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我叫恒苦?!焙憧嘌劬Χ嗔肆凉?,從此以后他擁有了自己的名字。 等到春暖時,恒苦又開始重cao舊業,過上了小偷小摸的生活。他第一次出去摸回來兩個饅頭,他本來將其中一個遞給恒裟,沒想到卻被恒裟訓斥了一番,然后三天沒跟他說過話。 “他們那些人穿金帶銀,我們卻吃不到一頓飽飯。你說佛普渡眾生,但為何不度我們?” 恒裟聽到了恒苦的疑問,終于搭理了恒苦:“我便是為度你而來,偷盜不好,你以后就會明白了?!?/br> 明白什么……我就是靠這手藝活到這么大的。 恒苦心里吐槽,但是到底沒敢說出口。 為了偷盜一事,恒苦著實苦惱了一陣,他到底舍不得這世上唯一對他好的人,戒了一段時日。但他小偷小摸地慣了,冬日里沒什么人和恒裟啃樹皮都行,但有人的時候總管不住自己的手。 為了不讓恒裟生氣,恒苦每次都借口自己乞討得來的食物和銀錢,完全忽略了這樣一個民不裹腹的時代。就算有善良的人,也不會每天都有人去可憐一個小乞丐。 恒裟看在眼里,最終只化成一聲嘆息,只是在給恒苦講佛法時總是有意無意地給他講一些相關的故事??上н@些故事恒苦并沒有聽懂,他還是會以乞討為借口,去做偷盜的事情。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恒苦摸了這么多人最終還是踢到了鐵板。他偷到了一個官家身上,對方咬死要抓到他。 為了救恒苦,恒裟穿走了恒苦的衣服,將袈裟留給了他,然后一把火燒了兩人落腳的破廟。 恒苦后來再也沒有找到過恒裟,卻意外被恒裟的師父撿了回去。 亂世之中人如草芥,他知道,卻從未放棄過尋找。那是他最誠摯的一世,但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拜山拜佛,都只為找到一個人,直到生命的盡頭。 …… 恒苦的第二世,直接出生在蓬萊。 天寶十四年,天地之間靈氣最繁盛的時候。佛法自然也是最盛的時代。 恒苦生來是帶著佛光的,踏著七星蓮花而來,他是天生的佛子。佛子誕生是整個仙島最大的喜事,那一日整個仙島都在為他慶祝。 小恒苦從小被大覺音寺的住持抱養,沐浴在誦經聲和佛光中長大。住持也不敢認他為徒,只以師父相稱,而非師尊。 但和旁人印象和期盼中的端莊守禮的佛子不同,仿佛諸天神佛搞錯了人,小恒苦他……“不負眾望”地長歪了。 從小摸魚摘花,最先被禍害的就是大覺音寺后面的那一片蓮花池,萬年不變的蓮花池差點被小孩捋禿了。 后來還是日常照顧蓮花的師傅實在看不下去,把那一片劃成了小佛子的禁入區。 等再大一點有修為傍身之后,寺后面的高墻就再也攔不住小恒苦,他早就想去看一看外面的天地了。 小小的孩子,不知為何卻生出了對自由和更廣闊的世界的向往,好像外面有他要找的人或事兒。 前兩次翻墻的結果是他還沒有跑到山下,就被師父抓了回去。因為他是佛子的緣故,全寺上下都對他畢恭畢敬,闖了禍也不會受到責罵,只會有一堆大和尚圍坐在他周圍,不停地誦經,仿佛這樣就能洗掉他身上的頑劣性格。 從幾個時辰,到幾天幾夜,最后以恒苦坐在蒲團上睡著告終。 這一次恒苦吸取了前面的教訓,特意挑選師父和寺中幾位大師外出講佛的日子,偷偷翻墻出去,這一次果然沒有受到任何阻礙。 恒苦跑到山底下的時候,樂極生悲被小石頭搬了一跤。本以為會臉著地,卻被一個青年拎著后衣領幸免遇難。 “小孩,小心點?!?/br> 恒苦抬頭便看到了一個面容和善的青衣人,這人倒是長了一副慈悲的模樣,比自己看著更像佛子,但卻蓄了滿頭青絲。 “你是來出家的?”恒苦站直之后下意識問道。 青衣人愣了一下,似笑非笑道:“倒也確實有此想法,目前還不太確定?!?/br> 恒苦踢了一下石子,悶悶不樂地說道:“出家有什么好玩的?!?/br> 青衣人看著眼前的小和尚,鬼使神差地說道:“你想下山玩嗎?” 恒苦還沒有下過山,聞言也沒有多遮掩,眼神明亮地看著對方。 青衣人莞爾一笑,領著小孩掉頭走下山:“我帶你去玩,晚上再送你回來?!?/br> 恒苦只聽到玩這個字,便自動忽略了送他回去的后半句。 蓬萊島本身不大,和中原的城鎮差不多,只不過裝扮上略有不同,集市上又多了許多珍珠之類的水產和供佛用品。 到了這里恒苦才發覺青衣人的扮相和街上都不大相同,包裹的要嚴實的多。 像是看出了他的疑問,青衣人低頭一笑:“我來自中原,是來求佛的?!?/br> 這一日青衣人帶著小恒苦走了許多地方,見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也講了許多與中原有關的故事。 到了黃昏時,青衣人不顧恒苦的哀求將他重新送回寺中,他站在門口猶豫了一下,終究沒有踏進寺門:“我叫陸懷杉,我們有緣再見?!?/br> 小恒苦舍不得進去,扒在門口不肯離開:“你不想求佛法了嗎?我可以幫你求我師父?!?/br> 陸懷衫搖了搖頭:“還沒到時候?!?/br> 他說完就沒有任何留念地轉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