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魏家哥倆回來了。    楊冬燕:……    完了。    更蠢的來了。    要命的是,這倆到時候真的能把事兒給辦妥當嗎?帶著錢不能弄丟,還得跑得盡量遠一些,哪怕只是編排謊話,前頭的準備還是少不了的。    最要緊的是,就算是遇到貴人給了賞賜,回頭也少不了好事者反復詢問。    楊冬燕突然發現,最難的不是要到錢,而是怎么讓這倆笨蛋背熟“外出打零工路遇貴人”的戲碼。    作者有話要說:  楊冬燕:我大兒媳是侯府千金balabala……    永平王妃:呵!    第012章    這個問題,不單楊冬燕想到了,方氏也意識到了。    婆媳二人對視一眼后,不等方氏開口,楊冬燕搶先發布了任務:“交給你了?!?/br>    方氏:……    默默的咽下了一口血,方氏愈發懷疑起自己揭穿婆婆的真面目究竟是對是錯了。    按理說,正常的走向難道不應該是自己拿捏住了裝腔作勢的婆婆嗎?    怎么眼下的情況跟她想象中的差那么多呢?    這么想其實也沒錯。    假如,方氏不曾撞破楊冬燕在山上偷吃西瓜的事情,那么楊冬燕還是會采用一貫的法子,拿捏局勢掌控輿論,讓其他人給她造勢,逼著倒霉兒媳給她賠禮道歉。    可這不是真相曝光了嗎?那還用得著這般麻煩?    楊冬燕整個兒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也懶得動腦子了,反正你要是不聽我的,我就不幫你要東西!    誰怕誰!    等方氏終于找到癥結所在時,除了捏著鼻子供著婆婆外,好像也沒旁的法子了。    這檔口,楊冬燕已經招呼倆兒子進屋吃飯了,她還主動起身去灶屋盛飯:“趕緊歇著,娘給你倆盛飯去?!?/br>    那利索勁兒喲,全然沒了白日里坐在椅上當大爺的模樣。    盛了飯菜后,楊冬燕也沒忘打發窩頭出去玩。窩頭年歲太小了,跟他講道理也未必管用,索性就打發他出去。    等窩頭跑出去了,方氏才慎重的開了口。    值得一提的是,魏家哥倆還不知道楊冬燕的秘密。這不是方氏準備今個兒天降大肥雞以后再將這事兒說出來,也免得空歡喜一場。至于小楊氏,那就是單純的忘了。    等他倆跟聽故事一樣的聽了整個事兒后,反應就很氣人。    “我不信?!?/br>    “真的假的?”    “哪兒有這樣的事情……??!”    楊冬燕一個沒忍住,曲起手指就往魏大牛腦殼上敲了一下。緊接著,她滿臉心疼的瞪了方氏一眼:“好好說話,你動啥手呢?”    方氏:……    沉默了一瞬了,方氏直接跳過了背黑鍋的事兒,說起了自己的打算:“別管信不信,讓你們干啥就干啥。也別把這事兒告訴外人,誰問都不準說。還有,趁著離秋收還有些日子,趕緊把要記的東西記一下,千萬得背熟了?!?/br>    “可我還是覺得這事兒很玄乎。那你說,娘都是我和二牛的娘了,為啥她以前的兒子還惦記著她?還能給她送東西?”魏大牛捂著腦殼很是不解的問道。    “因為你倆沒用唄,娘以前的兒子舍不得娘吃苦受罪才給她送東西的?!狈绞洗直┖唵蔚南铝私Y論,反正她拒絕承認楊冬燕所說的,被倒霉兒媳婦給氣的這種理由。    魏家哥倆垂著頭不吭聲了,算是默認了這個說法。    楊冬燕忙出聲打圓場:“大牛二牛都是孝順的,再說娘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回頭還得靠你們哥倆呢!這吃的喝的也就罷了,等入冬了,不得添棉衣棉褲棉鞋的?所以說呀,你倆要好好背一下詞兒,不然娘就算得了好東西也不敢拿出來用呢!”    這話聽著就舒坦多了,魏家哥倆對視一眼,隨后沖著楊冬燕重重的點頭,眼睛里那是充滿了光,面上也是滿滿的堅定。    可他們還是想的太簡單了。    對于楊冬燕來說,編套說辭糊弄一下人,這是早已做慣了的事兒??蓪τ谙裎杭腋鐐z這樣,打小就不曾說過謊話,甚至連真話說起來都打磕絆的人,要怎么樣才能將這種莫須有的事兒說得跟真的一樣?    這就不牢楊冬燕費心了。    她去灶屋瞅了一眼,見鍋里的雞湯還有不少,取了個大海碗裝了半碗雞湯,又挾了幾塊雞rou,這才往隔壁院子去了。    不是她有多大方,而是鄉下地頭的習慣,隔壁以前殺雞也會給他們家裝半碗的。倒不是差這一口吃的,只是親戚之間的情分本來就是處出來的,有來有往才長久。    把雞湯送過去,楊冬燕順便將窩頭喊走了,他們家今個兒生火做飯特別早,吃完了也不過才到飯點。    又擔心家里沒談好,她又領著窩頭去消了食,估摸著差不多了才回到家。    此時,小楊氏正在洗涮碗筷,見婆婆回來,忙不迭的問:“娘,明個兒吃啥?”    楊冬燕就有種感覺,這大牛雖然蠢笨,但明顯二牛更勝一籌,而要論家里誰最蠢的,那絕對非小楊氏莫屬。    那么問題來了,二牛和小楊氏生的娃兒……    就很愁人。    “讓方氏拿幾個銅板去買些干菌菇來,明個兒做個雞湯菌菇面?!睏疃嚯S口道。    小楊氏特別高興,脆生生的應著,手腳麻利的將碗筷洗干凈瀝干放到碗柜里后,就顛顛兒的奔去找方氏了。    不多會兒,方氏就走出來,小聲的問道:“娘你想好了,明個兒要面條???”    “對?!睏疃嘞仁屈c了點頭,隨后又指了指灶屋,“你再去燒點兒熱水,我要燙個腳再睡覺?!?/br>    雖然不是很明白為啥大夏天的還要燙腳,不過方氏卻不敢問,只老老實實的進了灶屋,趁著灶臺還熱乎著,趕緊燒了水。她邊干活還邊琢磨著,要不索性明個兒拎一桶水擱在院子里,曬一天的話,到晚間肯定是熱的,那不就可以省下一點兒柴禾了?    方氏都摳習慣了,她覺得過日子就應該這般斤斤計較才對。    這不,第二天她都沒拿上銅板,而是提了個竹籃子,里頭裝了幾枚雞蛋,就出門去了。    她直接回了娘家,說要拿雞蛋換一些干菌菇。    礁磬村背靠大山,真想要找菌菇也就是費些工夫,又因為禿頭山上的菌菇都是最普通的那種,賣不上價的,方氏覺得拿雞蛋來換已經很不錯了。    她娘想了想就同意,收了雞蛋,回頭就看到方氏熟門熟路的去了家里放干菌菇的地兒,大把大把的裝了半籃子。    “你回娘家打劫呢?”    話是這么說的,不過方家人口多,半大小子也多,等哪天下了雨,再跑一趟山上,一天下來準能采不少。因此,方氏老娘也就說了這么一句,回頭就開始叮囑方氏,不要再在婆家作幺了。    “就因為你在婆家當家做主,你兄弟媳婦的心都野了!你可得記著,別拿客氣當福氣,就算你婆婆脾氣軟了點兒窩囊了點兒,那你也不能欺到人家頭上去!”    方氏:……    行叭,她就當她娘說得是對的。    她娘叨叨的說了一通,中心思想就是讓方氏當一個孝順的兒媳婦。末了,她娘才奇怪的問道:“好端端的,你咋拿雞蛋來換菌菇了?你又不愛這一口?!?/br>    因為她婆婆想吃菌菇雞湯面。    方氏露出了一個特別假的笑容:“我弟媳想吃?!?/br>    “你倒是能耐!欺負你婆婆,回頭又被你弟媳欺負……走走,我看到你就煩!”    走就走唄,方氏大步流星的往回走,結果走到半道上,就被她娘家嫂子攔住了。    “妹子你如今可享福了……”    “大嫂你快別這么說,魏家可不如方家?!狈绞蟿偛怕犓镞侗屏四敲炊?,雖說多數都在教訓她要好生對待婆婆,但也有幾句提到了家里的情況。    其實情況特別簡單,無非就是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存糧剩下不多了,地里的莊稼又還不能收,所以家家戶戶都到了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時候。    方家不窮的,相反還是村里比較富裕的幾家之一。但方家人口多,想也知道,方氏老娘肯定是先緊著家里的壯勞力,再然后是半大小子和幾個年歲小的孩子,最后才是外來的媳婦。    吃不飽又要干活,怨氣大是正常的。    可跟她說有什么用?她娘才不會聽她的,只會讓她趁早滾蛋。    趁著她大嫂沒反應過來,方氏加快腳步往家里趕。    這兩年,他們這一帶的糧食收成都不怎么好,是不至于餓死,但難免時常挨餓,人一餓就容易暴躁,看到別人有吃的喝的更是容易心生怨氣。    方氏理解她嫂子,因為她以前也是這樣的。    幸好啊,老天爺保佑!    “娘,我回來了,你看看這菌菇,成不?”方氏高高興興的走進堂屋,就看到她婆婆和她弟媳都一臉呆滯的望著飯桌上的……    面條。    小山一堆的面條??!    看著還特別白,白到放光的那種白面條。    “我的娘呀!”方氏丟開籃子就撲了過來,抓起一把面條,掐掉一小段后直接往嘴里塞,“這面條真好!比鎮上糧店里,賣二十文一斤的面條還要好!”    楊冬燕這會兒緩過來了,扭頭問:“為啥這個面條跟我前次吃的不一樣?我記得,大牛給我下的那碗清水面條,面條要黃一些,也更寬一些,打眼看著就不一樣?!?/br>    “管它呢,反正這個看起來更好!”    這話倒也沒錯,可楊冬燕想的卻是另外一個事兒,她記得自家還欠隔壁大嫂一兩面條。她不喜歡欠人東西,要知道東西好欠人情難還,還想著今個兒面條到手了,稱一些還回去??裳巯驴磥?,差距略有些大。    當然,解決這個問題很容易,但楊冬燕想到了另外一樁事兒。    以后啊,看來她要東西時得多提醒一句,不要那么好的,要普通的,甚至得要略差一些的。    囑咐方氏趕緊將面條收起來,楊冬燕避了出去,嘴上更是念念有詞:“劉老大我告訴你!你娘我不配吃那么好的面條!你別給我整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就不能直接供些普通的高粱面?要那么好的面條干啥?還有劉老二!你也給我把皮繃緊點兒!”    “祖宗基業那是我跟你爹拿命掙來的,你倆要是敢當敗家子,老娘做鬼都不會放過你們的!好好上進!不準搞事!”    “聽到沒?老娘在底下看著你們呢!”    楊冬燕還是很惦記原先那個家的,生怕沒她鎮著,永平王府讓倆倒霉兒子給玩完了。真要是這樣的話,那誰來養她?    作者有話要說:    楊冬燕:老娘在底下看著你們呢!    劉家兄弟:……就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