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不是這種秘書、打造文娛之星[星際]、權臣的哭包嬌妻[穿書]、南柯(SC,1V1)、快穿:小透明變身萬人迷(np)、荒誕黑夜(NPH偽骨)、若草物語、江家共妻(NPH 黑暗 強制)、我的淘寶成精了、不是謀殺的謀殺
長女白問月,絳唇映日,巧笑嫣然,倒是少見的天香國色。 兩人的差別,高下立見。 他心中暗道,縱是納娶這樣的事,太后也是要圧皇上一頭的,這白家二位小姐,她偏偏欽點了艷圧一籌的白二小姐指給魏將軍。 可他轉念又一想,太后久居深宮,這白二小姐又無風評,她如何得知小姐的傾城絕色? 況且,這白四小姐也是皇上欽點冊封的,中間似乎也無爭論。 元木百思不得其解。 他也未深加揣測兩位主子的用意,在宮中做事,講究的便是半分明白,太過糊涂與太過清楚,都會招來殺身之禍。 白府出手闊綽,大力行了賞,元木與白慕石寒暄了幾句,又交代說二位小姐若是顧慮年紀,圣上特意囑托吩咐,也可同日成婚與進宮。 白四小姐的進宮之事全面由他來料理,需要的籌備與封賞,后續也會一一送上府。 至于白二小姐的婚事,方公公會與將軍府接手,所需的納吉、采征、送聘一事,全由太后親手cao辦。 臨走時,元公公笑的春花燦爛,同白慕石道:“白大人,可喜可賀啊,結了皇家與魏家兩門親,往后定是官運亨通?!?/br> 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誰又不懂呢?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白慕石,轉而打道回宮。 伴君如伴虎,何況是一山不容的二虎之斗。 白大人心里還是精明啊。 第4章 鎮國將軍 北紹謝氏,位于大榆以北,與西羌比鄰而居。 先帝謝寧淵 有勇有謀,大將軍魏榮延驍勇善戰。 謝寧淵登基十多年,東征西討,一心執迷于開疆拓土,統一中原。 那段時期兵荒馬亂,不管是哪國的皇帝,聽到謝寧淵與魏榮延這兩個名字,都要頭疼上好一陣。 北紹征戰頻繁,列國諸侯被戰事逼得太緊,走投無路。正欲準備聯手抗北。 結果謝寧淵同大榆在潁州一戰時,不幸戰死了。 謝寧淵的死讓人措手不及,北紹大亂,天下皆喜。 這場內亂以魏榮延的meimei魏皇后為首。 魏皇后在消息未傳開前,當機立斷決定聯合外戚,集結西平所有的兵馬,殺了謝氏的三個親王。 等到謝寧淵戰死沙場的消息傳到西平人盡皆知時,這能繼承大統的,只剩下魏皇后名下撫養的一名五歲幼子。 謝歡。 謝寧淵一死,北紹的幾十萬兵馬,全都落到了唯一的大將軍魏榮延手中。 依仗著魏榮延手中的兵權,謝歡的登基之路暢通無阻,連帶著魏皇后親政輔佐一事,也一通百通。 謝歡登基,國號改字天和,尊皇后魏氏為圣母皇太后,大將軍魏榮延封一等鎮國將軍。 魏太后攜幼皇登基,稚子年幼手無實權,朝中大小事務皆由太后暫理;而魏榮延又握著幾十萬的兵權,一時間,魏氏宗族權傾朝野,無人能與之抗衡。 謝寧淵的死,讓周國有了喘息之機,鄰國周邦皆都認為此時應乘虛而入,攻其不備,將北紹分吞干凈 于是。 北紹很快陷入了四面楚歌,腹背受敵的局面。 可北紹能領兵應戰的,只魏榮延一人。 他獨自肩挑起北紹的數桿大旗,從大榆至陳國,再從陳國到燕國,面對四起的狼煙,他金戈鐵馬,縱橫沙場,生生扭轉了局面。 謝歡登基的十幾年里,魏榮延大多都在外抗敵,說是將軍輔國,實則朝中真正大權在握的,只有魏太后一人。 魏央五歲時母親因病故去,彼時魏榮延還遠在廊平同吳國打得難解難分。 魏榮延只這一個兒子,魏太后也只這一個親侄兒。 母親病逝,父親在外征戰,偌大的鎮國將軍府,只剩他一個五歲的稚子當家做主。 太后對他疼愛有加,心中又多番不忍,于是在魏夫人病故不到半月,她親自將魏央接到了太宜宮,日日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地精養在身邊。 這一養,就是三年。 直到過了三年之久,魏榮延才分出身來回京悼念亡妻。 他只身回到西平,在太宜宮待了一宿。 誰也不知他同太后說了什么,只知第二日他將魏央從皇宮里接了出來。 并同魏央道:“男兒應挽弓提槍,提刀上馬平天下。在這深宮內院里養尊處優,是無法保家衛國的?!?/br> 他牽著魏央的手,望著十丈宮墻,踩著長巷青石,走的很慢。 “策馬渡懸崖,彎弓射胡月,當為大丈夫?!?/br> —— 魏央八歲同他父親投身軍營,十二歲上陣殺敵,十五歲便能沖鋒陷陣,橫掃千軍。 等到了他十八歲的這一年,便已經是封侯拜將,家喻戶曉的少將軍了。 也是這一年,魏榮延積勞成疾,身心交瘁,死于同大榆的潁州之戰。 十五年前,謝寧淵與大榆交戰敗北亡故,北紹失去潁州。 十五年后,魏榮延同兒子魏央奪回潁州,魏榮延戰死。 一個邊城小池,葬送了北紹的一位賢王與一名大將。 是命運使然,也是天命為之。 魏榮延死后,魏氏的兵權自然傳到了魏央的手上。 烽火連年,北紹數百年積攢下的國底幾乎消之殆盡,幾十萬的兵馬也死傷無數,等到魏央接到兵權時,所有的新兵老將加在一起,不到八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