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742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之前維卡拉瑪瓦哈納想要通過征服三佛齊王國來轉嫁內部矛盾,但是因為陳祖義和梁道明的聯手,舊港就像是一道壁壘一樣擋在滿者伯夷帝國的面前,打不下舊港,就打不下三佛齊王國的故地,而如今舊港變成了新港,到了大明的手里,他們就更不可能戰勝大明了?!?/br> 姜星火若有所思地說道:“所以既然打不過大明,內部又有諸多勢力對其不服,東面還有東爪哇王國的入侵,維卡拉瑪瓦哈納就只好與大明緩和關系,然后優先解決內部問題嘍?!?/br> “正是如此?!?/br> 姜星火聽后,心中松了一口氣,他深知南洋地區的復雜局勢,與滿者伯夷帝國的和平相處,哪怕是暫時的和平相處,對于大明帝國的遠洋貿易至關重要,這跟大明與帖木兒汗國之間關系的原理是一樣的。 而鄭和的這次下西洋不僅帶回了豐富的貿易成果,更鞏固了大明在南洋地區的地位,確實成果極大。 但光有這些,顯然是不夠的。 “我打算成立一個西天竺公司?!?/br> “是做什么的?”鄭和有些詫異。 股份公司的事情他聽說過,現在在南直隸和江浙福建,很多商人都弄了,但在鄭和看來,除了利益分配更加明確更加有根據以外,似乎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西天竺公司,顧名思義,是在天竺以西進行貿易的公司?!?/br> 姜星火雙手相扣,看著江面上進入了尾聲的演習說道:“公司的初始出資方跟資助下西洋的人是一樣的,皇室、宗室、勛貴,目的是為了剝離你的艦隊帶有的非軍事屬性,或者說有的時候可以掛兩塊牌子,既是大明的遠洋水師,也是西天竺公司的貿易船?!?/br> “在我的設想中,西天竺公司主要是作為大明在西方的‘黑手套’機構,由大明朝廷授權,在進行商業活動的同時,也承擔了殖民擴張和掠奪的任務,通過在西方建立自己的貿易網絡和殖民地來獲取財富?!?/br> “同時,等到西天竺公司做大,能夠通過‘擴張-貿易-殖民-再擴張’的循環來實現盈利,那就可以不斷地增發股份通過大明銀行的平臺來進行售賣,跟售賣國債是一個道理,通過對富有商人和百姓的集資來獲得繼續擴張的本錢,而不是由戶部和內帑進行撥款,這樣可以通過金融手段減輕國家的財政壓力,并且吸引有志于此的百姓去海外闖蕩?!?/br> “是個好主意?!?/br> 鄭和很快就想明白了,他說道:“但是還有個問題,要解決錫蘭王國,錫蘭王國卡在了從滿剌加海峽西側出入口到南天竺之間的地方,這個島國整個國家都是以收來往商船稅費來維持的,大明的艦隊一開始他們都想收過路費,若不是看到規模太大被嚇怕了,恐怕小船隊就真收了現在大明的商船還不出滿剌加海峽,但總得考慮以后?!?/br> “跟你說過了,換個國王,實在不行就滅了錫蘭王族,至于以后的事情?!?/br> 姜星火揉了揉眉心又說道:“錫蘭王國不是什么問題,主要是要跟南天竺的那些上百個邦國打交道,南天竺是主要的貿易對象.把世界分成四個貿易區域,西方環地中海是一個貿易區;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馬穆魯克王朝、白羊王朝、帖木兒汗國是一個貿易區;德里蘇丹國為代表的北天竺以及上百個南天竺邦國是一個貿易區;滿剌加海峽以東是一個貿易區?!?/br>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帖木兒汗國的使者也快要到南京了,大明跟帖木兒汗國現在已經解除了戰爭狀態,等到簽署和平貿易協議,那你就能在海上安全航行和補給到更西的方向.聽傅安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皇帝巴耶濟德一世非常想要與大明友好相處,算算時日巴耶濟德一世應該也快回國了,估計明年能派使者來大明,后年能到?” “不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倒也不算重要,我們要直接跟西方諸國打交道就得繞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拜占庭帝國,所以搞定了錫蘭王國和南天竺諸國以后,你的主要任務就是繼續西進,拉攏馬穆魯克王朝和白羊王朝,尤其是白羊王朝,現在帖木兒汗國內亂,白羊王朝的離心力很強然后順著海岸線繞一個大圈直抵西方最南端的西班牙王國,有個西班牙王國的宮廷使者克拉維約,到時候跟你一起去?!?/br> 鄭和的腦子里有世界地圖,所以對姜星火的長遠規劃并無異議,他旋即問道:“日本呢?” “日本那邊已經在布局了,收集情報,策反幕府的敵對大名都需要時間,而且國內還有很多變法政策需要繼續推進?!?/br> 姜星火算了算時間,經過一年的戰爭狀態,現在大明已經沒有什么外患了,眼下是永樂三年的秋天馬上就要到冬天了,轉過年是永樂四年,永樂四年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儲君之爭的塵埃落定。 而且今年不僅軍隊疲憊,后勤補給消耗也非常非常嚴重畢竟十幾萬人去了趟塞北又調到關中,這消耗是非常驚人的。 再加上這兩年正是擴大變法規模,苦修內力的黃金時期,所以各方面條件都不允許再次發動大規模戰爭。 因此,姜星火覺得跨海征日的時間點,結合“決不能在秋天頂著臺風渡?!钡拿晒湃饲败囍b,永樂四年的春夏太倉促了,冬天不好用兵,應該是永樂五年的春夏比較合適。 至于跨海征日要打多久,姜星火心里也沒準。 因為大明和日本沒有爆發過大規模戰爭,甚至再往前數幾百年也沒有,所以雙方的戰爭就沒有太準確的參考,即便是參考,也只有姜星火前世的萬歷抗倭援朝能作為參考。 可刻舟求劍不可取,用萬歷抗倭援朝來對比現在雙方的戰斗力顯然是不準的顯而易見是,如今的日本幕府軍剛剛打完南北朝結束內戰,戰斗力不見得比豐臣秀吉麾下的日本軍隊要差,可如今經歷了靖難之役又南征北戰淬鏈之后的大明軍隊,也絕對要強于萬歷時代的明軍好幾個檔次,這毫無疑問。 所以姜星火能的出來的結論就是一旦開戰,明軍肯定是占優勢的,只要能做好充足的后勤、情報、渡海等方面的準備,不像蒙古人那樣傻乎乎的在秋天渡海被臺風吹了個人仰馬翻,最起碼在登陸和向日本列島縱深發展上面就沒問題。 但話說回來,就人口和軍事實力在綜合判斷,日本畢竟是在當今世界上都能排的進前五、在整個東亞穩坐第二的國家,而如今日本的實際掌權者足利義滿更是一代梟雄,幕府麾下能征慣戰之將不在少數,大明跨海征日這仗肯定不是跟征安南一樣的虐菜戰爭,還是要存幾分小心的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在戰略上蔑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故此,戰爭究竟要打到什么程度,室町幕府究竟能抵抗到什么時候,姜星火也說不準。 他只能按最壞的程度估計,一旦在關西形成拉鋸,打個三年五載都是尋常,而這就意味著大明必須持續投入,要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當然了,話說回來,一波決戰一年結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了,畢竟日本人也挺喜歡搞“合戰”的,他們雖然是大名分封制,但沒有逐步抵抗的戰術傳統,反而很喜歡莽一波定勝負,那樣肯定非常符合大明心意。 所以姜星火算了算時間,保守地對鄭和說道。 “你且向西去就行,等你第一次抵達西方回來的時候,大約就正好能趕上跨海征日?!?/br> 第557章 建交 中亞,撒馬爾罕。 此時距離哈里勒在撤軍途中,讓副使楊德文為主的大明使團以及克拉維約和希爾特貝格等西方人一同去往大明釋放他的善意,已經過去了大半年。 按照大明的時間換算,就是永樂三年的秋天。 哈里勒經過長途跋涉,撤回了皇都撒馬爾罕,初步穩定了河中地區的局勢。 而幾乎與此同時,姜星火剛接見完克拉維約和希爾特貝格,在鄭和的陪同下進行閱艦。 在帖木兒汗國的皇宮深處,一股肅殺的氣氛如烏云般籠罩,昔日金碧輝煌的宮殿,此刻都被人群凝重的情緒所影響,似乎變得黯淡無光了起來。 帖木兒大汗,這位曾讓無數國家都顫抖在他鐵蹄之下的雄主已經病逝,而隨著他的離去,帖木兒汗國也失去了主心骨。 年輕有為而野心勃勃皇孫哈里勒,在混亂中迅速占據了皇都撒馬爾罕自立為汗。 而隨著哈里勒稱汗這一舉動,整個帖木兒汗國也仿佛被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樣,不斷釋放出名為爭斗的魔鬼西邊的白羊王朝蠢蠢欲動,不再服從帖木兒汗國的管束,馬穆魯克王朝也開始觀望,停止了進貢,至于北方始終被鎮壓的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此時也開始了有組織的再度反抗,至于河中地區、花剌子模、美索不達米亞等地的其他部族,也只是距離帖木兒汗國的統治中心太近,暫時不敢有什么動作而已。 而對于哈里勒來說,最要命的則是兩個重量級人物的同時起兵。 皇四子沙哈魯在封地霍拉桑(位于伊朗的東北面,土克曼斯坦的南面和阿富汗斯坦的北面)打著“清君側”的幌子起兵,而同樣具有汗位繼承權,甚至優先級比哈里勒還要高的皇長孫皮兒·馬黑麻則在他的封地花拉子模(位于阿富汗及周邊地區)同樣稱汗,并發動軍隊打算向撒馬爾罕進攻,以圖奪回本應屬于自己的汗位。 這些消息很快就傳回了撒馬爾罕,再加上哈里勒稱汗確實沒有得到一些貴族的認可,所以此時的皇宮中也難免有些混亂。 事實上,在這種權力游戲中,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 宮廷內的貴族們面色多少有些慌亂,他們或低聲議論,或匆忙奔走交換信息,此時撒馬爾罕皇宮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陰謀的氣息,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每個人都在試圖在這場混亂中謀求一絲生機。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怎樣,帖木兒汗國都已經不再是那個曾經讓整個中亞乃至中東都顫抖的強大帝國,這場內亂注定會讓這個曾經的世界第二強國元氣大傷。 在皇宮那座黃金打造、寶石鑲嵌、覆蓋著柔軟珍貴皮毛的寶座上,年輕的哈里勒大汗坐著,他的身影在搖曳的燭臺火光中顯得有些佝僂他的爺爺帖木兒大汗留下的帝國雖然龐大,但內憂外患卻像隱藏在暗處的狼群,隨時準備撕咬他剛剛建立尚未穩固的政權。 哈里勒的臉上雖然還帶著幾分年輕人的稚嫩,但眼神中卻閃爍著冷酷的神色。 人不狠,站不穩。 方才,他已經當眾處決了十余名被抓到里通沙哈魯與皮兒·馬黑麻的貴族。 哈里勒沒得選,在帖木兒汗國的文化中,統治者必須足夠鐵血才能震懾住封臣,仁慈是幾乎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他必須要用果決的鐵腕手段來平定這場內亂。 但光是殺人,同樣解決不了問題,對于哈里勒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拿出對策來。 哈里勒的目光掃過下方的貴族們,這些貴族的眼神中充滿了不安,哈里勒知道被抓到的終究是少數,自己并沒有足夠多的支持者,而想要讓這些貴族支持自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表現出自己能夠真正作為一個大汗的能力他必須做出決定,而且必須是一個能夠讓所有人都信服的決定。 哈里勒他深吸一口氣。 “本汗決定尋求與大明的和解,重新對大明朝貢?!?/br> 當這句話從哈里勒口中說出時,整個大殿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他可以看到貴族們的臉上閃過各種復雜的情緒,驚訝、疑惑、欣喜、憂慮.但哈里勒沒有任何猶豫,因為他知道這是他唯一的出路。 而要想在國與國的層面上成功與大明和解,必須得到這些重臣的全力支持,畢竟他裹挾的東征大軍,就是為了遠征大明,而他爺爺帖木兒大汗前腳剛死,自己后腳就違背他的意愿向大明朝貢,這其實是有損于他的繼承合法性的,只不過哈里勒現在別無選擇。 實際上,哪怕是剛剛結下的仇敵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哈里勒都同樣選擇了緩和關系。 他釋放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皇帝巴耶濟德將其從控制的南方港口禮送出境,并且承諾帖木兒汗國不會再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任何敵對舉動。 巴耶濟德忍受了帖木兒的如此侮辱,如果說對帖木兒汗國沒有任何怨恨是不可能的,但眼下他的四個兒子已經瓜分了原本屬于他的帝國,恢復權力的道路對巴耶濟德來說依舊遙遠,所以暫時放下對帖木兒汗國的怨恨是很有必要的一個讓巴耶濟德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帖木兒汗國再怎么分裂,對于這個世界除了大明以外的國家來說,依舊是無法正面應對的龐然大物。 而撒馬爾罕宮廷的大臣們,對哈里勒的這種舉動選擇了默認的態度。 正因如此,哈里勒才有信心繼續推出對大明同樣選擇和解的外交方針。 “諸位?!?/br> 哈里勒緩緩開口,他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本汗思來想去,如今內憂外患,想要穩定國內局勢,不僅不能與大明繼續敵對,而且必須改善與大明的關系,希望各位能夠暢所欲言,共同商討出一個萬全之策?!?/br> 他的話音剛落,大殿內便響起了一陣竊竊私語,貴族們交頭接耳,討論著哈里勒的提議。 最后,宰相阿爾都沙率先站了出來,他向哈里勒行了一禮,然后沉聲說道:“大汗,臣以為與大明和解的確是我們當前的最好選擇,但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大明可能出現的各種刁難或要求?!?/br> 哈里勒在軍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帖木兒汗國名將蓋蘇耶丁也是這般表態。 宰相阿爾都沙和名將蓋蘇耶丁相繼發話,實際上,作為帖木兒汗國的重臣,他們深知與大明和解的重要性。 但究竟誰能擔任這個重任,貴族們卻都面面相覷不語。 帖木兒汗國與大明從地圖上看雖然是鄰國,但其實不管是走陸路還是海路,距離都相當遙遠,而且帖木兒汗國剛跟大明打完仗,前鋒還被明軍給團滅了,怎么看這活都不是好干的。 哈里勒看著阿爾都沙,這位老宰相跟隨帖木兒大汗多年,一直是帖木兒的智囊,他的眼神深邃,看懂了哈里勒的心思,但卻同樣沒有主動請纓。 “阿爾都沙宰相?!惫锢站従忛_口,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 “本汗想請您承擔一項重任?!?/br> 哈里勒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如何措辭:“出使大明,與他們進行和談,爭取大明對我們的支持?!?/br> 他在“我們”上加重了語氣,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哈里勒寧可出賣一些帖木兒汗國的利益,也要獲取大明對他打贏內戰的支持。 利益,以帖木兒汗國的體量,強大了可以再談回來或者搶回來。 而汗位要是沒了,那對于他來說就什么都沒了。 所以與大明和談是利是弊,哈里勒還是分得清的。 事實上,帖木兒汗國如果想要平息內亂,獲得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那么與大明的和談是必須的,不論是哈里勒還是沙哈魯,誰當大汗都得這么做,在姜星火前世,沙哈魯剛剛成為大汗,就派了規模龐大的使團來南京給朱棣賠罪,為的就是緩和與大明的關系,畢竟大明從大明的數次北征帖木兒汗國就能看出來,大明也有十幾萬人陸路遠征的能力,而且大明的海上力量更具備威脅能力。 這里面還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在姜星火前世,鄭和之所以前幾次沒抵達非洲東海岸,其中就有馬穆魯克王朝受到帖木兒汗國壓力,不敢給大明的遠洋艦隊開放港口進行補給的原因。 總之,哈里勒的決策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地方就在于,阿爾都沙愿不愿意去。 而哈里勒選擇阿爾都沙,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宰相阿爾都沙德高望重,在帖木兒汗國的政壇中屬于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但并不屬于哈里勒的派系,阿爾都沙之所以支持哈里勒,只是因為他不想讓龐大的帝國陷入分裂。 而阿爾都沙很清楚自己的尷尬處境,哈里勒雖然要依靠他但并不是完全信任他,怕他與沙哈魯或皮兒·馬黑麻推翻自己的統治,所以就打算把他名正言順地派出去,等到叛亂平息,或者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政權穩定下來再回來。 因此阿爾都沙聽到這個消息,并沒有立刻回答,他沉默了一會兒,在思考這個決定的后果。 最終,他抬起頭,迎上哈里勒的目光,沉著地說:“大汗,臣愿意承擔這個重任?!?/br> “臣一定會竭盡全力,為帖木兒汗國爭取最大的利益?!?/br> 哈里勒聽到阿爾都沙的回答,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的光芒,他走下寶座伸出手,緊緊地握住阿爾都沙滿是褶皺的手,仿佛在通過這個動作傳遞著自己對他的信任.當然,信任雖然有,但是不算多就是了。 隨著哈里勒的一聲令下,整個宮廷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禮物、挑選隨從、安排行程.對于這種萬里大國之間的外交,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有絲毫的差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