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不過知道這支航隊實際人數的并不多,因為表面上,謝骨大張旗鼓,直接選出了上萬人的航隊出來,甚至還暗地里放出風聲,說這只是他要選的第一批而已。 事實上這上萬人的“航隊”中,真的要出海的只是百分之一左右而已。 謝骨之所以要選這上萬人,也只不過是為了轉移而已。 他已經研究過了這塊大陸的堪輿圖,到時候這上萬人會先乘船從南羅靠北的港口出發,浩浩蕩蕩出海,但其中絕大多數人會分散開,然后分批次在更靠南方的港口下來,然后化整為零從另一邊潛入崇沃國和北陵國,變為謝骨暗中潛伏的力量。 而萬俟琳瑯等人也只會以為這些人是真的出海了,卻不知道他們只是繞了條路,回到了大陸上而已。 所以也才有了“只是第一批”的風聲傳出。 畢竟這塊大陸這么大,南羅國原本也有數十萬的軍隊,即使是萬俟琳瑯手上的北陵密軍加上崇沃國軍隊恐怕也是過十萬的,如果不多埋點人手進去,又怎么能起到牽制的作用呢? 作者有話要說:我發現謝霸總這是不知不覺富國強兵了??? 第92章 封建時期暴君皇帝(16) 于是從十一月開始, 一直到來年的二月開春的時候, 謝骨先后派出去了五批“航海隊”, 林林總總怕也接近了十萬人,都是先表面南下或東行,等遠離出發港口之后再悄悄改道, 從各處港口下船回來。 現在各國對于海岸關口審查也并不嚴格,加上有謝骨這個南羅皇帝打掩護, 基本不可能查出他們的問題。 于是這一批近十萬人的人馬也化整為零埋伏在了暗處。 不過這暗中埋伏人馬也只是謝骨的后手之一, 因為現在關于萬俟琳瑯的很多信息其實并不完全清楚,所以這也只是以防萬一,如今他更注重的是那些工匠。 畢竟出海這事兒一時半會兒并不會有很大的收獲, 但工匠們對于技術的貢獻卻可以較快見效,特別是作用于生產方面的,可以極大程度上將勞動力從繁重農務中解放出來,這樣更有利于發展商品經濟, 那才是真正賺錢的時候。 所以謝骨也特意成立了一個類似技術部的機構,專門召集天下工匠, 評估他們的發明創造并予以一定獎勵, 農業方面也一直在鼓勵因地制宜, 大半年下來, 作物成熟較快的南海一帶已經初見成效了。 南海一帶的收成可觀,一天天緊盯著的大臣們也就松了一口氣,終于開始全力推行謝骨的政策,但因為與此同時還有另一件大事要辦, 他們也是忙得腳不沾地快要飛起。 ——三年一度的春闈。 事實上今年的春闈比往屆都要重大得多,因為這是北陵滅亡南羅獨大后第一次舉行會試,而且前幾年因為戰爭等種種原因,雖然這些考試都是照常,可從各地趕往考試舉行地點的學子卻少了很多,如今戰爭平息差不多一年,那些之前無法參考的考生自然又開始活躍起來了。 而且謝骨也專門下了圣旨,特赦了不少前北陵的學子也可以嘗試參考——不過他們即使是通過了這一場春闈,后續也會面臨著更嚴格的考察期。 科舉本就是一個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謝骨和南羅國的大臣們重視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對于今年南羅國的科舉,萬俟琳瑯也很是重視。 按照她原本的計劃里,這科舉也會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人才本就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如果說這春闈出了問題,那謝骨又該如何向天下莘莘學子交代?屆時必然徹查,她完全可以順著這條線下去,把那些有才干又一心效忠南羅的大臣全部除掉。 特別是按照南羅國的規矩,歷屆科舉考官大約有十二到十八人,其中有那么幾位是固定了給相應位置的考官的,如吏部尚書、禮部侍郎、翰林院為首的兩位學士,再有雜七雜八加起來的一些學識出眾的官員,才組成了一支考官隊伍,而這些固定位置的官員就是她的突破口——畢竟搜集南羅國情報這么久,對于這些重要官員的性格,萬俟琳瑯還是摸了個七七八八的。 只可惜這南羅國的皇帝突然發生了如此大的改變,否則如果一切像萬俟琳瑯計劃中的發展的話,此時公子言應該已經贏取這皇帝的信任了才是,屆時只要隨便說上兩句,不愁這徹查的差事落不到公子言的頭上,只是如今…… 萬俟琳瑯有些拿捏不準這一點,但即使到時候徹查之人不能為她所用,她也可以給那些想除掉的人制造點罪名,效果也是一樣的。 所以萬俟琳瑯也吩咐了自己的婢女小然去辦這件事,順便再想辦法透點口風給公子言,雖然此人愚鈍不堪大用,但看在好歹是有共同目標的情況下,應該不會拖后腿。 顯然此時她還沒有明白,一個豬一樣的隊友遠比神一樣的對手更加可怕。 而最不幸的,就在于她不僅擁有豬一樣的隊友,還擁有神一樣的對手。 …… “什么?!”公子言震驚看向阿布,“你說今年春闈的試題被人泄露了?” 阿布低聲道:“是,但此事似乎較為隱秘,目前只是小范圍地在舉子中散播,我們的人也只是偶然探訪中得知?!?/br> “偶然得知?”公子言失神片刻,隨即道,“你把此事細細向我說來?!?/br> 阿布立刻附到公子言的耳邊悄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