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本來裴侍郎正樂滋滋地看著雙方唇槍舌劍, 沒想到這把火卻燒到了他的頭上了。 “小兒發現的玉米畝產只有一千斤, 哪里比得上趙舉人發現的紅薯, 趙舉人出身農家精于農事, 更懂得百姓疾苦, 比起我那個不成器的小兒子, 由趙舉人前往西北帶領西北百姓回歸土地再合適不過了?!陛p車都尉道。 “臣附議,趙舉人是前往西北的合適人選?!敝苁汤烧境鰜砀阶h。 和裴家的關系已經破裂的無法挽回,周伯鈞索性直接站了自家親家的隊。 “劉玨、周伯鈞,你們兩個腦子都被屎糊住了, 劉景釗一個從五品的禮部同知不派去西北,讓一個沒有舉官經驗的小小舉人去?西北百姓剛剛經受了大災的創傷, 又被貪官污吏蹂躪了兩年,西北局勢又十分復雜, 你們不說為君王分憂,反而將事情推到一個什么都不會的舉人頭上,是何居心。搶功勞的時候跑在前頭,有事了就推給別人,朝廷養你們這樣的官員有什么用,站在百姓頭上拉屎嗎?!?/br> 裴侍郎緊緊地咬住了趙疏桐什么都不會應付不了西北的局面,指責劉家人推卸自己的責任。 雖然裴侍郎這番有味道的發言在朝堂上說不雅,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劉家人可不就是搶別人功勞的時候搶在前頭,該他們付出了,竟然還無恥地想要被搶了功勞的苦主出來頂崗。 臉皮這么厚,怎么不上天。 滿朝大臣不滿劉家這種小人行徑的人眾多,甚至連御史臺都裝糊涂沒有出來指責裴侍郎御前失言的大不敬罪。御史臺出身清流者多,也看不慣劉家做的下作事情。 “侍郎大人說的是,西北如今局勢復雜,需要有身份有能力的人前往才鎮得住場子。年初的時候,皇上將同胞兄弟楚王派去了西北坐鎮。只是西北地域廣博,光靠楚王一個人何時能治理完。輕車都尉愛子劉同知年紀輕輕已經位居從五品,又是柔妃娘娘的弟弟三皇子的舅舅,由劉同知前往西北協助楚王無論從哪方面看都再合適不過?!迸峄刚境鰜砺曉约焊赣H。 人家皇家的王爺都去了,你們憑什么不去。 “能力大小和官階高低沒有關系,犬子的同知是捐的,不及趙舉人有真才實學?!陛p車都尉劉玨道,劉景釗身上的官職,是家里老太太寵愛他用銀子捐來的虛職,聽起來好聽,但連當值的地方都沒有,禮部的門朝哪兒開,他兒子現在說不定還不知道呢。 “劉大人說的是,若不是趙舉人慧眼識珠發現了畝產三千斤的紅薯,西北的情況不會這么平穩,災民的情況只會比現在更糟,趙舉人以一己之力救了西北數萬百姓,這份能力不說劉同知,我等都是比不上的。趙舉人的夫郎被百姓們親切地尊稱為紅薯娘娘,若是趙舉人夫夫前往西北與西北百姓一同共度艱難時刻,西北的百姓知道了,必定會更加感激圣上,努力重建家園的?!敝苁汤衫^續維護自己的親家。 剛剛還只想把便宜哥婿送去西北,這下子連棲棲的主意也給打上了,這兩個老王八蛋算是觸到他的逆鱗了。 “中宮孕育嫡出,天賜紅薯,上天以雙喜賜福我大齊度過難關,皇上頒布了明年開恩科的恩旨,趙舉人正遵從圣意在家中閉門苦讀準備恩科,期盼著明年能進士及第封妻蔭子。劉大人三番兩次要趙疏桐前往西北,要斷了他的前程,趙疏桐是殺了你的父母,還是斷了你的錢財了,劉大人這么咄咄逼人,生怕他考上了進士。周大人也是科舉入的仕,莫不是如今身居高位與勛貴結了親,就忘記了自己的出身,忘記了寒門學子十年寒窗苦讀的艱辛,連一個舉人考進士的權利都容不得。若是人人都像劉大人周大人一樣妒賢嫉能,大齊的吏治和江山都要被你們這樣的人給敗壞干凈了?!?/br> 裴侍郎誅心之言將周侍郎說的額頭冷汗直流,兩家關系疏遠,他都快忘了這位前世伯是這樣一個犀利的人。 寒門出身的大人們也是心有戚戚。 他們寒窗苦讀,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蟾宮折掛瓊花饗宴衣錦歸鄉。若是有人卻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要斷了他們的前程,就算是拼個魚死網破,他們也不會讓人得逞的。 “趙疏桐只是個小小舉人,位卑也不敢忘憂國。發現紅薯高產時,他想到了天下還有百姓食不果腹,西北受災百姓正在忍饑挨餓,第一時間就找到老夫,要將紅薯獻給皇上。紅薯獻給皇上后,趙疏桐將自己僅剩的幾十斤紅薯育苗免費分發給鄉鄰種植,又說服了鄉鄰明年紅薯收獲的時候,將紅薯低價賣給朝廷支援西北。他一個小小舉人,自己能做的都做盡了,而劉大人周大人你們,還要敲開他的骨頭,吸盡他最后一滴骨髓,連他要求取功名的心愿都要抹殺,你這是想讓天下有志報效朝廷的寒門士子和學子看到,即使他們為朝廷做了貢獻也得不到公平的對待,讓他們對朝廷寒心啊?!迸崾汤陕暅I俱下地道,為了他家棲棲,他還能繼續多哭一會兒。 劉玨是和周侍郎跪了下,向皇帝請罪,“皇上,臣絕無此意?!?/br> 一開始替西北百姓請命想讓劉景釗去西北的六品小官祝文樂也跪了下來,“啟稟圣上,微臣出身寒門,斗膽代表寒門學子說句話,裴大人的話句句說到了我們的心坎上,科舉是寒門子弟唯一改變命運的機會,從縣試到殿試一路上,有人時運不佳為此蹉跎一生,滿頭銀絲還在皓首窮經,有人為此耗盡家財,忍饑挨餓也不忘讀書。請皇上體諒趙舉人參加春闈的心意,不要剝奪了趙舉人繼續科舉的機會,臣愿意請命前往西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