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211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趙勉背過腦袋,低聲道:“劉舍人該回自己的位置了?!?/br> 劉三吾望著趙勉的背影,眼里露出一抹憤怒,然而一側的御史已經開始對自己眼神示意,要求自己回到屬于中書舍人的班列位置去。 他只能是悄無聲息的退回到位置上。 而在這時,又有人從文官的班列里抱著笏板走了出去。 是戶部給事科的給事中! 只是看了一眼,劉三吾便認出此人,這時趙勉的人。 只見戶部給事中抱著笏板,躬身作揖,開口道:“陛下,今日乃是議洪武二十年恩科會試主考官之選。此事是為朝堂選才,乃國之社稷大事。天下人矚目,萬千士子舉人趕赴京師。 陛下亦有言,今日之議。景川侯、會寧侯擾亂朝堂,有干涉國朝社稷之嫌,當責令有司審查二人言行之意?!?/br> 原本已經準備置身事外的詹徽和茹瑺,兩人同時側目看向出班的戶部給事中。 二人眼中同時泛起一陣波瀾。 又同時默契的轉頭看向御座上的皇帝。 終于,只見原本還瞇著眼的朱元璋,這會兒已經是睜開了雙眼,目光鋒利的盯著出班說話的戶部給事中。 他低哼一聲。 下方的朱標,左腳便是微微一動,正欲上前一步。 然而,朱允熥卻是更快一步。 他目光陰沉的盯著那名開始搞起了擴大化的戶部給事中。 “今歲有旨意,御史、言官彈劾,需有實證,不可妄自揣度!” 朱允熥冷聲呵斥那戶部給事中,而后側身對著御座上的朱元璋躬身作揖,隨后一揮衣袍看向已經變得老老實實的曹震和張溫二人。 “景川侯、會寧侯,朝堂之上言行不正,下朝回營自領三十軍棍!” 曹震和張溫兩人,連忙出班,躬身抱拳。 朱元璋默默一笑:“太孫之言,即是朕意?!?/br> 曹震與張溫兩人當即領命:“臣遵旨?!?/br> 那出班的戶部給事中,咬咬牙,低下頭,默默的退回到班列之中。 朱元璋則是淡淡的掃了一眼那幾名被晾了許久的御史,沉聲道:“你們還有事要奏?” 當下便有一人開口:“啟稟陛下,臣以為今科會試主考,不宜于禮部選人?!?/br> 此言一出,當即便在朝堂上引來了一陣sao動。 誰都知道今年的會試主考官人選不會太平,只是當原本的規則被直接打破的時候,人們還是熱衷于議論注視這件事情。 朱元璋并沒有流露出更多的反應,只是淡淡的嗯了一聲。 于是,皇帝這樣平靜的反應,就給了御史們繼續對禮部發起進攻的斗志。 “臣等知曉,依往年恩科,會試主考由禮部尚書,或禮部左右侍郎擔任,為朝廷把關選才?!?/br> “然今歲,禮部多事。雖事后皆有解釋清白。然臣等以為,恩科此等莊嚴之事,不應受到懈怠。禮部今歲,重重是由,雖有洗刷清白,然人心不足,臣等以為,今歲恩科應當從禮部之外選擇會試主考官人選?!?/br> 雖然這些御史只說禮部,不點名某個人。 但朝堂上,所有人都默默的看向了在六部尚書之后的禮部左侍郎任亨泰。 按照規則,今年的恩科會試,主考官人選基本可以鎖定在任亨泰這位禮部左侍郎身上。 但是前些日子出的那些事情,先是禮部因去歲倭國出現兩個使臣而被彈劾,又有任亨泰本人惹出的那些流言蜚語。 這就讓任亨泰和禮部變得不那么干凈了。 哪怕如今已經都洗刷了清白。 但終究是要背上發生過的事情,當真不是屎也是屎了。 隨即,百官默默抬頭看向了皇帝。 只見朱元璋卻是轉頭對著太孫詢問了起來:“太孫如何看?” 朱允熥當即轉身:“臣以為,禮部左侍郎任亨泰德行高潔、學識卓著,更是洪武二十一年的恩科進士第一。于情于理,都該是任侍郎擔任今科會試主考?!?/br> 劉三吾站在人群之中,見到皇太孫如自己所料的推舉任亨泰擔任今科會試主考,不由低哼一聲。 這時候又有官員出班。 躬身作揖之后開口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太孫點評任侍郎所言不假。但是,應天之外的學子舉人們卻是不知的。 若過些時日,各地舉人入京赴考,不分真假,聽聞了前些日子城中留言,恐怕會讓這些舉人心中以為,朝廷對恩科之事不曾重視,這會寒了舉人們的心,也不利于朝廷選才任用?!?/br> 朱允熥在眾目睽睽之下,臉色刷的一下冷了下來。 而就在這時,處于風口浪尖的任亨泰,則是抱著笏板,邁著官步走了出來。 只見他以無可挑剔的姿態,面對著皇帝躬身施禮。 隨后緩緩起身,沉聲開口:“啟稟陛下,臣進來身體有疾,又自覺臣之學識不曾圓滿,難以擔任今科會試主考,還請陛下另選他人?!?/br> 任亨泰的出班,出乎了很多人的預料。 至少,一直在裝作彌勒佛一樣的戶部尚書趙勉,這時候已經是不由的轉頭看向了他。 劉三吾更是有些不解,明明任亨泰可以不站出來的,但他偏偏還是選擇了站出來。 只不過,既然任亨泰自己說了不愿意擔任今科會試主考,自然是契合了他的心意。 劉三吾幽幽的哼哼了兩聲,眼簾緩緩下沉,接下來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能拿到今科會試主考的位子了。 朱元璋這時候默默開口:“既如此,爾等可有主考人選舉薦?” 當即便有御史開口:“臣以為,文華殿行走、翰林學士解縉,可擔任今科會試主考?!?/br> “???” 在解縉的名字被提出的時候,整個中極殿瞬間寂靜了下來,然后便是一道驚呼聲響起。 原本靠著紅漆大柱瞇眼回籠覺的解縉,頓時睜開雙眼,茫然的看著周圍的同僚轉頭看向自己。 隨后解縉便目光兇狠的看向那個提名自己為今科會試主考的官員。 自己竟然也成了背鍋的! 這廝不是好人! 解縉目光憤然,將那人給深深的記在心中,隨后便抬頭張目看向陛階上的皇太孫。 朱允熥收到了示意,微微一笑,搖搖頭上前一步:“解縉才學不足,年歲不夠,不堪此等重用。孤以為,陛下也應當是如此想?!?/br> 朱元璋又是重復道:“太孫之言,即是朕意?!?/br> 于是很快的,那些個官員陸續報出了幾個人名。 然而無一例外,都是年歲二三十,或是官職卑微的人。 在連續被朱允熥開口以不合適拒絕之后。 終于,一名禮部的官員走了出來。 “啟稟陛下,臣以為,中書舍人劉三吾,不論才學或是資歷,皆可充任今科會試主考,還請陛下斟酌圣裁?!?/br> 隨著這個建議發出。 詹徽和茹瑺兩人同時對視一眼。 詹徽低聲道:“竟然是他?!?/br> 茹瑺默默一笑,重新緩緩閉上了雙眼。 在那些個文官的注視下,朱允熥藏匿著心中的笑聲,默默的后退了一步,算作認同了這個舉薦。 于是,劉三吾輕聲出班,抱著笏板長長的彎腰躬身:“臣老邁昏瀆,恐難擔此重任?!?/br> “又當又立!” 在某根紅漆大柱下,年輕的文華殿行走、翰林學士解縉,無聲的張了張嘴,隨后雙手環抱,腦袋一歪,靠在柱子上繼續睡著回籠覺。 朱元璋輕聲的笑著,揮揮手搖著頭道:“劉舍人乃是我朝實實在在的理學大家,咱放眼望去,再難找到一位才學能與劉舍人堪比的人。既然諸卿愿舉薦劉舍人,咱自無不可,今科會試主考,還要劉舍人費心辛勞?!?/br> 如此推辭、再勸之后,劉三吾方才再次作揖。 “臣領旨,定當盡心竭力,為朝廷選才?!?/br> 隨后,整個中極殿里,大半的人都露出了笑容。 得了洪武二十五年恩科會試主考官的劉三吾在低頭微笑著。 六部尚書嘴角上揚。 武將們則是表現的很是憨厚的笑著。 從頭到尾充當那始皇帝三十步的大明諸王也露出了笑容。 就連朱允熥也在默默的微笑著。 似乎,所有人都滿意于今天的這一場朝會。 直到內宮總管孫狗兒昂首挺胸的從幽暗處走到光亮處。 目視著面前的朝堂,孫狗兒提神振氣,緩緩開口。 “退朝!”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明的船帆 五月的應天城,像是在不斷的試探著酷暑,撩撥了一次又一次之后,天氣便愈發的酷熱了起來。 位于太平里東南隅的東水關碼頭,一早就被上至親軍衛的官兵給重重包圍了起來。 官兵們封鎖了大中橋以及復星橋,并且將崇禮西街也給攔住。 這就讓尋常人,再也不能靠近東水關碼頭半分。 一面藩王旗,便代表著大明的一位宗室親王?;蚴窃诜跗熘車霈F了瑞獸旗、星辰旗,那就表明這位親王很有可能是鎮守大明北方的塞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