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書迷正在閱讀:表哥們都對我感恩戴德、我有一顆玉明珠(穿書)、替身王妃嬌寵日常、貪酒、給將軍沖喜以后、[無限]盡頭游戲、心若相依[穿書]、法神他不想上學、我和情敵的CP超甜[娛樂圈]、做渣男真好,就是死得早[星際]
聊到皇家這堆兒事,梅氏還給阿嬌普及了下東宮太子妻妾的位分,第一等自然是太子妃,獨一無二的正妻,第二等是太子嬪,一共兩個名額,第三等是太子婕妤,四個名額,剩下的便是沒有定額的太子昭儀了,以及連名分都排不上的通房丫鬟之流。 “如今你家官爺官居五品,若太子爺有心為趙姑娘封個好位分,太子嬪應該也能當?!?/br> 因為私交深厚,梅氏把自己的猜測也告訴了阿嬌。 東宮這些名分的意義在于,將來太子登基了,要封后封妃時,也會根據女眷在東宮的位分相應的升上去。 阿嬌就開始留意東宮里的消息了。 二月二十是個吉日,宮里為太子舉辦了儲君冊封大殿,五品以上的誥命夫人們也有資格進宮觀禮。 阿嬌與婆婆柳氏又去了。 春寒料峭,這日雖然是個晴朗的好天氣,風卻極大,吹得大典上各處樹立的旌旗獵獵作響。 阿嬌跪在婆母后側,像其他命婦那般微微抬頭,看向并肩走向授封官員的太子、太子妃。 從她的位置,只能看到夫妻倆隨風飛舞的禮服衣擺,看到太子沉穩堅定的身影。與太子相比,太子妃的身影過于纖細單薄,風又那么大,不禁讓人擔心她會不會被這狂風吹跑。 大典終于結束時,阿嬌的膝蓋都跪疼了,跟著人流往外走時,阿嬌還瞥見有位夫人飛快從袖口摸出一方帕子摸了摸鼻子,再飛快將帕子塞了回去。阿嬌掃眼那夫人發紅的鼻子,及時收回視線,免得人家尷尬。 看了一次熱鬧,三月初的時候,阿嬌得到消息,太子為香云姑娘請封了太子嬪,淳慶帝準了。至此,香云姑娘當初雖然被剝奪了側妃的封號,現在卻與與曾經的宣王側妃張氏一樣,都成了東宮位分僅次于太子妃的太子嬪。 柳氏知道后,眼圈紅了。 如果太子能繼續這么寵愛女兒,等哪天太子登基了,女兒成了妃子,她是不是就有機會進宮給女兒請安了? 永平侯夫人盼著宣王封儲君,盼望太子登基,是為了一家人的榮華富貴,是為了她在意的榮耀體面,可對于柳氏來說,她盼望這些,無非只是為了盼一個再見見女兒的機會而已。 阿嬌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婆母,趙宴平回來后,阿嬌讓趙宴平去陪陪婆母,畢竟是親母子倆,趙宴平的安慰肯定比她的管用。 趙宴平也不知道能說什么,唯一能安慰母親的話,傳出去就是大逆不道了,淳慶帝可還好好地活著,又是個明君,趙宴平總不能為了自家人能早日見到meimei,就咒淳慶帝早日駕崩,好給太子騰位置。 他抱了女兒一塊兒過去。 小初錦月底就要慶周歲了,她長得好,別看才一歲,已經會走了,穿著一身粉色的春裝,一扭一扭的像只粉色團子。動作靈活,小初錦的嘴巴也巧,會喊爹爹娘娘,也會喊祖母“姆姆”,趙宴平將女兒放到地上,小初錦就自己湊到了祖母身邊,伸著小手要祖母抱她。 看到可愛的小孫女,柳氏化思念為笑,自己想開了。 兒子有出息,兒媳婦會持家,兩個女兒也各有各的造化,見面不見面的,知道姐妹倆都有丈夫寵著疼著,她就知足了! ====== 三月二十六,陽光明媚,趙家為小初錦慶周歲。 請帖提前好幾天就發出去了,趙宴平也提前跟蔡歧告了當天的假,二十五這日,趙宴平特意多在大理寺做了半個時辰的事,暮色降臨,他才整理好桌面,與寺里寥寥幾個同樣晚走的官員道聲別,離開了。 走出大理寺,趙宴平抬頭,忽見衙署外左側的石獅子旁站著一對兒主仆,主子是個翩翩少年郎…… 看清少年郎的容貌,趙宴平一怔,旋即加快腳步匆匆跨下幾層臺階,來到了少年郎面前,拱手道:“下官拜見三爺?!?/br> 蕭煉驚道:“舅舅認得我?” 趙宴平長睫微動,為那一聲自然熟稔的舅舅,但仍是垂眸,恭敬答道:“宮宴上見過兩次?!?/br> 蕭煉明白了,原來不止他好奇自己的舅舅長什么樣,舅舅心里也是惦記他的。 看眼已經沉下去的落日,蕭煉遺憾道:“舅舅今日下值的晚,我本來還想多與你敘敘舊的?!?/br> 趙宴平這才知道外甥竟是等了他多時,忙低頭賠罪。 蕭煉不喜歡他這般生疏客氣,從袖子中取出一個荷包,雙手遞給趙宴平道:“舅舅,這是我娘為表妹準備的周歲禮物,父王遣我來交給你?!?/br> 趙宴平本來還擔心外甥擅自過來找他會不會引出什么麻煩,得知太子也知情,便放了心,接過荷包,再托外甥替他向太子、太子嬪轉達謝意。 蕭煉看著他一板一眼規規矩矩的,心想這個舅舅真是無趣。 但再無趣也是自己的親舅舅,蕭煉解下身上的玉佩,遞給舅舅道:“父王遣我來送禮物,之前一聲招呼也沒打,匆忙之間我來不及準備什么,便將這枚玉佩送給表妹吧,上面刻的是葫蘆,祝表妹福祿長壽?!?/br> 這么好的玉佩,可能也是太子送外甥的,趙宴平不敢要,還待推辭,蕭煉嫌他嗦,帶著身邊的太監大伴跑開了。 看著少年郎揚長而去的背影,趙宴平無奈搖頭,眸中卻浮上了一層笑意。 第140章 踏著夜色, 趙宴平揣著meimei、外甥送的兩份禮物回了家。 他早上就打過招呼說今晚會晚點回來,所以阿嬌婆媳倆帶著孩子們先吃了,沒有等他, 這會兒人回來了, 阿嬌便叫翠娘去把鍋里溫著的飯端上來。 廳堂里點著燈,柳氏與阿嬌坐著, 孟昭乖乖地站在母親身邊,只有小初錦,看見爹爹就從祖母懷里扭了下來,非要爹爹抱著她吃飯。 趙宴平在女兒面前話也少, 但他對女兒幾乎是千依百順, 寧可自己吃不好飯,也不會說讓女兒先去一邊玩。還是阿嬌看不下去, 坐到他身邊, 搶過女兒,再讓翠娘多拿一份碗筷來, 她挑兩塊兒炒雞蛋, 怕咸, 再在粥里涮一涮, 然后喂給女兒吃。 小初錦戴著祖母給她做的圍兜兒, 看爹爹吃一口, 她也吃一口, 吃的可香了。 阿嬌看著女兒的小胖手, 心想女兒的胃口可真好,晚飯的時候跟她們一起吃就吃了半碗粥, 這會兒還能吃雞蛋呢,怪不得長得小臉圓嘟嘟的, 被盧俊起了個“胖妞”的綽號。女兒現在不懂事,再過兩年明白胖妞的意思,肯定要惱。 吃了飯,趙宴平按例,先帶著兩個孩子去藏東西。 小初錦見爹爹與哥哥玩過太多次,已經明白這是怎么回事了,所以趙宴平準備了兩個錢袋子,兄妹倆一起藏。 玩完游戲,春竹帶孟昭去廂房睡了,百靈也先抱初錦去后院洗澡,小家伙一天跑跑跳跳不知道要出多少汗,從春暖后就開始每晚都要洗了,洗完再與祖母一起睡。 孩子大了,再睡在爹娘屋里不合適,萬一醒了撞見爹爹娘親在做什么羞羞的事,多尷尬。 柳氏也想跟著孫女一起過去,趙宴平叫住了她:“娘再坐會兒?!?/br> 柳氏一聽,猜到兒子有事要說,便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冬竹識趣地退了出去。 阿嬌與柳氏一樣好奇地看著趙宴平。 趙宴平取出懷里的兩樣東西,先把荷包遞給母親,道:“這是香云送初錦的一對兒金鐲子,是太子派三爺去大理寺外面候著交給我的,還有這葫蘆玉佩,乃三爺所贈,說是祝初錦福祿長壽?!?/br> 柳氏才聽兒子說出兩樣東西的來處,眼眶就紅了。 京城這邊的習俗,娘家的侄子侄女過周歲時,當姑姑的要給小輩們送鐲子,有錢的送金鐲銀鐲,沒錢的送銅鐲。女兒人在東宮,處處都要講規矩,小心翼翼地唯恐踏錯一步落下什么把柄給人詬病,如今初錦要過周歲了,女兒還是想辦法求了太子送了這對兒鐲子過來。 擦掉眼角的淚,柳氏托起兩只金鐲,細細打量,發現左手的鐲子上刻了“旭日初升”,右手的鐲子上刻了“年年錦繡”,正是將小初錦的名字含了進去。 “阿嬌你快看看?!绷闲χ鴮㈣C子遞給阿嬌。 旭日初升朝氣蓬勃,年年錦繡花開燦爛,這么好的寓意,阿嬌怎會不喜歡? 至于三爺蕭煉送的葫蘆玉佩,上面倒沒有刻字,卻是一塊兒晶瑩剔透毫無雜色的羊脂白玉,價值定然不菲。 “三爺這玉佩肯定也是長輩送的,你怎么就收了?”阿嬌覺得不妥,擔憂地看向趙宴平。 趙宴平無奈道:“我也沒想收,他塞了東西就跑了,那是皇宮,他可以跑,我還能追上去?” 阿嬌愕然。 三爺這種舉動,似乎皇家的孩子與民間的孩子也沒什么不同。 趙宴平道:“收就收下吧,三爺十一歲了,早已明白事理,既然他送了這玉佩,說明這玉佩并非不能送之物,只是初錦還小,玉佩你先替她收起來,等她大一點再戴?!?/br> 阿嬌點點頭。 趙宴平再勸慰母親:“娘,香云這鐲子一看就是特意為初錦打的,她性情謹慎,絕不會偷偷打點身邊的人去宮外訂做鐲子,八成還是托太子幫的忙,太子不但幫了,還派三爺來送,說明太子真的很寵meimei,您就不用擔心什么了,等下次宮宴,您進宮了,肯定會在宴席上見到她?!?/br> 柳氏輕嘆道:“太子不寵她,我要擔心,太子對她太好,我高興歸高興,可心底還是擔心?!?/br> 什么太子嬪、太子婕妤、太子昭儀的,歸根結底還是妾室,哪個當家主母能忍受妾室受寵? 趙宴平道:“您是話本子看多了,如果在宣王府,香云只是妾室,王妃想要對付她,確實好找理由,但進了東宮,一切都講究規矩,太子嬪也是有品階的,只要太子嬪沒有犯錯,連太子都不能肆意處置?!?/br> 永平侯夫人想對付meimei是肯定的,太子妃有沒有那個心,趙宴平沒見過太子妃,他不清楚,但除了太子妃,太子的后院還有別的女人,難免會有一個兩個嫉妒meimei。在各種情況下,meimei仍然能平安生下三個孩子,就說明曾經的宣王現在的太子絕非擺設,一切都在太子的掌握之中。 之前meimei在家里住過十九日,趙宴平仔細問過meimei在王府里的生活,meimei說了那么多,總結下來就是安分守己,一切都聽王爺的。 趙宴平認為meimei做的很對,他也是如此,皇上讓他當大理寺左寺寺正,他就做好這個左寺寺正,他不犯錯,就不信旁人還能強加個罪名給他。淳慶帝不是昏君,太子殿下看起來也不會做個昏君,天理昭昭,善惡自有分明。 ====== 三月二十六,小初錦要過周歲了。 趙家主仆都起得很早,阿嬌去后院的時候,柳氏已經給小初錦打扮好了,穿的是阿嬌親手做的生辰禮服,上面是大紅色繡金線海棠花的小衫兒,底下一條黑色裙子,再穿上一雙黑底紅緞面的繡鞋,襯得小臉白白凈凈的。 小初錦的頭發茂密又黑亮,頭頂扎了兩個小丸子,用同樣的大紅色絲帶綁起來,再分別插一朵精致的小絹花,手腕上戴著香云姑姑送的金鐲子,一身富貴氣息,簡直就像豪門大戶家的小姐,任誰也想不到她的爹爹曾經只是個捕頭,娘親更是過了幾年受人欺凌的凄慘日子。 看到這樣生來就可以享受富貴、從小就被家人親戚們寵愛的女兒,阿嬌特別欣慰,她與趙宴平都苦過,但女兒過得甜,夫妻倆就知足了,做什么都有干勁兒。 吃過早飯,休息休息,客人們就陸續登門了。 來的最早的是阿嬌的姑母孟氏,帶著一雙子女。薛琰今年十四歲了,長得很像薛敖,劍眉星目,但薛敖出身山匪,一身狂野糙氣,就像山巔迎風而生的蒼松,薛琰卻內斂沉穩,頗似一株修長挺拔的青竹。 阿嬌的表妹薛寧杏眸桃腮,容貌隨了孟氏,也有些許像阿嬌,如今才十一歲,已經能料想長大后的美貌。 阿嬌猶記得當年姑母帶表弟表妹去武安縣接她的情形,那時候表弟表妹都是孩子,轉眼五年就過去了,時間過得還真是快。 第二來的是梅氏,小少爺盧儀還小,梅氏只帶了長子盧俊。五歲的盧俊明明淘氣貪玩,卻很喜歡與文靜懂事的孟昭一起玩,進來給阿嬌等人行個禮,大眼睛就朝孟昭看去了,笑嘻嘻的,好像帶來了什么好玩意要顯擺。 “老太公怎么沒來?”阿嬌奇怪地問,盧太公明明很喜歡初錦。 梅氏哭笑不得地道:“前幾日老太公與幾位老友同行去五臺山了,說是玩夠了再回來?!?/br> 盧太公人老心不老,定好每年都要出游一趟,今年要去的就是五臺山。 老人家人雖沒來,卻讓梅氏帶了一份禮物,放在封了紅紙帶的匣子里,阿嬌雖然好奇,也只能宴席散了后再拆開看。 將軍府與理國公府是趙家走動地最頻繁的兩戶人家,剩下趙宴平幾位同僚府里的女眷,基本會在開席前半個時辰左右才到。 盧俊果然帶了新鮮玩意來,是兩只蛐蛐,放在一個小竹籠中。他想跟孟昭玩,小初錦卻喜歡黏著哥哥,盧俊要求小初錦乖乖看著不許亂動,小初錦點頭了,盧俊才同意小初錦可以旁觀,然而盧俊才把蛐蛐籠子拿出來,小初錦就用小胖手去戳籠子,籠子一翻,蓋子掉了,里面的兩只蛐蛐爭先恐后地跑了出來! 盧俊大叫一聲,手忙腳亂地去抓蛐蛐,小初錦見了,也聰明地去抓另一只,三個孩子忙碌成了一團。 “真是小孩子?!毖幷驹谝慌?,用大人的口吻笑道。 薛琰看眼meimei,想到的是meimei鬧著要跟父親學騎馬的畫面,母親不許,父親就偷偷帶meimei去外面教。 小孩子們玩耍,大人們聚在一起說話,突然郭興在門口大聲吆喝了一聲:“櫻姑娘!” 柳氏當即就站了起來。 阿嬌讓姑母、梅氏先坐,她不敢相信地跟在婆母身后,再加上趙宴平,一家三口匆匆趕到門前,就見沈櫻已經下了馬車,懷里抱著一個膚白唇紅的漂亮男娃娃。 “你們娘倆怎么來了,三爺呢?”確定馬車里沒有旁人了,柳氏又喜又驚地道。 沈櫻笑道:“他個父母官,哪能擅自離開朔州,我想我侄女了,臨時決定回來的,子衡快叫外祖母?!?/br> 謝子衡前年冬月里生的,比小初錦早出生五個月,說話卻不及小初錦,大眼睛在眾人臉上滴溜溜轉了一圈,忽然腦袋一歪,爬到娘親肩頭去了,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