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105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可是現在,姜星火卻親口說了出來! 難道? 張天師的黑臉也變得凝重了起來,這次不是裝的,是真的凝重。 難道袁珙和道衍,計算的是正確的? 這個名叫姜星火的人,真的是謫仙人? 除了這個理由,怎么解釋,姜星火在如此巧合的情況下,說出了這句話? 張宇初的內心變得既忐忑又激動。 忐忑的地方在于,龍虎山一脈修仙一千年,卻從未見過真仙。 激動的地方在于,他極有可能,馬上就要聽到仙人講道! 仙人親口敘述,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風水學”! 而不是道士們修習的一鱗半爪的“風水術”! 出乎張宇初的預料,姜星火的解釋很簡短,卻很不簡單。 “其實風水的意思,通俗地解釋,便是季風這個【風】的方向和冷熱,直接影響了降水量、洋流等【水】的作用?!?/br> 姜星火問道:“你是帶兵打過仗的人,還是剛才那個問題,以山區來舉例,不過略有不同.你說說,在山區是迎風坡冷還是背風坡冷?” 朱高煦想都沒想地說道:“如果吹得的是冷風,那定然是迎風坡冷,宿營都要躲在背風坡的,靠著山來擋風?!?/br> “那中國北方的風一般都是哪吹來的?” “當然是從漠北?!?/br> 剛說完這句話,朱高煦和李景隆便驚訝地對視了一眼。 答案已經被他們說出來了! 按照姜星火教給他們的地理理論,正是因為氣溫影響了降水,越熱的狀態降水越多,越冷的狀態降水越少。 那么北方的山脈既然阻擋了冷風,就意味著阻擋了寒冷狀態的南下,也就意味著南方的氣溫沒有北方低,更加熱的天氣必然帶來更多的降水! “我明白了!” 朱高煦興奮說道:“正是因為先有了山,所以南北溫度不同,降水量不同,形成了一條無形的降水量分界線,導致了山南適合農耕,山北適合游牧秦始皇才會根據這個情況,再加上山勢險峻利于防守,所以修筑了長城!” “確實不是巧合?!崩罹奥∫嗍钦f道。 “當然了,這只是【風】在歷史和地理上一個非常直觀的例子而已?!?/br> 姜星火笑著說道:“其實【風】的作用,絕不僅僅局限于東西走向的山脈阻擋冷風,繼而導致南北地形的氣溫、降水差異?!?/br> “不止如此嗎?”李景隆略微詫異,他還以為只有這一個解釋呢。 “當然不止如此?!?/br> 姜星火說道:“你們可知道,大明這么龐大的國家,到底有多少種【風】的流向?” 李景隆和朱高煦面面相覷。 而隔壁密室的張天師,此時激動的大腿都掐腫了! 發的晚了,實在抱歉! 第111章 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 朱高煦不曉得張天師此時的大腿有多腫,他撓了撓自己的大胡子,猜測地問道。 “至少四種?” “說說看?!苯腔鸸膭畹?。 “東南風、西南風、東北風、西北風?!?/br> “我覺得有八種?!崩罹奥∫槐菊浀?,“還得加上東西南北風?!?/br> 姜星火莞爾一笑,他繼續在自己的文字地圖上畫了兩條線。 西域丨沙漠丨草原丨遼東 隴西丨河套丨山西丨河北 漢中丨關中丨河南丨山東 蜀地丨南陽丨淮西丨淮東 巴地丨荊襄丨江西丨江南 云南丨廣西丨廣東丨福建 姜星火開口道。 “你們說的其實并沒有錯,確實日常生活中有八種風?!?/br> “但是,我這里所指的【風】,不是你們平常感知到的風,而是‘季風’?!?/br> “正是季風的風向,造成了華夏大地上不同的氣候和不同的降水量?!?/br> 在這里,姜星火沒有給他們講解更為復雜的氣壓帶和風帶的概念,只是講了對華夏大地影響最大的季風。 但即便如此,也足夠讓隔壁張天師掐紫兩條大腿了! “果真是風水學!” 跟之前的淡定完全不同,現在的張天師目露難以遏制的興奮。 之所以張宇初張天師的表現跟大皇子朱高熾和戶部尚書夏原吉截然不同,便是因為,小冰河期導致大明滅亡,不關他的事??! 從曹魏至今,都滅亡了不知道多少個朝代了,龍虎山還是那個龍虎山,天師府還是那個天師府,你大明滅亡了跟我有啥關系? 所以朱高熾和夏原吉感到擔憂、凝重的時候,張天師最多跟著裝一下。 但是“風水學”這東西,對于張天師來說,那可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畢竟,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傳之秘??! 如果自己掌握了這門學問,哪怕只能掌握一點點,也足夠改變整個道門的歷史了吧? 從此以后,自己的身份將不僅僅是龍虎山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而是能夠靠著這門學問,就能自己獨立于龍虎山開宗立派的風水學祖師爺! 對于張宇初來說,小冰河期跟他沒關系,而風水學才是他最寶貴的收獲! “風水學?”朱高熾皺了皺眉。 朱高熾總覺得,姜先生講的東西,跟風水師口中的風水,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 見大皇子有疑惑,張宇初連忙解釋道。 “所謂風水一說,最早下定義的便是晉代的郭璞,在其名著《葬書》中有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br> “也就是說,風水之術就是相地之術?!?/br> “當然了,這也僅僅是‘術’這個層面的東西而已風水術、風水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風水學是‘道’?!?/br> 朱高熾似懂非懂,胖胖的臉上看不出變化,顯然不是很明白風水術和風水學之間一字之差所蘊含的深意,但是張宇初卻知道,真正的“風水學”現世的意義絕對非比尋常! 因為正一派傳承千余載,從祖師爺五斗米教教主張道陵那代開始,懂得河洛圖諱的張教主就已經將他所掌握的殘缺的風水術視作絕密,只有在每一代天師之間進行傳承,絕不能為外人知曉。 而這,還僅僅是殘缺的風水術而已。 當世有幾家道門流派,便以各自不一的風水術而立足。 風水一術,歷史悠久,玄妙莫測,更是包涵了許多極為難懂東西,這些東西,普通人根本無法理解。 但這些能養活一個門派吃飯的秘術,在姜星火所講的東西面前。 一文不值! 張宇初作為龍虎山正一派天師的嫡傳后裔,自小接觸的都是一些天師道傳承下來的風水術。 但是對風水術的其他部分,他卻了解甚少。 張宇初也曾試圖請教同樣精研風水術的幾位其他門派的長老,可惜每個人都諱忌莫深,不愿與他多言,這些都是他們門派傳承的東西,怎么可能跟外人分享。 直至今日,姜星火的出現讓張宇初看到了希望。 張天師仿佛找到了一條前路。 他的內心在狂笑。 “本天師直接學仙人的風水學了!” “伱們這群老東西帶著老掉牙的殘缺風水術進棺材去吧!” “道爺我馬上就要成了,哈哈哈!” 姜星火指著文字地圖說道。 “其實影響大明的【風】主要只有兩種,一種是西北季風,一種是東南季風?!?/br> “而這兩種風也很好分別,因為它們出現的時間不同?!?/br> “西北季風,出現在冬季,是從漠北吹向海洋,所以是西北走向?!?/br> “東南季風,出現在夏季,是從南面的海洋吹向陸地途徑大明東南?!?/br> 地圖上畫得很簡單,幾乎一眼就看懂了,但李景隆卻并不滿足,作為專業的托,他必須要把每個問題都打破砂鍋問到底。 “這兩股季風,都是怎么來呢?” 朱高煦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風就是風,當然是吹來的啊,還能怎么來的? 他顯然沒有理解李景隆的深意。 這也是隔壁張天師正在屏住呼吸等待的答案。 風,尤其是如此大規模、有規律、能影響整個華夏大地的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風水學,需要知道的肯定不止是表面上的那些歷史經驗,否則的話,依舊是“術”這個層次,只有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稱之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