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書迷正在閱讀:神醫祖宗回來了、[綜漫]橫濱第一重建師、淪陷調教會所(高H)(簡)、音竹、無限沉淪(高H雙C)、造物主穿成渣攻次人格、穿成修真界最大紈绔、飛升前師尊他懷了龍種、工具人被男主盯上了[快穿]、我渣了七個神明之后
這難道就是男人的友誼?林姝蔓實在不解,可這也是好事,如果兩人相看兩相厭她才更加苦惱呢。 閑談一番,林青峰戀戀不舍,又與賀千空約了時間再談武藝一事,方才親自送賀千空出門。 賀千空在林府門前翻身跨馬,再看了一眼裊裊婷婷立在紅漆門前的林姝蔓。 他想做的一定會成功,此刻的賀千空從沒有過的自信。 目送賀千空離開,林姝蔓終于長吁口氣,她雖然已經不怕這位陰沉沉的世子,卻難保他對哥哥有氣。 只是還好,似乎結果是好的。 即便這樣,她還是板起臉接連跟林青峰講了一打道理,讓他明白這番胡鬧很可能惹出禍端。 在哥哥一再哀求下,最終林姝蔓并沒有將此事告訴給爹娘,反而同哥哥一起與廣平侯、王氏一番促膝暢談,試圖消除他們對賀千空的偏見。 這次林青峰也站在她這一邊,最終廣平侯雖還是黑著臉,卻表示會試著接受。 林姝蔓不知道爹娘心中真實想法,不過這是目前最好的結局,再多的就需要賀千空的行動去證明。 這繁雜紛擾的一天終是落下帷幕,傍晚時分夏風清涼,吹拂起林姝蔓額間碎發,她懶懶躺在春意閣窗牖下的竹榻上,任由海棠幫她撤去釵鈿。 海棠指著檀香木案幾上的一本藍皮線訂書問道:“這本書似乎是姑娘下午帶回來的,姑娘打算收到哪里?” 她不提林姝蔓都要忘了,此刻方想起來,來了興致,讓海棠掌燈,翻起書頁看了起來。 海棠嘆氣:“姑娘,夜深了,這時候看書可別熬壞了眼睛?!?/br> 林姝蔓舉起書卷,讓海棠看封皮上的書名。作為春意閣的大丫鬟,海棠是識得幾個字的,她小聲道:“落花……緣,??!姑娘,居然是瑯君居士的落花緣,這本書外面都買不到呢,姑娘哪里得來的!” 林姝蔓捂嘴樂:“非是我得來的,是阿杏塞給我的,言道這本書這么火我卻沒看過,實在要被京都貴女們嫌棄落伍。我這一讀之下,發現確實有趣,一看反倒上癮?!?/br> 海棠連連點頭:“我不認識太多字,卻聽小丫鬟議論過,現在酒樓說書人講的都是這個故事呢,很是感人?!?/br> 林姝蔓深以為然,這本書講述了大家小姐和窮書生的故事,酒是老酒,可作者筆力了得,寥寥幾筆便勾勒出兩人形象,整個故事纏綿悱惻,讓人愛不釋手。 吳青杏更是如此,她為書中男女之間的愛情落淚,瘋狂喜歡上了瑯君居士。 窗牖外夜風吹拂,燈罩下的燭火“噼啪”作響,海棠挑了挑蠟燭燈芯勸道:“姑娘即便喜歡今夜也早些歇下,這兩日夫人也開始忙起大少爺的婚事,姑娘前幾日不打算過去幫忙么?” 經她一提醒,林姝蔓恍然,時間如水,轉眼哥哥和宋若靜的婚期便要到了。 正如海棠提示的,自林姝蔓婚事納彩行過,王氏便開始著手林青峰的婚事,她特意將侯府中向陽一處的清風閣打掃出來,清風閣中間有個小湖泊,夏日湖畔柳樹輕擺,風景如畫。 宋家也派人過來量屋內尺寸,回去好準備嫁妝。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八月十八便到了。 林家準備的聘禮早已經送到宋家,林家聘禮中除了聘餅一擔、三牲各一對、四支酒、四色糖,綢緞、綾羅、首飾若干等,最重要的便是聘金,林家準備了兩千兩。 這個數目在京都嫁娶中可不算少數,宋夫人很是開心,這是林家對宋若靜的重視。 宋家準備的嫁妝亦不少,除了大件的拔步床、水墨檀木屏風、紅漆木案幾等早就擺進林家的清風閣,其余裝進箱子,在這一天抬進林家。 宋若靜的嫁妝抬了八十抬,比得過京都中大部分貴女,其中書畫文玩占了大半,可窺見宋家書香門第的底蘊。 今日林姝蔓亦是早早起來,梳洗打扮后在家中幫著王氏cao勞,林青峰攜著伴郎已經前往宋家接親回來。 賓客滿盈,座無虛席,林青峰牽著紅綢緞,另一頭便是宋若靜。廣平侯與王氏坐在上首,接受新人拜禮。 現在一旁的林姝蔓忽的瞥見伴郎中一席黑衣的賀千空,即便是婚禮這么喜慶的日子,賀千空仍是一身暗金紋路的黑衣,凜冽側臉與賓客嬉笑臉龐形成鮮明對比。 只他有些出神,似乎在想些什么,并未注意林姝蔓的視線。 這是賀千空參加的第一個婚禮,以往他最煩這些人情世故,能推脫便推掉,加之他在京都人緣不太好,也沒什么人邀請他。 這次林青峰邀約,他暗暗將各個流程記于心底,哪里需要注意,將來也可用在他與林姝蔓的婚禮上。 再看賓客中亭亭玉立的林姝蔓,她今日著了一席淺色碧綠的襦裙,在滿堂紅艷艷的喜燭光影下,肌膚仿若蕩漾著水光。 賀千空忍不住暢想,新娘子身上的大紅嫁衣如果披在林姝蔓身上,該多么明艷昳麗。 他的喉結不易察覺的滑動下,艱難移開視線。 這一刻,他禁不住埋怨欽天監,為什么要將婚期卜算在明年二月。 思索間,新人行過禮,新娘子進了洞房,林姝蔓隨著人流尾巴也進了去,她要借機照顧宋若靜。 第63章 流水 新房內,媒人捧過托盤,林青峰漲紅了臉拿起上面的金桿,顫顫巍巍挑起了新娘子的紅蓋頭。 在周圍賓客善意的哄笑聲中,紅蓋頭被一寸寸掀開,露出宋若靜那張如芙蓉出水的白皙臉龐,看客們起哄,有那關系好的小子,更是不停拍著林青峰的肩膀祝賀他。 喝完交杯酒,林青峰戀戀不舍去了前院與賓客把酒言歡。直到喝得醉意微醺,眾人才放過這位新人。 月光如影,洋洋灑灑鍍在清風閣的樓閣之上,湖泊中的魚兒甩著尾巴,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悠哉游動。 這一夜,林府眾人均喜氣洋洋。 第二日早,廣平侯與王氏早早等候在正屋,林姝蔓立在下首。 不多時,林青峰牽著宋若靜緩步走了進來,看到眾人都在,宋若靜清秀側臉漲得通紅,連忙甩開與林青峰交握的雙手。 林青峰不明所以:“怎么了?” 宋若靜臉蛋紅得欲滴血,低頭不語。 王氏在上首看得清楚,心底偷樂,這個傻兒子,這般不解風情,幸好提早訂了婚,否則真擔心他。 兩人奉上茶,宋若靜改了口,見過禮,林姝蔓一把攬過她笑道:“現在你是我的嫂子了!” 王氏也笑著拉過宋若靜的手:“你來了,家里這些大小事我也有了著落,平日里你跟在我身邊見見管事,等過段時間你能上手了,我也舒坦享福了?!?/br> 宋若靜受寵若驚,忙謙虛一番。 哪家主母不是手里把持著中饋不放,等著媳婦熬成婆了才能碰到點權力,像王氏這種直接交給媳婦的主母,真是少之又少。 廣平侯臉色威嚴,“若是青峰欺負了你,盡管跟我們說,他素日不正經,你平日里正好管管他?!?/br> 宋若靜羞紅了臉,聲音嬌羞:“多謝公爹,青峰對我……極好的?!?/br> 林青峰摸著后腦勺傻樂,兩人對視間,似有脈脈情誼縈繞在兩人身側。 這種感情真令人羨慕,林姝蔓心底涌起nongnong艷羨,對感情她一直有自己的憧憬,她并不想要相濡以沫,只因下一句便是相忘于江湖,也不想要夫妻間舉案齊眉,那樣的相敬如賓多么累人。 她希望如爹爹同娘親這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如哥哥同嫂子,眼中情誼藏都藏不住。 可她能有么,腦海中不由掠過一個身影,她有瞬間恍惚。 思緒迷離間,便聽王氏喚她,原來是用早膳了。 王氏并不刻薄新媳,宋若靜站在婆母身后夾了幾筷子菜,便被王氏拉著手硬按在身邊坐下,一家子人和和美美吃了頓團圓飯。 自宋若靜嫁過來,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便入了冬。 宋若靜嫁到林家,數王氏最歡心,大兒子的婚事有了著落,剩下便可以忙活小女兒的婚事。 且自打宋若靜來,家中諸事她都能搭把手,王氏只覺身上輕省,心情更是暢快。 林姝蔓也開始忙了,婚期定在明年的二月十五,她也開始縫制嫁衣,見面禮。 日子如水,平靜又緩慢,涓涓細流般慢慢流淌。 賀千空時不時送些禮物,許是有人給他參謀,他送的東西正常多了,多是綢緞錦緞、金銀首飾、金玩器具等時下流行之物。每次他都會在里面單獨放上一個檀香木匣子,里面多是長春閣最新款式的釵鈿或臂釧。 看到匣子,林姝蔓思緒翻飛,不由想到長春閣,不知道現下錢掌柜經營的如何,看京都中流行款式,長春閣生意還算不錯。 她已經許久不出林府,外面的事多是吳青杏來看她帶來的,吳青杏也總是抱怨自宋若靜嫁人,只剩她一人著實孤單。 日子百無聊賴,卻又歲月靜好,轉眼便到了年節。 這個年林家使了大力氣,好好置辦了一番,這個年也是林姝蔓與家人過的最后一個團圓年,她很是珍惜。 廣平侯府眾人一大早便支起了炮仗,鞭炮噼里啪啦聲音震耳欲聾,林姝蔓披著紅色大氅,立在皚皚白雪上捂著耳朵微笑。 五光十色的炮竹沖天而起,院中白雪被照得忽明忽暗。新年難得放松,主子們在屋檐下站著說話,指揮著小廝放著炮竹。 放過炮仗,便是團圓飯,蔥爆羊rou、香酥烤羊腿、佛手觀音蓮、五香醬牛rou,還有鹿尾、熊掌等平日難得一見的新鮮菜式,滿滿登登堆了一桌子。 過了年,上元節便近在眼前,京都中這天沒有宵禁,京城主道上聚集了各色攤販,擺滿五顏六色、色彩斑斕的元宵燈火,燈火點點,如天上繁星,照亮半個京城。 而上元這天晚上戍時,成景帝會攜著皇后登上城樓接受萬民朝拜,京都四角也會燃放起煙花。 這種煙火不同平日里家家戶戶放的,乃是皇家研發的,燃放之時,光芒四射,燃亮半個夜空。 這是林姝蔓最期待的環節,以往每年上元節,林青峰都會帶著她游玩一番。 可今年她卻沒法開口。 夜將黑,林青峰張羅著讓小廝套馬車。 宋若靜拉著林姝蔓的手,“蔓蔓也一起來吧,我們三個人一起游玩一番?!?/br> 嫂子總是這般善解人意,只要她點點頭,即便麻煩,哥哥和嫂子也會帶上她。 可上元節人流眾多,林青峰照顧一個人便要手忙腳亂,再添一個保不齊要出什么亂子。 再者小夫妻甜甜蜜蜜,她何必跟著礙眼。 林姝蔓甜甜笑著:“我也想去呢,可今天許是吹了風,身子有些涼,哥哥快帶著嫂子去吧,回來給我帶盞花燈就好?!?/br> 宋若靜還有些猶豫,林姝蔓再三表示她真不想去,宋若靜方點頭,“那也好,你在家歇歇?!?/br> 林青峰笑嘻嘻:“蔓蔓,我定給你帶一頂最大的花燈!” “那可說定了!”林姝蔓微笑。 燈火滿城,月影如水,星光灑下點點微光,冬日寒涼凜冽的夜風吹拂她大紅色的大氅,卷起她衣角和鬢發。 林姝蔓站在林府門口,目送哥嫂身影遠去。 罷了罷了,不過是一次上元節,不去便算了。 不過是……有些小失落罷了。 她輕嘆一聲,寂寥轉身,滿城煙花爆竹噼啪作響,這等熱鬧仿佛與她無關。 第64章 上元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