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你又亂說,你知道什么詩?”蘇安捏緊琴頸,“他是來問我索要妙運的?!?/br> 顧越和裴延二位中書舍人,分完蠟燭,站回了殿前,持冊簿,宣讀各項律令。每讀一句,兩邊的燈火便亮三排,待卷軸到底,整座麟德殿金碧輝煌,亮如白晝。 觥籌交錯,詩賦如雨,高馮再次喊話之時,三殿呼萬年——“奏《龍池樂》?!?/br> 當七十二朵無憂花從兩邊旋轉而來,顧越眼中,入破也成為陪襯,唯剩那位坐在樂陣首席,懷中抱著妙運琵琶,劍眉明眸,云袖芙蓉裳的玉面琴師蘇莫諳。 他的手指剛健而靈活,一板之重,七十二雙無憂履落于池中,吸水生根,接連輪指,嘈嘈如急雨,打在芙蓉葉面,再接連三段打弦,舞女胡旋,彩袖當空,將塵泥甩盡,及至陽光普照,萬花齊放之時,音若玉珠子,忽高忽低,一路行舟拋灑,濺灑得整座殿宇都蕩漾起漣漪。曲終,玉撥來回空挑,忽止,滿堂皆寂。 蘇莫諳與妙運,已是人琴不分,妙運的三只眼睛,就是蘇莫諳的三縷青魂。 蘇安故意彈錯了一個宮音,卻沒有等到糾正。他抬起眼,再次看了看御座上那位被華夷九州拜為皇帝的男子,心里反倒覺得釋然,于樂而言,他沒有遺憾。 “顧舍人,顧……”裴延見顧越在旁邊神游仙宮,輕聲喊他道,“顧越?!?/br> “啊,裴兄?!鳖櫾降哪抗?,離不開蘇安五指纏的撥片,“我知道,一會要宣傳應制?!?/br> 第95章 清明 芙蓉舞姬往兩邊退讓開去,御前的兩把榆柳之火仍然歡躍不歇。歌舞結束的那一刻,寒食三日已然成為記憶,而清明之時,很快伴隨著詩作與酒詞而來。 宦官端漆盤匆匆跑過樂陣的兩側,收集著各家的應制詩詞。高馮按惠妃和李林甫之意,掀開御前貢品之上覆蓋的紅色絲綢,霎時,群臣擦亮眼,驚嘆不已。 一棵種在白瓷缸中的柳樹,枝條之上串滿白面燕子,足有千只,惟妙惟肖。 “清明榆柳繡重重,莫諳弦索毓芙蓉?!崩盍指φf道,“陛下,此情此景,再聽龍池之妙曲,愚臣有感悟,朝廷若是這棵柳樹,那么臣等甘為子推燕?!?/br> 史傳,晉文公重耳后來歸國為君,下令家家戶戶在清明時節用面粉和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拿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以此紀念曾為他割rou果腹的介子推。 李林甫說完這番話,無數文人才子爭相借《龍池樂》歌頌圣德,其中有一位,頭系紫飄帶,面容清秀,會唱歌,蘇安很熟悉,是和崔匙早有些交情的陳翰林。 蘇安驟然一醒。 梨園是至尊圣者的驕傲,贊美梨園子弟,就等同于表達對皇室的忠誠和敬仰。他早已經習慣被翰林院的文人們追捧,只是這回不同,這回,他面前的人是顧越。 蘇安看見顧越執起筆,連忙借撿軫,走到他身邊輕聲道:“十八,李閣老在宮里翰林院里都是交代過的,詩詞絕對不能出彩于陳翰林,否則,將有性命之憂?!?/br> 顧越道:“我知道,所以張閣老今日才沒有來,不過不要緊,我可以替他寫?!?/br> 蘇安不好多留,暗里推搡一把,想毀去筆畫,卻沒有成功。顧越原本用左手,換成右手,還是能寫。蘇安一怔:“你的手,好了?”顧越看著他,笑了笑。 羯鼓響起,宦官的細語如柳絮飛揚在御前,至尊與貴妃在金燦燦的詩句里徜徉,而蘇安,一邊退至簾后,一邊聽紙頁嘩啦啦翻開揉皺的聲音,氣息都要凝滯。 高馮面對三殿,微笑道:“陛下有令,清明評論詩詞,先不點名,想說什么就說什么,若是自己所寫的剛好被念到,權當無事,之后,也當能得到賜譽?!?/br> 李隆基咳嗽了幾聲,從眾多的《龍池樂》詩詞之中挑出三篇,讓眾人做比較。蘇安隔著紗幔珠簾,見李瑛和李亨私下議論,李瑁同楊氏撿回幾頁金紙默讀。 《奉和圣制清明夜宴應制·其一》 金殿重開笑語隆, 水晶池中玉芙蓉。 太平天子清明日, 弦索千門望紫龍。 《奉和圣制清明夜宴應制·其二》 瑤池天半起絲竹, 萬里瑩火同習俗。 尤盼子推銜春來, 風水初開麥苗足。 《奉和圣制清明夜宴應制·其三》 清明玉樓起新姿, 湖色春光匯龍池。 廣秦樓閣錦繡里, 雄漢山河煙火中。 蘇安挑起珠簾,順著惠妃與梅妃的呢喃細語,一桌一桌往下面望:“你們別問了,顧郎寫的幾句,可我沒看清??倸w不是裴舍人的,他寫的很長很長?!?/br> “不過,能呈去御案的,定有李閣老推崇的那位陳翰林?!睆堃昂紤械乜吭诶戎?,斜睨蘇安,笑說道,“一看文詞格局就知道,應是第三首,勉勉強強?!?/br> 妃嬪們笑飲杏仁粥,也有幾個托詞去側殿,與情郎幽會?;蒎畔戮票K,揉摁著太陽xue,說道:“陛下,妾喜歡第一首詩。早些年,妾就聽jiejie們說過,龍池泉水旺盛,含蓄深沉,望之瑰麗如水晶,今日既見芙蓉生長,來日便讓匠人雕刻玉女,侍奉在池中,時刻陪伴龍泉,動中有靜,便是‘芙蓉望紫龍’了?!?/br> 李隆基道:“也挺有意趣?!备唏T哎喲一聲。李隆基笑道:“誰來說第二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