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聞夏拿到了農具,身后知青點的知青們也來領農具了,其中就有騎自行車的帥哥。 她故意放慢了步子。 在記分員的本子上看到了帥哥的名字——裴景帆。 裴景帆? 他就是裴景帆? 聞夏想了想,這個就是社員常議論的裴景帆,聽社員們說這些首都過來的知青,裴景帆的家境是最好的,聽說他好像是首都大院子弟,老有身份了,本來可以不用插隊的,但是人家覺悟高,來建設農村的。 怪不得。 怪不得裴景帆衣著氣質都那么出眾,怪不得還能帶著徐漢平他們進國營飯店,合著就是富二代官二代啊。 了解到這一點之后,聞夏心里有譜了,也淡定了不少,還是決定遠離這些知青。 估計這個裴景帆也和徐漢平一樣,表面上都是一副很有禮貌很隨和的樣子,其他打心眼里看不起她這種鄉下人。 她還看不起他們呢。 不管他們了,她還是想賺她的小錢錢。 小錢錢多甜,多香??! 一整天她都在想她的小錢錢。 傍晚下了工,她早早地進廚房做飯,吃完飯洗好澡,她趕緊就爬上床睡覺了。 一點也沒有做妖。 這讓聞老太太聞明十分驚嘆,聞夏前幾天向他們袒露心聲之后,他們一直表示懷疑,怕聞夏偷偷摸摸地又給徐漢平送什么東西。 結果聞夏一直都很乖。 祖孫二人漸漸對聞夏有些放心,卻不知生產隊的雞叫第三遍時,聞夏又偷偷摸摸地起床了。 抱著自己房間的白面、紅棗、紅糖、兩個雞蛋,悄悄地進了廚房。 有了昨天的經驗,聞夏這次做起紅糖發糕來,熟練許多。 這次她做了兩盆大小的發糕,切出來就是二十四塊,剩下的白面、紅棗還可以再做三盆發糕,紅糖剩下二十次次的量,就是雞蛋的量不夠了。 今天要從小男孩那兒多買一點。 把廚房收拾好了之后,聞夏抱著發糕又一次悄悄地離開了家,剛踏上去往縣城的大路,她就忍不住朝知青看,看看那個裴景帆是不是會出現。 沒有出現。 她安心地向前走,走了一個小時左右來到黑市,一到黑市,昨天的老人就迎了上來:“小姑娘,你終于來了!” “大叔,你今天又來了?!甭勏目蜌獾卣f道。 “可不是嘛,我們都等你呢?!?/br> 聞夏向老人身后一看,又看見了三個老人。 老人笑著說:“昨天你做的那個發糕,我分給他們吃了,他們吃了還想吃,非要跟著我過來,今天做了沒有?” “做了?!?/br> “還是昨天那個價?”老人問。 聞夏點頭:“沒錯?!?/br> “給我來三塊,他們一人兩塊?!崩先苏f。 “好?!甭勏膭偘汛哟蜷_,冒著熱氣的發糕再一次吸引了路人的注意力。 四個老人像托一樣,一直夸獎聞夏的發糕好吃。 不到十分鐘,聞夏的發糕又賣完了。 聞夏發現老人還沒有走,不解地問:“大叔,你怎么還在這兒呢?” 老人笑問:“小姑娘,你除了會做發糕外,你還會做什么?” 發現了。 這位老人可能是個老吃貨了。 聞夏笑著問:“大叔,你想吃什么?” 老人說:“包子,rou包子、燒麥、紅燒rou、餃子、面條什么都行,只要好吃就可以了?!?/br> “行,過幾天我就試著做點別的?!?/br> “好,到時候,我一定光顧?!崩先讼胫勏淖龅倪@個發糕這么好吃,那么其他的東西應該也是值得期待的。 聞夏笑說:“好,謝謝大叔?!?/br> “客氣客氣?!崩先诵臐M意足地走了。 聞夏又找到了賣雞蛋的小男孩,這下買了六個雞蛋,匆匆地出了黑市,看見有一些人挎著籃子,籃子里面裝著豬rou、豬骨頭什么的,腦中不由得就冒出紅燒rou、骨頭湯等等美食。 自從來到這個時代,除了沾了原聞夏的光,吃了兩頓不過癮的紅燒rou外,這兩天她是一丁點兒的葷腥都沒有沾到。 頓頓都是紅薯。 這個時代紅薯都是未改良過的。 水分少,甜度低,偏干,紅薯餅剛出鍋還行,一旦涼了,又黑又硬,就像咬橡皮筋一樣。 吃多了,還會有些胃酸。 她真想吃紅燒rou、水煮rou片、火鍋、大盤雞等等。 從來沒想到有一天她也會這么饞。 她摸摸衣兜里的錢和糧票。 算了,革.命尚未成功,不能貪圖享樂。 于是她打消了加餐的想法,直直地走向大路,沒有注意到旁邊招待所前的裴景帆。 裴景帆看看聞夏,又看看黑市的方向,接著又看向聞夏的背影,嘴角不由得揚起好看的弧度,晃的旁邊的朋友一臉納悶地問:“老大,你笑什么?” 作者有話要說: 聞夏:他在笑我。 朋友:笑你什么? 聞夏:笑我長得美,看一眼就開心。 朋友:…… —— 第7章 勸說 “沒什么?!迸峋胺鼗匾痪?,繼續和朋友商量事情,片刻之后,忍不住又瞥了一眼聞夏纖細的背影。 聞夏可不知道裴景帆在看她。 她一心想著回家。 從開始的疾走,變成后來的小跑……一路上走走跑跑。 她終于到了山灣子。 一進籬笆院子,就看到聞老太太聞明端著飯碗出來。 “奶奶?!甭勏慕裉彀l糕賣的很快,但是兩盆發糕的時間花費了一些時間,所以回來的時候稍稍晚了一些,為了不讓人起疑,她從路邊薅了些野菜抱在懷里,此刻笑著對聞老太太說:“奶奶,我溜達的時候,薅了些野菜,中午可以做菜湯喝?!?/br> “嗯,放下吧,洗洗手,過來吃飯?!甭劺咸f。 “嗯好?!甭勏男χ貞?。 偷偷地把六個雞蛋給藏了起來,沒事兒人一樣吃早飯,去上工,中午下工的時候,聞夏在自己的房間里找到一個四厘米左右的鉛筆和一本用了一大半的作業本。 她開始記賬。 記賬是賺錢的必要程序。 她把每天的出入都寫的明明白白,從房間出來時,看見聞明正趴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寫字,黑黑的小手里攥著一支不足三厘米的鉛筆頭,極其專注地寫著“田、走、日”等字。 這孩子是要把鉛筆頭用盡了才肯丟吧。 聞夏又朝聞明身旁的化肥袋做的書包里瞧了一眼。 除了書本外,就是他手里的鉛筆頭和作業本了。 太艱苦了。 等她把發糕賣完了之后,她一定得給聞明一支新的鉛筆、一個橡皮和一本新的作業本。 這成了她賺錢的一種動力,這種動力鼓舞著她更早地起床,第二天凌晨,等她將兩盆發糕做好了的時候,雞才叫第三遍。 她開始做第三盆。 面糊已經發酵完畢,她心情愉快地將六顆紅棗去核,從中間切開,等分地點綴在發起的面糊糊上面,放到鍋中。 她坐在鍋洞前,用大火猛燒。 待到木鍋蓋邊緣冒出一圈白汽,順著白汽聞到清甜的香氣,這一鍋又做成了,聞夏趕緊把發糕端出來,放在案板上稍稍降下溫。 在此期間,她迅速把廚房、鍋洞都給收拾好,這才將最后一盆發糕切成平均的十二等份,和剛剛的二十四等份裝在一起。 這次的量有點大,防止發糕之間互相擠壓,賣相難看,她把所有的發糕都放在竹籃里,準備挎著竹籃去賣發糕。 就在這個時候,木門發出“吱呀”一聲,她心下一緊,趕緊吹滅煤油燈,貓在菜櫥旁。 透過廚房的木窗子,看見聞老太太從房里走出來,朝這邊看了一眼,她立刻屏息,唯恐聞老太太走過來,好在這個時候聞老太太朝廁所方向走了。 沒一會兒聞老太太回來,直接回了房間。 房間里許久沒有聲響。 聞夏這才松了一口氣,輕手輕腳地把紅糖、紅棗、雞蛋和面粉藏回房間,拎著竹籃子悄咪咪地出了院子。 一路直奔縣城。 有了前面兩次的經驗,聞夏第三次賣發糕,賣的十分順利,手里一下就多了三角六分錢和三斤六兩的糧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