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翌日一早,穿戴整齊的宋琰正打算前往文德殿處理政務,不過剛出甘露殿的宮門,便瞧見了守衛在宮道上的禁軍統領姜堰便在外候著。 宋琰見著他不免有些疑惑:“你不在禁軍營,來這兒做什么?!?/br> 姜堰抱拳行禮認真道:“啟稟陛下,這眼下到了禁軍中神策營的選拔,陛下知道,這禁軍中有羽林,龍武,神武,神策,神威等五營戍守皇宮,而神策營是陛下的親屬衛隊,不止戍守宮闈,還要執行陛下所指派的各項任務,故而這神策營的選拔也是極為重要的,而這神策營的選拔須得陛下親自出席,所以卑職前來等候陛下的吩咐?!?/br> 宋琰略想了想:“既是要朕親自出席,那朕自然不會推辭,你去安排吧,安排好了稟報朕,朕一定回去?!?/br> 姜堰抱拳應聲,隨后便護送著宋琰前去文德殿。 禁軍中的神策營雖歸禁軍統領,可若是細分起來,神策營隸屬于皇帝是親屬衛隊,平日里是戍守宮闈,可實際上皇帝有什么機密任務要查證不好讓朝臣去做的,皇帝基本是直接派遣神策營的人。 所以神策營士兵的選拔,皇帝都要親自過目批核,畢竟選的都是他將來的心腹。 神策營士兵的選拔分為三場,第一場是考核學識與觀察能力,第二場考核的是面對危難時的反應能力,第三場的考核的便是入選神策營的拳腳功夫。 而這神策營是有十個名額的空缺,可這想入神策營的士兵卻有六七十人。 不過想想也是,這神策營是皇帝是親屬衛隊,出了俸銀比其他四營的人要多一半以外,神策營士兵是可以直接面圣的,這要是把皇帝的差事交辦清楚了,這日后封將拜侯也就不在話下了。 姜堰將第二場的考核結果送到了宋琰的面前,送來的名單上面除了士兵的各項介紹以外,旁邊的便是神策營護軍中尉以及中護軍的評語。 不過這考核為了防止有人作弊,所有參與考核的士兵也只是領了號牌,衣著一致不說,每位參加選拔的士兵都要戴上面具。 所以眼下留下的二十八個人,宋琰除了知道他們的編號以外,名字都不知道。 宋琰將考核名單挨個看了一遍,然后笑道:“這孩子不過十五歲,怎么也來參加神策軍,還能連過兩場,實在不錯,也不知這孩子能否撐過第三場的拳腳?!?/br> 姜堰抱拳道:“的確,這孩子前兩場的確優異,臨危不變洞察入微,卑職也覺得這孩子如果拳腳功夫再硬些,恐怕這入神策軍的頭名,便是他了?!?/br> 宋琰捻著那位十五歲少年的名單,十八這個編號格外的引人矚目:“明日便是第三場考核,朕一定會到場的,也想看看這十八,是個怎么樣的孩子?!?/br> 姜堰抱拳一禮,見著宋琰將手中的名單擱下以后,便聽見傳話的內侍道: “啟稟陛下,前往高邑王府送生辰賀禮的欽差回來了?!?/br> 宋琰的心一驚,連忙讓傳話內侍將人喚進來,這手邊的名單也由常祿遞交到了姜堰的手上,讓他先行離開。 送賀禮的欽差得了傳召以后,這才整理了儀容,恭恭敬敬的走進文德殿,朝著皇帝行禮。 宋琰滿心歡喜,忙問道:“愛卿一路風塵仆仆,著實辛苦了?!?/br> 欽差:“為陛下辦事,臣不辛苦?!?/br> 宋琰笑了笑:“怎么樣,朕的這位堂叔身體可好?壽宴當日可還熱鬧,對朕送去的壽禮可還喜歡?” 宋琰一連三問讓欽差略微愣了一下,隨后才緩過來,有些大膽的看了宋琰一眼,臉色也有些為難: “陛下,臣……臣沒有見到高邑王?!?/br> 宋琰愣了愣,似乎有些沒聽清楚: “你說什么?” 欽差連忙跪伏在地,小心翼翼道:“臣有負陛下所托,臣送壽禮去高邑時,比原定還早了一日,結果去高邑王府時,這王府內并未見著一絲為高邑王賀壽的喜悅,反而格外冷清?!?/br> 宋琰越聽,這心忽然慢慢便涼,一股不祥之感油然而生,不由掩唇直勾勾的看著欽差,輕聲問道:“然后呢?” 欽差道:“接圣旨的是高邑王世子,他說高邑王月前便游歷天下去了,就連世子也不知道去何處找高邑王,至于高邑王的壽辰,更是沒辦,臣以為是高邑王世子騙臣,所以又等了一日,果然這高邑王府清清冷冷的,就連一個賀壽的官員都沒來?!?/br> 宋琰的臉色一點點冷下來,心口也有點痛,不由自主的抿唇道: “所以你就回來了?” 欽差略想了想,又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高舉過頭頂道:“陛下,這是高邑王世子交付臣的,讓臣一定要親手交到陛下手中?!?/br> 常祿小心翼翼的瞧了宋琰一眼,連忙上前將欽差手中的信封拿了過來。 宋琰接過信拆開細看,欽差還在殿中跪著,沒有吩咐他也不敢告退。 宋琰手中的書信乃是高邑王世子親手所書,書信上道,王府上下對宋琰惦記高邑王府感恩戴德,又跟宋琰請罪,不能忤逆圣旨而將壽禮留下,高邑王世子還轉述了高邑王離開王府前的囑托,說高邑王一心為國為民,從前或許有妄念,可如今卻只愿忠心宋琰,為了打消宋琰的猜疑,而遠離王府游歷天下,做一個閑散王爺,再也不過問任何事。 宋琰手中握緊書信,這世子言辭懇切,還有幾處的字跡都暈染開了,宋琰這看信之人都能感覺到世子寫信時的心情了,聲淚俱下,淚水還暈染開了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