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246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后來鴨城招討使黃五郎向麻匪首領王麻子發出了邀請,想跟王麻子一起合作,讓麻匪隔三差五來鴨城周邊晃悠,自己再象征性地追剿卻永遠剿之不盡,如此一來,就可以合作掙鴨城百姓的錢了?!?/br> “但王麻子不愿意??!” 姜星火說道:“王麻子不僅不愿意跟黃五郎合作,而且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號,自號鴨城及時雨,開始籠絡周圍百姓的民心,仗義疏財行俠為善倒也罷了,偏偏還不肯百姓跪謝,非說要給百姓一個公平?!?/br> 朱高煦豎起了大拇指:“倒是一條好漢!” “黃五郎賊心不死,只覺得是自己給的籌碼不夠,所以雙方倒是約了一場鴻門宴黃五郎手下官軍假扮麻匪,擄了兩個鴨城大戶人家的公子,黃五郎對王麻子說,只要王麻子殺幾個麻匪當投名狀,不僅可以把大戶人家的公子交給他索要贖金,還可以宣布王麻子已經死了,以后讓他帶著弟兄名正言順地當官軍?!?/br> “王麻子同意了嗎?”朱高煦好奇問道。 “自是不同意,隨后被黃五郎暗殺了一次,也沒同意,反而試圖暗殺黃五郎,當然,也只殺了黃五郎的替身而已?!?/br> “再后來呢?” 姜星火道:“如此一來,雙方勢同水火,卻是徹底撕破臉皮,王麻子命手下麻匪在鴨城四周散布傳言,細數黃五郎的罪行,黃五郎任鴨城招討使多年,不思保境安民反而巧取豪奪,自然不得民心,一時間鴨城可謂是民心似水、處處鼎沸?!?/br> “王麻子認為時機已至,便帶人鼓動鵝城百姓隨自己宰了黃五郎,但是百姓攝于黃五郎多年威名,卻委實不敢追隨一幫麻匪起來鬧事.正巧這時,鴨城招討副使卻遞出消息,愿意與王麻子里應外合?!?/br> “雙方磋商良久,確認了不是圈套后,王麻子率領麻匪攻入鴨城,鴨城招討副使果然擒下黃五郎,雙方押著黃五郎游街,并且在鴨城菜市口高臺上,鴨城招討副使宣布了黃五郎的罪名,王麻子親手拔刀斬了黃五郎,還了鴨城百姓一個公道?!?/br> “沒了?” 朱高煦呆了呆,這個有些夢幻的、完美的結局,讓他一時之間有點不適應。 姜星火點點頭。 他當然可以說出:你認為沒了,那就沒了,你認為有,還可以接著講出來黃五郎金蟬脫殼,去劍南道搬了救兵回來對麻匪反攻倒算亦或者是鴨城招討副使又成了新的黃五郎再或者是王麻子被手下出賣,如此云云。 但是姜星火不想講。 因為這是就是他賦予這個故事的結局。 “鴨城風云,便是這么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要講的什么,我相信伱們也清楚了.血酬定律,便是暴力組織顛撲不破的永恒規則?!?/br> “事實上,我想問的問題是?!苯腔鹁従彽?,“不在于這個故事的解決如何,而是說,無論是匪幫還是官軍,明明可以對老百姓的敲骨吸髓,為什么還要像王麻子需要殺幾個壞規矩的麻匪,鴨城招討副使宣讀黃五郎罪狀呢?” “難道王麻子和鴨城招討副使就是干干凈凈的嗎?他們沒有從之前匪幫和官軍這兩個暴力組織里收到屬于他們的那份甚至有可能是占比很大的那份血酬嗎?” “需要讓鴨城沸騰的民心平靜下來?!?/br> 朱棣忽然說道。 “對嘍?!?/br> 姜星火對著眼前的燕校尉,神情莫名地笑了笑。 姜星火總結道:“剛才所說的故事,便是《國家管理學》的第一部分內容的第一個問題,也就是何謂封建國家管理?” “這里下個定義?!苯腔鸬?,“封建國家管理,也就是國家是暴力組織基于血酬定律建立的,而為了追求血酬收益的長期最大化的行為。特點就是暴力組織會逐漸走向有序地、可持續性地竭澤而漁,而不是抽水撈魚苗,完全不考慮未來怎么辦?!?/br> 姜星火頓了頓,繼續道。 “而接下來要說的,就是第一部分的第二個問題,管理封建國家的是什么人?” 朱高煦答道:“自然是文官和小吏?!?/br> 姜星火點點頭,說:“其實很多道理,放在剛才說的養寇自重的邊軍上面適用,放在魚rou鄉里的官吏上面一樣適用?!?/br> “那便是,暴力組織是追求血酬的,有血酬定律.文官和小吏,尤其是小吏,你們應該知道,數以十萬、數十萬計的小吏才是管理這個國家的真正主導力量,你們覺得小吏們追求什么?” 聽到這個問題,朱棣沉默了。 因為朱棣忽然覺得,這貌似又是他爹朱元璋給他挖的坑。 就像是藩王制度、大明寶鈔制度一樣。 朱棣的內心一聲嘆息:“爹,您給大明定祖制的時候,是不是每一項制度,都是會漏下點什么沒想到?” —————— 密室內,幾人也陷入了思考。 “小吏們追求什么?”朱高熾喃喃問道。 “財富!” 夏原吉反而回答地異常迅捷、干脆。 “對于普通人來說,他們的夢想不過就是吃飽肚子、穿暖和衣服、娶老婆、生兒育女。但小吏們卻要求很多,他們追求財富、美色、名聲、地位、尊榮.他們所追求的東西,跟普通人比起來更多?!?/br> “當官員向上爬時,他們會想方設法去攀附高枝,想著升官;而當小吏向上爬時,他們只會瘋狂的攫取更多的利益,想著求財?!?/br> 夏原吉沉吟了一剎那,說道:“因為大明沒有給小吏提供太多升官的機會?!?/br> 這里便是要說,姜星火前世就按照明朝《會典》中所記載的資料得知,明朝的小吏階層倒也不是沒有任何上升渠道,而是最高也就是能夠做到正七品,前提就是他們之前所任職的是一品的衙門,如果他們所任職的是二品,衙門或者三品衙門的話,他們最高能做的官員只能是八品或九品。 但是,但是,這是對于京師衙門里的小吏來說的。 對于地方府縣的衙門來說,小吏,一輩子都是小吏! 當然了,雖然小吏在官場鄙視鏈的最底端,但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說,小吏仍然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官爺”。 雖然小吏明面上的工資待遇不是很高,咳咳,得益于朱元璋的摳摳搜搜,或者干脆說基本就是賠錢上班好了。 但是“吏”本身在工作的時候是存在著很多油水的,這個自古皆然,通俗小說里也很好地反映了這個現象,要不水滸傳里宋江宋押司一介小吏是如何那般出手闊綽做及時雨呢?靠俸祿嗎?顯然不是。 朱高熾已經充分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那就是,大明沒有給小吏留下多少晉升的渠道,或許在京師的衙門里小吏還能由“吏”變成“官”,但是在地方上,小吏不可能成為“官”,既然升官無望,那么小吏們的追求,自然只剩下了一個。 ——發財! 而小吏們通過尋租衙門的公權力來斂財這種行為,只要踏出第一步,那就意味著最后一定會完全超出他們的初衷。 而且,大明地方吏治,早在洪武朝中后期就開始控制不住了,是真的控制不住,殺人都不好使的那種。 因此,在這樣的環境里長期生存著的小吏們,對于底層普通老百姓的敲骨吸髓,往往比“官”還要可怕百倍。 道衍此時幽幽一嘆,反倒說了一番很有道理的話。 “所謂欲望,是人類內部最丑陋最骯臟的東西,但它又是人類賴以活命、甚至永恒的根基?!?/br> “小吏們追求的欲望是什么呢?他們渴望財富.他們用盡各種手段獲得權力,為的就是得到財富?!?/br> “所以,這就是姜圣打算在《國家管理學》里講的內容嗎?封建國家里,無論是暴力組織還是行政組織,都會因為追求血酬或金錢等財富回報而逐漸墮落?!?/br> 朱高熾忍不住問道:“可是,該如何阻止這種墮落呢?須知道,哪怕太祖高皇帝殺到沒人當官,都架不住下面的小吏該貪還是貪啊,而封建國家的管理,顯然離不開他們?!?/br> 第222章 黃宗羲定律【求月票!】 “小吏,追求的自然是財富?!?/br> 朱棣雖然內心不太想承認,但是他不得不承認,就按大明現在的這套官吏分離的模式,小吏們確實沒有什么晉升空間可言。 唯一給小吏們留下的晉升空間,也是京師的,因為只有京師才有一到三品的衙門,地方上根本就沒有。 既然沒有晉升空間,那么小吏們自然只能瘋狂撈錢了。 可一想到這一點,朱棣就感覺,小吏們撈的不是錢,而是在用軟刀子一點點剌他的rou! 朕的錢!朕的錢! 可朱棣能怎么辦呢? 九族消消樂? 顯然是不好使的,別說誅九族了,就是誅十族,或者更狠的夷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株連范圍更廣)都不好使。 因為光靠殺人,只能痛快一時,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當然了,痛快一時也很爽就是了. 但說回正題,朱棣反正是一時半會兒想不到什么太好的解決辦法。 增加小吏俸祿? 更不可取。 給小吏增加俸祿,那要不要給所有官員都增加俸祿?如果大家都增加,大明的財政能不能承受? 再者說,就算大明財政能承受,官員和小吏都增加了俸祿,那你就能保證大明的官員和小吏都不貪嗎? 不可能的! 因為人心不足蛇吞象,關于加俸祿這件事,朱棣早在第一節課,就聽姜星火講過那套“保健因子與激勵因子”的理論了。 加俸祿,一開始自然是皇恩浩蕩,大家跪謝天恩,或許內心也會著實受到了激勵,然后努力、廉潔那么一陣子或許一個月,或許半年,全憑良心,誰說的準呢? 但是隨后,伴隨著每個月俸祿的按時發放,官員和小吏們,很快就會把這部分新增加的俸祿,當成自己理所應得的東西,繼而又恢復到從前懶散的狀態。 至于像考核藩王宗室那樣考核小吏? 朱棣認為還是不可行,因為藩王沒有地方財政權,要靠朝廷養著,宗室的主要收入就來自于朝廷對宗室的財政撥付。 可是小吏不一樣,哪怕小吏不要那微薄的俸祿,還是能用手中的權力去對百姓敲骨吸髓。 所以考核小吏的結果,很可能是地方小吏集體擺爛,業績一塌糊涂,但是人家該貪照樣貪,因為第一不能把所有擺爛小吏都清理出去,那就沒人干活了;第二就是剛才提到的根源問題,地方小吏沒有上升渠道,升官發財兩件事,人家既然升不了官,那就只能想著發財了。 “我有一友.” 本來鄭和按照自己的切身實例,還想問姜星火這個朋友是不是他自己,但姜星火隨后就打破了他的想法。 姜星火開口道:“名為黃宗羲?!?/br> 黃宗羲現在離出生還有二百年呢,自然是查無此人,而姜星火這么說,卻是出于對其人的尊敬,不想直接把人家定律名頭都搬到自己身上來,所以隨口謅了一下。 “他提出了一條很有趣的定律,我姑且命名為黃宗羲定律吧,就是關于在封建國家的管理過程中,追求財富的底層小吏是如何讓政策走形,如何讓封建國家的管理自下而上失控的?!?/br> “定律的內容也就是說,封建國家歷史上的稅費更化不止一次,但每次稅費更化后,由于當時封建國家社會廟堂環境的局限性,封建國家的農民負擔在下降一段時間后又漲到一個比稅費更化前更高的水平便是所謂積累莫返之害?!?/br> 說罷,姜星火又撿了根粗樹枝,在地上比比劃劃了起來。 稅改后實際負擔=第一次稅改前實際負擔 (稅改次數*橫征均量) “能看懂嗎?” 朱棣的臉,明顯黑了下來,之前他都是隔著墻聽課,因此面對這些奇怪的公式的理解,并沒有直觀感受。 但出乎朱棣意料的是,他的傻兒子竟然念叨了幾遍后,認真地點了點頭。 “能看懂?!敝旄哽愫芸隙ǖ卣f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