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843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張輝在自己的腦袋里,為此畫了一個等號。 好不容易北征結束了,中原再也不會有來自于北方的危險了,自己也回到了應天城,躲進了詔獄。 可是又因為孫鎮撫跟著朱允炆要去尋找新大陸,他不得不擔負起北鎮撫司的部分差事,以至于自己在詔獄里的時間比之過去少了很多很多。 現在可倒好。 自己正要開展一項全新的實驗。 合共一百零八個韃靼人,已經被關在詔獄里頭了,就等著自己下手。 張·大明醫道圣手·輝的偉大實驗還沒有開始,宮里頭便傳話,叫自己親自帶著人往西南跑一趟。 張輝有點郁悶。 難道韃靼人和西南的土人就能有不同的地方? 嗯? 如果這樣想的話,自己倒是可以去一趟的。 于是,從應天城到岳州府大庸縣城,直線距離超過一千五百里,官道距離兩千五百里的路程。 張輝帶著錦衣衛的人,過江渡河游湖,再翻山越嶺,僅僅只用了五天就到了。 過了澧縣,沿著澧水河一路向西南方,過石門縣、慈利縣,五天之后的張輝終于是騎著馬帶著人,出現在了大庸縣城外。 澧水河在此處蜿蜒,在群山之間肥沃了一片平原。 河北面是大庸城,南邊遠遠的就能看到山巒之上,豁然露著一個巨大的洞。 這便是后世聞名世人的天門洞了。 如此絕景,張輝卻沒有觀賞的心情。 他現在只對土人和韃靼人的身體是否有什么區別,感到好奇。 “親軍錦衣衛指揮使司北鎮撫司,代管北鎮撫司千戶官,張輝,奉旨西南,爾等速報大庸知縣、大庸衛指揮使等有司文武官員,于縣衙集合?!?/br> 城門下,張輝的副手亮出錦衣衛的令牌,沖著守在城門前的官兵差役傳達著命令。 徒然見聞錦衣衛到來,讓城門前的官兵差役們不由心頭一震。 要知道他們這里雖然是流知縣,但因為抵臨西南土司,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天高皇帝遠了。 皇帝爪牙錦衣衛這么多年,可是很少有來到這里的時候。 忽然來了這么多錦衣衛,必然是出大事了。 城門下的大庸官兵差役,目光帶著些膽怯的望向張輝及副手身后。 過百錦衣衛緹騎! 一名錦衣衛就已經能讓一個縣城提心吊膽,現在卻來了上百人。 而且剛剛那人還說,那馬背上的是代管錦衣衛北鎮撫司的千戶官。 錦衣衛那么多的千戶官,這個人能代管北鎮撫司,可見背景深厚。 官兵差役們只是一瞬間便想到了很多,立馬是抱拳領命,轉身就讓城里跑去。 張輝等人則是慢了下來,騎著馬緩慢進城,且還有閑心觀察城中的情況。 大庸城坐落在澧水河邊,河岸邊地勢低,越往北邊去越高,縣衙和幾座官府衙門就坐落在靠近北邊的核心區域。 城中百姓人家不多,便是有也都是些土人裝扮。 岳州府是流知府,但這大庸縣北邊就有一個桑植安撫司,更不要說西南邊就是一個永順宣慰司。 所以臨近永順宣慰司的大庸縣城,多的更是兵馬走動。 朝廷要對西南土司下手了。 張輝心中明白,而到時候這座大庸縣城也必然會成為大軍的中軍所在,城南澧水河對面的平地大概都要被連綿的軍營占據。 而趕在張輝等人前頭進城稟報消息的官兵差役們,已經是到了各座衙門。 大庸縣衙,高堂之上。 大庸縣令李雨龍正愁容滿面。 西南邊的亂子已經半年多了,最近時局很是不寧。一旦永順那邊的亂子止不住,徹底爆發出來,以大庸城的位置,就是首當其沖。 不然朝廷也不可能當年在大庸城設立大庸衛,又在西南邊靠近永順的邊界位置另設大庸所。 這一片的朝廷兵力就有六千多人。 為的就是防住永順那邊的土司若是爆發沖突,會順著澧水河一路向下沖擊到岳州腹地,進而波及到整個湖廣道。 “這縣令還不如不當!” 李雨龍手臂撐在桌案上,手掌拖著下巴,滿臉焦慮,這些日子因為心中有火,嘴唇都起皮干裂了。 蹬蹬蹬。 縣衙的差役急匆匆的從外面沖了進來。 本就煩心的李雨龍眉頭立馬皺起,不滿的呵斥道:“是天塌了還是天門山崩了啊,規矩都忘了?” 差役這時候哪里顧得上解釋,直接說道:“縣……縣……縣尊,是……是是是……錦衣衛來了!” 一句話,就最后幾個字是最關鍵的。 堂下知縣座椅上,李雨龍蹭一下站起身。 李雨龍瞪大雙眼,滿臉的詫異,嘴唇都開始哆嗦起來:“錦……錦衣衛來了?他們來做什么?可是來抓本官的?” 一瞬間,李雨龍連少年時在老家偷看隔壁村寡婦洗澡的事情都回想了一遍。 自己在大庸縣為官,也沒做過什么壞事啊。 這破地方,可謂是窮山惡水,想要撈銀子都沒地方去。 差役搖著頭:“不知道,但很多,有上百人,領頭的更是錦衣衛里頭代管北鎮撫司的千戶官?!?/br> 錦衣衛北鎮撫司千戶官官居幾品? 正五品。 大庸縣縣令又是幾品? 正七品。 官品差距巨大,更不要說錦衣衛那先斬后奏的特權了。 就是岳州府的知府,錦衣衛也是能說抓就抓的。 李雨龍兩腿開始顫巍巍了起來,渾身打著顫,扶著桌案走到了前面來。 “人……” “人到哪了!”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土人宣言? 大庸縣衙里,面對錦衣衛的突然到來,知縣李雨龍慌亂的不知所措。 而這樣的場面,也在整個縣城里的各司衙門上演著。 差役則是想到先前在城門處的話,趕忙又說道:“老爺,還是趕緊準備吧,那邊錦衣衛先前說讓指揮使他們都來縣衙的?!?/br> “來咱們縣衙?” 李雨龍再次愣住,肩頭一震。 在差役茫然的注視下。 李雨龍忽的彎腰,雙手猛的拍著大腿:“快!讓人奉茶,快快快!將縣丞、主簿、典史還有六房的人都叫出來,咱們去衙門口等著上差到來!” 說罷,李雨龍已經是提著官袍往縣衙外頭跑去。 差役見知縣這般慌亂匆忙,趕忙動了起來。 不多時,大庸縣縣衙前,整個縣衙的人都出來了,神色不安的等在衙門口,望著城門過來的方向。 帶著人進城的張輝走的很是悠閑。 當他帶著人慢悠悠的趕到大庸縣衙前,便看到一大群人已經是等在了衙門口。 見到張輝這幫身著飛魚服的錦衣衛終于是來了,李雨龍懸著那顆緊張不安的心,臉上卻滿是笑容,雙手兜在一起快步上前。 “上官到來,下官有失遠迎,還請上官海涵見諒。下官已經在縣衙略備薄酒,為上官洗塵?!?/br> 說著話,李雨龍捏著衣袖小心翼翼的擦拭著額頭上因為緊張而滲出的汗水。 在他的身后,縣衙的官吏們亦是紛紛彎著腰低著頭,唯恐惹得眼前這些平日里殺人不眨眼的錦衣衛一個不快,便將他們統統給送去見各家的太爺太奶了。 張輝臉色平靜,心中倒是有些奇怪。 這大庸縣令倒是表現的過分緊張了。 他卻是不想,自己的身份,在應天城或許只能讓朝臣緊張一下,可若是出了京那就是活閻王。 “有勞縣尊了,不知大庸衛的將軍可到了?” 張輝下了馬,看向竟然是親自為自己牽馬的大庸縣令李雨龍,平聲靜氣的詢問著。 可話落在李雨龍的耳中,就變成了另一番意思。 這難道是錦衣衛要在大庸縣有大手筆,需要讓大庸衛的兵馬出力? 李雨龍茫然不知,低著頭說道:“指揮使昨日帶著人出城往西南邊大庸所過去了,按照慣例來說,應當是快要回來了?!?/br> 說著話,這位慌慌張張的大庸縣令,悄悄的打量了一眼張輝身后的眾多錦衣衛緹騎。 張輝微微一笑:“既如此,我等便先進衙門說著話吧,等大庸衛的人回來了自然知道消息會趕過來的?!?/br> 隨著張輝一聲令下,隨行的錦衣衛緹騎們紛紛駕馬到了衙門邊的院墻下。 官兵們下馬,分出人手將戰馬拴在衙門前的拴馬柱上,派人看守。另一部分的人則是直接進了縣衙,分守各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