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3節
書迷正在閱讀:Alpha上將的媳婦兒養成記、離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羅場、小酒娘你馬甲掉啦、穿回來后,對老攻無感、他眼中有流光、總有人阻礙我認真工作、獨寵東宮、穿書后我成了反派的貓、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為我A裝O 完結+番外
“無論是今上打算【和平削藩】,還是如建文帝那般【武力削藩】,結果都是一樣的?!?/br> “太祖高皇帝留給大明的三條救命線,徹底失效!” “今上根基在北又素有掃清殘元之志,定會遷都!” “百年后邊軍定然廢弛而有異族崛起,大明必亡!” 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嗯?” 隔壁的朱棣,面色變得微微有些凝重。 周圍的錦衣衛早已惶恐地跪伏在地上,半點動靜都不敢發出來。 “或許,真的會發生?” 朱棣喃喃道,聲音里竟是帶上了一絲微不可查的驚訝。 削藩,就是廢除他爹朱元璋給大明留下的三條救命線! 自起兵靖難以來,遇到多少大風大浪,他朱棣都很少很少,如今天這般心緒發生了不安定的情況。 朱棣仰著頭,似乎想要透過屋頂,看看他爹朱元璋,是不是在天上看著自己。 朱棣從小就崇拜他爹朱元璋,甚至為了成為朱元璋那樣的英雄而努力學習、作戰,但是他千辛萬苦坐上了他爹的那個位置后,卻小瞧了他爹的智能。 朱棣一時失神,腦海中浮現一幅畫面,他爹朱元璋正站著他面前,自己跪在地上被指著鼻子臭罵。 “你能打,有能耐一路殺到南京登上皇位,可你再能打,過了一百年、兩百年、三百年,你能保證那時候的大明還能打嗎?遷都北平,咱老朱家被人一鍋端了怎么辦?忘了伱大哥去西安干什么了?不就是給咱大明找個有山川形勝的都城嗎?” “忘了咱的教誨了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領兵者不慮勝先慮??!” “咱留給大明的三條救命線,就要被你這逆子親手廢了!” 腦海中回響的朱元璋這幾句話猶如晴天霹靂,讓朱棣久久回不過神來,只覺得胸腔內氣血翻騰,喉嚨腥甜。 朱棣想要跟只存在于他腦海中的朱元璋辯解,可話到嘴邊,卻只是默然。 按姜星火的分析,朱元璋留給大明的這三條救命線,從兵力配置到互相制衡,乃至兩河兩淮這兩大片朝廷直轄的大平原緩沖地帶,總體布置稱得上是無懈可擊。 固然朱允炆那小兔崽子先開了削藩的口子,廢了黃河防線和長江防線的藩王,使得朱棣不需要面對這兩條防線上的藩王抵抗。 可這是不是也就意味著,如果削藩,日后大明面對異族入侵,異族也會直接走他朱棣奉天靖難的這條路線直下南京呢? 只要這三條防線存在一日,大明就永遠不可能被異族滅亡,更不敢將自己的老巢搬空,所以每次有什么事情發生的時候,哪怕后世子孫再無能,也總有挺住的機會。 朱棣本以為姜星火不過是個有些見識的普通人,可聽完這一席話才發現,自己關于未來的抉擇,確實有可能錯了! 姜星火不僅點出了他爹朱元璋留下的手段,更能夠預判到他在位期間將會發生的削藩、遷都! 這份能耐絕非尋?!坝悬c見識”的人可以擁有! 朱棣一時心潮澎湃,可他畢竟是那個生于戰火、半生戎馬的永樂大帝,他的心性早已被殺戮與死亡磨礪地堅韌無比。 片刻沉默后,跌坐在椅子上的朱棣又站了起來。 朱棣的眼神里, 燃燒著濃烈的斗志! 他的雙拳握緊,骨節咔擦作響,整張臉也漲紅了。 一種難言的興奮感充斥在他心臟,仿佛重新找回了當年征伐沙場的感覺!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若是三條救命線有用,朕為何坐在這里?” “三條救命線,朕毀掉了,那就再找更好的方法!” “后輩兒孫如果像建文這般無能,再多三條線又有何用?” “遷都向北,不是大明離異族太近,而是異族離我大明太近!” “寇可往,朕亦可往!” “犁其庭!掃其xue!” “朕要為大明永絕后患!” “爹,我要讓你看看,我就該坐著個位置!” 看著朱棣的反應,紀綱心中暗嘆一聲: “這才是我認識的陛下??!” 朱棣從椅子上霍然起身,重新站到了墻邊。 事實上,朱棣原本認為自己“和平削藩,供養宗室”的削藩策略根本就不會有什么嚴重的后患。 但姜星火已經明確指出了第一點,也就是朱元璋留下的國防體系的崩潰,而且講的非常有理有據。 所以朱棣心里也有些期待,準備認真地聽聽,姜星火要講的削藩第二點后患是什么。 而此時,姜星火哪知道他幾句隨口按照歷史走向指點江山的話,把朱棣激的小宇宙都快燃爆了。 姜星火唾沫星子飛濺了半天,屬實是講的渴了,正上半身倚在樹干上吃瓜。 同樣咔咔啃著西瓜的朱高煦,含糊不清地問道。 “姜先生,那您說削藩的第二點后患是什么?” 姜星火埋頭吃瓜,吃完手里的小半塊,方才抬頭說道。 “第二點后患,跟第一點立竿見影的效果不一樣,是慢性的供養宗室會緩慢地拖垮大明?!?/br> “為何?”朱高煦有些不理解。 “那就是,如果選擇和平削藩?!?/br> “——得加錢!” “道理很簡單,既然要安撫諸藩乖乖交出兵權,去當太平王爺,那么一定要在原有俸祿上予以補償吧?按大明的制度,最高的親王一年一萬石,最低的奉國中尉也有二百石?!?/br> “就這么幾十藩王、郡王、鎮國將軍而已?!敝旄哽泔@然沒聽明白,不以為意地說道。 姜星火又拿起了小半塊西瓜的手,停滯在了半空中。 “你讀書的時候,先生沒教過你算數?” 這話一出,周圍頓時寂靜無聲,仿佛掉根針下來都聽得清楚。 朱高煦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覺得自己被鄙視了。 姜星火輕描淡寫地問了一句:“你覺得大明要傳多少代?每個皇帝只生一個兒子嗎?或者說,其他藩王以后在封地里待著沒事干,他們不會天天造娃嗎?” 朱高煦沉吟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姜先生說得對,就該直接都廢為庶人,這樣一個銅板都不用花!” 姜星火一時無語,又把瓜放了回去。 墻壁另一側斗志昂揚的朱棣卻因此陷入了沉思。 實際上,在與道衍討論和平削藩的待遇問題時,朱棣并非沒有考慮過大明以后皇室數量的問題,但朱棣和道衍都覺得問題是不大的。 畢竟明太祖朱元璋早就算計好了,爵位每過一代就降級,親王除嫡子外諸子為郡王,然后是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一直到奉國中尉就不再降了。 朱棣想當然地以為,自己那定下了大明萬世制度的老爹朱元璋,在宗室俸祿上算的肯定是不會錯的,所以也沒有細想就打算以提高俸祿為條件,換取諸藩的兵權。 可如今聽姜星火這么一說,朱棣卻覺得似乎好像有哪里真的不太對勁,但卻想不明白。 墻那頭,朱高煦蹙眉問道。 “姜先生,俺說的不對嗎?” 聽到了放風時間結束的哨聲,吃飽了西瓜躺了半天的姜星火拍拍屁股起身道。 “我知道你在詔獄里手眼通天,這樣,你去尋個棋盤,再尋些小米?!?/br> “棋盤和小米,跟俺說的問題有啥關系?” “當然有關系?!苯腔鹕炝藗€懶腰,“棋盤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按這個比例放,你很快就懂了?!?/br> “等你懂了以后,我再給你講講怎么解決第二點的后患?!?/br> 放風時間結束,姜星火回去睡午覺。 朱高煦坐在樹蔭底下,喚獄卒拿來棋盤和一袋小米,開始認真地放了起來。 “第五格,十六粒;第六格,三十二粒;第七格,六十四?!?/br> 過了很久,朱高煦看著棋盤上根本數不過來的小米,看著姜星火離開的方向,愣怔了好一陣子才喃喃念叨著:“棋盤.八粒米.” 朱高煦愕然道:“俺懂個錘子??!” 第5章 黑衣宰相 大天界寺,原名大龍翔集慶寺。 始建于元泰定二年,朱元璋立國后,改為“大天界寺”,承擔了修纂《元史》和培訓朝貢使者禮節的工作。 洪武二十一年毀于火災,于是遷到了聚寶門外的鳳山重建。 大天界寺規制宏敞、殿宇巍峨,有金剛殿、天王殿、正佛殿、鐘樓、毗盧閣等眾多建筑,在大明的佛教界也擁有超凡地位。 為了管理天下僧道,朱元璋在禮部之下設僧錄司,管理天下僧寺,僧錄司就設在天界寺。換言之,天界寺就是替皇家代行佛教管理的機關。 而如今天底下地位最為尊崇的僧人是誰? 當然是被朝野上下譽為“黑衣宰相”的道衍大師。 在大隊甲士的護送下,滿心疑惑的朱棣抵達了大天界寺,走下馬車。 此時已經是下午時分,夏日陽光透過樹葉間隙灑落在地面,帶來溫暖舒適的光芒。 朱棣站在路邊,抬頭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