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從書桌的一角拿出一支木簪子,很簡單的一支,上面雕刻著半開未開的荷花,雖然只是原木的顏色,卻也十分精致好看。 “給你,我選了荷花,不知道你喜不喜歡?!鳖櫛敝婚_始沒想到要買簪花的,畢竟男人戴什么花? 但他去衙門領了銀子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對夫夫在賣木簪,那攤主就在自家夫郎頭上演示,一邊介紹一邊給自家夫郎換簪花,那夫郎也大大方方的讓顧客看效果。 他突然反應過來這里是古代,古代男子簪花都是一件極為正常的事,更別說小哥兒的社會屬性被歸結為女子,對于首飾的需求和女人應當是沒什么區別的,于是就買了一支簡單又好看的荷花簪。 這支發簪的用料并不好,雖然雕刻技藝不錯,卻也只值十文錢,還比不上一個撥浪鼓的價錢,顧北知買了放在書桌的一角,就忘掉了。 剛剛低著看關舟的時候,發現他頭上沒有任何裝飾,只有一條褐色的發帶,突然想起來自己買了這個東西。 關舟接過發簪,有些驚訝,眼睛都睜大了,更像只小兔子了,聲音有些顫抖,“給、給我的?” “對啊,給你的,喜歡嗎?”顧北知看了一眼很樸素的發簪,又補充道,“要是不喜歡,就等咱們攢攢錢,給你買一只銀簪,比這個會亮一些?!?/br> 關舟握緊簪子,使勁兒的搖頭,“不,我很喜歡?!?/br> 顧北知覺得他的眼眶都紅了,只是油燈的光線讓他無法看得十分清楚,伸手在關舟的頭頂摸了兩下,溫熱又帶著些許重量的感受自關舟的頭頂傳遞到他的心里,“喜歡就好,不早了,快去睡吧?!?/br> 關舟像是被順了毛的小動物,抱著自己的屯糧慢吞吞的挪走,等回了房間才想起來自己還有話沒說,但是看著手心里的荷花簪,關舟心想,算了,夫君現在已經很好了。 隔了兩日,顧北知去了寶藝軒上工,和寶藝軒里另外兩個鑒定師認識了一下,一天下來也就沒什么別的事情了。 寶藝軒另外兩個鑒定師,一個姓王,一個姓金,年紀都在三四十左右,留著胡須,穿戴也很講究,在寶藝軒的后堂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區間。 顧北知因為是后來的,掌柜的只能收拾出來一件雜物間給他做鑒定室,房間比較狹小,不過顧北知不介意,反而一整天都在外面,幫著小丁一起清潔整理店里的物件。 他現在一天可以鑒定十件物品,通常都是一邊鑒定一邊了解其來歷,而且從來不去搶王、金兩人的客人,踏踏實實的倒也得杜掌柜歡心。 又過了十五日,到了五月二十,杜掌柜已經將局做好,宣揚的獲鹿鎮周圍的鎮子都知道了即將有名滿京城的鑒定大師來他們寶藝軒鑒定吳庸畫。 這些日子已經陸陸續續有人來獲鹿鎮,等著看熱鬧。也有人拿了自家的字畫,準備趁機讓鑒定大師鑒定一下。 珍玉閣還以為寶藝軒的掌柜和東家都瘋了,他們早就知道之前鑒別出真假的那位鑒定師來自京城,這些日子也在想法設法和對方接觸,準備用這個污點換鑒定大師一個贊譽。 這樣他們珍玉閣就是這獲鹿鎮的獨一份了,誰知那鑒定師一開始還有些心動,后來就完全不搭理他們了,將珍玉閣的掌柜氣壞了。 后來又聽說寶藝軒重新召開吳庸畫鑒定大會,還敲鑼打鼓的宣傳即將來鑒定的大師,珍玉閣還以為他們打算讓這個鑒定師重新鑒定一番,推翻之前的結果呢。 珍玉閣的掌柜做好了準備,等到時候讓寶藝軒和鑒定師都臉上無光,一石二鳥,既然想和他們珍玉閣對著干,那也就別怪他心狠! 這廂美滋滋的等著拆穿寶藝軒,而那邊寶藝軒正等著他來砸場子呢,這場大戲,戲臺子都搭好了,主角也得全出場才行。 選在五月二十,是顧北知的建議,因為這天他可以休息,當時他出這個主意的時候,店里只有小丁和掌柜,目前也只有他們兩人知道這兩幅畫都是真的。 顧北知不想出風頭,還有個想要他墮落的黑手在暗處隱藏,他做事也得低調一些,才能慢慢的發展起來。 正好古代交通不便,多宣傳幾日,就能多一些人知道這事兒,到時候打臉起來更痛。 二十日當天,寶藝軒上上下下嚴陣以待,唯獨顧北知以家中有事為由,照常休沐。杜掌柜知道他不想出風頭,也沒讓他留在店里。 清晨,顧北知醒來現在院子里慢慢的做了一套太極,這是和他爺爺學的,只要有時間的時候就會在早晨做一遍,做完了神清氣爽,渾身的經絡都被舒展一般。 他做的很熟練,行云流水一般,飄逸靈動,大寶和二寶醒來的時候就坐在門檻上,目不轉睛的看著他。 因為兩個孩子要學認字,關舟現在都不讓孩子睡懶覺了,早早的就把孩子叫起來,等著顧北知教他們認字。 大寶和二寶很乖,哪怕沒睡醒,也不會哭鬧,只是沒精打采的坐著,等顧北知教他們認字的時候,又特別認真。 顧北知沒有直接從三字經教起,而是先從一首詩教起,“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十枝花?!?/br> 這首《山村詠懷》是顧北知上小學時學的一首詩,這首詩具體表達了什么情感暫且不表,只說其中將數字一到十全部包含,顧北知覺得先學詩再學三字經更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