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37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按老衲六十余年游歷天下的親眼所見來看,不論朝廷想與不想、阻止或不阻止,在未來手工業者很大可能都會成為代替農民成為新的社會主導階層?!?/br> “而統治手工業者的商人,便會如同統治農民的貴族一樣,成為新的貴族?!?/br> “不對!” 思考了良久的朱棣打斷了道衍。 “就算你說以后手工業會顛覆式進步?!敝扉砸愕哪抗怙@得異常沉重,“可最終還是人奴役人,只不過從貴族吸農民的血,變成商人吸手工業者的血罷了?!?/br> “既然如此,還是吸血蟲統治的世界,又有什么分別呢?” “或者說,你如何證明你所說的,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會成為大同世界呢?” 第53章 倉廩實而知禮節 袁珙忽然問道:“老朽可否先問個問題,道衍和尚再回答陛下?” 道衍不置可否,正好朱棣的問題他也需要一點時間想一想。 這幾日道衍面壁沉思,雖然大多數問題有了他自己的理解,但畢竟還沒有徹底串起來。 聽到道衍和尚以及朱棣三番五次地提到所謂的“姜圣”、“姜先生”,袁珙實在是按捺不住心中好奇,插話問道:“你們所說的這位姜先生,到底是誰?” “全名叫做姜星火?!敝旄邿胂ば慕忉屨f,“姜星火本是寧國府敬亭山下一家小地主,少年失怙,隨著鄉中私塾先生念了幾年學.但不知為何,去年開始變賣家產只身來到南京秦淮河上每日勾欄聽曲消遣時光,其人頗有詞才,曾寫出‘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等詞賣予達官貴人換取銀錢?!?/br> “哪又為何會引得陛下如此重視,又為何會讓道衍和尚這般瘋魔呢?”袁珙還是不解。 朱高熾看了看朱棣,朱棣略一思忖,點了點頭。 畢竟袁珙對他們來說,還真不算是外人。 二十年前袁珙就預言了朱棣以后會當皇帝,而且姜星火是否是謫仙人,又如何證明,終歸還是要袁珙去看一看算一算的,哪怕斷定不了,也總是了卻朱棣心中的一個疑問。 畢竟,相士袁珙已經是元末明初這個時代中,在這個領域里的最頂級權威了。 不去問袁珙,更沒人能解答“姜星火是否是謫仙”這個問題。 所以既然最終還是得告訴袁珙關于姜星火的信息,還不如現在就趁著袁珙主動問的時候,直接告訴他為好。 得了父皇的準許,朱高熾繼續說道。 “乃是因為鄉里教他的先生是方孝孺的記名弟子,姜星火也被當做方孝孺的‘第十族’抓進了詔獄,而前段時間二弟正好在詔獄里.休息,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此人?!?/br> “此人言論出人意料,而又往往極有道理,所以道衍大師旁聽后,便有些入了迷?!?/br> “父皇懷疑他有可能是——謫仙人!” 袁珙心頭了然,而他看向朱棣問道:“那陛下召老朽來,便是為了這位姜星火吧?讓老朽去相他一相,看看其人到底是不是謫仙臨世?!?/br> “不錯!” 朱棣也不遮掩,坦率說道:“勞煩袁居士了,李景隆也在詔獄中‘休息’,到時候朕會讓錦衣衛聯系李景隆,借著李景隆,袁居士便可接近姜星火?!?/br> “老朽心頭也好奇的緊?!痹钤谂K兮兮的衣衫上蹭了蹭手,擰開酒壺塞子灌了口酒,“所謂謫仙,老朽這一甲子歲月,是從未見過的。便是元末亂世什么‘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也只是人的伎倆。老朽對于世上是否有謫仙,給謫仙相面會相出什么,也委實是不知道?!?/br> 這邊道衍思考完畢,卻是不想再聽他們廢話了。 “先說第一個?!钡姥苷Z氣肯定,“都是吸血蟲統治的世界,但兩個世界定然是有區別的?!?/br> “姜圣所言,皆是微言大義?!?/br> 不知什么時候已經精神皈依姜星火的道衍,開始了自己對姜星火言論的解讀。 “但姜圣并未詳細講完全部的課程內容,有些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是直接浮光掠影一樣一閃而過的.譬如春秋時鐵犁牛耕導致制造力進步帶來的其他影響,這種‘其他影響’也必然會在下一次制造力進步時出現?!?/br> 朱高熾默默重復道:“制造力進步帶來的其他影響?” “老衲認為這個‘其他影響’里,最重要的有兩點?!?/br> 道衍雙手合十,沉聲說道:“首先,制造力進步,就意味著生產者的地位,從最終結果上看一定是比之前提高的,就如同從井田制下的奴隸到私田制下的自耕農或佃農?!?/br> “原因也很簡單,在制造力進步后必定會導致原來的秩序崩壞,而更能獲得生產者擁護的吸血蟲,才能在與其他吸血蟲的競爭中取得優勢?!?/br> 聞言,不僅朱高熾若有所思,朱棣也皺起眉頭來。 “那么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呢?”朱高熾問道。 “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便是思維?!?/br> “便如《史記·管晏列傳》所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大皇子不妨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br> 朱高熾自小便學習經史子集,這種最基礎的東西當然難不倒他。 “意思便是糧倉充實才會知道禮節,衣食飽暖才會懂得榮辱;君王使用財富遵循制度,貴族們就緊緊依附;而禮、義、廉、恥的倫理不大加宣揚,國家就會滅亡。頒布政令就好像流水的源頭,要能順乎民心?!?/br> 道衍聽完后滿意地點了點全是黑灰的光頭:“老衲認為,思維應當也是姜圣所言‘頂層結構’的一部分,因此制造力的發展一定會讓思維產生改變?!?/br> “這種思維上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生產者本身所發起的,生產者忙著生產有價值的物品,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br> “反而是趴在生產者身上的吸血蟲,吸飽了血便有時間有精力開始琢磨新的思維?!?/br> “便如同春秋時期鐵犁牛耕的出現,讓‘士’崛起的同時,也帶來了百家爭鳴?!?/br> “同時,即便這種思維并不是由生產者本身提出的,但卻最終會改善生產者的處境?!?/br> 朱高熾看著聰明絕頂到,順著姜星火的理論就能自己悟道的道衍,接過話來。 “所以道衍大師覺得,就像是上次鐵犁牛耕導致的制造力進步,使得生產者地位提高、出現利于生產者的思維一樣。下一次制造力進步所演化的世界,同樣會發生這兩點,而都是吸血蟲統治的世界,但對于生產者來說這便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了?!?/br> “不錯!”道衍點頭贊許,“便如同蛇修五百年走蛟,蛟修一千年化龍的道理一樣?!?/br> “可人與人稟賦不同,如果強行一概而論?!?/br> “到時候,只怕會發生更多的沖突吧!” 朱高熾的話語鏗鏘有力,句句在理,令眾人無法反駁。 第54章 我已開悟,立地成佛! 道衍沉默了片刻,回答了朱高熾關于“公平”的問題。 “殿下,你說的這些,老衲自然清楚?!?/br> “不過經過這幾日的面壁,老衲認為,這個世界上本沒有什么絕對的公平?!?/br>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天賦,或許是好或許是壞,但不論哪種,都是上天給予的饋贈?!?/br> “老衲希望的是,這份饋贈不僅可以讓普通百姓受用,并且也能幫助到其他人?!?/br> “真正的公平,是給每個人尋找并發揮自己獨特天賦的機會,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生產價值,而非是像如今的大明這樣,當兵的就要世代當兵,做工匠的就要世代做工匠,養馬的就要世代養馬.” “當然,前期肯定存在著困難,甚至是巨大的阻礙,但老衲相信,大同世界總有辦法解決這些困擾?!?/br> 朱高熾點了點頭,示意他認同了這個解釋,或者說,最起碼他覺得道衍關于人與人之間公平的這個解釋是有道理的。 可在另一旁坐著的朱棣還是對“吸血蟲”這個稱呼很不爽,他繼續問道。 “哪又如何證明沒有‘吸血蟲’的世界,會成為大同世界呢?” “須知道,人性本來就是貪婪的?!?/br> “如果人類能夠控制自己的貪欲,那么這樣的大同世界固然是極美好的?!?/br> “可惜事與愿違啊,只要有足夠誘惑的條件,那么即便是再堅強的心志,亦難免被蠱惑?!?/br> “更別說,在巨大的誘惑之前,任何人都會失去公心,做出自私的決定?!?/br> “這種情況之下,不再次誕生大師口中我們這些‘吸血蟲’的存在,怎么可能呢?” 朱棣的話語邏輯嚴謹,句句直指問題核心。 道衍聞言,深深地蹙緊了眉頭。 道衍沉吟片刻后,緩緩地說道:“如何解決人心貪婪這點,老衲面壁多日,依舊推演不出來?!?/br> 朱高熾反而舒了口氣,微笑起來說道:“這就對了,大師您既然不知道怎樣才算是‘真正’做到這點,那么又何必去追求這些遙遠到看不清的未來呢?只要保持現狀便好啊?!?/br> 朱棣聽到這里,心中已經暗自松了口氣,臉上的神情也放松了許多。 雖然朱棣嘴上不饒人,但他的心里卻是一萬個不愿意陪伴他多年的老朋友就這么鉆牛角尖鉆瘋了。 而且朱高熾的回答十分漂亮——你不知道怎么做到,所以別去強求了;既然如此,還談什么‘真實’和‘虛幻’?只要保持現在這種狀態,不要去胡思亂想就可以了吧? 見道衍也沒想明白,所以朱高熾便抓住機會,立刻反將了一軍。 他頓時覺得輕松舒暢無比。 道衍聽罷,卻眉頭繼續皺起,半響都沒再言語。 朱高熾趁熱打鐵,拱手拜道:“大師,大同世界遙不可期,不如認真做好大明當下應該做的事情,我們也只有更加努力,才有可能改變現狀” “不對!” 朱棣猛然伸手止住了朱高熾的話頭。 此時的道衍雖然平靜下來,但破爛的黑色袈裟和他三角眼里透射的幽森寒光,卻昭示著道衍,依舊處于瘋狂的前兆。 看著神色異常冷靜,而又隱隱透露出近乎狂熱的瘋狂感覺的道衍,朱棣忽然覺得眼前的老和尚有些陌生。 道衍忽然閉上了眼睛,他的口中卻依舊念念有詞,似乎在推演什么。 而推演到極難處,道衍更是面色變得蒼白無比,五官都有些扭曲起來,同時一直在微微顫抖的身體似乎都開始搖搖欲墜。 “只差一點!只差一點!” 事實上,道衍作為這個時代最富有智慧的人,他幾乎達到了人類在當下物質和精神的頂端,道衍可以擁有一切珍貴的物品,學習一切秘藏的知識。 姜星火這套能讓他看到未來的理論,對道衍的吸引力來說,簡直就像是吸引飛蛾的那堆篝火。 如果姜星火在此處,他大約是能給逆練神功到走火入魔的道衍一點提示的。 那便是不會有永恒的抽象人性存在,而現在道衍等人所談及的人性只是當下一個以數千年為單位的具體歷史階段的抽象人性,這是時代給予人們的。 而從唯物角度出發,就不可能認為人性產生社會,而是社會產生人性;從辯證角度,就會看到人性隨著時代和制造力不同而產生的變化、發展和聯系。 當然了,道衍這種極度聰明且自負的人,在尋求不到答案的時候,下意識地會往自己最熟悉、最依賴的路徑里鉆。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