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楊書和尋思著,狄族人窮得沒見過市面,個個是見錢眼開的鄉下人。只要湊夠了錢,看在巨額財產的恩情上,狄人還舍得虐待他的寶貝嶼風嗎? 必然是不能夠的。 楊書和私下里的動作,都通過紅玉、趙曉曦的嘴巴,傳入了祁峟耳中。 祁峟只不可思議地笑笑,為老東西的天真愚蠢感到悲哀。 也沒太管他,只隨他折騰。反正此事到最后,絕對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韓國公得知嫡長子受盡酷刑的時候心都碎了,但他沒像楊書和那樣折騰全家人,只一個人默默在家中擺起了祭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不知是在緬懷故人,還是在為兒子提前建立衣冠冢。 總之,祁峟對他的安分感到滿意。 但滿意只持續了一天不到。 第二天早朝,韓國公動員了三分之一的朝廷要員聯名上奏,主張:乘勝追擊、繼續奪回失地,堅決打擊狄族士氣,趁其潰敗要其性命。 乍一聽還挺燃的。 不知實情的人聽聞此言,恐怕還會真情實感地夸他一句“先生大義”。 但祁峟這種知道點真情實況的,知曉他喪子心痛,為子報仇之心切,從而忽視了自己國家的實力。 祁峟特別想真情實感地問候韓國公:人家狄族打了幾場敗仗,你祁國又打了幾場勝仗,你心里真就一點數沒有嗎? 狄族打了勝仗,可以大肆搜刮民眾財產,彌補戰爭損失,反正被搜刮的是大祁人,他們不心疼。 祁國打了勝仗,收回舊地,能效仿狄族去搜刮搶掠嗎?顯然是不能啊,祁國不僅不能大發戰爭財,還要自掏腰包,去建設、恢復、發展舊地民生經濟。 財政何其艱難。 難搞。 當然,祁峟確實是堅定無比的主戰派。收回被割舍出去的全部土地,是他最大的政治夢想。 但他不急。 他還年輕,有的是時間一點點努力。 祁峟忍耐韓國公很久了,但看在他一臉堅定地主張“收回失地”的份上,祁峟打算給他點面子,沒當眾讓他難堪。 兵部尚書趙瑯從彈藥武器儲備、糧食醫藥儲備、棉花盔甲儲備、軍隊人才儲備……,一路詳細講到大祁成年男女人數總額、成年男女的勞動效率、新生兒總額……。 最后總結出一句話:乘勝追擊,沒錢沒人沒物資;若被眼前的勝利蒙蔽了眼睛,魯莽出兵,定會損失慘重。 祁峟贊許地看了眼他的好尚書。 趙瑯真是拎得清的、看得長遠的人才。 他喜歡。 韓國公對趙瑯苦口婆心的勸諫不屑一顧,他道:“趙尚書,我們乘勝追擊,哪怕收不回更多的失地,也能彰顯出我們大祁必勝的勇氣。便是戰敗又何妨,不過是犧牲少許性命,就能起到震懾狄人的效果,有何不可?” 祁峟被韓國公的精神勝利法打了個措手不及,還不待他開口。 禮部尚書崔海河就截住了話茬,“韓國公的意思,是讓前線士兵白白送死?讓他們去打勝率極低的仗?” 韓國公快被崔海河的油鹽不進氣笑了,他合理分析道:“崔尚書,每每狄人大舉進犯,我們被迫守城,也沒贏過多少,何不改守為攻,將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呢?對士兵而言,死在攻城戰役中,遠比死在守戰役中光榮許多!” 祁峟:! 為國為民獻身,還分光榮與更光榮?好神奇的一番言論。 這都是什么事啊,韓國公被人奪舍了吧,他往昔的理智、冷靜呢?韓灱對他的影響力真這么大? 韓國公以為自己聰明無比,殊不知此言一出,朝堂中那三分之一支持他的官員看他的眼神也摻雜了復雜的情緒。 他們默默思索著,韓國公到底是何居心,居然想讓素昧平生的士兵無辜送死?他們是主戰派不假,但這不代表他們是傻子??! 韓國公真是人面獸心的狗東西! 他們沒猜透韓國公的心思,他們若是知道韓國公只是想武力威脅狄族攝政王女放了他兒子,他們怕是死也不上韓國公的賊船。 韓國公想著:他平日里給狄族送了數不盡的糧食、金錢;他為狄族的強大富庶貢獻了那么大的力量,他若是狄族人,怎么也該是狄族的風云人物??伤皇堑易迦?,他花了那么多錢、做出了那么多貢獻,他的兒子依然是階下囚。 這說明什么,說明狄人吃硬不吃軟。 祁國不想無故打仗、平白死人。 狄族此時肯定也想休養生息。 只要大祁重兵壓境,邊疆那些一心主戰的武將定會銘記他的好心,只要那些主戰派記得:是他說服了陛下出兵,那么他兒子作為人質的分量,便能重上一籌…… 若以退軍為誘惑,狄族定會放了他兒子! 便是救不回韓灱,祁族大軍壓境,怎么也能殺上幾百上千個狄人為他兒子陪葬! 他算是看清楚了,給狄族送錢沒用!狄族人狼心狗肺、記不得他們的恩情,合該殺了他們! 等他救回了韓灱,他與狄族的聯系、他對狄族的恩舍,統統不復存在。他將是大祁最堅定的主戰派,他會是整個大祁最痛恨狄人的人。 祁峟若是知曉他心中的想法,定會嘲笑他異想天開,雖然韓灱沒楊嶼風過分,只是腆著臉接受了韓家的資金補助,并沒出賣同僚。但韓家精準資敵那么些年,早夠他韓灱千刀萬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