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節
第241章 獨苗 阿瑤對大家就這么定下了過繼他孩子的事情, 表示有些心累, 他是來完成任務的, 又不是過來傳宗接代的, 壓根就沒打算在這里成親生子。 哪里來的孩子給他們過繼? 不過阿瑤的心里也清楚,就孟家人的性子都有些一根筋, 其他事情上, 他們都有可能聽自己的, 唯獨子嗣的事, 估計他磨皮嘴皮子都沒什么用。 這也是他為什么沒有開口的原因。 但, 只糾結了不到半天的時間, 阿瑤便已經想通了。 甚至針對子嗣的事,他的心里也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計劃。 其實想要解決這件事的方法還是挺多的,比如, 在這個世道里, 無父無母的孤兒也有不少,而天下之大, 長相相似的也多, 只要有那個心,想要尋摸兩三個和孟家人眉宇間有幾分相似的孩子,也不算是太難的事。 最起碼對阿瑤來說,不算是什么難事。 …… 孟二爺爺在去找孟二柱和孟三豐的時候, 想的很是細致周全的,畢竟世道如此,在他們農家尤其明顯, 若是沒個兒子,閨女來日在婆家被人欺負沒人撐腰不說,就是他自個,將來死了也沒人養老送終,摔盆砸碗,更嚴重的就是他沒兒子,那就是絕戶了。 所以他是信心滿滿的,孟二柱和孟三豐一定會答應。 而他說完后。 孟二柱和孟三豐臉上的表情也讓他篤定,他們會答應的。 但沒想到, 沒有下文了。 他等了好幾日的時間,也沒見孟家大房那邊找上門,就是孟二柱和孟三豐也沒再吭聲,路上見到他,也不說話了。 孟二爺爺心下便有些著急起來,要知道,這幾日他想了許多,大房那邊過繼他孫子,提什么要求?過繼哪個孫子也已經決定好?也已經和兒子兒媳把其中利弊給掰扯? 怎么就這么擱置了? 又等了好幾日,孟家大房那邊依舊沒來人,倒是家里的幾個兒媳有些忍不住,已經在飯桌上問了好幾次。 “過繼是大事,不得好好思索思索嗎?況且咱們二房和他們大房關系也不好,他們心里指不定也別扭著呢,等他們想通了就好了?!泵隙敔斎缡堑膶鹤觾合闭f道。 幾個兒子和兒媳也深以為然。 別看孟二爺爺是這么對兒子兒媳說,但其實他心里沒底的很,尤其是想到孟二柱和孟三豐兄弟倆,這幾日見到自己的態度。 便尋了個無人的時間。 找到了孟三豐。 “三侄子,那過繼……”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孟三豐給打斷,“我不過繼了,不過繼了?!?/br> “啥?不過繼了?!泵隙敔數穆曇粢幌戮透吡似饋?,“你不怕兩個侄女在婆家被人欺負,沒人給你養老送終?” “小寶可是秀才公,有他在,誰敢欺負我女兒?”孟三豐抿唇說道:“至于養老送終,也有小寶呢?!?/br> “那侄子再親,能和自己兒子比嗎?”孟二爺爺一聽這話,心下就是一咯噔,語氣也變得有些著急起來。 孟三豐:“沒事,我將來有孫子呢?!?/br> 孟二爺爺聽到這話,先是愣了愣,好一會兒才理解了這話的意思,他們這是不打算過繼兒子,而是要過繼孫子? 既是過繼孫子? 那就不會是他的孫子,畢竟差著輩分呢。 “你是要過繼孟小寶的兒子做孫子?”孟二爺爺的聲音一下就高了起來。 孟三豐點點頭,有些不明白孟二爺爺為什么如此激動?還以為他是高興的,畢竟不用把自己的孫子過繼出去了。 又說道,“是啊,所以二叔你也不用擔憂自己孫子被過繼出去,而鬧得骨rou分離了?!闭f完也不再去看孟二爺爺的表情,而是抬腳直接離開。 留下一時有些沒反應過來的孟二爺爺。 等到他反應過來,早就不見了孟三豐的影子,孟二爺爺想到自己打的小算盤落空,臉上頓時出現惱怒的神情來,而后扭曲了又扭曲。 他那個大嫂倒是好反應,居然想出這么一個辦法來穩住兩個兒子。 還有那個孟小寶,他當初落水,為什么沒有一病死了,若是他死了,大房就徹底沒了男丁,那過繼他們二房的孩子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 阿瑤才不管孟二爺爺是個什么想法? 他這里雖然考上了秀才,但秀才只是科舉的開始,縱然在村子里受到別人的尊重,但放到縣城里,也是一般,畢竟那年不出幾個秀才公,實在沒多稀罕。 而他之所以受到別人的尊重,不過是因他的年歲比其他人都小一些罷了。 在家呆了沒幾日。 阿瑤也還是要回到縣城的私塾,繼續讀書,不過他也知道孟二爺爺不會死心,便特意和孟奶奶說了幾句,他可看出來,這個家自孟爺爺過世,之所以沒落到下乘里去,那是有孟奶奶這個精明的在。 讓其他人,討不到什么便宜。 除了孟奶奶之外,他也叮囑了孟盼幾句,讓她多注意家里的情況。 孟盼多聰明的人,一聽這話,立刻就明白了阿瑤的意思,笑著說:“小弟,你放心去讀書,家里有我,有奶奶,不會出亂子的?!?/br> “那就勞煩六姐了?!卑帉χ吓巫隽艘粋€輯。 事實也證明,孟盼確實聰明,因為孟二爺爺確實沒死心,一度要挑撥離間,但他才開了個頭,就被孟盼反將一軍,以牙還牙,倒是讓他的五個兒子,先行鬧了起來。 既是如此,孟二爺爺自是無暇盯著別人家了。 …… 因阿瑤已經中了秀才的緣故,便不再適應在私塾里念書,而是經由夫子宋秀才的推薦,進了縣學讀書。 縣學不算難進,但卻需要有人推薦。 宋秀才雖然只是一個秀才,但他家卻和縣太爺有些沾親帶故的關系,因此,想要推薦一個人到縣學念書,不是什么難事。 這一日, 結束了一日的課程,阿瑤才走出縣學,迎面便碰到了梁主簿。 “梁主簿?!?/br> “小孟秀才?!绷褐鞑究粗?,雖然年紀還小,但卻已經自成氣度,容貌不算出眾,但卻沉穩清雅,來日的成就必定不會止步于一個小小的秀才。 可嘆,他的孫女還太小,無法匹配。 不過也無妨,他的孫子娶了他jiejie也是一樣的。 阿瑤在來之前,還聽王氏和孟奶奶念叨著孟冬的婚事,說是都已經是十六歲的大姑娘了,若是再定親的話,可是要被人笑話的。 孟家的日子過得不差,孟冬也是個勤快的姑娘,因此自十三歲起,過來提親的人還不少,只是先開始王氏想多留女兒兩年,再往后就是挑剔一些,尤其是阿瑤中了秀才后。 王氏越發想給女兒尋個四角俱全的婚事了,最好是個讀書人。 只是這樣的婚事并不好找。 如今這梁主簿既是主動送上門來,阿瑤雖不能自己做主,但也是有些想法的,更何況,他之后也特意打聽過梁主簿孫子的性格為人。 梁主簿的孫子叫梁平,樣貌雖然不出眾,但品德卻不錯,又是個爽直的脾氣。 梁家的日子也極其殷實,家有一個二進的院子,良田數百畝,門面兩間,著實是個殷實的人家。 家里應當會滿意這個姑爺人選。 阿瑤和梁主簿來往間,便也有了共識,月底得空,阿瑤便回家了一趟,與家里說了這件事,果不其然,不拘是孟奶奶還是王氏,都對梁平很是滿意。 當然了,阿瑤也沒忘記做一下孟冬的思想工作,說:“四姐,雖說奶和娘都滿意,但是你選夫婿,總要你點頭愿意才行。我們只是見一面,到時,若你不愿的話,也不用勉強,我會解決的。畢竟一輩子這么長,總要找個合心意的人,日子才能過得下去?!?/br> 孟冬笑著點頭答應下來。 孟家這邊同意相見,至于梁家那邊也沒問題,梁主簿的兒子和兒媳都是性情平和的人,對此倒是沒什么意見,公公是個有眼光的,他相中的姑娘,必定不會太差。梁平這個當事人倒是心里有點小嘀咕,倒不是對孟冬有何不滿?而是純粹的不滿父母不問他意見就要定下他的婚姻大事。 不過他是個重承諾,敬長輩的,既然他祖父和爹娘都已經答應,他自是也不會拒絕。 甚至他心里的那點小不情愿,在看到孟冬后,也消失無蹤。 孟冬本就長得清秀,又愛笑,相見那天,又特意打扮了一番,亭亭玉立,站在那里,絕對是個清秀小佳人。 恰好戳中了梁平的喜好,當下臉就紅了。 孟冬呢? 她對梁平也是滿意的,孟冬性子雖然大大咧咧,但心里也有一筆自己的賬,知道若非是弟弟中秀才的話,梁家怕也不會相中她。 雙方家長都是沒有意見的,如今兩個孩子既是也同意。 那這樁婚事就成了。 梁家這邊很快便遣了媒婆過來提親,接下來的問名,納吉、納征和請期,也都進行的也很是順利,短短半個月里,便已經完成。 孟冬和梁平的婚事已經定下,婚期定在了來年春暖花開的三月里。 還有大半年的時間,足夠兩家好好籌備了。 …… 來年三月,孟冬便成親了。 孟冬出嫁后,孟招和孟盼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她們是阿瑤的堂姐,自是比不得孟冬這個一母同胞的jiejie,但關系也不差,因此,登門提親的人家,雖比不得梁家,但也不差。 最起碼,家境條件都是不差的。 甚至還有富商,要替嫡次子求娶孟招,富商家里是家財萬貫,孟招嫁過去,就是富貴的少奶奶,其他不說,最起碼穿金戴銀不在話下。 不止是二嬸張氏和孟奶奶高興,就是孟招本人,也是心動的。 阿瑤是不看好的,不過她沒有明確的阻止,只是細致的和孟招分析了一下富商的家里情況,把選擇權交給了孟招。 富商家是有錢不假,但同樣的也是因為有錢,他妻妾不少,孩子也多,光兒子就有五、六個,庶長子,嫡長子,嫡次子以及受寵的庶出幼子等等,家庭人員復雜。 若是孟招能應對的過來,自然沒問題。 孟招的性格和幾個姐妹都不同,她是六個姐妹里,難得柔順的性子,最適合的是家庭關系簡單的,像是富商家這么復雜的人員,她若嫁過去,即便是不被啃的骨頭渣不剩,怕在阿瑤中舉之前,也要受不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