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295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代差?!苯腔鹧a充道。 “但陛下要知道,這一切,無論是鐵馬、火炮、火銃,都源自于工業,尤其是重工業體系,鶯歌藍就是在輕工業飽和后,大力發展了重工業,方才成為了靠著艦隊和精銳火銃軍團殖民世界的日不落帝國?!?/br> “工業是獨立于傳統手工的,在加工原料產出工業品這個過程,人可以通過機器控制所有因素,一切都是被設計好的,有著嚴格的cao作流程和生產標準,只需要這么做,就一定能生產出標準化的火銃和火炮乃至【鐵馬】?!?/br> “兵仗局的工匠們,所從事還是手工業,而真正工業,是以機器驅動,而非人驅動的?!?/br> “人會犯錯,機器則幾乎不會犯錯?!?/br> 相對能理解的、較為直觀的軍事工業革新,讓朱棣陷入了沉思。 這便是所謂“對癥下藥”了。 跟朱棣去講輕工業里的紡織業能吸納多少人口、創造多少就業、賣多少錢,遠不如告訴他,重工業能為大明批量制造多少劃時代的武器,能幫助他如何讓大明變得更加武德充沛。 之前隔著一堵墻,朱棣并不能深切地理解,工業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他現在領悟了。 工業,能制造更先進的武器! 工業,能讓大明揚威于全球! 工業,能讓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帝王! 跟之前的農業生產模式相比,原來只是種植糧食、供養人口,然后通過增加的人口基數和糧食產量,組建規模更大的軍隊。 但在工業時代,邏輯則徹底變了。 土里刨食的農業內部循環,不再是占據主導地位。 相反,全球外部循環則擴大了交流的規模,只需要生產工業品,賣出去獲得利差,大明就會變得越來越富裕。 而在“怎么賣出去”這個問題上,如果對方不配合,則需要動用一下大明的軍隊,來一點小小的劃時代打擊。 朱棣望著天穹中高懸的冬日,心中涌現出一股豪邁感。 “這日不落帝國,鶯歌藍做的,我大明就做不得?” 姜星火靜靜地看著朱棣。 具體要怎么做才能成為真正的日不落帝國,姜星火在剛才和過去的講課里,已經完全告訴朱棣了。 那么接下來,只有發展工業方面的具體問題了。 朱棣給姜星火大略講了一遍《變法八策疏》和意圖將南北直隸作為兩塊變法試驗田的事情。 “所以,姜先生認為,大明到底該如何發展工業,如何推動變革?” 朱棣的目光,死死地盯著姜星火。 此時此刻,朱棣的自我感覺,仿佛就是茅廬前的劉備,昆明池旁的宇文泰。 恨不得當場來一句,“朕遇先生,如龍得云、如魚得水,從此后便是摔破玉籠飛彩風,頓開金鎖走蛟龍?!?/br> 這便是“獄中對”的節奏了。 雖然姜星火沒打算跟朱棣玩明主賢臣這一套,但此時終歸是到了雙方交底的時候。 朱棣,已經表露出了明顯地,進行改革的決心。 這顯然是姜星火日復一日地講課,所造成的結果。 而姜星火的最終目的,也是嘗試著用自己的力量,徹底改變歷史的走向。 所以在某種層面上來說,姜星火和朱棣雙方的目的,是一致的。 都是為了增強大明的國力。 只不過,朱棣是為了完成自己超越古人的千古一帝之功業。 姜星火,則是為了挽救華夏遭受西洋人欺辱的那個未來。 但在不知道是否會分道揚鑣之前,總是該同心協力的。 沒有朱棣的皇權支持,姜星火做不成革新大明這件事,反過來說,沒有姜星火的理論指導,朱棣對于如何實現工業化,也是野豬吃刺猬,無從下嘴的狀態。 “關于大明工業化之我見,主要有以下兩點?!?/br> 姜星火正色說道:“第一點,在輕重工業分布規劃上,要有前瞻性,這是決定了日后工業布局的事情,往后再動,就難了?!?/br> 朱棣出聲道:“對此,朕也有一個想法,不知道是否與姜先生想的一致?” “陛下不妨說來?!?/br> “還是朕與姜先生一起寫出來吧?!?/br> 姜星火一怔,總感覺這個劇情有點熟悉。 不過眼下倒也不礙事,姜星火干脆拿起那半截樹枝,在地上寫了起來。 兩人分別寫好,站起來一看,頓時相視一笑。 ——輕工業在南,重工業在北。 “還是殊途同歸啊” 姜星火的心頭默默想到,這一次,又是兩人的出發點不同,但得到的結果相同。 朱棣所考慮到的輕重工業分布,一定是因為,能制造先進武器的重工業,需要放在他的北方老巢,他才安心,而能夠分化瓦解江南士紳的輕工業,則是放在南方人多地少的地方,更有利于他的統治。 姜星火則是完全基于制造要素條件所考慮的,畢竟,有前世的經驗可供參考。 重工業,第一,需要煤炭,第二需要鐵礦石。 前世德國的魯爾區,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而對于大明來說,南方不是沒有煤鐵資源,如果只是追求初步的重工業發展,也足夠用了,但就像姜星火剛才說的,這種東西,一旦決定下來,以后就不好大動了。 重工業,自然放在煤鐵資源無比豐富的北方,更加合適。 在北方,山西的優質煤炭,如果通過新式道路運輸,從井陘道出來后,可以上船走真定府的滹沱河水道,直接運抵天津衛。 而此時的北直隸水系,跟前世還略有不同,從宣府柴溝堡匯聚的西陽河、東陽河,會形成西北-東南的洋河水系,在盧溝橋分流,形成洋河與盧溝河,最終在天津衛西北的三角淀匯聚,經由衛河流入大海。 這就相當于,走滹沱河水道抵達天津衛的煤炭,可以繼續走水道到北京,北直隸的水運條件,是相對完備的。 而遼東的鐵礦,同樣可以走渤海,抵達天津衛,再用同樣的辦法進入北京。 “第二點,我認為南北直隸,作為兩塊大的試驗田,是沒有問題的,可以在南北直隸率先推行制度革新.但工業化,即輕工業和重工業的展開,同樣需要需要兩個小的試驗田?!苯腔鹁従徴f道。 這便是說,譬如攤役入畝、考成法、改科舉等等,都是制度方面的事情,是可以在南北直隸這十八個府里進行的,而且是步調一致地同步進行。 但工業化,卻不能在大的試驗田里同步進行,必須挑選出兩塊小的試驗田,一塊進行輕工業的嘗試,另一塊進行重工業的嘗試。 “那么姜先生以為,該如何挑選這兩塊小的試驗田呢?”朱棣目光幽深。 這個問題,姜星火甫一提出,朱棣心中就已經有了幾分計較,但他還是想聽聽,姜星火的思路,跟他是否一致。 “在南直隸,開展輕工業的試驗田,最好的地方?!?/br> “就是松江府!”姜星火斬釘截鐵般說道。 聽到了這個答案,朱棣滿意地笑了。 在幾個月前,朱棣親自率領大軍,深入江南,考察了那里的風土人情。 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 松江府,是江南士紳力量最為強大的地方,同時也是人地矛盾最為尖銳的地方。 自耕農、佃農們在宗族的陰影籠罩下生活,棄嬰隨處可見,雖然經過攤役入畝的推廣,農人的困境有所紓解,但問題依舊嚴重。 而輕工業,尤其是要率先發展的紡織業,可以容納大量的人口,并且創造巨大的貿易利差,這就相當于從江南士紳手里,搶走了一大批人。 在江南士紳力量最強大的地方,推動絕對觸動其利益的變革,這種阻力可想而知。 但姜星火的選擇,卻非常地對朱棣的胃口。 朱棣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用刀把子幫頭鐵的人正正骨。 “那姜先生認為,在北直隸,應該以哪個地方為試點,發展重工業呢?” “天津衛?!?/br> 姜星火給出了他心目中最好的答案。 之前已經說過,天津衛是山西的煤與遼東的鐵,經由水路交通,都可以抵達的中間節點。 而且在這里進行重工業建設,不僅煤鐵資源運輸便利,還可以將重工業制品快速運輸到大明的各個港口。 同時,從安全角度上考慮。 遼東和膠東形成的渤海灣兩翼,如同兩個巨大的螃蟹鉗子一般,護衛著未來的重工業區的安全,金州和登州,都是明朝的水師基地,目前膠東半島的登州水師力量強一些,遼東半島的金州弱一些。 而說回天津衛,本身也是優良港口,既可以??颗炾?,還可以建設大型永備炮臺進行防衛。 “朕覺得,選擇松江府和天津衛,作為南北直隸這兩塊大的試驗田里的小試點,選的很好,正好讓兩位皇子,也能有所側重?!敝扉ξ⑽㈩h首道。 當然,在朱棣的規劃里,進行輕重工業的試點,還是稍后要進行的事情。 現在朱棣只是向姜星火問清楚,大明如果搞工業化,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免得大明走上歧路。 有姜星火這位能看透未來的謫仙人存在,朱棣對于是否能順利革新大明,已經沒有了太多的疑慮。 而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則是接下來能稱作重頭戲的幾件事。 朱棣的話語中,罕見地帶上了一絲躊躇。 “關于工業化,朕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要問?!?/br> “陛下請講?!?/br> 姜星火看著朱棣,隱約猜到了他要問什么。 這大約就是皇帝最為關心的問題了。 果然,朱棣重復了剛才聽課時,沒有聽到的問題。 隨著姜星火給他展示了講義上的四個圈后,朱棣開始了漫長的思考。 “工業化,培育出了大量的手工業從業者后,是否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