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書迷正在閱讀:永無鄉、死對頭他披著馬甲[無限流]、我憑運氣在修真界當咸魚、高冷人設今天又崩了[無限]、A變O怎么了 完結+番外、朕每天都想退位[重生]、我被騙婚了!!!、階下臣、前任和情敵為我大打出手、我的高冷女總裁
明眼人心里都明白,陛下不愿讓延東大軍以身試險,這是要把五皇子當棄子用了。眾臣紛紛開始交頭接耳,唯有聞雪朝神色肅然,在人群中如孤松獨立。 靖陽帝嫌群臣聒噪,正欲擺手制止。卻聽嘈雜中響起清亮之聲:“臣愿前去東境,與烏首議和,不費一兵一卒,換五殿下歸朝?!?/br> 靖陽帝怏怏抬眸,見聞家小輩上前半步,高舉笏板同自己請命。 “五殿下驍勇善戰,在東海多年御寇有方。若是殿下歸朝,對大芙鎮壓??芗昂?,皆有所助益?!甭勓┏俟恚骸拔掖筌饺f世之業,不可一日無將。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寒將心莫過于國悲?!?/br> 寒良將心莫過于國之悲,聽到此句,滿堂驚愕。聞家區區小兒,真把自己當人物了。如此擲地有聲,竟是在質問圣上為何要薄涼將領之心。 大芙朝堂重文輕武已逾百年,武將常年駐守邊境,在朝中向來沒什么話語權。聞雪朝興許不是為武臣發聲的第一人,卻是第一個直戳帝王脊梁骨的朝臣。更何況,他不過是個太子的伴臣而已。 延東軍斥候禁不住看了一眼這位年輕的大人。 朝臣的注意力漸漸轉移到聞仕珍身上。聞相向來是文官之首,如今家子拋出維護武將之言,他該如何自處? 面對眾人的目光,聞仕珍巋然不動。他在聞雪朝激昂陳詞時,便想到了另一層。五皇子雖不算受寵的皇子,但仍是大芙實打實的皇嗣?;首颖环?,若朝廷毫無動作,傳出去便會成了天下的笑柄。就算為了皇室顏面,也不能讓五皇子束手就擒。身前這位大芙帝王,最怕不過壞了仁義之君的美名。 更何況,聞玓這番話,讓聞府在東境的死局變成了活局。他早該料到任季是個投機倒把的小人,如此關頭竟直接投靠了烏夫人。延東軍若是徹查此事,加上任季從中作梗,恐怕聞府與烏首合作的錢莊糧鋪便會露出馬腳。玓兒畢竟是聞府嫡子,來日的聞家之主。聞氏是烏首最大的靠山,他若去一趟東境,同烏夫人開出更加豐厚的條件,烏夫人難免不會心動。 他一向不贊成向烏首族開戰,若此趟能讓烏首族交還五皇子,與延東軍休戰。長子便既能在朝中站穩腳跟,又能保下聞家在東海的商路。 況且聞玓對烏夫人而言非同尋常,他此趟前去,指不定能辦成大事。 靖陽帝神色有些晦暗不明,他緩緩說道:“聞相以為呢?” 聞仕珍沉默了半臾,上前拱手道:“皇上,不妨讓聞玓試上一試。若是辦事不力,依律法處置便是?!?/br> 畢竟親眼看著聞雪朝長大,靖陽帝心中還存留些對小輩的憐愛之心,他扶著額頭,揮揮手道:“聞玓,莫再貧嘴。朕派羽林軍護你南下,若事情不成,朕便摘了你這朝冠,今后別再做官了?!?/br> 他與聞仕珍想得頗有些相似,這自小玩物溺志的小子,想必是在京中待悶了,欲趁此機會去杜陵玩山游水罷了。派羽林軍跟隨,不過是隨行監督他,怕他誤了正事。 聞雪朝回府后,便被父親叫進書房里,兩人相談至深夜。 聞仕珍總將聞雪朝當作小兒,今日朝堂上一觀,竟覺得自家長子有些捉摸不透。 聞雪朝尚未脫下官服,一老一少皆穿紫色朝服,靜默相立。聞仕珍一時花了眼,恍惚間看到對面站著的,是年輕時的自己。 他猶記得剛進朝堂時,自己也是這般躊躇滿志,勢要闖出自己一番天地來。后來如何蹚上烏首這趟渾水,如何讓這雙執筆的手沾上人血,他已不太記得了。 他只記得靖陽帝平日看他時那厭惡又帶著畏懼的眼神,庶妹走上中宮之位時裙擺上那抹金紋,還有楚兒生下聞玓時,讓自己不得好死的毒誓…… “你為何替那皇五子說話?”他問聞雪朝。 “父親,涇陽霖垂垂老矣,將來表兄登基,誰為他守國門?”聞雪朝笑得明朗,“我救五皇子一命,便是想讓他欠我人情,一輩子當表兄麾下一條走狗?!?/br> 聞仕珍聽聞雪朝這么一說,便知自己心里想錯了。他一直當聞雪朝是個不堪重用的紈绔,卻沒料到,這嫡長子遺傳了聞家刻在骨子里的狠,萬事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這一夜,聞仕珍將聞家在東境的布置全部同聞雪朝細細講了一遍。聞雪朝聽后才知,原來聞府的財力遠遠高于自己預料之上。聞家聯合京中幾家大族及江南地主,壟斷了東南境的鹽道和馬道。海運又與烏首族暗中合作,切斷了東海的海上商道。 大芙常年國庫空虛,入不敷出,然而這些世家大族手中,卻藏著數以千萬的金銀,拿捏著國都命脈。 聞雪朝面上毫無波瀾,卻早已了然于心。此去東境,他可不是為了議和的。 又過兩日,圣上下御旨,封聞雪朝為延東巡撫,明面上是南巡杜陵考察吏治民生,實則是前去與烏首??芙簧娣湃?。同時還讓羽林衛副都督白紈率三百禁軍隨行。 令聞雪朝出乎意料的是,在臨行前幾日,皇四子趙焱晟上聞府尋自己來了。 這位四皇子是成年皇子中鮮少尚未封王建府的。四皇子的外祖父是翰林大學士金世正,他舍不得外孫離開廣陽,便向靖陽帝求了個恩典,讓外孫在京中陪著自己。靖陽帝見四子愛書成癡,便讓他在翰林院掛了個閑職。 離開上書院后,聞雪朝便許久未曾見到四皇子了。今日四皇子登門拜訪,他確實沒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