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書迷正在閱讀:永無鄉、死對頭他披著馬甲[無限流]、我憑運氣在修真界當咸魚、高冷人設今天又崩了[無限]、A變O怎么了 完結+番外、朕每天都想退位[重生]、我被騙婚了!!!、階下臣、前任和情敵為我大打出手、我的高冷女總裁
乳母本是聞夫人身側伺候的貼身丫鬟。聞夫人懷胎十月,為即將出世的兒子繡了許多小鞋子,小衣裳,對肚里的胎兒哼著江南的童謠。 她對還是丫鬟的乳母說,玓兒既然是聞府的嫡長子,將來便會是京中最無憂無慮的孩子。 聞夫人先于烏夫人三日誕下聞玓,奈何天不如愿,烏夫人三日后剛在別院誕下男嬰,那男嬰便因先天不足夭折了。那時東境商道初開,正是時局緊要之時。聞仕珍擔憂烏夫人喪子悲切,聞家與烏首的結盟分崩離析。便將剛出世不久的聞雪朝抱到別院,假稱是烏夫人誕下的孩子。 聞夫人身子本來就弱,聽聞夫君說長子夭折,心中悲怮至極,沒過幾日便陷入垂危之中。聞仕珍唯恐東窗事發,讓聞夫人發覺其中蹊蹺,干脆一了百了,放任府中正室含恨而亡。 烏夫人南下東境后,聞仕珍便讓聞夫人的貼身丫鬟照料長子。他將丫鬟的親眷都送回老家廬州,以至親安危要挾她保守秘密。貼身丫鬟念夫人舊恩,悉心照料夫人的孩子多年。直到孩子長大,她被送回廬州老家,終得與親人團聚。 “于廬州聞玓少爺英名,今已可獨當一面。吾已老矣,聞仕珍亦老矣,其又奈我何。老身將陳年舊事示于玓少爺,悉因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望少爺無病無災,以全夫人臨終之念?!?/br> 聞雪朝仔細將書折好放入懷中,來走到趙鳳辭的榻前,掀開了垂簾。 待陽疏月解藥制成,這人便要醒過來了。 他少時曾同五殿下抱怨,這偌大世間,待他好的,待他不好的,沒有一人真心對他。 如今,他已擁有兩份真心。 作者有話要說:銀翹舊事指路憶帝京【十一】一章。感謝在20200526 07:56:04~20200527 21:00:4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朝煙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9章 觀滄?!臼摺?/br> 不知是從哪個營先傳出來的消息, 稱五殿下身中劇毒,被送到城中的醫館救治, 怕是要不行了。 清晨營中發放飯食時,還有幾位軍士在私底下交頭接耳, 被副將從軍陣中單獨拎了出來,跪在校場前,當著眾人面挨鞭子。 祝梁登上點將臺時, 目光犀利掃過跪在前列被鞭打地皮開rou綻的兩人。士兵們見祝帥親至, 紛紛噤若寒蟬,列陣于場中, 不敢再多言。 “禁律第八條,念來?!弊A鹤? 對其中一人道。 那年輕軍卒剛受完擊鞭之刑, 跪在地上, 咬緊牙關道:“好舌利齒, 妄為是非,調撥軍士, 令其不和, 此謂謗軍,犯者……犯者斬之?!?/br> 祝梁問:“你可是西翼軍中兵?” 軍卒聲音發抖:“小的隸屬西翼軍二旗十三營?!?/br> “西翼軍是五殿下一手帶出來的水戰先遣軍,本帥舍得斬, 殿下恐怕舍不得?!弊A耗抗饴湓谀贻p軍卒的身上,“我若是你,今后便多行少言, 枕戈以待,替殿下將這筆帳討回來?!?/br> 見祝帥并沒有處置自己的意思,軍士面上一怔。他雖私下多舌,卻與西翼軍諸多同袍一樣,掛念著五殿下的安危。聽祝帥如此一說,軍士眼眶一熱。 他隨即朝大帥行了個方正的軍禮,低喝道:“西翼軍為了殿下,誓死不退!” “西翼軍誓死不退!” 祝梁聽著臺下千萬軍士高亢嘹亮的誓師之聲,心中低嘆,殿下,你何時才能轉危為安? 趙鳳辭服下解藥已三日有余。 聞雪朝日日在趙鳳辭榻前守著,陽疏月擔憂他好不容易愈合的刀傷又落下病根,便在屋中燃上了安神香。聞雪朝時常因心中憂慮無法入眠,倒是在藥香的作用下,可以睡上幾個時辰好覺。 剛下過小雨,陽疏月正和銀翹在院內一起曬藥草,只聽到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抬起頭便望見聞雪朝腳踩木屐,衣衫不整地從別院小跑了出來。 聞雪朝隨意用簪子將長發半束在肩側,外披松垮著搭在身后。剛越過門檻,他便對陽疏月激動道:“陽大夫,你快去看看,五殿下無名指動了?!?/br> 陽疏月沒回頭:“聞大人,今日你已來過四回了?!甭勓┏媛队脑?,索性一屁股坐在陽疏月對面:“是真的動了,我眼睜睜看著的?!?/br> 銀翹有些目瞪口呆,在她的印象中,聞公子一向都是清風霽月,做懷不亂之人,為何這幾日變得如此反常。 守在院內的白紈則眼觀鼻鼻觀心,這位中書內史大人自打離了京,果然愈發灑脫不拘了。 陽疏月平靜開口:“我今日已去診過兩次脈。殿下身體里的毒素已排出了許多,脈象也比前幾日平穩了些,興許是個好兆頭?!?/br> 聞雪朝提醒陽疏月:“殿下今日還未服黃芩湯?!?/br> “那貼藥兩日服一次便可,”陽疏月頗為耐心道,“聞大人,你若是實在無事可做,來與我們一起曬藥草如何?” 話音剛落,聞雪朝已飄然遁去,只在門邊留下一道雪白的袍角。 回到別院,聞雪朝又坐回了趙鳳辭身旁,百般寂寥地開始端詳他的眉眼。 五殿下自三日前服下焚心丸的解藥后,頸處的紅痕與身上guntang的高溫便已消褪,除去人還未蘇醒,看似已與平日無異。 他日日守在五殿下身邊,已將五殿下整個人從上到下看了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