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361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張二工這時候很是惶恐,自己不光光是穿上了青袍,現在還被皇帝上手摸了。 他努力的讓自己保持著姿勢,好避免皇帝的手沒了個落處。 然后張二工才沉聲開口:“臣等在太平礦有過以水泥法筑造城墻,便是朝廷如今最厲害的火炮,面對一尺厚的墻體,也需要十數炮才能轟開?!?/br> 張二工在為自己弄出來水泥墻能硬抗火炮直面轟擊而沾沾自喜。 可一旁的朱允熥卻是心生無奈。 大明的火炮威力還是不夠??! “好!” “甚好!” 朱元璋卻是精神振奮,紅光滿面,拍著張二工的肩膀,嘴里連連稱好。 “有此牢固且筑造快速的水泥法,大明九邊此后當如虎添翼!” 僅僅是一瞬間,朱元璋的腦海之中,就已經浮現出一副跨度巨大的大明九邊形勢堪輿。 九邊之外那連綿不絕、崇山峻嶺的山脊線上,盡是大明以水泥法筑造的長城。 朱元璋感嘆不已,看向站在自己眼前低著頭的張二工,眼中盡是滿意的神色:“我大明北地邊民,若再不受劫掠之苦,張卿可當頭功!” 頭功! 張二工低著頭聽到這話,當即眼前一亮。 朝中最近可是真的出了一位仙鶴大紅袍的,那可是自己的只能在白天想一想,可晚上睡著之后卻是連夢都不敢做的事情啊。 陛下一直都說有功必賞。 自己難道這次又要升官了? 張二工已經開始陷入遐想之中,浮想聯翩。 朱允熥則是微笑著默默上前:“爺爺,若說以水泥法筑造九邊長城,城墻牢固乃其次?!?/br> “哦?”朱元璋聞言眉頭一挑,收回手,雙眼淡淡的看向走到身邊的大孫子。 蒸汽機是這小子帶著張二工這些匠官們做出來的,這一點朱元璋心中很清楚。 現在看著眼前的大孫子。 朱元璋心中不免又有些揣測。 難道水泥法也是這小子帶著人弄出來的? 朱允熥則是已經輕聲開口:“以水泥法,不論是筑造九邊長城,還是城池,最為重要是筑造簡單,節省耗時。 一段城墻只需要先以鋼筋搭建籠架,再外罩木范,而后澆筑混石水泥漿,等待水泥漿去水凝固,這段城墻便可成型。 不說內地筑城,只說九邊長城,北地地形復雜崎嶇,用水泥法還能節省人力?!?/br> 科技的進步最重要的優點是什么? 節省人類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大明現在又是如何筑造城池,建造九邊長城的? 不論是城池還是長城,都是先深挖地基,下層鋪設碎石、鋪設條石。然后再在上面堆放碎石、黃土作為墻胚,然后再在外面用形狀完好的條石或青磚,以糯米灰沾合,一層層的砌筑。 費時費工不說,若是在九邊地形險要的地方,便是筑造長城的條石,都要耗費人力從很遠的地方運輸過去。 而用水泥卻是不同。 一包包的水泥送到施工地,碎石甚至都可以就此取材。 除了建造快速之外,則是朝廷此后再筑造九邊長城的耗費,將會遠比現在的法子更加省錢。 朱元璋現在只剩下感嘆,也終于明白這小子,為什么明日就要大婚,今天還要拉著自己出城來看這水泥路。 他不無感嘆道:“此法端是好的!” 朱允熥笑了笑:“啟稟爺爺,水泥法之用可不單單如此。此法只要使用得當,還能有無數的用途?!?/br> 朱元璋瞬間被撩撥的是心癢難耐。 他當即環顧四周,輕笑一聲,便拉著朱允熥的手到了路邊的一個還未曾拆除的施工棚下。 “你且一一道來,爺爺好生聽著?!?/br> 朱允熥點點頭:“只需日后朝廷加大煅燒水泥,在滿足朝廷之用后,這些水泥還能供給百姓建造屋舍。 地方官府亦可用水泥法,在往日不敢下手的地方建造橋梁,溝通地方。 便是日后地方城池有損,也可通過水泥法修補,省卻國帑耗費。 而在孫兒看來,最重要是,若是往后我中原之地再有水患,還可以以水泥法快速堵塞缺口,修補河堤。而后,以水泥法,去修建永不潰決的水渠,滋補地方良田?!?/br> 聽到這一連串的好處之后,朱元璋已經動容的無以復加,他清楚,這些好處大概還只是大孫子現下說出來的,還有更多是沒有說出口的。 “好!好好好!” 朱元璋又是一陣喝彩。 現在只等著朱允熥大婚之后,才會被正式授予五軍都督府官職的沐英,這時候悄然上前,面帶笑容的到來朱元璋面前,躬身作揖。 “臣為陛下賀,今日得水泥之法,我大明便又添一助力。臣不才,倒是只能想到,若是將水泥路用于云南山河之間,我朝大軍此后將能以雷霆之速鎮壓地方土人叛亂。 更可在險要之地筑造城寨,阻隔土人串聯,防備地方土人做大。我朝現今所行土流并行之舉,便可駐步以我大明流官為主,徹底教化云南?!?/br> 朱允熥聽著老丈人這番話,不由意外了起來。 沒想到,老丈人坐鎮云南這么多年,竟然已經想到了中原要想徹底的收服云南,必須要以流官為主,改土歸流。 不過想了想,朱允熥心中也就平復了下來。 這改土歸流的政策,本來就是建立在土流并行的政策之后,一步步耗時百年的大政策。 不是現在人想不到,而是現在就算能想到,一時之間也做不成。 世間萬物可改,唯有人最是難改。 讓東南一帶的土人移風易俗,哪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做成的事情。 朱元璋現在已經是龍心大悅:“好??!這是大好事!” 感嘆完之后,朱元璋立馬收斂笑容,目光下沉:“此法絕不可流于外,掌于外人之手!” 這是皇帝口諭。 朱允熥、沐英、解縉等人立馬上前躬身。 “臣等遵旨?!?/br> 朱元璋這時候臉上恢復笑容,揮揮手,拉住朱允熥的手腕再一次的踩在了水泥路上。 “明日就是大婚了,想要爺爺賞賜些什么給你?” 朱允熥默默回頭,看了一眼后面的張二工。 朱元璋立馬搖頭低聲道:“提拔太高乃是害?!?/br> 朱允熥了然,無聲的點點頭:“為自家做事,孫兒不用爺爺賞賜,只要爺爺覺得孫兒沒有做錯就好?!?/br> “當真什么賞賜都不要?”朱元璋撇撇嘴,斜眼瞧著朱允熥。 朱允熥撓撓頭,終于還是低聲道:“若是爺爺要筑造九邊長城等用水泥法之事,能否讓孫兒指派朝中官員去做?如此,也能免得水泥之法流于外?!?/br> 朱元璋不由多瞧了大孫子兩眼,臉上露出笑容。謹慎甚微、防患于未然,這是好事。 “爺爺允了?!?/br> 朱允熥立馬齜著牙:“孫兒謝爺爺的賞?!?/br> 朱元璋立馬哈哈大笑起來,拍著朱允熥的肩膀,目光看向沐英:“回宮吧,明日便要大婚,若是出了岔子,咱可不好跟你這位岳丈交代?!?/br> 沐英立馬躬身:“臣惶恐,沐家小女能與太孫成一體,皆為皇恩?!?/br> 朱元璋挪挪嘴:“改了姓,便這般謹慎。如今既然做了這小子的岳丈,往后你便要多管教于他,莫要有那君臣有別的想法?!?/br> 沐英頷首,默默點頭。 皇帝這話明著說要他以岳丈的身份管教太孫,其實無過是要沐家做太孫的支持者。 看過水泥路,知曉了水泥的其他用途之后。 朱元璋也就沒了繼續留在城外的念頭,當下便擺駕回宮。 …… 翌日。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十五中秋節。 原本,按照往年的規矩,朝廷是會有中秋賜宴的,君臣在宮中同席。 今年倒是因為皇太孫的大婚,兩樁事就并在一起辦了。 一早,禮部和宗人府的官員,就分別代表朝廷和宗室,前往天壇和地壇進行祭祀,告慰天地。 大婚正副二使,則是昨夜就留在了宮中,宮門開啟之后,就負責一應的禮儀。 雖然宮中早就有明旨,不許地方官員進獻賀禮,可宗室和朝中勛貴卻還是早早的就將賀禮送進了宮。 今天又因為是將婚宴定在了奉天殿,于是奉天殿外的陛階上,便是一層層用紅布、紅緞裝點的賀禮成堆。 天還未亮。 朱允熥就被比自己還要興奮的小二十三叔朱桱給吵醒。 小家伙穿著厚厚的襖子,瘋了一樣的在床榻上蹦跳著,呼吼著今天終于能吃席了。 等到朱允熥起了身,彩蝶、彩蓮兩女為自己梳妝,換上通天冠服的時候。 此次大婚的正使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任亨泰,和大婚副使文華殿大學士方孝孺便在朱高熾和朱尚炳等一眾在京宗室王世子的陪同下,到了東宮里面。 不說小胖和炳憨等人,今天便是任亨泰和方孝孺,都是滿面的紅光。 二人見到朱允熥已經穿戴好通天冠服,便立馬上前。 “今日太孫大婚,臣等為殿下賀?!?/br> 完事之后,方孝孺又輕聲補充道:“陛下恩典,太孫大婚,于東宮合巹(交杯酒),殿下當銘記陛下脈脈恩情。大婚之后,便是成人,往后當敦本守正,萬事皆思社稷,早期宗室皇族血脈繁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