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祁峟不得不承認,讓夏妍做戶部尚書,是他執政第一年,最正確最聰明的決策。 祁峟對夏妍滿意,也極其自戀地對自己的眼光滿意。 祁峟揮手,示意夏妍退下,張梓劉華的名字在嘴里念了一圈,頗覺熟悉。 他似乎好像,聽過這兩個名字。 他有印象。 祁峟斂了臉上的笑,極力追溯往事,很快就想到了兩人對人販子那斬草除根似的態度。 祁峟心里一咯噔,這倆人不是吏部尚書王鶴亭的寶貝疙瘩嗎?刑部何玉琢何尚書親自討要,王鶴亭都舍不得放人的寶貝疙瘩。 怎么沒過去幾天,這倆人就去戶部了? 祁峟疑惑地瞧了眼王鶴亭。 王鶴亭顯然看出了祁峟的困惑,不緊不慢道:“此二人心性純良,嫉惡如仇,懂規則知律法……,這樣心思純良的人,不單單適配刑部?!?/br> “刑部不缺酷吏,何尚書手下人才濟濟?!?/br> “戶部卻人手短缺嚴重,讓合適的人待在合適的位置上,讓官員按著程序有規律有秩序的升降是我們吏部最大的職責和追求?!?/br> 祁峟聽了王鶴亭的話,心里的困惑散去大半。 其實依他的意思,劉華張梓二人待在吏部也是極好的。 他即將要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人事調動的巨大風暴,吏部的壓力與責任,遠非戶部、刑部可比。 公平、清廉的官員,此時應該留守吏部。 但若是戶部缺人嚴重,那,人手先緊著戶部使用,也不是不行。 祁峟對王鶴亭的人事安排既不反對也不支持,只作尋常姿態。 出乎祁峟意料的是,王鶴亭那供職吏部的小兒子王晚成也呈遞了一封帛書,事無巨細地探討分地放奴之事。 王晚成是新科狀元,又是王鶴亭的嫡親兒子,秉持任人不唯親的原則,王晚成本不該去吏部任職的。 可王晚成有眼光、有大才,祁峟把他下放到地方當了小半年縣令,他就讓那個小地方的貪污腐敗、官官相護近乎絕了蹤影。 王晚成知人看事很有一套,他先是讓小吏們自認過失、自承其錯,并表示自首者無罪;隨后又讓小吏們五人成組,互相檢舉揭發,羅列組員的優點與過失。 這些隨機分配在一塊的小官小吏們可能相熟、也可能完全陌生,但這不重要,王晚成只是需要他們寫一份相對客觀的,他們眼中的同僚而已。 可以只挑一人寫、也可以只寫兩人三人,寫齊四人的也行。全寫優點可以,全寫過錯也行,功過各半也無所謂。 反正每個人交上來的紙條都要寫滿二十條諫言,且不能多不能少,只能是剛剛好好二十條。 若是遇上不會寫字的…… 那便逐條逐條地念給他聽,他王晚成親自提筆書寫! 小小縣府的官吏也沒多少。 王晚成花了短短七天的時間就掌握了縣衙的大半情報。這七天里,他進行了三輪分組,詳細完整地知曉了小官小吏們的過往。 他既不追究下屬們的過錯,也不贊賞他們的功績。 只冷淡地表示他是天子門生,是天子近臣,有一個掌管百官升遷的吏部尚書爹爹,他還是他爹爹唯一看重的兒子。 只要大家愿意跟著他好好干,他就能帶著大家飛黃騰達。 他手里掌握了大家的黑歷史,但是沒關系,他不計較,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犯點小錯都是無可避免的事。 王晚成對著下屬們表示:過往一概不究,但是未來的日子里,同僚兄弟亂判的案子、多征的糧食、強逞的威風、隨意杖責鞭打的百姓……,都是你們的功績。 你們上報了他們的過錯,你們就多了一份功績,你們的功績越高,你們也就走的越遠;而與之相反,若是罪惡積攢到一定程度,那不好意思,衙門不養閑人。 您自己回家去吧。 就這樣整頓了小半年,縣城的貪污腐敗沒了、官官相護沒了、隨意判案、惡意收稅也消停了。 王晚成的仕途順利起步。 他手里握著下屬的‘檔案’,給下屬畫大餅時又很舍得花錢,他不惜自討腰包,獎勵有功的兄弟下屬。 當然,王晚成在自費上班的時候,還很有底線原則,他從不收取一絲一毫的禮物,便是百姓家的一顆雞蛋,他也堅決不收受。 他爹是戶部尚書,他是尚書二公子,是朝廷的官員。他們領取的俸祿不低,甚至稱得上高昂。這份不俗的俸祿來自百姓繳納的稅收,他們為民辦事是天經地義的事。 哪怕是一顆雞蛋,他也沒有立場收受。 王晚成王鶴亭用極高的道德標準規范、束縛自己,卻絕不會用這嚴厲到近乎苛刻的標準約束身邊人。 所以他執政一方的時候,下屬們對他又愛又恨,可無論是愛多于恨,還是恨多于愛,下屬們都愿意幫他辦事。 總之,王晚成借著祁峟和王鶴亭的名聲,在短暫的時間內樹立了自己極致的威嚴,又給下屬們烹制了絕無僅有的大餅。 只要大家今后好好干,用功勞抹平罪惡,讓功勛越疊越高,那他保證,大家都有升職加薪的光明前途、大好未來。 就這樣整頓了小半年的吏治,王晚成的地方執政生涯圓滿結束,趕在年前順利回京。 祁峟打破了任人不唯親的祖訓,手段強硬地將王晚成塞進了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