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137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父皇,是允熥與兒臣說的,若想腿腳筋骨好的更快一些,便要多曬曬太陽?!?/br> 朱元璋張張嘴,最后晦氣的啐了一口:“那小子如今說話,你倒是愈發的聽了。到底誰是老子誰是兒子?” 朱標默默的笑著,伸出雙手拍拍自己的雙腿。 似乎確實是因為曬足了太陽,前些日子沒有多少知覺的雙腿,如今也有些一些感覺,只覺得腿上的血脈在緩緩的流動著。 朱元璋揮揮手,想到那小子倒也與自己叮囑過,要自己夜里頭不要看奏章太久,如此心中才少了些吃味。 他向著兒子招招手:“你過來些,今日允熥提及的軍中將士轉為驛站吏目之事,我見你似乎還有些話不曾當著眾人之面說出口,目下便只有咱爺倆,你且好好的說說?!?/br> 第一百六十一章 皇太孫愛我 咯吱咯吱。 偏殿內,響起一陣軸承轉動聲。 已經坐在輪椅上不少時日的朱標,如今已經能夠不靠外人,自己便能cao縱輪椅。 等他到了老爺子面前,望著老爺子的表情,無奈的苦笑著:“您不是也看出來了,那小子這是藏了好大一個手筆?!?/br> 被點破了的朱元璋,當即不滿的白了太子一眼。 “仁政??!若是辦成了,便是歷朝歷代君王都不曾辦成的大大的仁政??!” 朱標面色沉著,倒不似老爺子這般動容。 他只是淡淡的說道:“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一句皇權不下鄉,便將我等天家權柄,被封死在了縣衙之內!” 說著說著,太子爺的臉上再也沒了先前那副閑云野鶴,修養身心的狀態,目光之中有陣陣殺氣肆意,其姿態好不威嚴。 朱標冷哼一聲:“若非朝廷難以更改,又怎能叫那些地方士紳盤橫鄉野,魚rou百姓。災年低價買地,高價售糧,高利借貸。致使百姓不得不賣兒賣女,賣地賣身!” 朱元璋大概是被太子這番話給觸動了,早年間那不堪回首的一幕幕場景,重現在眼前,令他憤憤不平的哼哼著。 然而,憤怒之余,卻又無可奈何的嘆息一聲。 “此事自古難全。鄉賢村霸,若是鄉賢自當無事,可若是生了村霸,便是百姓之禍?!?/br> 朱元璋嘆氣搖頭,感慨萬千:“咱想讓百姓過的更好一些,可鄉野之間卻是利益糾纏最是繁雜的地方。盤根錯節,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若是咱家父子爺孫,強推下去,稍有不慎,便會掀起軒然大波?!?/br> 自古皇權不下鄉,皇帝的權威至多到地方縣衙一級。 再往下,更多的是一種另類的民主自治制度。 或者說,是豪強士紳民主自治分潤地方利益的制度。 朱標眉頭皺緊:“倒是這一次,允熥能借驛站改制之事,將此事帶出,或可為往后朝堂革新之舊歷,也可事先看看會出現哪些問題?!?/br> 朱元璋手掌開始緩緩的拍在桌子上,沉聲思索著。 作為一個皇帝。 尤其是一個時時刻刻將百姓生計掛在心中的皇帝。 朱元璋無時無刻不想著,他的一切決定,都能夠直接給到天下蕓蕓眾生,那億兆黎民手上。 而不是在官府中流轉,最后還要借助鄉野豪強士紳之手,才能真正的推行下去。 良久之后,朱元璋心中已有定計。 “這件事情先按下不表,待此次直隸驛站改制之后觀其反響。若是無錯,便在朝中各部司衙門試探一番,隨后再到大明諸道州府,一層層下去?!?/br> 這是要做自上而下的徹底的革新。 老爺子的力度不可為不大。 朱標不由看向眼中閃爍著威嚴的老爺子,想了想不免輕笑了起來。 大概也只有老爺子再有這樣的自信和能力,直接在朝中辦成此事。 而有了朝廷帶頭,率先改革,再往下面地方上的道府州縣推行,到時候即便會出現波折,但只要中樞不亂,地方上便不會出什么大亂子。 朱標更是笑道:“今日允熥之言,倒是于兒臣有些啟發?!?/br> 說著話,朱標看向老爺子。 朱元璋立馬開口詢問:“有何啟發?” 朱標說道:“若是往后朝中再有大的變革,亦或是推行軍轉吏之事,可像如今一樣,現在直隸督辦推行,在一道一道的辦下去。如此即便地方上出了亂子,朝中也能從容應變?!?/br> 說到這,朱標目光一凝:“要是當真出了大亂子,周邊地方官府及衛所,亦能出手鎮壓地方上的不臣之心!” 朱元璋頓時哈哈大笑起來,隨后幽幽說道:“你近來只看書,曬太陽??偸翘e了,這幾日便將此事梳理出來放好。到時候若那小子不提出來,你便拿出來。若是他提出來了,你也拿出來,叫那小子知曉了,他小子能想到的,咱爺倆也能想到!” 老爺子竟然還和自家孫子起了爭強好勝之心? 朱標一時間無奈至極,只能是苦笑連連的接下了這個活。 …… 自出了大殿,朱允熥將今日之事與解縉三人好一生交代后,便將三人趕走,自己往東宮回去。 如今一樣樣的事情都在推進著,朝中政局也算是太平。 他卻不能讓自己閑下來。 一股緊迫感,總是壓在他的心頭。 解放大明生產力。 這是一個龐大到他覺得窒息的問題。 不論他現在做多少改革,最多不過算是縫補大明這個終將年邁的帝國。 只有徹底的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提升資源利用率,擴大資源收集量。 才能徹底的解決,一個封建王朝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周期性問題。 不論是他早有計劃的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還是商稅改革,都只能是從制度和體系上改變和緩解大明未來的風險。 只有從技術上,從科技上,讓大明發生改變,才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 科技推動社會進步。 這一條于科學的解釋,在朱允熥是有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被老師灌入進自己的思想之中。 正待他要趕回東宮,規劃一下大明的科技發展路線之時。 面前去路,卻是被人給擋住了。 抬起頭,只見一襲青衫儒服的方孝孺,正合手垂立,站在宮中通向東宮的甬道下。 朱允熥當即拱手作揖:“學生見過先生?!?/br> 方孝孺趕忙側過身子,亦是還禮:“微臣參見皇太孫?!?/br> 兩人幾乎是同時躬身,又同時起身。 朱允熥臉上露出笑容,好奇道:“今日先生怎有了時間,往東宮這邊來?” 說起來,朱允熥臉上便有些不好意思。 自從他將方孝孺給拉攏進宮中,對方一直為自己在士林始終傳揚名聲,更改過去自己對外的懦弱內斂秉性,聽說更是因為當初的西安門之事,在城中與好些士林眾人爭吵了一番。 可自己在重開的大本堂里,也不過是短暫的與那些宗室叔叔們學習了一段時日,就因為朝中的事情,而無法再過去繼續學習了。 方孝孺臉上帶著些不滿,頗有些幽怨道:“皇太孫可是有好些日子,不曾再去大本堂了,皇太孫尚未成年,于圣賢文章,世間道理,雖有進展,但學問卻是要多多益善的?!?/br> 見這位先生果然是在說此事,朱允熥愈發尷尬。 他拱拱手:“先生,近日朝中諸事不寧,學生身為宗室,又獲封監國皇太孫,便發現這時間總是短缺不夠用的?!?/br> 方孝孺點點頭,轉口道:“既如此,皇太孫且容臣考校一番功課,是否有短缺遺漏?!?/br> 似乎只是為了來檢查自己功課的? 朱允熥當即點頭答應下來。 隨后方孝孺便提了幾點問題,朱允熥亦是從善如流,有課業上先賢人物們的見解,也有他自己的分析。 一翻下來,方孝孺臉上終于是露出了放松的笑容。 “皇太孫忙于朝政,功課卻也不曾落下,亦是如往常一般,頗有見解,臣便放心了。只是,若是皇太孫空閑下來,總還是要去大本堂精心下來,再多讀些書?!?/br> 朱允熥再躬身:“學生謹受教,定不忘先生的諄諄教導?!?/br> 到這里,他意味今天這場學術之談就要結束。 卻不想方孝孺臉上竟然是難得一見的露出一抹不好意思。 朱允熥稍有好奇:“先生還有事?” 方孝孺點點頭,又搖搖頭,然后才支支吾吾道:“臣聽聞,今日朝中……諸位大人能付諸筆墨丹青……于那郵票之上……” 哈哈哈! 朱允熥幾乎是要笑出聲來。 感情,這位先生也是聽聞了剛剛在殿內議論到的驛站改制之事。 這位如今在士林之中可是頗有名望的,平生也最是看重自己的名聲,現在有如此通過郵票傳揚自己名聲的東西,他有怎么可能會棄之不顧。 他這是來討好處的。 朱允熥當下直接開口許諾:“倒是學生忘了與先生說,學生已經吩咐了翰林學士解縉,回頭他自會去先生家中,求取先生的墨寶于那郵票之上?!?/br> “???”方孝孺長大了嘴巴,忽然覺得自己這張老臉guntang通紅。 見自己這位皇太孫學生,已經是將事情都安排好了,不由感到一陣的懊惱。 連忙躬身作揖,自請離去。 自己這位皇太孫學生,還是愛自己這位先生的??! 一路逃竄而去的方孝孺,又是懊惱,又是欣喜,只覺得自己當初果然是沒有挑選錯了學生。 …… “皇太孫是忘了我嗎?” 從宮外走入午門后的曹國公李景隆,正在往東宮方向走去,他低著頭呢喃自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