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869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終于,現場有一道相較其他人,顯得有些年輕的聲音響起。 “或許……我們可以一直將朝廷拖到放棄圖謀?” 彭添保立馬眼前一亮,循著聲音就看了過去。 一張年輕的面孔,出現在彭添保的視線里。 竟然是自己的嫡長孫彭仲! 彭添保眼睛里的亮光更多了一些,面露笑容的鼓勵道:“仲兒,你與爺爺再說說,如何將朝廷拖到主動放棄對我們的圖謀?” 年輕的彭仲一瞬間就被在場所有人盯住。 年輕人的眼神有些躲閃,臉上也紅了起來。 只見他低著頭小聲道:“我們在這里生活了數百年,總要比朝廷更熟悉。哪怕是現在土人們因為朝廷開出的工錢,都想要離開??伤麄兛傔€是土人吧,一旦朝廷不再給工錢,他們還會跟著朝廷嗎? 中原的書上說過,存地失人,則人地兩失;存人失地,則人地兩存。 只要我們帶著忠心的人躲進山里,和朝廷的兵馬糾纏。他們不熟悉山里的情況,沒有機會絕對不會出手,但這個時候我們卻可以隨心所欲的襲擊他們。 只要將朝廷的兵馬拖在山里幾年,朝廷肯定會支撐不下去的?!?/br> 一口氣說完之后,彭仲的臉已經一片通紅。 他想了想,又補充道:“其實在之前,我們也是這樣做的……” …… 第六百七十一章 均田令 西南的局面在一天一個樣。 往日里在大山里生活了一輩子的土人、苗人,在朝廷開始的豐厚工錢下,也紛紛走出大山,前往朝廷在各處開建的工地上。 世襲了數百年的土司們,自然是不樂意的。 即便知道朝廷有心徹底革除土司制度,但他們還是想要嘗試一下,看能不能保留下已經傳承了數百年的權勢。 而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卻是另一幅景象。 所有人都期待著能有不同的變化。 沒有人會固執的想要過原本的苦日子。 于是,那些印第安人開始嘗試學習簡單的大明官話。然后這些印第安人就神奇的發現,只要他們能用大明官話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那些富有且慷慨的人,就會招攬他們去干活,然后就會給他們拿些亮晶晶白花花的鹽。 后來這些人不給鹽了,也不給rou了。 但他們開始嘗試著教會那些愚蠢的族人,讓自己去生產那些如白雪一般的鹽,教會他們用山上的松針樹去熏制在山上和草原里狩獵到的獵物。 那些有著精美服裝,鋒利武器的明人,就如同是上天賜予這片土地最美好的禮物。 反正在現在美洲大陸西部的印第安人們,堅定的認為,朱允炆他們就是上天贈予的最美好的禮物,是天賜的使者。 通往西海岸的山谷中,一條道路正在從草原連通海岸。 天賜的使者們要在海岸邊建造一座傳說中的城池,要在海邊建造一座連接大洋對岸的碼頭。 于是,印第安族群里的長者們,聯系了整個西部大平原的同族人,紛紛從草原深處走向海邊。 大概是想要讓天賜的使者們高興,這些印第安部落的長者們,竟然在很短的時間里就發動了超過五千人開始為天賜的使者們工作。 他們并不要求能吃飽能穿暖和,只希望這些天賜的使者,能夠教會他們更多的東西。 “對于這些本土人希望學習更多,這件事情算得上是好事,但還是要注意不能所有的東西都教會了他們?!?/br> 站在西海岸遠比海邊的山上,朱允炆目光看向正在就地取材建造城池和碼頭的海邊,輕聲細語。 孫成就站在他的身邊,回頭看了一眼山里那條通往草原的碎石路。 “最多只會教授他們最基本的建設技能。再者說,更多的本事,以我們現在的人手和能力,也完全做不到?!?/br> 朱允炆點點頭:“眼下我們自己最缺的就是冶煉鍛造和水泥生產,也不知道朝廷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將這些人給派過來?!?/br> “公子在擔心什么?” 孫成低聲詢問了一句。 因為朱允炆現在還沒有得到朝廷在其政治地位上的認可,他現在便一直是以公子相稱。 朱允炆淡淡一笑,收回視線,雙手兜在一起看向孫成:“你知道這些本土人為何現在會如此信服我們?” “因為我們沒有惡意?然后我們帶著他們過好日子?” 孫成眉頭微皺,低聲揣測著。 朱允炆卻是搖著頭:“這些都是其次,而最重要的是我們帶來了他們從未見過的東西??梢坏]有了新的東西拿出來,他們就會開始質疑我們?!?/br> 孫成臉色一凝,語氣陰沉道:“我們帶了不少火藥,一直都未曾動用過!” 他這意思很直白了。 只要那些本土印第安人敢有什么動作,他們從中原帶來卻一直沒有動用的火藥,就會教一教這些印第安人什么是世間真理。 “編練本土軍吧,就取名殷商遺民軍?!?/br> 朱允炆淡淡開口,并且要在不經意間坐實這片新大陸的原始居民,皆是來自于中原。 事實上在他們當初和大草原上的本土人接觸之后,便開始調查這些人的來源。 只是很遺憾。 這里的本土人并沒有歷史記載,所以并沒有實質性的證據可以證明,這里的本土人就是中原傳說之中的那批殷商遺民。 但也沒有證據表明,這些人就是這片大陸的土著。 為了新大陸的長治久安,朱允炆不介意為這些人補充那遙遠的空白歷史。 孫成卻是眉頭一挑:“公子要做什么?” 朱允炆冷冷一笑:“讓咱們的人,好生教會那些本土人的孩子們,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大明人。至于他們的父輩……” 戰爭,是速度最快的減少人口的方式之一。 將本土印第安人編練成軍的想法,早就在朱允炆的腦袋里成型。 通過編練印第安人成軍,讓他們對外發動戰爭,不斷擴大大明在這片新大陸的地盤,繼而削弱外部的人口和內部印第安人的成年人口數。 這是不能明說的事情。 但卻要明明白白去推行的。 孫成目光閃爍了一下,卻沒有表示反對。 畢竟,即便是有他們當初最早接觸的印第安人牽繩搭線,這片大陸上的那些本土人部落,也不盡然全都愿意投靠大明。 還有很多部落,是不愿意改變現狀,更希望維持本來的格局,甚至是希望他們這些人消失。 孫成只是有些擔憂:“若是這些暫時歸附我們的本土人不愿意發動戰爭呢?” “和他們說,我們和他們需要更多的土地,需要一個安全的地盤,這樣我們才能教會他們如何種植水稻和小麥。而不用擔心,會被別人搶走?!?/br> 朱允炆的目光投向了山腳下臨近河岸的一片肥土地。 在那里現在已經種植上了他們從中原帶來的,經過蠟封保存的水稻和小麥。 孫成點點頭。 對于新大陸本土人的命運到底如何,孫成沒有多大的興趣。 他現在只想能將新大陸前期的建設做好,等到朝廷來了人,自己就能安安穩穩的返回中原。 朱允炆也不在意。 就算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失敗了,朝廷也會兜底。 自己左右不過是,做成了到時候回京之后多一份功勞,失敗了也不影響自己作為大明第一個發現新大陸之人的功勞。 …… 和新大陸的某兩位,心底全然不將新大陸本土人當做一回事相比。 領軍離京,執掌大明徹底革除西南土司制度的朱允熥,卻在思考著土人、苗人們的未來。 朝廷不可能永遠棄西南于不顧,也不可能坐視土司制度長久存在。 而今已經一只腳踏入盛世的大明,也絕不可不能再容忍土司制度。 西南百姓們是淳樸的。 土司老爺們是可惡的。 這就是朱允熥目前希望能在西南地界上豎立起來的局面。 為此,在西南周邊各處開始大舉將西南土司領地里的百姓拉出來,為朝廷做工干活的前提下。 朱允熥準備再在如今的局面上,小小的推進一把。 “尊大明監國皇太孫諭令,凡一應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招討司、長官司之土地,不論過往繼承之規定,均應依司內百姓之數,均平分之,各司主官當謹遵皇命,為民造福,不得阻攔瀆職抗令?!?/br> 朱高熾站在永順縣城外的河堤堆土高坡上,目光警惕的注意著不遠處的一隊土司兵馬。 在他的身邊,是朱尚炳帶領著的一千兵馬。 他實在是有些擔心,永順宣慰司的土司老爺們,會因為這一道太孫諭令,徹底打破原本還算是克制的局面。 這道均田令的下發,實在是戳到了西南土司們的心窩子里。 朱高熾的目光飛快的從那些滿臉質疑的永順宣慰司百姓臉上掠過,看向更遠處那幫被土司官兵護衛著的永順宣慰司官員們。 朝廷歷來丈量田畝,都不會將西南土司境內的土地劃入丈量范圍內。 這也導致,朝廷根本就不知道西南土司內部,到底有多少土地。 但按照中原內部的情況而言。 那些被朝廷流官直接治理的府縣,都能出現大面積的士紳官宦侵占百姓土地,那么這西南土司境內的情況,想必會更加的觸目驚心。 永順宣慰司繼承數百年的彭家,這時候會不會暴起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