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84 霧里看花二三事
“聽說貝克街附近發生了一起分尸案?!?/br> 進屋, 邁克羅夫特對兩人直言來意,“我順路來問一問情況?!?/br> 歇洛克:下班后慢走四十分鐘,一點都不符合邁克羅夫特的日常習慣。 難道他懶得動的哥哥終于意識到久坐的危害, 開始嘗試散步健身,才會順路順到蒙塔古街凱爾西家? 哈哈, 別當真, 這是開玩笑。 歇洛克很清楚為什么邁克羅夫特來得很快。 清查地鐵沿線有無沉積舊案的發起人就是邁克羅夫特, 下班前,他肯定得到了分尸案的消息。 此時,邁克羅夫特應為有一位體貼的弟弟而感動。 倫敦好弟弟深明大義,接下了協同蘇格蘭場摸查的委托。 不顧霧都的天氣無常變化, 三個月來穿行在地下地上,核查倫敦地鐵及周邊有無惡性犯罪威脅。 「戲多?!?/br> 邁克羅夫特面色平靜,哪怕誰都沒有說話,他已讀出歇洛克的表情。只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性情孤僻的弟弟越發會演戲了? 以往歇洛克僅在查案時扮演不同角色,現在把戲多帶到日常生活中,看來生活過得別有一番樂趣。 凱爾西只覺一道眼神落自己身上。 凱爾西迷茫臉:我不是,我沒有, 別瞎猜。 邁克羅夫特為什么一言難盡地看著她?她,弱小,無辜,不知情, 明明與始作俑者沒有一銅幣的關系。 「又一個戲多?!?/br> 邁克羅夫特迅速確定了歇洛克變化的根源。當遇上一位旗鼓相當的演員,兩人時不時會飆戲, 原本除破案外的無趣生活, 自然就豐富多彩起來。 而且, 戲多的兩人很會就地取材,比如腹誹值得敬佩與敬愛的甜食愛好者。 邁克羅夫特看向書桌的糖紙盒,他正為此而來。 下班前得知分尸案現場有一顆煮過的人頭與一盒老舊的糖紙,如無意外,歇洛克會向他詢問糖紙的來歷。 但,行動迅速的弟弟沒有第一時間上門。 當下,邁克羅夫特猜測歇洛克選擇先從骷髏頭找線索,最有可能前往凱爾西家。既然是他提議清查地鐵沿線,今天就難得散個步,到蒙塔古街提供場外指導。 不出所料,有關歇洛克的動態推測正確。 可出乎意料,歇洛克居然與別人談起了家庭趣事。 邁克羅夫特一眼便知,兩人開門前一定在談論他。 不是簡單陳述有人能提供糖紙線索,而是歇洛克發表了‘我的哥哥收集糖紙的二三偉大事跡’。 這不對勁嗎? 當然,不對勁。 歇洛克很少與人閑談,哪怕偶爾聊天也限于破案相關話題。 比如各式痕檢方式,比如一百零八種不同毒物中毒癥狀,至多也就是哪一本書甚得心意。 閑話家中瑣事? 壓根不存在的。 邁克羅夫特在對座兩位身上巡脧一圈。 不知不覺間,歇洛克與凱爾西的關系更密切了。很難說是好是壞,只能確定一點,或幸運或倒霉,兩人都是禍福同享。 “福爾摩斯先生,您來得太及時了,我們正對糖紙一籌莫展?!?/br> 凱爾西打斷了邁克羅夫特的思索,不能讓他發散思考下去,天知道他會聯想到什么。 歇洛克接過話,及時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到新的案子上?!拔易鹁吹母绺?,您一定能為我們解惑,這些糖紙有什么樣的來歷出處?!?/br> 邁克羅夫特:別以為我看不出你們在轉移話題。不過,只要不涉及生命危險,他懶得事事過問。 “這些是二十年多年前的糖紙?!?/br> 邁克羅夫特將糖紙取出分門別類,共七百零四張糖紙,分屬十六家糖果鋪子。 “「小雛菊」倒閉了,「甜甜圈」后繼無人,「三只熊的蘑菇屋」一家移民美國……” 二十多年,正處英國資本市場上升轉型期,不少老店都消失在時間里。 邁克羅夫特再見這些老糖紙,許多童年記憶的味道都消失了,幸存的家店僅有二三。 “只有這三家還在?!?/br> 邁克羅夫特將糖紙移到一邊,一一寫下對應的糖果店名與現今的經營地址。 他又說:“盒子里的糖紙與高價糖果店無關,其口味主要面向倫敦七到十三歲的孩子。銷售年份集中在1854年到1857年之間,后來有的換了外包裝,有的就停產了?!?/br> “還有,以每次僅購買店家出售的最小規格糖果計算,三年內能消費這些數量的糖果,那一戶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不低于五十英鎊?!?/br> 邁克羅夫特又提醒,“分解的尸體在貝克街附近被發現。二十年多年前,正是開始建造倫敦第一條地鐵的時間起點?!?/br> 為什么要提起地鐵建造? 邁克羅夫特并沒再具體闡述,婉拒留下來晚餐的邀請先一步離開。 他絕不會告訴兩人,今天順路順到這里的重要原因。再步行三條街,那里的一家蛋糕店今夜推出新品! 算一算時間。 邁克羅夫特走下樓梯,他剛好趕上夜間六點的蛋糕上新時間。 凱爾西聽著邁克羅夫特的腳步漸遠,忽而聯想到一件事,但還是先問起分尸案案情。 “現在知道糖紙是二十多年前的舊物。兇手將舊糖紙與死者埋在廢宅,存在一種可能性——二十多年前,兇手、死者與埋尸點區域有所關聯?!?/br> 歇洛克卻是微微搖頭,“然而,二十多年前開始建造地鐵,貝克街又有一個地鐵站點?!?/br> 有站點意味著二十年前貝克街附近有過拆遷。 即埋尸地附近,被劃入拆遷范圍的房主會得到一筆補償款,隨后原來的住戶與租戶都會散入倫敦的其他角落。 對于查案者而言,這不是一個好消息。 一片區域的房屋拆遷,時間又過去了二十多年,無疑為弄清尸體來源與死者的人際關系增加了難度。 凱爾西先問了一個要點,“尸體發現的廢棄舊宅是第一案發現場,或者分尸現場嗎?你應該檢查過了吧?” 歇洛克給了肯定回答,“對,中午全面查了,用了你知道的血液檢測劑?!?/br> 今天中午,尸體被雷斯垂德發現后的一小時。 歇洛克帶著魯米諾試劑來到廢宅。 這種試劑在二十多年前被合成出來,但從未有人發現它的一種特性。 ——它被氧化時會發出藍光,因此能用到血液顯形檢測中。哪怕時間過去很久,哪怕含血量極少,它都能靈敏檢測出殘留血液。 三月初,歇洛克發現魯米諾試劑的這一特性時十分興奮。 其愉悅度與四種血型的發現不相上下,那意味著在兇案現場的微小血跡都將無所遁形。 隨后又進行了多次實驗,找出哪些物質會影響血檢結果。 第一,確定了鐵、含鐵合金、辣根、與次氯酸漂白劑是干擾物,會發出相似熒光。 第二,排泄物也會造成相同反應,如有動物出沒,它們的血與尿液也會導致結果偏差,但可以通過其他試劑的復查來甄別兩者。 那么如何應對第一點干擾,尤其是漂白劑會被兇手用來消滅血跡? 不得不贊美凱爾西,提到兩種熒光產生的速度不同。能夠以此來識別是漂白劑反應,或是血液反應,隨后對可疑跡象做復檢。 其中唯一的缺陷,甄別不同的反應速度需要豐富的痕檢經驗。 偏偏,豐富的偵查經驗是最難掌握的。 歇洛克能迅速習得,但不能指望蘇格蘭場。 他倒是懷疑一點,凱爾西是不是早就知道魯米諾試劑的血檢應用?盡管之前沒見其使用試劑,詢問后也得到了否定回答。 疑惑卻仍存在。 不知凱爾西師從何人,歐洲大陸竟是存在那般學識淵博卻不為人知的前輩。 疑惑歸疑惑,不影響調查新出現的分尸案。 分尸勢必會有血液殘留。 中午,歇洛克使用了魯米諾試劑檢查廢宅,確定屋內沒有可疑的血液反應。 結合其他痕跡,能基本確定廢宅不是分尸現場,也極有可能不是第一案發現場。 “埋尸的廢宅比較特殊,當初造地鐵時那片都劃入了拆遷,其他屋主都簽了協議,唯獨沒聯系上那位遠在美國的屋主?!?/br> 歇洛克下午抓緊時間調查了廢宅的相關資料。 查到地鐵施工后,因地質結構問題,不得不改變出口位置。市政決定將那帶已拆遷的地皮造成小型綠化叢。 “綠化帶的建造并不急于一時,因此等屋主回國后,沒能和市政談妥拆遷費,那一家人繼續住了十幾年?!?/br> 后來,屋主一家人相繼離世,美國的遠房繼承人想要變賣到手的房產。 可這棟房屋的地理位置特別,就像是一座孤島懸在道路中間,不利于高價銷售也不利于出租。 外加繼承稅等問題,這棟房子就空置了四五年。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初步估計死者是在三四年前被害,而廢宅的門鎖沒有毀壞的痕跡?!?/br> 歇洛克指出,“兇手很可能有備而來,知道那棟房子長期無人居住。懂得開鎖技能,或針對廢宅弄出了鑰匙,沒有留下腳印等可疑痕跡?!?/br> 目前就有三個基本的問題。 死者是誰?她在哪里被害與被肢解的?兇手選擇廢宅埋尸的原因是什么? 殺人與分尸的性質并不相同。 凱爾西從犯罪心理的角度來看,后者的兇殘度直線上升。而被害人的頭顱還被水煮過,僅剩下骷髏頭。 之后,死者被分尸的身體被埋在了土里,而她被煮過的頭藏在了閣樓中,怎么看兇手都不是隨意選擇藏尸點。 “一步步來吧。我盡快把死者頭顱復原出來?!?/br> 凱爾西說著準備出門,“先去買相關材料,黏土、石膏等等,現在還能趕得上店鋪未打烊?!?/br> “一起去?!毙蹇颂嶙h,“那家材料店邊上就有餐廳。今晚讓我請,謝謝你愿意出手復原頭顱?!?/br> 凱爾西點了點頭,走出房門,想起剛剛有關邁克羅夫特的猜測?!皩α?,去材料店會途徑一家蛋糕店。你知道嗎?今夜六點開售巧克力相關的新品蛋糕?!?/br> 歇洛克微微一愣,凱爾西的神色不像在暗示想買新品蛋糕。 下一秒,他就反應過來,不是凱爾西感興趣,特意為蛋糕走一趟的另有其人。 凱爾西冷不丁想起一個經典問題,可以套用在歇洛克與甜點上。 「問,當湯姆與巧克力蛋糕同時從橋上掉落,邁克羅夫特選擇先救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