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秦牧云牽著她手腕,柔聲道,“有你的地方,我都喜歡?!?/br> 趙羨詞倚在秦小姐肩頭,“我也是。原以為,回到這里會很開心??上?,也并沒有?!?/br> 甚至,還倍加傷感。 秦牧云握住她的手,用力捏了捏,“我們回家吧?!?/br> “嗯?!?/br> 趙家母子聲勢浩大的離開南省赴京而去,以至于南省幾乎人盡皆知。也知道他二人離開前,將宅邸交給了趙康打理,因此見福隆樓的人出入趙府,也不以為奇。 只是,這么一來,魏家和楊家就更覺得趙康礙眼了。 魏青梅雖然一直躲在藏書樓,但魏家并沒有因此放棄,反而直接找到了杜家。 杜三酉堅稱沒見過,但魏家有下人說,親眼看見小姐來杜家找杜翰林。 杜翰林已經關在家中有一陣了,因知道魏青梅在趙老板那里,倒也不急。于是,不管魏家怎么說,杜家父子都一口咬定沒見過。 杜三酉見兒子這么上道,難得欣慰一次。 這種事本屬于民間糾紛,民不舉官不究,但魏家實在不知道魏青梅去哪兒了。 只因為趙羨詞去杜家那天,福隆樓發生了轟動的竊賊案,趙羨詞作為當家的,誰也沒注意她是什么時候去的,眾人注意到的時候,趙老板就一直在福隆樓了。 只要杜家父子嘴巴緊,要想查到趙羨詞頭上并不是很容易。 趙羨詞本來還擔心杜家會有下人靠不住,誰知道魏家將杜三酉父子告上衙門后,杜家下人竟然沒有一個反水的。而且杜三酉因為當初跟趙自省學了做善事的習慣,在南省百姓心中,很受敬重。楊知府本來想暗地里借此打壓對這兩父子下狠手,這下也不得不犯了難。 畢竟,不管魏家再一口咬定人被杜翰林拐走了,就算做出許多證據來,找不到魏青梅就白搭。 魏、杜兩家的恩怨,在南省掀起了好一陣風波。 老百姓們茶余飯后,總是要談論一番,猜測著魏青梅到底去了哪里。 沒過幾日,竟有人將魏青梅和杜翰林的事兒編成了曲兒,各大茶樓酒樓都傳唱開來。 魏青梅躲著沒敢出門,不安地問秦牧云,“秦小姐,這樣能行嗎?” 秦牧云又寫完一出戲,笑道,“你放心,再唱一陣,楊知府保準放了杜家父子?!?/br> 第128章 128 尋找魏青梅的這段時間里,魏家和楊家一直沒得安生, 不僅家宅不寧, 就連南省的大街小巷都開始對他們指指點點,楊士顯和魏毅等人鼻子都要氣歪了。 這些日子,不知道從哪里流傳出一出戲, 演的是兩大家族為了利益, 逼迫弱女強嫁混賬官二代的故事。雖然戲中沒有指名道姓, 但情節卻與魏青梅和杜翰林的經歷幾乎相同,再加上這陣子, 因為尋找魏青梅, 都鬧上了官府, 以至于南省但凡有所聽聞的,幾乎立刻就能辨別出原型來。 而那些不知道的,也很快通過市井流言里搞清楚了戲里說的到底是誰。 因此, 不止魏家, 就連楊家都因此受到不少非議, 再加上杜家獨子鐘情魏青梅的事, 早已在南省廣為流傳, 大家也知道因為魏家看不上,拒絕了杜家的求婚, 便愈發增加了這出《兩相歡》的火爆程度。 尤其接連不斷的一出出戲唱下來, 不少人真情實感地為魏青梅和杜翰林難過落淚,除了痛恨兩大家族一個枉顧血緣親情,一個仗勢欺人以外, 更希望這對郎有情妾有意的苦命鴛鴦都終成眷屬。 趙羨詞沒想到,秦牧云僅僅是動動筆,就能有如此成效,實在令人驚嘆。 秦牧云笑道,“這也是你肯花錢,才能讓人譜成曲在各大茶樓唱出來,不然,也沒有這么大影響力?!?/br> “那還是娘子本子寫得好,”趙羨詞唏噓道,“只是,我原先看的那個故事——” 已經卡在山洞里大半年了。 秦牧云神情微頓,只作沒聽懂,但晚上還是把這些日子漸漸補全的故事給了趙羨詞。 趙羨詞美滋滋地看完,又特地把印了一份,把原稿整理完好好裝裱收藏起來。 她自來愛秦牧云的字,清麗靈動,每每一看都覺神清氣爽。 就像秦牧云這個人一般,雖然安靜,卻靈氣逼人。 當初秦牧云送她的詩冊,她還好生珍藏著,卻因為進宮帶行禮有嚴格限制,不得不留在母親那里,如今應該還在趙府。 趙府已經被趙羨詞封了。府內空無一人,晚晴奉命去翻找詩冊,順便整理府上的東西,免得積灰。誰想,沒找到詩冊,卻搜到一個冊子,內附許多名單。 她雖不知道是什么用,但瞧見冊子扉頁的署名就知道不可輕視。 指尖顫抖著撫過冊子上力透紙背的“趙自省”三個字,趙羨詞心情很復雜。 這個冊子里,記錄著趙自省的宏圖偉愿,也記著當初趙自省親自培養起來的一批人。這些人不僅數量多,而且幾乎遍布整個南省商場,各行各業都有,父親勢力之龐大,簡直令人震驚。 她一字一句細細翻閱,為父親規劃的商業版圖感到震驚。趙自省的生意,不止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竟然還規劃了一條南北商道。并且,這條獨屬于趙家的商道,當年已經開始布置了,就連現在的春和船塢那個梁春,都記錄在父親的冊子里! 趙自省計劃的商道,橫跨水路兩道,北至京中,南至南海,卻唯獨在揚城的位置上,用紅筆劃了一個叉。趙羨詞心中一動,翻開地圖后背一看,竟附有一行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