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890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京中因為朱樉在直隸道大開殺戒,造成了不小的動靜。 只是有太子爺坐鎮中樞,倒也沒有掀起多大的風浪。 朝中彈劾的人不少,但那也是本著國家穩定和人心去的,也算不上有錯。 直隸諸府在看明白了朝廷無動于衷的反應之后,也明白了這是一次無法反抗的清理。 南直隸的官場就這么經歷了一次大的震動,無數官員落馬,數千官吏被處斬,牽連數萬人家。 只是權力和利益的清空,很快就被朝廷用新人填補上了。 舊得利益體被打破,在清楚了無法反抗之后,地方上新的政治體系很快就搭建了起來。 這年頭。 自從朝廷開了考公制之后,人們才真正反應過來,天下是不缺當官的。 一旦將朝廷逼急了,現在只是下放到舉人可參與的考公制,說不得就會繼續下放到秀才便可參與。 而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大明剛剛立國那一會兒,天下百廢待興,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而科舉還沒有恢復,前朝官員相繼被棄用,朝廷里很多官員都是秀才身。 當時,不少六部各司的高官,都只有一個秀才的功名。 但這并不妨礙朝廷用人。 而在西南,局勢一直保持著平靜。 朝廷在一步步的蠶食著西南土司的權力范圍,以工吸引西南土人、苗人等從大山里走出來,已經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而隨著西部鐵路的開工建設,朝廷除了要照顧西部鐵路沿線百姓想要做工的期望之后,也已經開始從西南將那些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人給集中拉到西部,參與建設西部鐵路。 這樣的政策一出。 讓本來還擔心大規模遷徙西南土司地區百姓,可能會帶來財政壓力,以及可能會導致百姓反對遷徙的問題,一下子就變得迎刃而解了。 本就窮苦夠了的西南土司地區百姓,在看到那些已經開始為朝廷做工的同鄉們,開始每天往家里賺著白花花的銀子,他們又怎么可能繼續安心待在大山里。 這個時候能賺錢才是最重要的,甭管是不是要去從來都沒有去過的西北。 朝廷一時間,似乎變得政通人和起來。 而在遙遠的大洋上。 波瀾壯闊的海洋,給了第一批走出中原近海的大明皇家海軍官兵們巨大的視覺沖擊。 但是,當那如同一座座山峰一樣的巨浪,每一次都用出了要將整個艦隊撕裂摧毀的滅世之力后,整個艦隊的人心中只剩下早日抵達大洋彼岸的念頭了。 陸地。 成了整個大明皇家海軍東海艦隊東渡分艦隊的統一期盼。 這幾日,海上相對風平浪靜。 巨大的蒸汽戰船,在這樣的風浪下如履平地。 頂層可以眺望整支艦隊的艦隊指揮船艙里。 大明舳艫侯、皇家海軍東海艦隊總督、東渡分艦隊總兵官朱壽,正在召開例行會議。 在他的面前,除了艦隊各船的將領副手,還有朝廷各部派出的主官,以及如太醫院、上林苑監的主官。 會議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時候正輪到太醫院的人發言。 “通過我們的觀察,遠洋航行,海軍艦隊官兵和水手們遇到的最大問題,除了長期處在海上而導致的精神壓力,便是身體上因為長期缺少新鮮食物出現的部分問題?!?/br> 每天醒來,看到的除了一望無際的海面海水,就是時不時鋪天蓋地的巨浪,不論是誰內心都會承認著巨大的壓力,從而導致軍心低迷。 而新鮮食物,更是成了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東西。 若不是明軍嚴苛的軍紀保證,太醫院的人可以保證,換成別的地方的人,早就出現大問題了。 朱壽沉眉點頭,這個問題已經在艦隊里出現了。 前幾天就出現了一名艦隊官兵落水的情況。 誰也說不清,那官兵到底是失足落水,還是因為心中的壓力而主動跳水的。 至于食物的問題更是顯著。 只要是吃干糧,官兵和水手們便只覺得如嚼干蠟。 一旦哪一天,艦隊煮了數量并不多的豆苗、紅薯藤葉,那必然會遭到所有人的瘋搶。 在這個時候,新鮮的食物遠比大魚大rou更受歡迎。 太醫院的人繼續說道:“因此我們建議,等這一次回京之后,需要和龍江造船廠通氣,增加遠洋戰船上可以用以栽種培育豆苗、紅薯藤的地方,另外希望上林苑監能多培育出一些適合長期反復種植,并且短時間就能長成的菜蔬?!?/br> 船艙里,工部和上林苑監的主官點點頭,將太醫院的提議記在面前的本子上。 這些東西,都是要妥善保管,等待回京的時候匯總到一起,交到朝廷手中,為往后大明皇家海軍能否雄霸大海大洋做準備。 朱壽沉吟片刻,開口道:“等這一次抵達新大陸目的地,有些問題便需要著手準備改善。 就比如這吃的問題,新大陸說不定會有不少咱們中原沒有的菜蔬,到時候就可以弄到船上栽種。 等艦隊靠岸之后,工部的人不光要開始筑城,建造各種東西,也要抽空將艦隊船只有針對的改進一下?!?/br> 這還是工部和上林苑監的差事。 兩個衙門列席的主官,一一點頭。 這時候,船艙正對面船首位置的主桅桿上,一名海軍官兵,已經是順著桅桿滑了下來。 不多時就出現在了指揮艙室外。 “稟大將軍,咱們找到地方了!” 眺望兵一句話,立馬就讓整個艙室里的人全都站了起來。 朱壽立馬當先沖出艙室,爬到了艙室頂部的觀望臺上。 在觀望臺上,是有一個固定的大型望遠鏡在的。 朱壽雙手抓住遠望鏡,腳步挪動,緩緩的對向艦隊左側。 在遠望鏡的視界里,連綿的海岸線和山峰下,一座明顯是新建的城寨和深入海水的碼頭,赫然出現在朱壽的瞳孔中。 即便艦隊因為之前有船只太過貼近海岸航行而觸礁沉底的先例存在,而從此和海岸保持著三十里的距離航行。 但在遠望鏡里,碼頭上的大明龍旗卻是那么的清晰。 “是咱們的人!” 朱壽離開望遠鏡,握緊雙拳高呼了一聲。 原本跟著他沖到眺望臺的眾人立馬歡呼了起來,緊接著整艘旗艦上的官兵和水手也開始歡呼起來。 最后,整個艦隊的船只都拉響了號角。 “船隊靠近碼頭十里,放下快船探明航道,登上碼頭?!?/br> 朱壽開始下達指令。 整個船隊立馬轉動方向。 所有人都開始忙碌起來,在這個深秋,他們已經航行了許久許久,這一刻終于是在付出了一路之上的犧牲后到達了目的地。 朱壽一直停在眺望臺上,隨著碼頭越來越近,他已經可以不用望遠鏡就能看到碼頭上有越來越多的人,從后方的城寨里走出來、趕過來。 朝廷艦隊出現在海面上的消息,僅僅只用了一刻鐘的時間,就傳到了朱允炆、孫成的耳中。 最近西部平原上的戰爭已經逐漸停了下來,隨著冬季的即將到來,不論是大明和歸附的本土人還是那些不愿歸附的本土人都選擇開始積極的為過冬做準備。 消息一到朱允炆耳中,他就立馬帶著孫成,招呼著所有人趕往碼頭。 “喜迎王師到!” “喜迎王師到!” “孫成,讓所有人都停了手上的活,趕到碼頭上去!” “告訴殷地安人,讓他們也全都去碼頭上,換回他們以前的衣服,歌舞起來!” “新大陸喜迎王師到!” …… 第六百八十六章 新金陵 對于北美新大陸上的明人們來說,沒有什么比看到故鄉的人和事物,更加的激動了。 隨著他們找到新大陸,初一開始是興奮的,無不期待著歸國的那一天享受功成名就的榮耀加封。 但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新大陸的落后和無休止的進行著在中原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讓每個人都覺得乏味。 加之后期接連不斷的征討,所有人都需要同時進行著好幾樣事情。 當初明明是大明最精銳的邊軍,現在不光要做本職殺人的事情之外,有的人要去建造城寨,有的人要去修筑碼頭,有的人要去開墾種田,還有的人要去做洗鹽、鋪橋、修路、養殖等等事情。 長期如此,讓不少人開始懷疑,自己在這片新大陸究竟要做些什么。 每天一睜眼,不是接到軍令要再一次深入大平原和那些本土人作戰,就是要在海邊做那些繁瑣的事情。 當海軍艦隊出現在海面上的時候。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一樣,頃刻間就傳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于是。 整個海邊的城寨都沸騰了起來。 王師到來。 這預示著朝廷終于要開始大力開發新大陸,而他們這些第一批尋找到新大陸的有功之臣,也終于是有機會返回中原,去接受朝廷的封賞,去和就別的家人團聚,回到那熟悉卻似乎已經有些陌生的原本生活之中。 明人們手中拿著鋤頭、鏟子、簸箕等各種東西,在碼頭和海岸邊朝著海面上緩緩駛來的艦隊揮舞著雙手。 而那些被朱允炆稱之為殷地安人的新大陸本土人,則已經換上了他們特色的裝束,在碼頭上成群結隊有組織的跳起了屬于他們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