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865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二者只要勾結在一起。 湖廣道可真的就要在幾年前起大亂了。 朱允熥嗯了一聲,轉口道:“再和輜重營說一聲,在澧水河邊選一塊地方,增建糧倉吧?!?/br> …… 覃江龍是大庸縣茅巖河鎮的百姓。 茅巖河鎮在大庸縣城和永順宣慰司之間,河對面就是永順宣慰司地界。 該鎮距離大庸縣城五十多里地。 小半都是山路。 覃江龍從拿到前面十來天干活的工錢之后,就為家里的老爹老娘還有婆娘孩子,在縣城里買了些東西,順帶著為全家扯了些布,預備著讓自家婆娘為一家老小縫制一身新衣裳。 帶著一大包的東西,覃江龍從領到錢當天的午后,與同鎮的另外幾個人一起往回趕路,到第二天下午,終于是回到了茅巖河鎮。 茅巖河鎮不大。 百來戶人家,若是放在中原,最多也就是個大點兒的村子。 所以覃江龍他們這些人回來的時候,立馬就引起了整個鎮子上的人注意。 尤其是覃江龍他們那大包小包帶回家的東西。 很快,真相和原因就傳入了鎮子上每個人的耳中。 覃江龍心里念叨著縣尊說的,拉一個人給二兩銀子的事情,回到家只是將帶回來的東西放下,將娃娃趕出家門,關上門,急匆匆的和婆娘鉆進被窩里搗鼓了一陣,就出了家門。 等覃江龍出了家門,到了鎮子上。 這才發現,另外那幾個一同回來的同伴,竟然是早就將消息傳開了。 覃江龍不由的暗罵了一句,自己大概要錯失一大筆銀子。 便將心思放在了河對岸的麻陽村的親戚家。 “龍哥兒,這時候才出門,這是和嫂嫂準備再要一個娃娃?” “龍哥這世間可是匆忙,可是這幾天累著了?” 鎮口,一陣嘲笑聲傳來。 人們笑過之后,便將心思放在去縣城做工的事情上。 覃江龍只是笑呵呵的不做聲。 這幫人只是將心思放在自家鎮子上,大概不會想著對河對岸永順宣慰司地界上拉人頭。 “反正縣尊也沒說只許咱們大庸縣的人做工?!?/br> “都是朝廷的事情,大庸縣的人可以做,對面永順的人自然也能做?!?/br> 覃江龍小聲的嘀咕著,不知不覺已經是走到了河邊。 他抬頭看向對岸的麻陽村,臉上露出笑容。 自己也不用全掙了那拉人頭的二兩銀子。 只要給對面麻陽村親戚和其他人一兩銀子,自己得一兩銀子,就可以讓他們在這十天里往西邊更遠的地方拉人了。 一本生意經,已經無師自通的在覃江龍的心里出現。 …… 第六百六十八章 人山人海 像覃江龍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畢竟大庸縣才多大。 可是整個西南又有多大。 這些百姓最是清楚。 本村本鎮的人都不夠他們拉人頭的,這些從縣城做工領了錢回家的百姓,自然就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 大山里頭,雖說道路難走,可人們之間總是沾親帶故的。 朝廷在大庸縣招工作干活,給足錢糧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在西南的十萬大山里飛快的傳遞著。 第八天。 茅巖河鎮去往縣城的道路上,早早的就已經聚集了數不盡的人。 婦孺老幼站在道路兩側,滿眼期待的望著自家的兒子、丈夫、父親。 往日里總人口不過四五百人的茅巖河鎮,此刻鎮外的路上卻聚集著不下三千人。 從茅巖河對岸永順宣慰司境內過來的人,自然不會有家人陪伴。 如此一算,在剔除掉茅巖河鎮的婦孺老幼,光是這里就聚集了不下兩千五百名要前往大庸縣為朝廷做工的百姓。 這些百姓,也不分漢人、土人、苗人,都聚在一起,熱切的討論著去大庸縣為朝廷干活的事情。 在人群最前面,覃江龍自然是最引人注目的。 這里兩千五百多名即將前往縣城干活的人里面,有一千七百多人是通過自己和對岸麻陽村的人給拉過來的。 就算是分出去一兩銀子的拉人頭費,可只要自己能將這些人在今天帶去縣城,自己也能拿到實實在在的一千七百多兩銀子。 一千多兩的銀子! 這在往日,就是將整個茅巖河鎮給賣了,也賣不出這么多銀子。 以至于此前和覃江龍一同在縣城干活,回來拉人頭的其他幾人,眼睛里隨時隨刻都透漏著羨慕的神色。 倒是覃江龍有些可惜。 要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導致消息在第三天就被同鎮的其他幾個人知道,然后學著自己如出一轍的一個人頭分出一兩銀子,在場這兩千五百多人的人頭費,都得是自己的! 有了這么多銀子,自己往后都不用再待在這偏僻大山里的茅巖河鎮了。 等拿到了銀子,直接就可以在縣城里買一座院子,然后給一家老小都接進縣城里過日子。 甚至還能在縣城外頭買上幾十畝一等的水澆地。 茅巖河鎮的婦孺老幼們,聚在自家二郎跟前,小聲的叮囑著。 覃江龍卻是將自家的人喊過來,看了一眼日頭快要到出發的時辰,便低聲叮囑道:“我帶著人去縣城干活的時候,你們在家也不能忘了繼續去對面永順招人,還是一個人頭一兩銀子,托請咱們家在對面麻陽村的親戚幫忙。只要來了人,就讓他們去縣城,到時候報我的名字或者尋我都可以。咱們家能發多大的財,就看這一次了?!?/br> 家里的父母妻兒,紛紛點頭。 有覃江龍之前帶回家的銀子和東西,一家人現在只想著能賺更多的銀子。 覃江龍又對已經年邁的老父母說道:“家里的地能不種就不要種了,您二老也都上了年紀,給鎮里其他家種便是,咱們家收些口糧就好。 等回頭咱們家在縣城了安家,我就在城外買上一些地,再雇幾家人,咱們家到時候不用再干活都有吃不完的糧食了?!?/br> 老父母聽著兒子這般孝敬,自然是連連點頭。 倒是心里頭還是念叨著,要將今年這一茬莊稼給伺候好。 覃江龍又對兒女叮囑道:“你兩在家也沒什么事,往后沒事就往麻陽村跑,盯著一些,家里爺爺奶奶也多照顧著?;仡^去了縣里,爹給你們送進學堂,說不得往后你們也能讀書做官尋個好婆家?!?/br> 兒女立馬是樂的不住點頭。 大山里的孩子,總是幻想著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也總是想著能有朝一日走出去。 不管兒女的歡喜,覃江龍最后對著跟了自己一輩子的婆娘,小聲說著:“嫁到我家辛苦半輩子了,等這次我帶著人領到銀子,就在城里買幾間屋子?;仡^再買幾個伺候人的丫頭,每天就伺候著你和爹娘?!?/br> 婆娘羞答答的白了男人一眼。 伺候人的丫頭大抵是真的會伺候人,只不過伺候誰就說不準了。 婆娘推了覃江龍一把:“趕緊帶著人去縣里吧,千萬別誤了朝廷和官府定下的日子?!?/br> “曉得曉得?!?/br> 覃江龍點著頭應了下來,便轉身看向路上的人群。 他招呼了一聲,便開始頭也不回的向著大庸縣城方向趕路。 如茅巖河鎮這般好似大軍出動的場面,這幾日接連在整個大庸縣周邊的大山里發生。 自古財帛動人心。 過去要是有人說朝廷會給他們好處,定然會招來一頓唾罵。 可這一次,在那一千五百多名大庸縣百姓帶著朝廷發的銀子回家,再也沒有人會質疑了。 去縣城,賺銀子。 已經成了所有人的共識。 有些離著大庸縣城遠一些的地方,人們早幾日就開始出發。 百姓們的智慧也在這時候展現了出來。 如同覃江龍對家人的叮囑和安排一樣。 那些路遠的百姓,也是托付了家里的人繼續在更遠的地方拉人頭。 即便是在往年,可能會為了爭奪一條河水而發生過沖突的幾個村子,這個時候也盡數放棄前嫌,擁有著共同的目標。 而在大庸縣城外。 從那些百姓們拿著錢回家后的第五天晚上開始,就有人陸陸續續的帶著人回來。 消息在夜里頭被分別送進了縣衙和城外大營。 縣令李雨龍第一時間從溫暖的被窩里跑起來,安排衙門里的人在城外安置那些回來的百姓。 大營里也很快就傳來了消息。 開始讓回來的百姓們,在縣衙這幾天準備好的營地外面,繼續擴建工人營地。 錢糧自然是足數撥付。 為了能讓接下來源源不斷從大山里走出來的百姓看的真切,朱允熥更是讓輜重營和大庸縣,將百姓們的工錢三日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