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長公主笑著回道:“家中還好,沒什么事,倒是太子那邊,總讓甄兒過去,我尋思沒過幾年甄兒就到年紀,不如先定下一個假親事騙過陛下,等太子成親后再給退了?!?/br> 威平侯點了點頭,又皺眉道:“太子那小子是顆好苗子,但性子也實在頑劣,我才不想甄兒嫁過去,以后必須得挑個聽甄兒話的,挑個入贅的也好,侯府也不是養不起?!?/br> 華甄插句話道:“我不想嫁人,也不要入贅的,我要永遠陪著爹娘?!?/br> 威平侯樂道:“甄兒就是像我,不嫁就不嫁,到時爹給你挑個百八十個長得好的,看上誰點出來就行?!?/br> 長公主靠在床上,都有些無奈了,她道:“你別亂出主意,要是以后有人在背后議論甄兒行事怎么辦?我可不想見人就發作一次,到時你要是解決不了,就等著去跪祠堂?!?/br> 華甄笑出來,她是沒嫁人的心思,只想好好陪威平侯和長公主,而且以她對李煦的了解,他別說是成親,就算能看得上女人都算是神奇。 如果以他何時成婚為標準來定她的婚事,那侯府給她定下的婚,大概這輩子都不會退了,只會白白耽誤別人。 威平侯雖說是受了傷,但他自個倒是心態好好的,除去養病的各種麻煩,該吃的吃,該喝的喝,像個沒事人一樣,陪長公主坐月子時,連長公主都忍不住說他一句心大。 而華甄在得了些空后,才又去了東宮。 李煦這些年就沒把她當正常女孩看過,華甄覺得自己就像個不用做事的小跟班,他做什么都得帶上她。他是一如既往的自我,還不許她和別人來往接觸。 華甄到東宮時,里面見到她的人都恭敬了許多,華甄以為是威平侯回京讓別人忌憚了,所以他們態度恭維,但她看他們松一口氣的樣子,又隱約察覺到了不簡單。 她懸著心,果然在李煦那得到一頓狠狠的訓斥。他發了頓火,說她說話不算話的,以后絕對不會再相信她。 華甄心想她早早就派人來通知過幾回自己來不了,長公主心中有事,她又不可能不管,來東宮只是小事,孰輕孰重總得掂量下。 李煦見她垂眸不說話,根本不把他的話放心上,直接冷臉甩袖走了,理都沒理她。 華甄不懂他的臭脾氣,她家中才添了兩個小弟弟,在家久一些算什么?他怎么能氣成這樣?她都已經按照他的要求來東宮。 她想不通,便把事情歸到他的性子古怪。 李煦發脾氣,威平侯那邊也不想華甄和東宮走得太近,到時間就親自來接她,結果李煦又莫名不喜她走得快,脾氣更冷硬了。 東宮這些人都知道李煦最近又在生華甄氣,但也沒幾個想勸的。 華甄性子好,沒幾個人見過她生氣的樣子,李煦的火來得快去得也快,沒幾天兩個人就又和好了。 摻和進去勸他們的,反倒會被李煦認為居心不良。 侯府有了兩位小公子,威平侯又在京城,給侯府送禮的人絡繹不絕,在東宮的人也得到了華甄發的喜糖,李煦沒要,當著她的面丟在地上,還踩了一腳,冷著臉幾天都沒和她說一句話。 華甄面上沒什么表示,她一直是李煦說什么就是什么,不得罪他。但她心中還是覺他欠收拾,現在威平侯回京了,說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走,她背后有倚仗,直接跟他打一架皇帝恐怕都會偏向她。 不過華甄有自知之明,她要是敢和李煦打,壓在地上被揍的人一定是她。 李煦獨斷自我,似乎只認為她是屬于他的一個物件,華甄不想理小孩的奇怪想法,這次也就沒怎么主動去哄他。 小孩的心思一天一個樣,華甄有時覺得自己猜到了,又有時會覺他想什么都猜不到。 兩人關系逐漸好起來的轉機,還是在一個雷雨天。 那天早上,天很陰沉,可以說黑漆漆一片,華甄知道有雨,但也沒想太多。這兩天李煦總在想方設法找她茬,害她被宋太傅罰了,今天要去背文章。 威平侯和華甄商量:“我是真有些瞧不下太子這性子,甄兒,你找個空約他出來,爹去給你好好修理他?!?/br> 華甄當然沒答應,李煦身邊有很多武功高強的侍衛,惹出麻煩來不是好事,她可不想鐘家被人抓到把柄。 她沒想到的是威平侯把她送到東宮后不久,風就開始刮起來,天下起了一陣豆大的暴雨,噼里啪啦地打在屋檐上,地上積水,學堂都點起了燈。 宋太傅也不想難為人,讓大家都先下去休息,等天放晴后再回學堂。 華甄趴在窗戶上看雨,嬤嬤給她送來一碗暖身子的銀耳蓮子羹,看她在出神的想事情,不免多問一句怎么了。 她回過神,回頭問:“這雨是不是要下很久?” 嬤嬤摸她的頭道:“應該會下一陣,這種天氣就是多雨,小郡主去喝羹湯暖暖身,雨要是飄進來打濕身子,染病就不好了,聽說侯府還有兩位小公子,到時候小郡主就不能陪著弟弟了?!?/br> 屋里點著燈,華甄心想也是,她身子比小嬰兒好,但這兩年也是各種大病小病,連李煦都愛說她沒用的病秧子,她還不想真給自己鬧出毛病,便把窗給關了起來, 哪知雨越下越大,到傍晚時也才停過短暫的幾次,地上積了厚厚的雨水,加上天色陰沉有些看不清路,踩下去可能就是個水坑,風也越來越大,直接就把他們困在了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