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466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在朱樉的正前方,朱元璋則是雙手叉腰,滿臉黑氣,臉色陰沉沉的瞪著大聲宣告的自家老二。 朱元璋也不說話,就只是雙手叉腰,目光平靜的盯著朱樉。 老爺子這等詭異的反應,讓原本還不斷嘶吼著試圖反抗的朱樉心中一下變得懸了起來。 朱樉目光悄悄的掃了一眼旁邊的老大,見對方還是在看奏章,心中更是一沉。 支支吾吾了半天,朱樉不由自主的低了低頭,聲音也小了不少:“父皇,兒子如今還在干著六道改田稅的差事,您又讓兒子擔起這京察的事情,就連俺們老家的驢,都不帶這樣使喚的吧?!?/br> 只是說了這么兩句,朱樉竟然是滿臉都是委屈的表情,心中更是無比的幽怨。 自己當初還不如死在回應天的路上,自從自己回了應天,就被坑去浙江道,然后就被坑進了六道田稅的差事上。 現如今,自己還要干京察的事情。 合著,自己就只能干得罪人的事情? 秦王府的婆娘們,自己都快忘了長什么樣子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目光幽幽:“你接著說,都說出來,將這幾年心中的苦楚都一并說出來?!?/br> 說著話,朱元璋的手已經是搭在了腰間腰帶上。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教子 華蓋殿內,朱元璋的手在腰上左右盤索了幾下,最后有些無奈的將手轉為叉腰。 很可惜,今天扎的是布帶子而非是皮帶子。 朱元璋望著跪在眼前的老二,眼底閃過一縷惋惜。 朱樉左思右想,總覺得自家老爺子那話說的滲人。什么叫做‘這幾年的苦楚’?自己當真要是覺得苦了,老爺子指定就會借題發揮。 他低下頭,卻感覺老爺子如同一只狩獵的山中老虎,正在等著自己露出破綻來。 朱樉當即面露哀傷,雙眼更是橫生血絲,抬起頭之后已經是滿臉通紅:“爹,兒子累啊……兒子好幾年沒見著自己媳婦兒了。爹,您就讓兒子歇歇,歇一段時間,兒子如今每日里連飯都吃不下。等兒子回過這一口氣力,兒子就接著為咱們家沖鋒陷陣,馬革裹尸,死而后生!” 突出一個累,突出一個想媳婦兒,再突出要繼續干的想法。這便是朱樉打定的主意,自己不是不想干,自己是又累又想媳婦兒,這等人之常情的事情,老爺子您還能挑出毛病來? “累?” 殿內,朱元璋冷笑了一聲,發出質疑。 他踱著步子走到了朱樉面前,緩緩蹲下,伸著手拍打在朱樉的肩膀上,眼睛則是頗有深意的盯著自家這個老二。 “累,你能有俺累?” 朱樉頓了一下,連忙開口搖頭:“兒子不敢?!?/br> 朱元璋眉頭一跳:“是不敢而非無有,那你便就是這般想的!” 朱樉慌了神,合著什么時候,這種回話也成了能被挑刺的地方了。 他連連搖頭:“兒子年輕,正直壯年,便是事情再多,再累,也終不如爹累的?!?/br>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 他繼續質問道:“那你是覺得,你比老大累?” 朱樉這會兒學精了,當即搖頭開口:“大哥乃是本朝皇太子,是東宮國本,社稷儲君,晝思夜想,cao勞過甚?!?/br> 朱元璋很滿意于自己只要略微引導,就能讓自家孩子往自己想去的方向發展的感覺,如此教育子女大概也是自己這些年又當爹又當媽的原因。 朱元璋輕嘆一聲:“老二啊,你是俺們家除了老大外,最年長的那個了。諸多兄弟,可都是在以你為楷模表率。你若是處處喊累,你的那些兄弟們又會如何?” 現如今自家的親戚親屬關系很簡單,朱樉心中卻有些無奈。老朱家現如今除了那些個老爺子的堂表兄弟姐妹外,也就只有自己這些老爺子親生的兄弟姐妹了。 堂表親無關緊要,誰家沒個親戚呢。 可自家這幫兄弟…… 朱樉心中不由的腹誹起來,實在是自家老爺子太過于能生養了。自己秦王府的世子都可以成婚生子了,老爺子還能為自己增添弟弟meimei。 朱樉嗯了兩聲,權當是做了回應。 朱元璋則是轉口道:“京察是什么?為什么要京察?難道你還能不明白?” 一連三個問題,端是讓朱樉寸口難出。 正當朱樉又要嗯嗯呀呀糊弄過去的時候,朱元璋卻已經直接堵住了他的話頭。 “說!說清楚說明白了!” 這可不是欺負人嘛! 朱樉一時間欲哭無淚,心中凄涼哀怨。 “爹,您是要為允熥出氣?”朱樉半天的琢磨,裝作不懂的試探道。 朱元璋目光曖昧轉動著,側視向一旁的太子爺。雖然,又拍拍老二的肩頭:“老二啊,你要是實在覺得替爹做事做的累了,爹就讓你回封地。左右不過是爹再辛苦點,去問問老三、老四還有老五,看他們身子能不能抗住不累?!?/br> 朱樉頓時一個激靈,連忙拱手道:“兒子不累!兒子愿為我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哼!那你就好生的說,俺為何要京察?!?/br> 朱樉心中夾著不安,目光弱弱的投向不遠處的太子朱標。 小時候只要兄弟們在老爺子面前犯了錯,往母親或者大哥那邊跑,便總能躲過一頓毒打,換成母親或者大哥的一頓輕罰。 這一次,朱標無視了老二的目光求援。甚至,他還沖著朱樉眨了眨眼,給了一個愛莫能助,卻更想坐看好戲的表情。 一時間爹不疼哥不愛的朱樉,肩頭悄然的耷拉下來,何曾還有先前在華蓋殿里的嘴硬模樣。 “您是要借機肅清大明官場吏治?!?/br> 朱樉輕嘆一聲:“交趾道在高仰止等人的帶領下,這幾年執行考公法,雖不能杜絕貪腐,卻也能針對選才,而非空口夸夸其談之輩,主政地方卻兩眼一抹黑?!?/br> 說著,朱樉便又抬頭瞧瞧的觀察著老爺子的變化,隨后才繼續道:“且……若以考公法,則無論理學心學,皆要再考。兒子大膽,父親恐怕是想天下官位非儒門一家?!?/br> 說完這句話之后,朱樉便徹底的趴在地方,腦袋不敢抬起半分。 什么廢立皇太孫,什么事涉國本社稷不可臣下議。 都不過是個借口,老爺子若是想為大孫子出氣,只需要幾道旨意就行了,何必又是抓人,又要京察。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看,這不是門清嘛。哪來那么多的借口理由,在你老子面前裝什么?你小子自小一撅屁股,老子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br> 朱樉不敢起身,正是因為心中清楚明白這些個手筆,他才會百般不情愿。 “所以你是怕,你在害怕?!敝煸澳抗庥挠?,彎腰搭手俯視著朱樉:“你是不是怕做了六道改田稅事,再加上現如今的京察事,半夜睡覺亦或是走在路上,就會被人痛下殺手?” 朱樉閉口不言。 一直不曾開口的朱標,終于是于心不忍,開口道:“父親,您就莫要嚇唬老二了。這次河南道之亂,老五大概也受了驚嚇,不如到時候讓他回京,京察的事交給他去辦?!?/br> 朱樉一聽這話,頓時心中就老大的不樂意。 我可以不要,但你不能隨便給別人。 朱樉當即振振有詞道:“老五這些年都是修書修書修書,周王府全都是各種草藥,他哪里懂京察這些事情?!?/br> 朱標微微一笑,低聲道:“那老……” “老四鎮守北平,北平和九邊也離不開他?!敝鞓绢D時就喋喋不休了起來:“老三也不成,他脾氣還不如我,回頭給這朝廷上的官員都……” 他想說都殺光光了,只是話到嘴邊還是沒說出口。 就是一個國家亡了國,朝堂上的袞袞諸公,除了部分以身殉國的前輩英烈,大多都將會活的好好的,甚至更好。數遍歷朝歷代,何曾有過一整座朝堂被殺得干干凈凈的事情發生過。 朱元璋回頭看了一眼老大,父子兩人對視一眼,隨后老朱便拉著老二朱樉往殿外走去。 朱樉有些懵懂,不知老爺子這是要做哪一出。 “爹,您要做甚?” 朱元璋伸長手臂,勾住老二的脖子:“老二啊,放手去做,大不了你就學老三?!?/br> 在朱樉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只覺得后背被老爺子的大手重重一推,然后自己整個人就往殿門前跌跌撞撞的竄出去一大截。 等到朱樉穩住身子,回頭再看向華蓋殿的時候,只見殿門早就被關的嚴嚴實實,也不見老爺子的蹤影。 華蓋殿前,一陣夏日的熱浪卷來,朱樉心頭更是煩悶了一些。 長吁短嘆了一陣,朱樉也只能是提腳往文淵閣那邊過去,去尋解縉希望能得到些不一樣的手段和法子。 等朱樉一路到了文淵閣,便見屋子里今天不光光是有解縉在,同為文華殿行走的夏原吉也在這里。 兩人都是文華殿行走,但因為夏原吉還干著戶部的事,所以大多數時候他都是在戶部衙門辦差的,偶有解縉休沐亦或是國朝要緊事,才會一同過來幫著處理。 今天解縉沒有休沐,河南道、山東道叛亂,士紳萬民請廢皇太孫,皇帝圣裁今歲京察。這便都是大明朝的要緊事,國事奏章等等繁雜之多,也是夏原吉不得不過來的原因。 近來朝中的事情很雜,解縉和夏原吉兩人一邊按照事情輕重緩急分門別類的整理著,甚至還要批上建言,然后轉交到皇帝和太子處。一邊,兩人也不忘吐槽著此刻遠在倭國數年之久鐵鉉。 同為文華殿行走,他二人就是日日在應天cao勞。反倒是那鐵鉉,在倭國指定是整日里紙醉金迷。常聽聞,倭國的女子最是懂得如何伺候人的了。 干著活,吐著槽,解縉和夏原吉兩人就看向從外面走進來的秦王朱樉。 “不知王爺來文淵閣,是要做什么?” 解縉和夏原吉兩人從早就撤去軟墊靠枕,換上了竹編席子的木榻上站起身,到了朱樉面前。 朱樉看著兩人恭恭敬敬的模樣,心中現在的煩躁倒是稍稍的消磨掉了一些,他揮揮手昂著頭,目光在屋內四下的環顧著。 “這文淵閣本王以前倒是來的少了,卻不想如今都成了需要親軍在外守衛的地方了?!?/br> 朱樉調侃著開口,人已經是盤著腿坐在鋪著竹席的木榻上。 他伸伸頭看向桌案上的奏章,然后又轉過頭看向面帶難看的解縉、夏原吉二人,伸手拍拍桌子,將那幾份打開的奏章合上:“本王哪懂這些玩意,看不得,看了就煩。果然還得是解行走和夏行走,這等國朝大才,才能辦得來這等事情?!?/br> 秦王殿下竟然還學會夸人了? 解縉和夏原吉兩人默默對視一眼,從這位王爺進文淵閣那一刻開始,便透著古怪。 夏原吉輕咳一聲:“臣等不過是循規蹈矩、照章辦事罷了,當不得王爺的夸贊?!?/br> 解縉便當即緊跟道:“王爺身兼國事重擔,協從陛下和太子,辦的都是社稷之事,干系重大,才是非常人能領的?!?/br> 朱樉心中有算計,見兩人都是這等油滑,也不再虛與委蛇,直接了當道:“陛下責成本王,擔起今歲朝廷京察的差事,想必二位行走,都已經知曉了吧?!?/br> 解縉、夏原吉兩人點點頭,面上沒有表現,心中卻是有些樂,同樣也算是看出來這位秦王殿下的意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