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渣攻后,我被下堂了、我的師尊不可能這么溫柔、九重昆侖[修仙]、一睜眼我的神位沒了[星際]、仵作日常[穿越]、圖謀不軌【H】、我的冰冷老婆、神探班納特[綜名著]、鎮國狂龍、夜時雨聲:眾神契約
就在秦子墨吹胡子瞪眼睛時,魏明縉抖了抖手上的契約輕飄飄地說道:“我要的是與安樂伯秦子墨聯姻,又不是太后?!闭f完,還惡劣地補充了一句:“放心,我對人/妻沒有興趣?!闭f完放聲大笑,笑聲里有著說不盡的得意,你不高興,我就舒服了,這很好。 愉快的笑聲傳出大帳很遠很遠,起碼不管是魏明縉的部下,還是跟隨秦子墨來的人都松了一口氣,還好,沒有打起來,這是不幸中的萬幸,至于,一男一女如何會打起來,這就不在他們的思考范圍之內。 秦子墨被氣得肝疼... 你妹的! 安樂伯就是秦子墨,秦子墨就是太后,這不是同一個人?何必掩耳盜鈴! 魏明縉一挑眉頭:“是,我知道是同一個人,可天下人不知道,難道,你不想生活在光天化日之下?再說了,我說過,我今生既然斷子絕孫,你得賠我!” 秦子墨:...... 這鍋有點大,他有點背不起! 第10章 晉江獨發 一個時辰后,秦子墨的鳳輦全須全尾地離開了反王大營,走的時候,他是氣呼呼的,任誰在生命的威脅下被迫簽了賣身契都得是這副狀態。 奶奶個熊的,此仇不報不共戴天,走著瞧! 鳳輦回京,代表著和談的成功,也代表著京城不會遭受戰火的洗禮,同時,魏明縉的出兵也有了合理的解釋,甚至,大家也不能再稱其為反王,而是恢復了曾經的身份,燊王。 太/祖有訓詔:當國有jian佞欺蒙天子時,藩王可無詔帶兵勤王,此為清君側。 自此,朝廷的jian佞們也被揪了出來,以右相為首的一系列大小官員共計一百三十多人被關押進了大理寺,只等公開審理后再判決,而這些人幾乎都在秦子墨垂簾聽政時唱過反調,更重要一點,這些人里絕大部分都是悄然屬于曾太皇太后的勢力。 陷害!排除異己? 切!這些都是蒙蔽太后與皇上的jian佞,沒見燊王都被這些禍國殃民的人逼反了嗎,所以,清君側才能保證我大周朝萬壽無疆,百姓們安居樂業。 和談成功,舉國歡慶。 與喜氣洋洋的京城比起來,永定門外則是靜悄悄的一片,特別是處于三十萬大軍中的中軍大帳,所有大將都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們的主上,甚至還有些人夸張地掏了掏耳朵,不是,他們都聽到了什么匪夷所思的事... 聯姻!主上與太后的孿生兄長聯姻! 這聯姻的對象是個男人?主上喜歡的是男子! 呃,不是!咱們這不是偉大的造反大業?不是從龍之功? 與安樂伯聯姻,燊王變攝政王,那大家還有個毛的從龍之功,你燊王道是變成位高權重的攝政王了,可他們這群拋頭顱灑血的跟隨者呢!攝政王大人,您虧不虧心,良心不痛嗎! 虧心不至于太虧心,不過有點不好意思是真的。 不過,魏明縉是誰,既然能忽悠一大幫子人跟著造反,那絕對就能處理好當前的情況,大家跟著造反想要的不就是從龍之功?不就是潑天的富貴,還有惠及子孫,這些統統都沒有問題,雖然咱沒有光明正大的登基為帝,可咱這攝政王也不是擺設。 卿們,了解一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史事! 還有,這造反的名聲畢竟是不太好聽,既然能用和平的手段達到同樣的目的,那就不要拘泥于形勢。 最重要一點,本王今生沒有子嗣,就算登基為帝,這百年后也沒有子嗣可以繼承江山,到時候不還得在姓魏的子孫里挑選繼承人,如此一來,可不就便宜了別人,所以,白擔個造反的名聲可不好聽,再說了,死后見到列祖列宗也不好意思,會被揍的。 既然現在的小皇帝是本王的親侄子,那就讓我們叔侄同譜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話。 忠君愛國,從我做起! 聽完魏明縉面無表情地說出自己在剛成為男子時受到過一次非常嚴重的傷,這傷勢直接影響了子嗣,所以才不得已在當前形勢中接受了朝廷的招撫,這個可怕而驚人的消息頓時就把大帳里所有的大將砸了個暈頭轉向,不是,您老既然明明知道今生沒有子嗣那還造的那門子反? 這不是在逗大家玩! 見到幾乎快崩潰的部下,魏明縉難得好心情地再次解釋道:“子嗣的事我這不是忘了嗎,幸好太后今天提醒了我,我才記起這茬?!狈凑鍪碌娘L格就是隨心所欲,大家都是老熟人,部下們也一定能理解他的苦衷,所以,這樣的理由是能接受的吧,是吧!不過,不接受也無所謂,難不成沒了自己他們還敢接著造反不成。 當然不敢! 魏明縉手下的人可都不是好相與的,當然也就沒有誰能壓服誰,如果沒有了他坐鎮,一定會四分五裂,所以,這也是他敢不經過商議就與秦子墨達成協議的原因。 面對這種神經病一樣的主上,眾部將只能茫然加漠然地接受了既成的事實。 反正太后已經帶著蓋了王爺印章的協議離開,而他們此時不過是被主上告知答案而已,所以,大家的意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燊王,哦,不對,現在是攝政王了,重要的是攝政王說了才算,既然如此,眾部將也覺得沒有什么好說的,反正攝政王說了,造反到此結束,該封公的封公,該封侯的封侯,一律論功行賞。 論功行賞,這個非??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