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一時間大家便明白了,這里面身份最高的伊爾根覺羅氏只怕這位就是大福晉了。 那么太子妃只怕就是瓜爾佳氏了。 妒忌啊, 多少人是沖著太子妃和大福晉來的,奈何家世拼不過人家。 但她們也不是只有太子和大阿哥這兩條路, 皇上才三十出頭, 還那么年輕, 皇上的后宮也是她們的出路。 然而, 皇上此次選進宮選的妃嬪多為家世一般,位分都是答應,且還沒進幾個。 那些個滿洲大姓兒世家的女兒不上不下的, 皇子福晉沒勾著, 皇上的妃嬪也沒夠著,直接被放出宮等結果了。 沒多久康熙就開始大批賜婚宗室, 畢竟上一屆大選取消了,不少宗室子弟等著賜婚呢。 而新進宮的答應,皇貴妃安排在皇上幾乎不踏足的永和宮, 咸福宮,儲秀宮以及翊坤宮。 皇貴妃病著, 貴妃也病著, 太皇太后也沒好徹底。 放這些宮里就是覺得不想這些人在這檔口鬧事, 嫌麻煩。 郭貴人尷尬的頂著貴人的身份住在翊坤宮正殿。 便是翊坤宮進了新的妃嬪,那人也不需來給她請安。 這讓她看著面前的九阿哥,十一阿哥特別不喜。 她以為因為這兩個孩子加上她的六公主,遲早是會被封嬪的。 宮里大選,怎么也不會讓新人這般給她沒臉。 沒想到皇上根本不記得還有她這個人,便是皇上太皇太后看孩子也是讓人抱到慈寧宮去。 難道是因為她的手腳被皇上發覺了,所以皇上冷著她? 她做的不明顯,只是在宜妃用的吃食里盡可能的放補品,讓孩子盡量長大一些,想要讓她生產的時候難產。 宜妃身邊有太皇太后安排的奴才守著,只要里面不進去毒藥之類的就不會插手。 所以郭貴人做的事情就算爆出來不,外人只當是為著宜妃好。 在宜妃發作的時候,她本也想學宜妃想辦法拖著不讓人出宮去請太醫。 但是她并沒有,她不想把自己扯進去。 她想等宜妃生產后在動手,只要不牽扯上阿哥,她有六公主傍身皇上不會重罰她。 宜妃生產本就精疲力盡,十一阿哥個頭足,讓她受了不少的罪。 等孩子生下來之后,郭貴人見皇上沒來,翊坤宮也自由皇貴妃和貴妃派了人來看著。 郭貴人讓人在產婆的身上放了活血化瘀的藥,等產婆再次出來的時候,再順走了產婆身上的藥。 醫進去給宜妃診脈是要避嫌的,等里面收拾一下,屋里的藥性散的差不多了。 再有屋里的血氣壓著根本不會有人發覺。 血崩有她的手腳,但她沒對孩子做手腳。 果然,她猜的沒錯,皇上沒罰她,可是卻冷著她,不讓她如愿。 郭貴人不得不想辦法,主動讓人聯系家里人。 郭貴人站在翊坤宮正殿門口,盯著內務府的人送來的宮女太監進了后面偏殿,開口吩咐身邊的奴才道: “我住在這正殿名不正言不順,這宮里新人進來了,又要開始算計的日子了?!?/br> “依著我這貴人的身份著實擔心保不住九阿哥和十一阿哥?!?/br> “你把這話想辦法原封不動的帶給我額娘阿瑪?!?/br> 冊太子妃和大福晉的圣旨是在宗室子弟賜婚過后,接下來宮里上下,內務府等就有的忙了。 皇子成婚和其他人一樣婚嫁六禮一養都不能少,還得更講究。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再是大婚哪樣都得提前準備。 溫暖本就知道大福晉和太子妃是誰。 不過這兩位在歷史上是比較悲催的人物。 大福晉幾年里一連生了四朵金花讓盼嫡子的惠妃不喜,不斷給她施加壓力。 最后倒是生下位嫡子,身子徹底垮了,沒多久就沒了。 歷史上的太子妃還沒進門就已經有了庶出的孩子,被一個側福晉壓著一頭。 又因為只得了格格,生不出阿哥,太子無法只得重視庶出的孩子弘皙。 在封建時代,兒子才是傳承。 從來都是說有兒有女才算圓滿,前提是先有兒才行。 所以,這兩位在歷史上是比較悲催的人。 溫暖聽說惠妃有心想選瓜爾佳氏,知曉她的心思,消她癡心妄想了。 歷史上康熙對瓜爾佳氏這個太子妃很重視,聽說還親自調.教過,早就內定好了的。 太子可是康熙最寵愛的兒子,康熙首先考慮的只會是太子,便是太子.宮里挑選的侍妾格格都是有相關背景的。 外面的事情她不想理會,帶孩子的時候唯一擔心的就是她的宮里會塞人進來。 畢竟后宮其他宮里多少都有人,就她這里沒有。 但最后可能是因為此次進宮的后妃少,沒安排到她這里,倒是讓她松了口氣。 外面在忙也打擾不到她,她不管外面的事兒,坐在床.上練瑜伽。 七阿哥和安哥兒已經住進了阿哥所,安哥兒和七阿哥算是同吃同住,加上一個刑部尚書之子。 一開始每日晨起七阿哥和安哥兒從阿哥所跑回來給她請安,溫暖擔心才開始去上書房來回跑累著,便讓他們不必每日回來。 小喜子和錦秋被溫暖安排進了阿哥所,幫著看著阿哥所里,照顧兩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