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181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這讓張大匠深深的懷疑,是不是自家的祖墳今日里冒了青煙,一面惶恐的縮在車門出,半懸著屁股不敢坐實,一面浮想聯翩起來。 工部的兩名主事則安坐在兩側,隨著太孫開口,兩人這才齊齊的看向窗外。 不過是百姓春耕的場面而已。 解縉卻是坐在離朱允熥最近的位子,一直隨著太孫看向窗外的景色。 此時見朱允熥開口,談及大明的盛世。 他低聲道:“太孫的愿景,若是較起真來,恐怕歷朝歷代都沒有人能夠做到的?!?/br> 別看外面只是一副農夫春耕圖景。 這里面卻包含著,這些人家是耕者有其田,衣遮體、腹有食的潛在事實。 就算是往上數的前唐開元盛世、貞觀之治,再到前漢時的文景之治,都不曾有過讓整個天下都耕者有其田的偉大功績來,更不要說讓天下百姓人人都能吃得上飯。 朱允熥卻是從窗外收回視線,目光淡淡的看向解縉,用不可置疑的語調開口道:“曾經不可能,不代表未來也不可能!” 有一群人,他們就真正的做到了這一點! 解縉不知道皇太孫何來這等的堅信,只好小聲開口:“或許,臣真的能看到那一日的盛況到來?!?/br> 解縉不知道朱允熥真正的含義,他想到的是如今正在浙江道由許久不再能同出同入宮中的好友夏原吉主持清田,整改浙江道稅賦之事。 那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只要實實在在的辦好了,大明朝或許當真能出現前無古人的盛況盛世景象。 兩人說著話的功夫,馬車卻是忽的咯吱一聲停了下來。 旋即,坐在車廂里的眾人就聽到外頭傳來一陣孩童的歡呼聲。 “哇啊啊……” “這就是勞山皇莊嗎?” “我要吃允熥說的油炸魚!炒田螺!煎泥鰍!” “允熥!” “允熥!” “你快出來哇!” 聞聲,馬車里眾人臉色頓時憋笑到扭曲起來。 數遍整個應天城,恐怕也是有二十三皇子,才敢如此肆無忌憚,不知畏懼的對待監國皇太孫了。 朱允熥臉上也是帶著一絲尷尬,可他拿已經皮的能飛上皇極殿的小二十三叔也是無可奈何。 “下去吧?!?/br> 朱允熥沉聲說了一句,坐在最外面的將作監張大匠,立馬是兩腿一顫,幾乎是滾著到了車廂外面。 兩名正正經經科舉出身的工部主事,就顯得很是從容,雖然有在太孫面前的拘謹和恭敬,但不妨礙他們翩翩揮灑官袍衣袖,走出車廂,踏足地上。 朱允熥最后走出車廂,剛剛下了馬車。 就看到遠遠的甩開湯鵲清和沐彩云兩女,獨自一個人在旁邊的空地上撒開歡打著轉奔跑的小二十三叔朱桱。 還不等朱允熥氣的要開口責罵的時候。 只見原本還在歡脫奔跑的朱桱,腳下一個不穩,以撲狗吃屎的姿勢,雙手在半空中胡亂的扒拉著,一聲驚呼尖叫,整個人就埋進了空地上的草地里。 兩名工部主事立馬側過身,對這一幕不敢多看。 這些日子一直帶著朱桱的湯鵲清和沐彩云兩女,趕忙上前將朱桱從草地里拖拉出來。 朱允熥一臉的黑線,正欲出口教訓一番。 勞山皇莊那邊的老村長已經領著那兩名少年郎迎了過來。 “草民參見皇太孫?!?/br> 老村長高呼一聲就要跪拜,朱允熥眉頭一挑。跟在身邊的孫成便立馬帶著人上前,穩穩的將老村長給托住。 朱允熥無奈的笑著:“上一回來的時候,咱就和您說了,不必見禮?!?/br> 老村長躬著身抱著拳,笑道:“太孫仁厚,不愿老頭子行禮,可老頭子也不能因為太孫的仁厚,便忘了這些禮?!?/br> 朱允熥點點頭,不愿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轉口道:“莊子上今歲春耕如何?” 說著話,他已經領著身后的一幫人,烏泱泱的向著皇莊走過去,目光則是投注到遠處連綿的田野上。 老村長由兩名少年郎攙扶著,跟隨在朱允熥身后,爽朗自信道:“咱們皇莊每歲都是最先做活的,別的莊子開始插秧,咱們皇莊就基本已經將秧苗都插完了?!?/br> 說著話,老村長揮手指向離著皇莊最近的一片水澆地:“如今,便只剩下這一塊地了。今個正午過后,莊子上的兒郎們就能給忙活完了?!?/br> 朱允熥一路走一路聽著老村長的介紹,快要到村口的時候,鼻子不由微微一皺。 側目看向一旁的幾座土窯。 他開口道:“去歲讓孫成教會莊子的法子,如今田地可都曾用過了?” 他說的是土化肥的事情。 這是去歲老爺子萬壽節那一陣時間,讓孫成安排到皇莊里做的事情。 那時候,足利梅蝶還濕了一身的水肥料。 便是被他給殺了,也是渾身滂臭的死去。 兩名工部主事已經是因為土窯里散出的刺鼻氣味,默默的伸手捂住嘴鼻。 老村長則是拍著胸膛說道:“太孫交代的事情,莊子上不敢耽誤。今年犁好地后,就往所有的田地撒了頭一茬的肥料子。今天就等這最后幾塊地插上秧,明日就可以追一次肥?!?/br> 朱允熥見老村長事事都安排的妥當,滿意的點著頭:“這些肥還是要多多的弄些出來,隔斷時間就要往田里頭追肥一次。今年咱們莊子,一定要弄一個大大的豐收出來?!?/br> 老村長忙不顧的應著:“一定一定!有太孫的話,今歲定然是能大豐收的!” 朱允熥笑了笑道:“只要今歲能大豐收,咱便請奏老爺子,讓老爺子再來一趟莊子?!?/br> 老村長趕忙躬身應是,發誓做保證,一定要皇帝老爺子來親眼看一看今年大豐收的場面。 朱允熥揮手向前一指:“走吧,待咱去看看機子做的怎么樣,也不知道幾家的嬸子用的可還習慣方便?!?/br> 說著話,朱允熥的目光卻是悄無聲息的掃了一眼跟在身后的那兩名一直掩著嘴鼻的工部主事。 少頃。 眾人便已經是進到莊子里,到了一處院子外面。 站在院外,眾人就能聽到院子里傳來一陣陣的梭機紡錘聲。 紡織機! 就算是不曾用過的人,都能聽得出院子里出聲的東西是什么。 幾人繼續追隨在朱允熥身后,進到院子里。 就看到幾架不同于如今大明普及使用的紡織機,正在幾名皇莊上的婦人手上,飛速的運轉著,紡織出一寸寸的布緞。 幾名匠人就或是站著,或是蹲著,圍著這幾架新式紡織機觀察著細節是否需要改進。 朱允熥這時候目光變得幽幽的。 今歲恩科已經開了,收網的時間還尚早。 但今歲恩科,那幫老東西絕對想不到,自己還會有另外一層目的。 改革科舉內容和制度! 他那幽幽的目光已經悄然的盯上了被自己特意叫來的兩名工部主事。 “孤欲推行此新式織機,你們算算,依照如今朝廷的家底,一個月能制造出多少臺來?” 孤已經準備好發飆了! 不管你們說什么,都準備好受著吧! 第二百零五章 太孫的火氣有點大 相對于朱允熥期望的大明未來,如今的科舉制度,已經不足以支撐自己未來的種種計劃。 一個固步自封、頑固不化、不思進取的儒家,注定是要成為落后于時代的事物。 術業有專攻,這是后世常被人掛在嘴上的話。 然而現在的大明朝堂,只要科舉高中,榜上有名,便可做任何衙門的官員。 這是一個不講究技術本領,只講究圣賢文章、對答時事策論的年代。 這樣的人入仕之后,可能會是一個完美的官僚,但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官員。 如今浙江道已經在推行清田令、改革賦稅,推行到整個大明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隨著這一系列以及往后的革新,都需要有一個更加專業的官員體系將他的想法一一實現。 有解縉、夏原吉、鐵鉉三人,遠遠不夠。 朱允熥需要更多的來自基層,更懂得專業知識的官員充實進大明朝堂。 讓戶部的官員,都懂得如何算好賬目。刑部的官員,能夠閉著眼說出大明的律法。工部的官員,更是要對天下間新出的技藝熟知。 今天就是一個局。 眼前這兩個可憐,卻在工部碌碌無為的主事,便是兩個背鍋的,好讓自己挑起這個事情。 兩名混日子的工部主事,也不知道皇太孫突然之間為何會如此詢問。 林北呀!我們也是現在才知曉這不同尋常的新式紡機,平日我們連普通紡機都不熟悉。 林北呀!您皇太孫就要咱們兩人,回答這個問題? 這不是故意找茬嘛? 一時間,注定要背鍋的兩名工部主事,支支吾吾的就是開不了口。 朱允熥眉頭一凝,臉上已經有火氣出現:“工部的官,算不出來這事?” “太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