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秦俊杰像是沒聽到他話里的酸意,只是笑了笑。 既是家學淵源,又師從名師,即便是年紀不大,但有些學問不是很正常的嗎?老天爺有的時候就這般不公平,有的人生下來什么都有了,即便以往不學無術,只要想,自是又大把好資源奉上,不像他們拼盡全力還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五姐定了人家?” 阿瑤看著似乎一臉郁色的葉母,怎么看都沒有一絲的喜色。 “恩,你祖父定下的,是個寒門子弟?!比~母老大不高興的開口說道。 葉妙嫦是如今留在跟前的唯一女兒,自兒子開始在國子監讀書后,幾乎都是她陪著自己,事事都貼心,這讓葉母不免對她偏愛了一些,在給葉妙嫦挑選親事的時候,自然而然也挑剔一些。所以一直到如今,都十六了,卻一直未曾定親。 早知道葉老太爺會不吭一聲的就定下女兒的婚事,她又何必等到如今? 如今可真是好,千挑萬選的,竟只選了個寒門子弟,聽說是偏遠之地出身,家境也很是貧苦,說是有才學,人生的也出彩,但她至今也沒見過一面,誰知道真假? “叫什么?”阿瑤雖然早已知道,但還是不得不又問了一句。 葉母雖然生氣,但名字還記得很是清楚的,回答說:“秦俊杰?!?/br> “是他?!卑幪袅艘幌旅碱^說道。 “我兒認得?”葉母忙開口問。 阿瑤回答:“恩,他也在國子監讀書?!闭f著不等葉母再次開口問,便主動的開口說了些秦俊杰的事情,而且多半是好話“……所以娘您也不需要太擔心,祖父他老人家的眼光您還不信嗎?若這個秦俊杰不是個出眾的,祖父也不會把五姐許給他?!鼻乜〗苓@個人雖寒門出身,性格有些鉆營,但這都不算什么?做為男主,他自有出彩的的地方,其他才學什么不提,其中光是潔身自好這一點,來日葉妙嫦就不知道讓多少婦人羨慕嫉妒。 “事已至此,還能如何?”看來此人確實不錯,不然不會引得兒子這番夸獎,葉母當下心里就舒坦不少。 她也不是非要女兒尋個高門大戶,只是寒門出身的話,到底是有些委屈女兒,不過若本身真的很出色的話,就另當別論。況且低嫁也有低嫁的好處,最起碼女兒不會受委屈。 作者有話要說: 親們,首先元旦快樂,新年好! 2020年,記得要更愛自己,過得開心,活的高興,幸福美滿! * ps:本章留言,隨機掉落紅包二十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哦! 第47章 嫡長孫 又是一年春。 今年恰逢三年一次的春闈。 在殿試過后, 只有被考官擬定的前十名的卷子, 才有資格被呈到清宣帝面前, 清宣帝自幼也是接受名家大儒的教導, 文學才識皆不俗,不過在接連看了幾份后, 卻有些不耐起來,抬了抬眼皮,側頭問了一句:“只這些嗎?” 語氣雖淡淡的, 但卻透著一絲不滿。 幾個主考官雖有些不明所以,但卻還是立刻躬身請罪。 心思卻已經轉了起來, 但思來想去卻都不得其法, 這些卷子都是得了他們三人的首肯,一個不認都不行, 保證都是腹有才學之人。 到底是哪里惹的皇帝不滿? 還沒等他們想明白, 就見清宣帝的眉頭舒展開來,甚至面上都流露出明顯的喜色, 又有些詫異起來。 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原因了。 “恩, 這份卷子寫的好,有經世之才, 可為狀元?!鼻逍鄯@份卷子,真的是越看越喜歡,不但內容寫的好,這字跡也是尤為賞心悅目?!澳銈冇X得呢?” 眾考官聽到清宣帝這話,立刻抬眼看了看, 看到清宣帝手中的卷子,雖看不清楚名字,但也知道是誰? 是葉瑤。 因為那字跡太漂亮和有辨識度,行云流暢,已有名家風范。 單說他在短短三年內連中五元,文學才識出眾,更兼他年少,如今也才不過十六之齡,真真的是少年英才。 卷子挑選好,揭了封條后,看到有葉瑤的名字,他們當時也曾經商討猶豫過,畢竟葉瑤的年紀太輕,如此順遂的話,怕他輕傲起來,不若壓一壓才好。但很快這個建議,就被否決了。 原因有三。 其一,當時殿試時,清宣帝也曾在場,而葉瑤就因年紀和相貌的緣故,而讓清宣帝注意到他。其二,葉瑤是連中五元的年少英才,若是連前十都排不進去的話,豈不是有些荒謬?其三,就是他的文章寫的極出色,若是不讓他進的話,怕良心上過不去。 “皇上,卷子還沒閱完,如此是不是太匆忙了些?”主考官是一點都不意外清宣帝的想法,畢竟他當初看到卷子的時候,也是拍案叫絕,當場便給了個優,若不是自己沒那個權利的話,他都想直接點了做狀元。 不過在知道是葉瑤的卷子,便猶豫起來。 清宣帝登基已有十余年的時間,對這些朝臣的想法還不清楚嗎?不過他也沒反駁,在葉瑤的卷子上,添了朱砂圈后,這才又拿起其他人的卷子。 只是剩下的那幾份卷子,清宣帝看的極為迅速,加起來還不如葉瑤那一份看的時間長,便也知道清宣帝的想法。 果不其然,清宣帝又拿起阿瑤的卷子道:“還是這份卷子看著順眼順心?!?/br> 這話說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可是,陛下,這年紀是不是小了些?”又有一個考官站出來,拱手說道。而且他這個小字用的很是精妙。 清宣帝明白這人話中的意思。 盡管葉瑤的卷子很是出眾,也沒有受到年紀所累,閱歷心境不說遠遠的超出同齡人,即便比他大上十余歲的,都不見得有他這般的心境。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真的太小了,萬一張狂起來,就太過不妥了。倒不如壓上一壓,即便是名次不如意些,但人卻已經入了陛下的眼,未來不怕沒前程,如此不比那些狀元的虛名來的好。 但是清宣帝卻不樂意,這人既是有真才實學,為何要為了一個莫名的理由,就要奪了他應有的名次,豈不是太不公平了。難道說就因為他年紀輕嗎? 往主考官哪里看了一眼,“劉卿家,你的意思呢?” 主考官做為兩朝元老,又得兩代帝王的看重,有真才實學是一方面,但其中也不乏他懂得審時度勢,當即躬身笑道:“葉貢士少年英才,此乃陛下之幸,也是我大寧朝之幸?!?/br> 馬屁精。 其他的考官,往主考官那里看了一眼,不由的腹誹道。 眾考官也都不笨,見此,就知道清宣帝已經打定注意,他們還能如何說?也只能躬身應答下來。 不過心里卻都有些咋舌。 十六歲的狀元郎,還是六元及第,這分量可不輕??! 若不是行刺和謀逆這樣的重大罪過,他這一輩子都會前途無量,這葉家可真是出了個不得了的子孫。想那葉家的那位大老爺,中庸又迂腐,也不知道修了哪輩子的德,竟讓他生出這么個兒子。 這么出色的兒子,為何就不是自家的呢? 眾人心里酸溜溜的想到。 …… 阿瑤被點選為狀元,這個消息傳到葉家。 府中上下自然是高興瘋了。 葉母得了消息后,先是接連問了幾遍真假?確實無誤后,高興的從椅子上直接站了起來,嘴里嘟囔了好一會兒讓人聽不清楚的話,似又想起什么,忙道:“快,快讓人去房炮仗,越響越好。另外讓小廝把準備好的紅雞蛋,喜糖,銅板,還有紅布,到外頭去發,讓大家也都沾沾這樣的喜氣?!?/br> “對了對了,還有趕緊把紅燈籠和紅綢緞也都給我掛起來?!比~母是高興的話說的都有些混亂,“……還有,府中所有的丫頭婆子也都有賞,月錢翻倍,另獎紅布六丈,豬rou六斤六兩。哥兒院子里伺候的再翻倍,還有,讓府里的下人每人都吃一個紅雞蛋,一同沾沾喜氣?!?/br> “還有,哥兒院子也要重新打掃一遍,一應都要換新的。還有,還有……” 葉老太太雖然比葉母能穩的住,端正的坐在椅子上,卻也笑的不見眼縫,也并未阻止葉母的行為。若是以往的話,葉老太太少不得要念叨葉母兩句,讓她穩重些,當家主母豈能露出驚慌之色。 雖說阿瑤人還沒回來,但葉家卻已經熙熙攘攘的擠滿了過來慶賀的人。 六位出嫁的jiejie也都帶著各自的夫婿還有孩子回來了。 其中以阿瑤的三個同胞jiejie葉妙婉,葉妙娥和葉妙嫦更是笑容滿面的幫著葉母招呼前來賀喜的親朋好友。 尤其是大姑奶奶葉妙婉,因她是葉老太爺的嫡長孫女,又是第三代中頭一個孩子,又是在葉老太太身邊教養長大,人也聰慧,自來得兩個老人的喜愛,因此她的夫家,不同于葉妙娥和葉妙嫦都屬于低嫁,葉妙婉的夫婿是葉老太爺精挑細選的,對方是翰林院掌院柳大人的嫡長孫,書香門第,還是柳家下一任的繼承人,本身也極為出色,不到二十,便已經是舉人功名,如今才三十出頭,便已經是正五品的戶部員外郎,和葉父平起平坐,可以說前途無量。 但這門婚事說起來是葉妙婉高攀的,所以嫁入柳家后,她一直都有些戰戰兢兢,也不全是因為葉父不給力,更也因為嫡親兄弟年紀太小,來日也不知道如何?不過伴隨著阿瑤入國子監讀書,越來越出色后,葉妙婉在柳家的底氣也越來越足。 如今阿瑤以十六歲之齡,成為大寧朝開朝以來最年輕的的狀元,還是六元及第。 若無意外的話,將來必定是前途似錦,一片坦蕩。 自此,她柳家當家夫人的位置,再無人可撼動。 除了葉妙婉之外,最高興的還是秋姨娘。 秋姨娘是七姑娘葉妙云的生母,七姑娘葉妙云做為大房唯一沒有出嫁的女兒,她雖比阿瑤只大了不到一歲,但如今也已經十七了。是大姑娘了,其實先前她曾定過一門親事,卻不想對方看著老實,實則內里藏jian,這才定下婚事,就鬧出一樁風流韻事,被人帶著孩子找上門。 對象是葉父找的,因此知道消息后,葉父是氣的不行。 葉妙云更是哭腫了雙眼,雖然最后退了婚事,但退婚這種事,吃虧的從來都是女兒家。 這件事明明就不是葉妙云的錯,但受苦的卻是她,此后過來登門提親的人都下降了一層,不是一些無才的庶子就是進門就能給人當娘的繼室。 葉母雖然也不甚喜愛庶女,但也做不出推人入火坑的事情,所以葉妙云的婚事就這般耽擱下來。 “姑娘,你放心,如今八少爺這般的出息,夫人也是厚道人,我兒一定能尋個可心的好人家?!鼻镆棠锩嗣畠旱念^發,語氣難得帶著喜色。 葉妙云聽到這話,微微紅了臉。 …… 葉家這一日真正的熱鬧,還是在阿瑤回來后。 “孫兒見過祖父,祖母,爹,娘?!卑帉χ娜肃嵵氐男辛艘粋€跪拜大禮,“總算是沒有給你們丟人現眼?!?/br> “胡說什么?你哪有丟人現眼。我兒是最出眾的,娘這輩子最驕傲的就是生了你?!比~母才不管其他人是什么反應,只一把抱住阿瑤,聲音都帶了些哽咽。 “娘?!卑幰曹浟嗣佳?。 葉父雖不能如葉母般感情外露,但他的胡子也是翹著的,“瑤哥兒,你給爹爭氣了?!彪m說他只得這一個兒子,但又如何?其他人家的八個十個,也比不得他兒子一個手指頭。 葉父無不驕傲的想到。 不說葉父,就是葉老太爺雖然嘴上沒說,但心里也是驕傲高興的。 雖說自從阿瑤入國子監讀書以來,他就沒少從老友的口中聽到他對孫子夸獎的話,先開始還是不信的,但一段時間過后,他也不得不承認,老大雖然沒什么天分,但真的是生了個了不得的兒子,光憑這一點,葉家的將來還是要交到老大的手里。 十三歲,瑤哥兒初此下場,便以案首的名次,成了秀才。十五歲,便已經是舉人老爺,大寧朝開國以來,十五歲的舉人,那也是屈指可數的。 本來今科的春闈,他的意思是再等三年。 畢竟孫子的年紀真的是太小了。 但瑤哥兒是個倔強了,無論如何都要下場。 勸說不住,便想著讓他受受挫也好,省的養成他心比天高的性格,但卻萬萬沒想到,他的優秀比自己想象的更厲害,在人才輩出中不但得了貢元,更是成了欽點的狀元。 現在,他更擔心了。 不是擔心瑤哥兒,而是擔心他風頭太盛,引起一些人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