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892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而這些空置出來的船也不會這么快就返回中原,而是要在朱允炆他們派人帶領下,沿著西海岸向南北兩個方向航行,探索更遠的地方。 至于工部帶來的人手,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將探明的各處礦藏開采出來,建立冶金產業,為朝廷輸送物資。 隨著支援到位。 北美大陸,迎來了第一次跨時代的高速發展。 數不盡的人力和資源被運到新金陵。 朱允炆他們前期在海邊建立的城寨,被放棄成為海岸防線前哨。而新金陵城則是選址在海峽后面內水區域旁的三角地帶。 海邊的碼頭沒什么大用了,水深不夠,若是往后朝廷再研制出更大的船只就沒法??苛?。 倒是海峽里面的內水區域,屬于難得的深水港,盯好的新金陵城南邊就很合適。 隨著朱壽來的海軍官兵們,部分前出向東繼續探索這片新大陸,而大多數的人都就地轉變成了工人,開始為大明在新大陸上的第一座城開始建設工作。 …… 第六百八十七章 朱允炆的偉大設想 新金陵的建設工作已經有序開始了。 跟隨東海艦隊抵達新大陸的工部匠人們,有著豐富的建城經驗,就地取西海岸的山石,配合已經加急建造出來的水泥廠,城池的建設不再復雜,而變得簡單起來。 歸附的殷地安人們,現在變得愈發恭順起來。 巨大的戰船就??吭趦人钏畢^域。 只要看上一眼,就覺得這些戰船能將這個世界上最堅固的城堡給摧毀了。 這些天國來人強大的如同神邸一般。 幸運的是,這些天國來人足夠的仁慈,他們不光為部落提供了足夠的食物,而且更加的美味。 他們甚至開始在海灣里的這邊土地上,建造一座史無前例的巨大城市,為他們搭建可以徹底遮風擋雨的房屋。 那些人還從船上搬運下來了一種格外柔軟的東西,被天國來人稱之為棉花,開始教授部落里的女人們如何用那種被稱之為紡紗機、紡織機的東西,將這些棉花變成柔軟暖和的衣服。 他們還將棉花的種子也帶來了,開始在那些無法種植糧食的土地上培育栽種。 殷地安人們,開始暢想著自己終有一天也能如同天國里的那些子民們一樣,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而在東方千里之外的大平原上,明軍也開始大規模的對那些不愿歸附大明的部落,發起了更大的攻勢。 人,就是生產力。 這些不愿歸附的部落子民,將會成為那些已經歸附大明的殷地安人的手下,將會成為新金陵等級最低的群體。 先進的生產工藝,徹底的碾壓了原始的美洲大陸,帶來的效果顯而易見。 “新大陸的開發,還需要漫長的歲月,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在侯爺到來之前,我們已經向東探索了千里之外的地方,這里的土地很肥沃,不輸于朝廷一直宣傳的交趾道等地。 而這里卻又地廣人稀,不論是將栽種出來的糧食運回中原,還是將中原的我朝百姓遷徙過來,都將會讓無數人吃飽肚子。 更不要說,我們已經在這里探明的各類金銀銅鐵礦藏,以及太孫很久之前提及的那種黑油?!?/br> 新金陵城西邊,海邊正在被改建為海防戍堡望樓的城寨上,朱允炆看著前方海面上,已經起錨揚帆西行的幾條戰船,語氣平靜的說著。 在他的身邊,舳艫侯朱壽身著武將常服,腰上別著戰刀。 朱壽笑著說道:“督撫歷經艱難險苦,跋涉萬里之遙,為朝廷開辟了新大陸的路線,此功將青史留名?!?/br> “所謂青史留名,也不過是身后虛名,只與后人言說罷了?!敝煸蕿涩F在很平靜,看著海面上漸行漸遠的船只,好奇的詢問道:“大概要多久,才能返回應天?” 朱壽想了想說道:“大概要半年之久,再快也快不了多少。等以后鐵甲蒸汽船出來了,或許能快上一些?!?/br> 朱允炆嘆息了一聲:“要這么久啊……這條路真的長?!?/br> 他沒見過這條海路究竟是怎樣的,他們當初都是按照傳說之中的路線,找到了那條冰封的海峽,才一路走到新大陸來的。 朱壽說道:“其實主要還是不熟悉海路,船隊只能在看見海岸的位置航行,所以耗時很多。若是能找到并且記錄下從松江府直達新金陵這里的海路,大概只要三四個月就能抵達?!?/br> “朝發夕至,不知將來的人,能不能做到這一點?!敝煸蕿砷_始有些聯想起來。 這樣的事情,在他看來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畢竟在過去人們并不知道海的對面,會有一座新大陸,從來都是存在于傳說之中。 而現在,他們確確實實的找到了新大陸。 朱壽感慨道:“朝發夕至啊……那恐怕得很多很多年了?!?/br> 朱允炆笑了笑,搖著頭。 他站在望樓上轉過身,看向正在建設的新金陵城。 “我之前在離開中原的時候,聽說過一些事情?!?/br> 朱壽跟著轉過身,側目詢問道:“督撫聽說了什么?” 朝廷眼下對這位的看法很復雜。 不少官員認為,皇室對其太過寬容,如今這個時候雖然新大陸遠離中原,但也不該授予高位重權。 朝臣們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一旦新大陸發展起來,將來遷徙百姓和兵馬過來,這里可就是一個獨立于中原之外的國度。但凡這位有些什么旁的心思,朝廷將會徹底失去新大陸。 甚至于,只要這位有心,在新大陸潛心歷練,屯兵屯糧,說不定有朝一日就會有成千上萬的兵馬忽然出現在應天城下。 但也有些官員覺得,皇室能如此寬仁,可以說是歷朝歷代皇家之典范楷模。不論這位往后到底如何抉擇,皇室總是能在道義上立于不敗之地。 而至于說新大陸會反攻中原,對這些官員來說,恐怕這就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情。 新大陸能否發展起來,又會發展到如何地步,皆要仰仗朝廷的支持。 只要朝廷一聲令下,停止新大陸的開發,將這里的官員和兵馬撤回。在這些人的家室都還留在中原的前提下,也不會有多少人愿意冒著滅族的風險跟這位一起去拼什么前程。 在這種種立場之間,朱壽選擇了聽從皇帝的旨意,又或者是太子和太孫的諭令。 至少從目前來看,朱壽看不到眼前這位會有什么異心。 就算有,自己帶來的數萬海軍官兵,也能在朝廷都不知道的前提下,就將所有的風險都控制扼殺在新大陸這片遙遠的土地上。 哪怕將來有一天,朝廷另派武將過來接替自己。 朱壽都相信,只要是大都督府下的人,都不可能作勢這位在新大陸掀起風浪。 朱允炆哪知道這么一會兒的功夫,舳艫侯朱壽就已經想了這么多。 他笑著開口道:“我當時聽說,工部尚書張二工帶著人研制出了一種叫做火車的東西,行駛在兩條鐵軌上,雖然當下速度不比奔馬快多少,但勝在載貨多。 不知道朝廷這一次,有沒有這方面的匠官過來? 畢竟新大陸這邊,只要越過西海岸這邊的山脈,過去之后,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很是適合建造鐵路。 到時候沿線的各種資源都能更快的運到這里,再裝船送回應天?!?/br> 朱壽皺眉想了一下,才開口解釋道:“那需要很多的人力才能做到,更要拿出數不盡的錢糧?!?/br> 朱允炆卻是擺擺手:“這都好辦,錢糧不需要多少,只要這邊接下來一直開墾土地,做到糧食能自給自足。咱們只要帶著大軍在東邊的平原上不斷發起攻勢,將那些本土人都抓過來,鐵路不缺人手去修建?!?/br> 朱壽愣了一下。 在他的腦海中,朱允炆所說的這番cao作,怎么如此的熟悉。 朱允炆則已經接著說道:“鐵路肯定是要建的,不然新大陸如此遼闊,我朝統治成本將遠比修建鐵路更加昂貴。甚至,我想將這條鐵路修到大陸的另一邊,去看看那邊又會有些什么?!?/br> 朱壽這時候就變得沉吟了起來。 許久之后,朱壽方才再次開口道:“那至少也要等到我們將這片土地徹底查明之后,才能清楚,這片土地的另一邊有什么?!?/br> 朱允炆卻搖了搖頭。 他轉過身,雙眼定定的看著朱壽。 這讓朱壽有些不太適應,脖子僵硬的轉了轉。 朱允炆則是說道:“不知道舳艫侯有沒有聽過一種說法?!?/br> 朱壽微微躬身頷首:“還請督撫賜教?!?/br> “賜教不敢說,只是一種說法而已?!敝煸蕿呻S意的擺擺手,然后雙臂舉起,在胸前抱了一個圓,他笑著說道:“這個說法呢,就是說咱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圓球,大到我們不能用眼睛看到這個圓球的弧線。 但只要我們一直朝著一個方向走,就已經能走回出發點。所以我就在想,既然我們向東渡海,能找到新大陸。那么我們繼續沿著這片土地向東走,會不會走到歐羅巴,然后逆著前元當初的路線,走回中原?” “這……” 朱壽瞪大雙眼,對這樣的說法很是震驚。 他從來都不會去想,自己腳下的土地其實是一個圓球。 若當真是一個圓球的話,那另一邊的人豈不是要掉下去? 天下之間,難道不該是一個平的嗎? 這個平原上,因為高低不一,所以有山脈有河流,所以河流里的水會向著低處流淌。 很顯然,朱壽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 而朱允炆卻只是笑了笑,他的目光已經投向了遠處的海面。 在朱壽還在消化著這樣的說法,思考著準備用怎樣的言語去反駁的時候。 卻見朱允炆已經是抬起手指向海面。 “那么……舳艫侯又如何解釋此時,我們所看到的船隊,現在只能看到船帆而不能看到船體?” 朱壽臉上神色恍惚了一下,身子僵硬的轉了過來,雙眼看向海面。 在海面極遠處,已經帶著新金陵這邊前期尋搜到的部分新物種,返回中原的船隊,赫然只剩下一面面巨大的船帆在海面之上。 而船體,卻全都消失不見了! 朱壽的瞳孔猛烈的收縮了幾下,微微張著嘴,從嗓子里呼出一道道急促的氣流。 朱允炆面帶微笑:“難道是這些船沉到海里去了?”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