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不是這種秘書、打造文娛之星[星際]、權臣的哭包嬌妻[穿書]、南柯(SC,1V1)、快穿:小透明變身萬人迷(np)、荒誕黑夜(NPH偽骨)、若草物語、江家共妻(NPH 黑暗 強制)、我的淘寶成精了、不是謀殺的謀殺
舔刀弒血走到如今,一切枉然。 魏榮芊心里清楚,眼下死了一個謝密和一個謝時溫,這二府便是有十足的把握,也絕不會再輕舉妄動,兵行險招,走向這稍有不慎,便萬劫不復的謀逆之路了。 何況,段白二人手上的兵力皆已暴露人前,知曉了這些,他們又哪里來的把握同她正面強斗。 更不可能輕易起兵。 等他們反,那自然是等不得。 他們一時半會既是不反,那便逼著他們反,也得反。 彼時。 國庫空張,多地久旱無雨,又逢百年難遇的疫病。 正值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的當頭。 永安林府,承襲祖訓,帶頭開倉救濟,安置流民。此番善舉引起多處贊嘆,皆稱老丞相體恤愛民的性子得到了延續,民有所依。 教導有方。 林府的善舉,不但為林承在九泉下贏得一片盛名,也稍微彌補了林廣反叛的惡聲。 永安林家的事,傳到西平,進了魏榮芊的耳朵里。 她挑了挑眉,不著痕跡地莞爾一笑,心下忽有了對策。 國貧家弱,民不聊生,林府的舉動倒是提醒了她,該是朝廷出面,帶一眾達官貴族樂善好施,救濟難民的時候才是。 北紹遭逢旱瘟,百年不遇,實屬大難。 事出并非尋常事,子民皆是國之子民,國難皆是萬民之難,達官富族,貧苦百姓亦然。 應募富接濟,共渡難關。 圣旨一頒,百姓叫好與贊嘆的聲浪,此起彼伏。 魏榮芊身為太后,代掌大權,率先自太宜宮拿出了十萬兩白銀,率先垂范。 之后,魏府、段丞相府、白太尉府、以及其他官員,皆都前后捐銀救濟,共募了二百萬兩白銀。 北紹地大民廣,瘟疫蔓延多處,干旱之地又非一座城池,這些銀子加起來,定然是不夠的。 所需之數,遠遠未及。 朝堂上,官銜位居一品的共有三人。 丞相段升,陳郡王府陳幾山,靖國公府章承望。 既是募銀,太后身為權政者,自然先帶頭拿出了她的嫁妝體己。 其他官員,尤其是這三人身為一朝表率,眾官之首,又如何能置身觀望呢, 段升竭盡所能,拿出了十萬兩,靖國公府稍漲些,拿了二十萬兩,陳郡王府最是豪氣,拿了五十萬兩。 然而,盡人皆知,老親王謝蘊是四代襲爵,自謝寧淵太/祖那一輩分起便是親王之位,他所繼承的除了親王的位子外,自然還有數代所累計的金銀賞賜,財地田產。 西平的名流貴人中一直盛傳,說是滿西平盡半的鋪子營生,皆在他謝蘊的名下。 富可敵國。 謝寧和是謝蘊的獨生女,爵位承襲有著傳子不傳兄,無子不傳侄的舊規,致使這親王之銜到了她這處便斷了。 無從傳起。 后來謝寧淵體恤老親王,便為謝寧和封了郡,賜了號,其風頭一時竟蓋過了謝寧靖,萬眾矚目。 爵位雖然未能繼承下來,可謝蘊的萬貫家財,皆都悉數給了她,謝寧和嫁于陳幾山時,便是直接帶著親王府所有的家產,另設府邸。 取夫姓,帶妻稱,名為陳郡王府。 陳幾山本也是高官子弟,家財無數,這兩姓聯姻,二府所有的資產全都歸在了陳郡王府處。 謝寧淵尚還在位,北紹尚未南征北伐前,國庫的數目興許能與之比上一比。 延續至今,國庫虧空,陳郡王府儼然是富貴無二。 而捐出的這區區五十萬兩白銀,不過九牛一毛,實在不值一提。 魏榮芊同百官文武自然也是知曉這一點。 她不動聲色地收下了銀子,命段升與白慕石兼任欽差,趕往多地救濟。 可銀子不夠,便確實是不夠,不過幾日,這幾百萬兩白銀,如同閥門流水般,全都花了下去。 錢再募,無處可募。 民間疾苦,不知何處開始傳起,陳郡王府坐擁千萬兩金銀,財產無數,可對賑災救瘟,卻視而不見。 謠傳一經聲起,便越傳越盛。 太后‘不得已’,召了陳幾山入宮,同他推心置腹,字字珠璣,勸他正是國難,要慷慨解囊,為百姓著想。 這本是一場鴻門宴。 陳幾山也知曉太后言下之意想要讓他放些血,或是借機打壓他們府下的財勢。 他緊蹙眉頭,沉著嗓子問: “太后想要多少?” 魏榮芊和藹地笑了笑,風輕云淡地吐了一個數字。 “三千萬兩?!?/br> “黃金?!?/br> 話音如晴天霹靂。 陳幾山只以為她是要放陳郡王府的血,卻未曾料竟是直接要他的命。 三千萬兩白銀他尚拿得出,可這三千萬兩黃金,從何而來? 傾家蕩產。 若真是傾低而出,許是有些可能,然而,他知曉這不過是魏榮芊逼死他的一個由頭罷了。 明白了這一層,還如何肯心甘情愿同太后多言。 直稱無錢。 太后倒也不急,笑盈盈地將他放回了府,讓他再仔細考慮些時日。 陳郡王府拒絕出錢賑災一事不脛而走,四處皆傳他自私吝嗇,見死不救,一心只圖自己榮華富貴。 不配為官。 百姓積攢的怒怨,似是終于找到了缺口,傾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