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大道沙海三千沙
卻說李子清聽元圣利說葉經秋正在大道沙海,便問那大道沙海是什么個地方,葉經秋是什么個情況。 元圣利卻是顧左右而言他,李子清知道,對方既不愿意說,則大道沙海必有玄機,非自己現在所能知曉。只是,自己擔心那葉經秋,眼下一時又不能確定這元先生到底是不是自己所擔心的那個仇家。 于是李子清試探著問道:“元先生,敢問葉經秋現在是否無恙?” 那元先生,似乎十二分地智慧明達,早已知曉了李子清的心意似的,微微一笑道:“你只管放心,有個人在幫他哩,那個人,我只說說他的特征,拄杖托缽?!?/br> 李子清聽了,回想往事,自己的丈夫劉海和(葉)月慧jiejie也曾經提到過這么個人,正是拄杖托缽的。 既然葉經秋無恙,話說到了這一步,李子清就半信半疑地放下心來,趁機向元圣利請求到那覺醒之路上尋找葉經秋。 不料元圣利卻說只有轉生之人,自己才會送他前去,李子清不是,沒有必要跟去。 于是李子清無奈,就向元圣利告辭;卻聽元圣利又說道: “李宮主,我這長樂村并非外人說來就能來,想走就能走的。我這長樂村,每次出世,是一天時間,唯有第一個進入陣門之人,方能發現到我長樂村所在并且找到這里—— 這人也就是我長樂村有緣之人。你飛仙宮下屬,這位揭西絲小姐,你是帶她回去還是留在我村?” “元先生此話怎講?” “這位揭西絲與李宮主你們二人,既能到了這里,也都是與我長樂村有緣之人。我長樂村愿意留下有緣人,此舉并無惡意,還請李宮主放心?!?/br> “莫非外人來到先生這長樂村之后,就不能出村了么?” “不是的。若要出村,自然是可以,但要發下誓言,不得泄露我長樂村所在,否則,必有天譴!” “我可以發誓?!崩钭忧逭f到這里,又問那飛仙宮弟子揭西絲:“揭西絲,你是愿意留下還是愿意跟我走?” “回大宮主,屬下想留下,跟隨元先生追求長生之道?!?/br> “既然如此,你就留下罷。元先生,我這就告辭了!還望元先生,但有葉經秋回來的消息,便告知我?!?/br> “李宮主放心,葉經秋兄弟助元某爭奪氣運,元某怎能對不起他和李宮主?” “如此,多謝元先生,我這里有一卷功法,若是元先生見到葉經秋,尚請轉交給他?!闭f罷,遞過書來,隨即轉身離去。 當然,這里補上一句:李子清愿走,元先生大大方方地讓她走,這就讓李子清徹底消除了對元先生的懷疑。 ——李子清出了長樂村,回到大定府之后,交待一番,就回轉飛仙宮去了。 ——卻說葉經秋,帶著小龍,在無邊沙漠中行走,看看已經有一年時間了,仍然是沒走出沙漠,眼前依然是一片黃沙。 一年來,一人一龍有了長足的進步,葉經秋的雷電體功訣已經修煉到了三階。 三階雷電體,可以做到在手三陰三陽xue道中納雷藏電,其攻擊方式主要是用掌心勞宮xue放出雷電,并且有一配套掌法,叫做混元霹靂掌。 葉經秋自創的用手指放出雷電箭的雷電箭指也是招法成熟了,葉經秋更是為之自創五招,第一招叫指點江山,以下依次是:手揮五弦、十字電錐、聯珠彈指、天羅地網。 這一日,葉經秋停下修煉時,剎那間心中似有所悟,乍一想又覺得一時惘然,想不通自己剛才的剎那間領悟到的究竟是什么。 葉經秋仔細思量自己給自己設定的所有修煉項目: “目前,自己的十二招龍手拳不但早已已經成熟,更是有所精進; 三十六路混元霹靂掌乃是元大哥所贈,只是自己限于體內雷電貯藏不足而不能大成,但一招一式皆已熟練; 自創的五招雷電箭指則是已趨完美; 兵器一道,自己的混合劍招和葉家槍都沒有落下。 最麻煩的一項修煉,就是元大哥所教給自己的,訓練神識—— 按元大哥所教的,首先是集中心神做念想,同時真氣運行周天,經過百會到印堂時,調動一絲真氣存入百會和印堂xue,努力使之與自己的念想結合,然后再隨真氣運轉進入丹田。 如此周而復始,得到真氣養護,漸漸地念想就轉化為無形神識,神識會轉無形化為有形。到了神識化為有形,那時算是真正大成功。 當念想轉化為無形神識,而且無形神識可以外放時,就算是基本成功,這一點,葉經秋認為自己也已初步做到了—— 總而言之,這一年,自己雖然是艱苦已極,但也收獲頗豐?!?/br> ——葉經秋細細地思考著,一點一滴都不放過,務必要找到剛才心中靈光閃現的根源。 葉經秋一樣一樣一點一點地思考梳理,突然間內心又是一動,又是一次靈光閃現。 這一次靈光閃現時,葉經秋自己似乎抓住了也明白一些了:是沙漠,腳下這大沙漠,才是導致自己剛剛的那剎那間心中靈光閃現的根源! 葉經秋立即興奮了起來!這一年來,自己吃夠了這沙漠中的苦,卻是始終走不出去,現在這乍現的靈光,竟然是關系到腳下的沙漠的! 一年來,葉經秋一人一龍,整天忙于打獵取食、修煉晉級,卻是一直忽視了腳下這大沙漠,世上哪有如此之廣漠的沙海? 枉愧自己曾經苦學陣法,這沙漠必然是陣法的一部分,以自己的速度,認準一個方向走下來,這一年所走之路,何止是萬里? 其實葉經秋此時境界,早已經是先天初期了。若是依照這一世界的分級來看,葉經秋現在的境界是真道武師,是為真武三階。但是,葉經秋修煉習得這么多奇功異法,加上對戰那“冰獸”,其個人綜合戰力修為則是達到了真武八階的水平。 只是葉經秋自己卻不知道自己處在什么樣的境界,他只知道自己這一年進步頗大,應該是武師九階圓滿。 其實,九階圓滿的武師,就算是中古一帝曾天谷,現在也不是葉經秋的三招之敵;比之飛仙宮主李子清,葉經秋的實力都不輸半分。 葉經秋踏進先天境界的標志,就是他體內的真氣變為乳白色。也只有進入了先天境界,后天真氣才會變成乳白色的先天真氣! 這一步跨越,還是在葉經秋二次進入大遼山時,機緣聚合,不知不覺間就踏進真道武師境界了的。 葉經秋此時既然想到了這沙漠有問題,再一細細思考,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陷入這大沙漠中,其實也就是陷入了一個陣法之中! 沙漠并非無邊,只是自己既不知陷入陣法,就無怪乎這沙漠在自己眼中無邊無際了。 一念及此,剎那間葉經秋心下明朗! 于是葉經秋這一回就邊走邊觀察,以期有所發現;不料,連續觀察了數日,雖似有發現,卻又總覺得吃不準。 于是葉經秋不再趕路,而是坐下靜靜思考,當初苦學的陣法知識于是就浮現在了腦海,《斗陣法書》的內容,一字不落地在心頭流過: “……斗陣法者,是有九陣之法,又曰六陣三法。 六陣者,一曰太極陰陽之陣、二曰三才四象之陣、三曰五行、四曰六合、五曰七星,六曰八門九宮之陣是也。 三法者,一曰困龍之法、二曰迷魂之法、三曰一元復始之法是也?!?/br> 夫六陣之陣,合三法之法,計其變化,若陰陽陣腳有二,合三法得六,故知其變有六; 三才四象者,陣腳有三,亦可變四,故知其變而為九或十二;五行者,其陣腳有五,故知其變十有五也…… 至若九宮,其陣腳有九,合三法得廿七之數,故知其變有廿七之數也。 變即不變者,太極陰陽之謂也;變之又變者,九宮之謂也。故不變、變、變而又變之理,若一元復始者,是謂無窮。 故一元復始之法,是萬法之律,六陣之法,起于太一,一為始,二為變,周天無窮,萬變不離其蹤。 第二章、太極陰陽之陣。陰陽合則為太極,太極分則為陰陽,以陽為一則是陰為二,以陰為一則二為陽,故陰陽之道,陣腳為二,合三法之際,陰轉陽生,陽轉陰生,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故陰陽之道,變化無形,而三法綜之,一元復始,時時復始……” 葉經秋細細推演陣法,連續三日,一動不動。此時他地境界已經是真道武師,這一番陣法推演,參悟更為深刻,令其陣法修為水平直線上升,自然地進入了真道陣師的境界! 說起來修仙一道,悟道之途五法八門,各種路徑都有。有人憑習武入道,走劍仙之路;有人憑陣法入道,走陣法師之路; 其他如玉皇天地球世界上還有人苦苦修煉,只為頓悟;因為一旦頓悟,即可飛升,即是所謂成佛做祖,這也是一途; 再如這中古地域的飛仙宮所轄天下靜姑,修習靜得真經,也是一途。 總而言之,天下大道,殊途而同歸,奔向的都是長生目標。 這大沙漠,其實名叫大道沙海,一粒沙里有一世界,一粒沙里有大道三千,故而這沙漠說大則大無邊際,說小則如芥子而微。 這大道沙海的確是陣法的一部分,這一點,已經完全可以確認了!葉經秋重新領悟陣法知識,境界水平提高了,見識也就不同了! 枯坐三天之后,葉經秋睜開了眼睛,現在他信心十足,相信自己必可在近日內找到陣法根基,確定陣眼所在! 葉經秋再次動身,就一回觀察更加仔細,果然,不久后他就看出了端倪: 看起來自己一步跨過的地方,前后應該有不同,比方說左腳下的黃沙是由沙礫甲乙丙丁組成,那么邁出一步后,腳下的黃沙必然不再是沙礫甲乙丙丁,而應當是戊己庚辛。 這也就是說這一步走出后的黃沙與這一步走出之前時立足處的黃沙,必然是不同沙礫組成,就如“人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那樣。 可是怪異就在這里,腳下的黃沙,其組成本質基本沒變,一步之前是甲乙丙丁哪些沙礫,一步之后基本還是甲乙丙丁那些沙礫! 但若只是看表面現象,昨日行經之沙漠與今日所見之沙漠風光絕對不同,似乎葉經秋腳下走過的地方一直是不同的! 這里就有詭異之處嘍:眼前情景變幻日日所見不同,腳下黃沙依然故我步步原地徘徊! 這里的“同”,是用迷魂陣法造成的,迷魂陣法在別的世界里也有叫法,其實就是幻陣;這里的“不同”,卻是大道沙海中一粒沙里有一世界,一粒沙里有三千大道造成的。 葉經秋此時尚不明白大道沙海的大道本義,卻很清楚地感知到了大道沙海中有迷魂陣法在起著作用。 葉經秋細細盯住腳下走過的地方,終于發現,自己每前進一步之際,腳下沙礫組成還是有一點點的極細微的變化的。 又過了數日功夫,葉經秋終于發現,這沙漠中的東西南北方向,最終指向一處,這一處必然就是陣眼所在! 只是葉經秋先前不知走過這陣眼多少回了,卻總是無知無覺,視而不見,徑自走過去了。以至于葉經秋一直向東,竟然是走了一年時間,其實只相當于在繞著陣眼兜圈子! 一年來所見沙漠路途風光狀貌皆不相同,其實腳下黃沙卻并無多少變化,若說是一粒,則就是一粒,始終是這一粒,而這一粒沙里,顯化出的世界不同,大道道法也不同,這就是一粒沙里三千大道,三千大道三千界! 換句話說,這無邊沙漠,這個讓葉經秋困于其中,走了一年的沙漠,其陣法根基就是三千沙粒! 三千沙?;骱愫由硵?,無邊世界,這真是讓凡人不敢想像的!所謂四方上下虛空,不可思量,誠然如此! 葉經秋先前不知道而已,如今既明其理,那陣眼,還怕找不到嗎? 托缽村夫記錄到此,也忍不住嘆息曰: 紅塵爭渡若許年,咫尺天涯一時間。四方上下思量否,此心方是真本源。 葉經秋當時哈哈一笑,滿面風塵里透出燦然:是了,我可以找到陣眼之所在,有望出了這苦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