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545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皇帝帶著笑聲,幽幽開口。 “瀛洲道的處置啊……” …… “諸軍!” “今日朝廷喜報,太孫府添丁,龍鳳呈祥!” “國朝洪武二十八年,國家復行秦法軍功爵,功高可封王。此乃陛下恩典,太子仁德,太孫信賴?!?/br> 連日奪城,幾近北朝心腹之地的一座大城前。 中軍陣前的高臺上,李景隆完全放下了國公爺、大將軍的體統,奮力嘶吼著。 “國家待我等武夫以誠,我等雖只有匹夫之勇,卻可以馬革裹尸而還之志,報效國家恩遇!” “今日我朝大喜,諸將士!” “取瀛洲!賀龍鳳!” …… 第四百四十八章 玉碎日,瀛洲滿地紅 “取瀛洲!” “賀龍鳳!” “取瀛洲!賀龍鳳!” 身披甲胄,刀槍在手,軍陣整齊的明軍,不斷的重復著吶喊。 成千上萬的明軍一齊嘶吼著,猶如山崩海嘯一樣。 大軍前連續作戰,不斷減員,以至于即便后方不斷有援軍到來,也快要補充不齊的倭國南朝吉野家族大軍,軍陣在明軍們的呼嘯聲中,如同稻田一樣的搖擺晃動著。 吉野家族將軍眼神復雜的看向本陣后的明軍大陣,臉色復雜而暗含蕭瑟。 恨此生無能為明人乎! 在家族將軍的身邊,是如今已經徹底淪為,僅僅只有和明軍溝通權力的吉野寺麻。 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明明在明軍的幫助下,南朝吉野家族對北朝足利家族主動發起的這一場戰爭,是以吉野家族連戰連勝,不斷的攻城掠地。 但吉野寺麻在家族中的地位,卻偏偏就是不斷的下跌著。 似乎吉野家族每取的一場勝利,占領摧毀一座城池,南朝就又向覆滅近了一步。 如今,聯軍已經到了足利家族的心腹之地。從前方傳來的消息,足利家族已經將整個北方的兵馬都抽調了回來,正在準備著最后一戰。 甚至于足利家族已經喊出了口感,要與北朝同在,寧為玉碎。 玉碎? 吉野寺麻不禁抬頭望向那人潮洶涌的明軍大陣。 如今僅僅只是這些已經駐扎在倭國數年的明軍,僅僅只是幾聲嘔吼,便有摧城的氣勢。 吉野寺麻很難想象,近日方才得知的,那數萬從大明的京師增援而來的大軍,又會展露出多么恐怖的赫赫戰意。 “明人想要的是倭國,而不是我們這片土地上的東西?!?/br> 吉野家族的家族將軍沒有指揮即將開始的攻城戰斗,而是語氣凝重的用最工整的大明官話訴說著。 如同對岸的李氏朝鮮一般,倭國的上層也以人人會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話為時尚。 如此才能體現出他們的高貴,不同于底層倭人。 吉野寺麻目光動了一下,家族將軍很少會在這種場合說大明官話,若是需要也該是在京都城里的酒席上。 而這里,是大軍陣前。 除了吉野寺麻和他的麾下,便只有家族將軍會說一口地道而又流利的大明官話了。 很顯然這是家族將軍不希望自己所說的話,被軍中的人聽明白。 吉野寺麻立馬換上大明官話:“明人的人很大,如同大明一樣大?!?/br> 家族將軍搖搖頭,臉上有些無奈:“他們明明已經坐擁中原,富有四海,為何還要看上倭國這小小的一片土地?” 吉野寺麻苦笑著,同樣不能理解。 在他曾經的認識中,中原人總是溫文爾雅的,他們謙和誠懇,努力勤奮,好像這個世界上一切美好的品質,都被明人所擁有著。 他們有拾金不昧的傳統。 然而,現在大明就因為那些金銀,就要不分青紅皂白的要徹底侵占倭國了嗎? 家族將軍低語道:“京都城傳來的消息,寺麻君先看看再說吧?!?/br> 將軍從袖中取出了一份書信。 上面用的亦是漢字。 吉野寺麻雙手接過家族將軍遞來的書信,小心翻來,仔細審閱。 不經意之間,吉野寺麻的眉頭漸漸鎖緊。 盞息之后,一份書信終于是被吉野寺麻看完。 “京都城那邊,亦有玉碎之意?” 吉野寺麻雙眸深處夾著恐懼,臉色陰沉如墨。 家族將軍點點頭:“京都城如今被明軍把控,家族往來皆在明軍注視之下。但王宮之中,明軍卻還是與其相安無事。 家族商議了許久,便是連攜倭國全境投誠大明的法子也想過。只是……” “只是什么?” 吉野寺麻語調急促。 家族將軍沉聲道:“從目前來看,大明想要的僅僅只是我們的土地,以及那些被帶去大明的倭人。家族以為,明人不會允許吉野家族繼續統治倭國,而是會派遣流官前來,如同現今大明治下的交趾道一般?!?/br> “交趾道……”吉野寺麻嘴里嘀咕了一聲,繼續雙眼猛的瞪大,臉上的震驚和恐懼,已經濃郁的能夠流淌出來:“大明要將倭國變成一道之地!” “不然,為何大明會增派大軍前來?” 吉野家族將軍凄然的訴說著,面色戚戚:“不然,此刻他們為何會齊聲瀛洲……” 一陣風刮過。 陣前的戰鼓被力士敲響,沉悶的戰鼓聲回蕩在戰場上。 前方的將領們,開始督促著吉野家族的士兵們向著前方足利家族的城池發起攻城。 原本沉默的戰場,在瞬間被驚醒。 吉野寺麻卻是猛的打了一個寒顫,這才驚覺自己的后背已經是浮出一片冷汗。 …… “起風了?!?/br> 明軍大陣,督戰臺上的鐵鉉抬頭望著城頭迎風飄起的旗幟,低聲說了一聲。 周身披甲,腰挎長刀,肩系披風的李景隆,一手按在刀柄上,一手叉腰,顯得是威風赫赫。 李景隆的雙眼平靜的注視著前方,已經按照軍令,開始對著城池發起攻擊的吉野家族的士兵們,已經開始在城頭的攻擊下不斷的倒下,目光中卻沒有絲毫的情緒波動。 “開打了?!?/br> 李景隆淡淡的回了一句。 鐵鉉側目看向這位新晉的征東大將軍:“朝廷的兵馬不日就會到來,倭人想要玉碎,恐怕只在今日?!?/br> “本公其實很敬佩倭人那不畏生死的精神頭?!崩罹奥〕谅曢_口,卻又搖著頭道:“不!不是敬佩,而是擔憂。若是給足倭人們獨自發展的時機,他們必然會不安于困守這瀛洲一隅,必然會貪圖中原之地?!?/br> “本公奉旨領軍離京數載,平日隨行色孟浪,好意歌舞,貪圖美色,眷念溫柔故里。 然本公卻非不知國事,不理社稷。行色之間,本公暗察倭情,乃彈丸之地養狼子野心。 朝廷今日若無征討之意,來日本公亦將會行那僭越之舉。不叫中原動蕩之日,被此瀛洲一隅賊子覬覦而奪?!?/br> 鐵鉉從來沒有見到眼前這位曹國公,竟然會有這般高深的覺悟。 他是大明朝的功勛之后,是國家公爵,是什么都不做也能與國同休的人家。 這樣的人家,便是安享富貴,鐵鉉也說不出什么。 可他今日卻發現,這位曹國公似乎只是將那些宏圖大志藏在了心底,以紈绔模樣假與人前。 鐵鉉輕聲詢問道:“所以若是倭國南北兩朝合流,今日行玉碎之事,公爺業已有過思量?” 錦衣衛的本事很大。 在大明可謂是無孔不入,便是到了倭國,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也已經到了入微的地步。 北朝足利家族要行玉碎之事,早就被身處倭國的錦衣衛暗探查得稟報。 而吉野家族的走向,乃至于南朝京都城中的秘議,已為錦衣衛所知。 李景隆卻是露出笑聲,轉口道:“說起來,如今該叫你鐵侍郎了。依著京中傳來的消息,如今朝政皆有內閣票擬,鼎石參知文淵閣,隨不為閣老,可只要回京,攜滅國之功,想來不久便能參知亦票擬了?!?/br> 鐵鉉臉上露出幾分彷徨和尷尬。 自從李景隆在倭國弄了一出大明水師戰船消失無蹤的把戲之后,朝廷接到訊息,沒幾日就定下了全面經略倭國的決策。 這與李景隆一開始的推測,完全吻合。 朝廷,或者說是陛下、殿下等人,心中早就有了這樣的想法,只是欠缺一個實施的機會罷了。 隨后朝廷便改鎮倭大軍為東征大軍,加曹國公為征東大將軍,朝廷發兵數萬增援。 隨著消息一并送來的,還有朝中前些日子里所發生的事情,以及鐵鉉又升官了的消息。 “未在京中,卻為天子所記,蒙獲高位,鼎石心中惶恐。心下早已立誓,倭國一日不破,鼎石一日不歸故里。倭人一日不除,鼎石一日不歸大明?!?/br> 在整個鎮倭大軍又或者說是現如今的東征大軍里,向來是最儒雅,被所有將士稱之為鐵先生的鐵鉉。此刻雙眼透露著殺氣,寒芒畢露,讓人觀之不敢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