是打算兩面夾擊,讓魏大嫂來跟楊冬燕說,讓魏大哥找大牛二牛說。 也對,大牛二牛幼年喪父,作為親大伯,確實有權利教訓他們。 …… 到晚間,大牛二??偹慊貋砹?。 只是這倆都是蔫巴巴的,耷拉著腦袋一聲不吭。 在楊冬燕和方氏的追問之下,大??偹汩_了口,他說:“大伯罵了我和二弟,讓我倆不要窮顯擺,不要以為掙了幾個錢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還說就算掙了錢,咱們家還是村里數一數二的窮。對了,大伯還問了我們這趟出門碰上些啥事兒了,后面有什么打算……” 楊冬燕終于明白為啥倆兒子會是這么副樣子了,這是被問倒了吧? 顧不得同情倆兒子,楊冬燕眼下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 早先窮的時候,日子很難熬。 如今日子好過多了,又要逼著她裝窮…… 她裝不出來。 “這樣吧,反正家里已經有那么多錢了,以后我就不拿錢也不拿東西了。就這么些,總歸過冬是夠了的?!?/br> 裝不出來就玩真的,家里最值錢的是那三萬兩銀票,可楊冬燕又不知道兩輩子的銀票是不是通用的,就算能用好了,她也不敢拿出去。 余下的,除了已經花掉的,她手頭上還有差不多一百兩的碎銀子,為了保證裝窮不被看破,她毅然將絕大部分的銀子藏了起來,就當沒這回事兒。 “好了,眼下咱們家只有這六兩銀子了!”楊冬燕苦口婆心的告誡倆兒子倆兒媳,“從今個兒開始到來年開春大牛二牛出門,就只能花這些錢,多的一文都沒有!” 想想就很苦,全家上下只有六兩銀子了。 好在,苦也就苦那么一冬,最重要的是,該買的東西都已經買齊了,足夠他們舒舒服服的過一冬了。 再說了…… 說到苦,誰又有王妃來得苦呢? 她完全不知道楊冬燕又干了啥。于是,等第二天,她就依著自己的想法,往供桌上供了一大坨的銀子后…… 非常解氣!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銀子啊,從早上一直到夜幕降臨,就這樣穩若泰山的待在供桌上,仿佛在嘲笑她的自作聰明。 王妃的內心充滿了煎熬,一直等到子時都過了,新的一天到來時,她眼睜睜的看著那一大坨銀子依然屹立在那兒…… 她兩眼一翻,厥過去了。 暈厥之前的最后一個想法就是,完蛋了完蛋了,她又惹婆婆生氣了…… 作者有話要說: 提醒一下,楊冬燕不是上帝視角,她完全不知道供品會選擇性消失這個事兒→_→ 聰明人的苦惱,相信小楊氏一輩子都不會有的。 第023章 聰明人一貫想得多, 蠢貨就只想著吃。 自打定下了裝窮的方案后,老魏家的生活水準就一落千丈。 當然,跟最早那會兒比起來, 眼下起碼糧食管用,甚至都不用吃粗糧了, 魏家哥倆拉來了不少糧食, 全都是大米、精面粉等細糧。 可小楊氏還是覺得很苦。 不讓吃rou了…… 講真,假如家里只有六兩銀子傍身,那肯定不能大手筆的天天買rou來吃。至于家里原先就有的rou,辦席剩下了約莫七八斤,再便是后院那僅存的五只母雞了。 可楊冬燕說了,省著點兒吃,要吃到來年開春。 方氏是最聽話的,她當下就將剩下的豬rou腌制了一番,掛到了堂屋那高高的橫梁上晾著。雞倒是沒動它們,打算到臘月中旬再殺。 于是, 老魏家的日常飯菜就變成了各色蔬菜面, 或者白米粥配咸菜。 小楊氏捧著飯碗感到一陣陣窒息, 時不時的抬頭看向屋梁上掛著的豬rou條。 看一眼rou,吃一口飯。 有得看沒得吃, 這是何等的人間疾苦? 看到老魏家這般做派, 魏大嫂就覺得十分欣慰,她拉著楊冬燕的手, 笑著夸贊道:“日子就該這么過!你想啊,少吃一口就省下了一點錢,每日每月每年都這樣,幾年下來就是一大注錢!” 楊冬燕倒是還好, 她其實也不是特別饞rou,最早剛借尸還魂那陣子是純粹因為餓,肚子里沒油水,餓得撓心撓肺的。而如今身體底子好了很多,她也就沒那么饞了。 聽到魏大嫂這話,楊冬燕只笑瞇瞇的點頭:“大嫂說的是,論過日子,咱們村還是當屬大嫂最能耐。我呀,早先是窮慣了,一下子手頭有了錢就跟錢燙手似的,恨不得立馬花出去。這往后,我還指著大嫂多教教我?!?/br> 魏大嫂很滿意:“咱婆婆走得早,我是你大嫂,只要你愿意聽,我肯定是愿意教你的。放心吧,日子還長著,咱慢慢來?!?/br> 這算是將前頭那茬給掀過去了,楊冬燕松了一口氣,她倒不怕自己被人當成傻子,而是擔心讓人知曉了她最大的秘密。 當下,楊冬燕又將早先方氏說過的話,略修飾了一番,拿來詢問魏大嫂。 就是來年開春養雞鴨養豬羊的事兒。 其實這真是鄉下地頭一貫的做派,興許在城里人看來,有的是法子讓錢生錢。能自個兒做點兒小買賣,能拿錢投到別人的生意里,還能置辦房舍賃出去吃租子等等。 可在鄉下,要想掙錢一般就兩個路子。 要么置辦田產,要么飼養家禽家畜。 老魏家對外說的錢數,倒也能置辦一畝地了,上等的肯定不行,可上等好田原就是需要碰運氣的,輕易買不著。 可楊冬燕不能這么做,家里田產一多,大牛二牛還怎么出門掙錢?別的不說,“本錢”就那么多,一旦置辦田產就不剩多少了。 二選一,那就只剩下飼養家禽家畜了。 “養豬倒是不錯,可你們以前也沒養過,真想養的話,我幫你們打聽一下,看哪家有小豬崽要賣,瞧好了買上一只??蓜e太談心了,先養一只試試看,養豬要上山割豬草,光這事兒就夠費勁兒的了?!?/br> 魏大嫂最終建議養一只豬,再多養一些雞。 養雞容易,圈在院子里就成。鴨子就不必了,養鴨回頭還要去河邊放。偏老魏家缺人手,來年小楊氏還要生了,一個娃絆住一個人是常事兒,等于說真正能干活的就只有楊冬燕和方氏,畢竟魏家哥倆開春就要出門的。 家里人口少就是這樣的,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顧及。 末了,魏大嫂還建議,暫時就別想蓋新屋了。一則,今年剛修繕了一番,能撐好幾年。二則,眼下蓋新屋屬于不前不后的,大牛二牛都娶了媳婦,底下的窩頭又太小了。 “來年啊,找人搭個豬圈,你們的屋子就別扒了。等再過個七八年,窩頭也上十歲了,倒是可以準備著買磚瓦砍木頭,籌措個一年半載的,等新屋蓋好了,就可以給窩頭說媳婦了?!?/br> 魏大嫂說這話時,窩頭正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捧著半個烤番薯,埋頭吭哧吭哧正吃得香呢。 楊冬燕目光在窩頭面上停留了一瞬,就有種不忍直視的感覺。 窩頭才三歲??!這就考慮著要給他討媳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