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頁
老七天資聰穎,同樣孝順且能干,腦子也靈活,遇事懂得變通。 老八圓滑,善于交際,辦事能力不錯。 只是這善于交際到朝臣大半都支持他為儲君人選,讓康熙很不喜。 這太子剛廢,就有那么多人舉薦立太子。 “胤禩,你覺得你能當得起儲君之位?” 胤禩一直等著皇阿瑪的問話,聽到此話,胤禩開口說道: “兒子不才,沒想到這么多人舉薦兒子,兒子惶恐?!?/br> 他想說他當的起,但此時得謙虛一點。 康熙冷笑。 “你是該惶恐,論文你不及老三,老四,老七,論武你不及十二,十三,十四。辦差能力也不是皇子中最突出的,你說說看看為何有那么多人支持你?” “……” 胤禩聽皇阿瑪的口氣,感覺到了皇阿瑪的不悅,雙拳緊握。 皇阿瑪是不滿朝臣舉薦他…… “皇阿瑪,論長幼有序八弟也是沒資格的?!?/br> 胤祉也聽出皇阿瑪不滿意胤禩,當即開口。 他沒想到胤禩也打著這個主意,可不能讓胤禩搶走儲君之位。 “兒子認為儲君之位能者居之,朝臣舉薦兒子,必定是覺得兒子有這個能力?!?/br> 事情到了現在,即便皇阿瑪不高興,但儲君之位在眼前,胤祉也虎視眈眈,他只能硬著頭皮開口。 “能力?” “那朕給你們一個任務,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朕再考慮立儲之事?!?/br> 國庫為何空虛? 因為早年戰事較多,平定三藩,統一臺灣,驅逐沙俄,征討噶爾丹,以及治理黃淮,且多次南巡耗費了太多的存銀。 也就近幾年要比早幾年好一些。 只是吧,不管是在什么時候,貪污受賄之事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 康熙認為是他們生活困難,才會想要貪污。 故而允許朝中大臣可以在國庫借銀子周轉,等有錢了就還回來便是。 開了可以國庫借銀之事,自然得有人支持的,表示康熙對下的恩惠。 然后朝中上下,以及皇子宗室們多少都會借一些。 只是吧,這借了,就沒有主動還的。 凌普挪用內務府錢財,康熙讓人查內庫私庫以及國庫,這才發覺國庫被借的差不多了。 國庫空虛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可是大事。 如果邊境出現戰事,國庫沒錢不是就出不了兵? 如果地方發生災害,國庫沒錢賑災百姓就只有等死。 所以,康熙不覺得現在立太子是大事。 國庫統計借銀一千多萬兩,僅剩不到五十萬兩銀子,解決國庫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胤禩既然說能力,此事康熙直接交給胤禩,看他如何解決。 胤禩面色一變,收回欠款之事根本就是個苦差事,且得罪人。 等他收回了欠款,得罪了人,朝中還有多少人支持他? 但他不得不接下此事,用來證明他的能力。 只是吧,他本以為有時間準備,但此時地方有災情出現,須得國庫撥款救災。 而他一個月里,除了他背后支持的人還了幾萬兩銀子之外,一絲進展都沒有。 誰都不想開這個頭先還錢得罪人,都在跟他苦窮。 御書房里,康熙看著胤禩手里用劃過毛筆的幾萬兩欠條。 “這就是你說的能力?” “你可知第一批賑災銀子一撥,國庫可就一分錢就沒有了?!?/br> 胤禩為難的說道: “皇阿瑪再給兒子一些時間,兒子一定會想辦法的?!?/br> 康熙看了看這些還錢人的名字,心里明白這些人和胤禩有關系,冷聲說道: “朕現在沒有那么多時間給你,此事你辦不好朕交給其他人?!?/br> 以胤禛的性子,討債之事交給他最為妥當,但賑災之事康熙交給了胤禛。 故而,討債之事,康熙看向了胤祉。 但胤祉并不想接這份差事,胤禩這么圓滑都辦不成,他更加不行了。 胤祤看這情況當即就站了出來。 “皇阿瑪,兒子愿意替您分憂?!?/br> “但賑災之事也不能全靠欠款,也可讓人去各地籌款,以解燃眉之急?!?/br> 胤佑緊接著站出來說道: “兒子愿意去揚州地段就近籌款,到時候直接去往災區?!?/br> 康熙點頭,讓胤俄,胤裪兩兄弟跟著胤佑一起。 追欠款之事,也不能讓胤祤一個人負責討債。 胤禩到底追債了一個多月,對于情況了解的應該比胤祤多。 故而康熙讓胤祤和胤禩二人一起分工合作。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胤祤看了看欠條,專門挑了欠款最多的人家。 胤禩覺得胤祤的做法沒用,借的多就更不會想還了,要錢就更困難。 “七哥,這幾個人是難啃的骨頭,弟弟去過,他們只會哭窮?!?/br> “八弟去沒用,不代表我去沒用?!必返€笑了笑說道。 他早就查過這些借款人,真正在國庫借錢解燃眉之急的少之又少,其他人多是打著借錢不還的名頭。 既然如此,胤祤也不會對他們客氣,私下派人查他們的**,捏著他們的把柄。 有時候,非常手段要用在非常時刻。 胤禩看著胤祤手里厚厚一摞的銀票,眼神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