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397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正在翻閱有關水陸法會和齋醮科儀相關記錄的朱元璋,聞聲從書堆里抬起頭,看向孫狗兒,眉目之間閃爍了幾下。 “咱要是沒記錯的話,今天文淵閣那邊是有各部司堂官議事的吧?!?/br> 孫狗兒點點頭:“回陛下,是的?!?/br> 朱元璋揮揮手:“你去文淵閣那邊看看,今日朝中是除了什么事?!?/br> 孫狗兒悄無聲息的躬身退下。 華蓋殿。 朱標正在領著智惠和尚、孫碧云真人,以及另外幾名兩門的人選,圍著兩座明顯是如今應天西城那邊縮小版的祈福大會的建筑模型,小聲的商議著各項事宜。 朱允熥的腳步聲在此刻顯得有些大。 剛剛走入殿內,就迎來了所有人的目光注視。 “貧道參見皇太孫殿下?!?/br> “貧僧參見皇太孫殿下?!?/br> 智惠和尚和孫碧云兩人領銜,帶著一眾僧道行禮。 朱允熥默默頷首點頭,到了太子爺老爹面前:“兒子參見父親?!?/br> 朱標眉角微微一抖,目光深邃的看向朱允熥。 這種正式的見面稱呼,可是很少見的。 朱標目光一轉,面帶微笑的看向智惠和尚、孫碧云兩人。 兩人也不用朱標開口。 便齊聲道:“太孫殿下前來,當是有國朝重事,我等先行離殿等候?!?/br> 說完之后,便帶著一眾僧道走出華蓋殿。 這時,朱標才再次看向朱允熥,輕嘆一聲:“哪里出事了,能讓你丟下文淵閣的各部司堂官來這里?!?/br> 朱允熥言簡意賅:“蘭考縣潰決有二,六府百姓受災,災情嚴峻?!?/br> 朱標身子猛的一顫,當即伸手撐在了一旁的桌案上,低著頭深深的呼吸著。 朱允熥安靜的站在原地,眉頭夾緊。 “除了開封府,另外五府之地是哪些?” 朱允熥看向臉色已經變得煞白,手背上青筋根根分明的老爹,低聲道:“河南道歸德府、許州府、陳州府,直隸徐州府,直隸……” “鳳陽府?” 朱標帶著一絲不確信,期望著能夠得到另一個答案的目光看向兒子。 朱允熥點點頭:“兒子來時的路上想了,列祖墳塋埋骨之地,抵臨洪澤泗水。于周邊縣域,地勢低洼,黃河大潰,河水漫灌,洪澤必然也會水勢上漲。此刻離潰決已有五日,恐怕我朝列祖墳塋……” 老朱家的祖宗都被洪水淹沒了。 這對宗室和朝廷,乃至于天下而言,都不是一件好消息。 朱標努力的呼吸著,好讓自己的腦袋能夠始終保持清醒,半響的功夫之后才緩緩開口:“先說開封府的洪災?!?/br> 朱允熥點頭低聲道:“按照開封府那邊來人的言辭,如今的局面很嚴重。河南道乃是我中原人文之地,人丁眾多。太行大堤修筑的早就高過兩岸地勢,河床堆積。蘭考縣這一次出了兩處潰決之處,洪水沖刷,蘭考十數萬百姓恐怕早就家園盡毀了?!?/br> 朱標咬緊牙關,沉聲道:“朝廷一定要快!要穩!要盡一切可能,先將百姓給救出來,而后錢鈔糧草,一應事物都要供應上去,萬不能讓河南出了亂子?!?/br> 朱允熥點點頭:“兒子也是這個意思。開封府和歸德府就在大河邊上,這一次定然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穩住這兩地,朝廷再輔以手段,將余下的四府之地穩住,基本才不會出什么事情。 兒子剛剛從文淵閣那邊過來,已經叫了各部司朝臣商議此時,今日朝廷便要拿出一份章程出來。一旦確定,朝廷就會立馬推進落實?!?/br> 朱標回頭看向兒子,目光閃爍藏神。 他深吸一口氣后緩緩呼出:“你還沒有皇爺爺那邊吧?!?/br> “得了消息就出了文淵閣,之前走到乾清門外,忽然想起來,便轉道先來您這邊了?!?/br> 朱標點點頭:“你同我現在一起去皇爺爺那里面呈此事?!?/br> 說完之后,朱標便站直身子,雙手捏住腰間的衣袍,重重的一抻,隨后就要往華蓋殿后殿門過去。 剛剛走了兩步,朱標才想起道:“記得在你皇爺爺跟前,不要說列祖墳塋的事情?!?/br> 朱允熥默默點頭。 少頃,父子兩人就已經穿過乾清門,走進乾清宮中。 當兩人剛剛走進殿內,就看到朱元璋的身影正背對著兩人,光著腳走在殿內正中間的,彎著腰低著頭看著地上,來回的踱著步子。 朱允熥微微低頭。 只見乾清宮殿內的地面上,竟然已經是鋪著一張巨大的中原堪輿。 而老爺子現在的雙腳,便是正踩在汝州府和汝寧府位置上,目光盯著東北方向的開封府、歸德府。 不等朱標和朱允熥父子兩人開口。 背對著父子兩人的朱元璋,已經是揮揮手指向一旁,早就設好的兩張椅子。 “你們兩先坐過去,等咱再看看堪輿?!?/br> 朱允熥和太子老爹對視一樣,兩人眼里都露出了一絲狐疑。 老爺子這么快就知道黃河太行大堤潰決了? 這會兒,老爺子又是要做什么? 第三百五十章 帝國的黎明 乾清宮中,只有朱元璋腳踩中原堪輿,挪動腳步發生的腳步聲。 朱允熥和太子老爹坐在一旁,兩人不時的抬頭看向盤旋在堪輿上的老爺子。 期間,朱允熥淡淡的看了一眼伺候在一旁的孫狗兒。 這狗奴立馬就低下頭。 很顯然,老爺子該知道不該知道的全都知道了。 朱允熥和太子老爹對視了一眼,挺起腰板看向老爺子:“爺……” “太孫啊?!?/br> 朱元璋忽的開口呼喚了一聲。 朱允熥眨了眨眼,便見老爺子已經轉過身注視著自己。 他連忙站起身:“孫兒在?!?/br> “百萬黎民皆困于水,我家責任擔當,社稷維系,不可輕易?!?/br> 朱元璋望著如現今大明一樣茁壯成長的嫡孫皇太孫,目光真摯,雙眸之中帶著凝重。 他的腳步走到了直隸道,揮手指向大明龍興祖地,中都鳳陽。 隨后又沿著山川河流往北,越徐州,過許州,乃至歸德、開封兩府。 “祖宗之地,不可遺棄,然我大明活民百萬,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br> 朱元璋長嘆一聲,抬起頭看向大殿蒼穹。 幽幽道:“啊……祖宗見諒,子孫后人只能先保今人,而后于祖陵跪地認罪?!?/br> 朱標在后面站起身,走到了兒子身邊,輕輕的拍了一下朱允熥的肩膀。 隨后,父子兩人便跪在了地上。 朱元璋神情肅穆,蕭瑟凝重:“太孫去開封府吧,今歲本就要西巡,眼下天降大水,這是上蒼的告誡,便提前去看看吧。救百萬臣民于水火之中,賜天子令,蕩清邪祟?!?/br> 朱標目光微微一動,低頭道:“皇考祈福一事,不日就要……且,太孫府女眷目下正待產。兒臣可以……” 朱元璋目光一沉:“為皇考祈福,亦是為我大明祈福,老大你詳細了辦。天下安寧,太孫府子嗣方可太平。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今日我大明太孫西巡賑濟,不過年歲而已。百萬臣民,皆系于我一家,太孫監國,該是去的?!?/br> 朱標不再說話,他很清楚,老爺子之所以選皇太孫西巡,還是因為自己當年西巡發生的事情,為了防止再一次的出事,所以才將自己給按在應天城。 老爺子絕對不愿意再經歷一次前兩年的那場事。 朱允熥跪在地上,雙手抱拳,沉聲道:“孫兒遵旨領命,絕不叫六府百姓再有變機。待朝廷議好對策,孫兒便帶人前往開封府坐鎮?!?/br> 朱元璋點點頭,從堪輿上走到了自家老大和嫡孫身前,蹲下身伸出雙手托住兩人。 “起來吧,都起來吧?!?/br> 等到兩人站起來,朱元璋又伸手拍拍朱允熥的肩膀:“萬事求穩,六府之地大水,唯恐有亂,當以自己的安危為重?!?/br> 大災之后,地方上什么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誰也預料不到可能會面臨怎樣的局面。 即便朱元璋心中早有算計,卻仍然是流露出了擔憂。 朱允熥面露笑容:“孫兒曉得,此行不會叫爺爺和父親擔憂的?!?/br> 朱元璋卻是左思右想,隨后才開口說道:“除了隨行的錦衣衛,再將羽林左衛帶去。朝中諸臣,能用上的盡數帶去?!?/br> 為了確保大孫子此去開封府一切安穩,朱元璋直接就將一衛羽林拿了出來,更是敞開了朝堂任意取用。 朱允熥點點頭,輕聲安撫道:“爺爺放心,孫兒定會處理好六府此次大堤潰決成災一事?!?/br> …… “六府的事,朝廷必須要辦穩辦妥辦好?!?/br> 自乾清宮趕回文淵閣內的朱允熥,面對著已經議了好一陣的朝臣們沉聲叮囑。 吏部尚書翟善首先起身,望了一眼臉色平靜的皇太孫,有些拿不準太孫之前去了陛下和太子那邊,到底都說了些什么,有了什么定論。 翟善小心的開口說道:“回殿下,臣等方才已經有了些初步議論,目下只是還有些拿不準,需殿下定奪?!?/br> 朱允熥眼瞼下沉,輕輕點頭:“說一說吧?!?/br> 翟善拱拱手,回頭看了一眼身邊的同僚們,隨后才開口道:“臣等以為,六府災情,首要乃是調運糧食。此時剛剛開春不久,百姓們家中恐怕早就沒有多少余糧了,朝廷現今最要緊的就是讓百姓們不餓著肚子,如此才能防止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br> 翟善逐字逐句的小心應答的,好避免朝廷上的爭論。 就要比朝廷現在要讓百姓不餓肚子,而不是讓百姓們吃飽肚子,這兩者之間就有著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