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127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想到這里,李景隆不由得決定,一定要多帶點曹國公府里的家將,如此才能保證不被使團里的“自己人”背后捅刀子下黑手。 誰知道他們有沒有朱棣下令殺他的密旨? “其實這兩點倒也不是什么問題?!?/br> 姜星火想了想說道:“第一點呢,關于倭寇的問題,只需要你請求朝廷多派點水師保護就好了,這個沒什么說的,倭寇的戰斗力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強,他們的船跟大明水師的正規艦船也完全無法相比?!?/br> “至于第二點呢.” 姜星火清了清嗓子說道:“臨別之際,為了你的安危,就臨時改一下課表吧?!?/br> “今日咱們改講《國運論》的第二卷,地緣廟堂與民族特質?!?/br> “作為接續《國運論》第一卷王朝周期律的內容,第二卷,我們將不僅僅局限于一個王朝的視角,而是以華夏周圍的國家為例子,挨個探究其國家的形成與發展,乃至民族特質的產生與異同?!?/br> “同時,這也是講述國與國之間歷史、局勢演變的另一個視角,通過這個視角,你們才能明白國家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處于一個整體環境之中的,需要當做一個整體來看待問題,而不是孤立地去分析?!?/br> 聞言,李景隆和朱高煦都有些驚訝。 他們本來以為,《國運論》講完了王朝周期律,講完了如何通過徭役、糧食、耕牛與種子這三個角度來解決應對王朝周期律,《國運論》就算是講完了畢業了。 沒想到,《國運論》竟然還有第二卷。 而且,從姜星火的話語來推測,這個第二卷,似乎已經不僅是講一個國家的了,而是講很多個國家。 這就大有意思了。 按照過去大明高層的觀念,大明乃是天朝上國,四海之內皆是蠻夷。 從來沒有人提出過,國與國之間需要整體地去看待他們的歷史演進與現實局勢發展。 這種全新的觀點,讓他們耳目一新。 姜星火繼續說道:“如果你能深刻地理解這節課的內容,那么我相信,對于你出使海外,認知他們對大明的態度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他們的民族特質都是什么,藉此制定你的對外交往策略,是很有幫助的?!?/br> “畢竟,這便是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里的知己知彼,不僅要知其然,也就是知道對方國內到底是什么樣的情況,同時也要知其所以然,也就是知道對方國內的這種情況,到底是因為什么而產生的,這才是最重要的?!?/br> 李景隆和朱高煦同時點了點頭。 這跟孫子兵法里的道理,是如出一轍的。 或者說,天底下的道理就是這樣,一通百通。 而李景隆也有些恍然,為什么自己對出使日本,有著極為畏懼的心里。 人之所以畏懼,來源便是未知。 而這種未知,正如姜星火所說,絕不是知道一些對方簡略的情報,便算是已經知曉了。 真正的未知,是對事物的根源一無所知。 而姜星火今天臨別前給他講的這節課,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周邊這些國家都是怎么來的,歷史是怎么演進的,互相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有什么樣與大明截然不同的民族特質。 而搞清楚了這些,無異就相當于李景隆跟對方博弈的時候,把對方的底褲和心理全都看穿了,如此一來,自然能夠輕松地拿捏相應的尺度。 知道什么條件對方能接受,什么條件自己原本以為是理所應當卻觸碰到了對方的逆鱗。 姜星火大概說完了第二卷簡略的概述內容,隨后說道。 “第二卷,同樣也要分為幾個部分來講,最開始的部分,就是‘地理決定論’,這跟我們之前講的那節課,也有一定的聯系,但區別同樣很大?!?/br> “下面,我們就正式開始?!?/br> 感謝“超神星矢”與“不會編程的貓”兩位讀者老爺的上盟!尤其感謝“超神星矢”給小姜和老和尚的打賞,作者君按著小姜給您磕頭了! 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為華夏? 隔壁密室。 今日的密室里,顯得有些擁擠。 除去負責在桌子兩側記錄的兩名小吏郭琎、柴車,還擺了四張椅子。 朱棣和朱高熾父子兩人自不必多說,久違的道衍大師也一襲黑色袈裟端坐在了左手邊。 至于右手邊,則是神情肅穆的鎮遠侯顧成。 “陛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邊聽著這面古怪墻壁上傳來的聲音,一邊看著這三位大明帝國最高層決策者的樣子,顧成覺得有些荒誕。 顧老將軍活了七十歲,就沒見過這幅場景。 三個大明帝國最高層決策者,竟然排排坐在聽課。 而且還是偷聽一個詔獄犯人在講課。 最重的是,竟然好像都挺認真的樣子? 所以,哪怕忠謹沉穩如顧成,此時也是終于忍不住開口問道。 而一旁的道衍,三角眼瞥了一眼,默不作聲。 顧成固然是皇帝信得過的自己人,但是其人的另一重身份卻更加重要。 顧成,是大皇子朱高熾在大明軍界幾乎唯一可以依靠的對象。 而其他的靖難勛貴,一窩蜂地倒向了二皇子朱高煦。 這也是在此前道衍與朱棣發生爭執的淵源,如果兩位皇子之間獲取信息失衡,那么就必然導致二皇子成為太子。 姜星火的學識和能耐,實在是太大了。 大到姜星火一人所講的東西,就足以讓太子之爭的天平發生巨大的傾斜。 顧成這一問話,立刻便引起了朱棣父子二人的注意。 尤其是朱高熾。 作為靖難之役時燕軍的后勤總負責人,自從老將軍顧成在真定兵敗被俘后送到北平城,朱高熾幾乎每天都會跟顧成探討燕軍從后勤物資籌措,到補給路線選擇等各種問題。 北平守城戰時,兩人更是一起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光。 雖然顧成不肯接受任何形式的兵權,甚至不肯接受朱棣賞賜的兵器,但對燕軍的各項事務卻已是熟悉無比。 兄弟歸兄弟,太子歸太子,如今父皇心思難測,而鎮守北平的鎮遠侯顧成又回南京述職,好不容易盼到強援的朱高熾,自然對顧成一萬個上心。 父子倆一同盯向了顧成。 “顧老將軍,您想先了解點什么?”朱高熾當先問道。 顧成反而被問的有些詫異,他的白須抖動了片刻,什么叫想先了解點什么?這件事情很復雜嗎?還是說講課的這個人很復雜? 顧成毫不猶豫地問道:“大皇子殿下先告訴我,對面之人究竟是誰?為何陛下與道衍大師,都這般認真地在聽其講課?” “路上的仙人雕像您見到了嗎?”朱高熾直接問道。 顧成點了點頭,朱高熾繼續說道:“如今南京城周邊傳的沸沸揚揚的‘化肥仙人’,原型便是這位姜星火姜先生,只不過他還暫時不方便在世人面前出現,因此為了保護他的身份,便以‘化肥仙人’的名號暫代?!?/br> 顧成回想起了自己在路上聽到南京城大街小巷里居民的傳聞,以及見到的仙人雕像,心中隱約有所猜測。 “那據說能夠讓農作物的畝產量翻倍的化肥,便是這個姜” “姜星火?!敝旄邿胙a充道。 顧成看了一眼皇帝,繼續說道:“就是這個姜星火所弄出來的?” 朱高熾頷首肯定,隨后又說道:“還有在江南已經逐步推行開來的‘攤役入畝’制度,也是這位姜先生的創舉?!?/br> 顧成微微驚訝,由衷地說道:“那倒確實是一位大才,看起來為大明和陛下,解決了不少麻煩?!?/br> “確實如此,如今江南已然民心穩固,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瑛彈劾了不少尸位素餐的官員,同時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也抓了很多盤踞在江南意圖謀反的建文余孽,這一切,都仰賴姜先生提出的‘攤役入畝’,不僅讓一大批心懷不軌的不法之徒主動跳了出來,更是讓江南的百姓感受到了陛下的天恩浩蕩?!敝旄邿氲牟屎缙ú灰X地當著朱棣的面放。 顧成聽完,也結合他沿途所見所想,認真地說道。 “臣沿途所見,不僅江南,在江北也開始推行的攤役入畝,確實極大地收攏了民心,增加百姓對陛下的信任?!?/br> 聽了兩人的對話,朱棣表面上不以為意,但他用力抿著的嘴角,卻已經暴露了他的內心想法。 姜星火固然才學通天,但這一切,不也因為他朱棣有容人、容仙之量嗎? 這與他朱棣的氣度能分開嗎? 換了他爹朱元璋,坐到密室里聽完第一句話,恐怕就已經下令砍頭了。 哪還有后面的事情? 當然,這也與他當天心情不錯、他本人造反奪位對規矩沒那么注重等等原因。 所以,朱棣此時其實是極為得意的。 自從聽了姜先生講課,大明是眼見的一天比一天好,藩王問題被解決了,諸藩的三護衛兵權大多奉還朝廷;反對他的江南士紳也被順藤摸瓜,現在老實多了;至于幾個月前那些對他還口服心不服的朝臣,眼下更是被大明國債所認購的化肥仙丹的利益牢牢地捆綁起來,天天給他上奏折歌功頌德。 而隨著曹國公李景隆出使日本,想來如果不出意外的,大明的水師和勁旅明年就能占據日本的金山銀山了。 如此一來,飽受百姓詬病的大明寶鈔問題,也即將得到解決。 同時隨著下西洋的進行,未來大明的人口壓力也必定會舒緩,更是能帶來海量的外國物資與財富。 雙管齊下,有了錢,朱棣就可以實現他心中“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千古一帝理想抱負了。 到時候什么《永樂大典》、遷都北平、征伐蒙古,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這一切進程的大大加速與難題的迎刃而解,都得益于姜星火??! 朱棣在心中深深感嘆。 同時,也忍不住想到,若是姜星火出獄了,發現自己指點江山時所說的話語,竟然都變成了現實,到底是會怎樣復雜的心情與有趣的表情。 想到這里,朱棣緊緊抿著的嘴角終于忍不住咧開了,他的好大兒朱高熾也是跟著會心一笑。 但此時鎮遠侯顧成卻問了一個問題。 “陛下,那難道您在給我的密信中所提到的征伐日本,也是此人的提議?或者說,派曹國公先去日本試探了解情況,也是計劃里的一部分?” 顧成的神情,嚴肅了起來。 “算是吧?!敝扉ξ⑽㈩h首。 顧成的反應,卻有些出乎意料。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顧成的臉上,滿是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