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126節
書迷正在閱讀:奶茶多糖體、朕懷孕了,誰干的、傾世毒妃惑天下:盛世謀妃、系統逼我做渣女[快穿]、我被嗩吶帶飛升了、我在毛絨獸世當典獄長、重生后我被宿敵們包圍了gl(np高h全神經?。?/a>、霸總穿成一條狗、在他心上撒野、奇門改命師
他與湯鵲清這會兒已經是到了東宮后面的御園之中。 湯鵲清跟在朱允熥身后,看著前面的蓮池,目光閃爍,低聲詢問著:“這里,便是殿下幾個月前落水的地方?” 朱允熥點點頭:“便是在這里?!?/br> “爺爺說,殿下就是從那時起,才開始大不相同了的,讓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睖o清多望了兩眼蓮池,隨后眉眼如月的望著朱允熥。 朱允熥忽的伸出手,將湯鵲清落在手心里,帶著對方走進蓮池一旁的水榭連廊下。 “不說這些事了,且說你,如今驟然入宮學習禮儀,可曾過的習慣?” 湯鵲清點點頭:“宮里人都很照顧妾身,太子爺也讓人傳了話過來,說是讓妾身先掌了東宮里的事情,誰要是有意見,太子爺會替妾身出氣?!?/br> 朱允熥笑笑,倒是沒有想到老爹會提前安排了這些。 湯鵲清則像是個只顧著分享自己生活小細節的小女娘一樣,繼續如鵲鳴一般說道:“陛下也讓孫總管過來了一趟,陛下說,若是妾身在東宮學的好,學的快。往后宮里的事情,都交給妾身管呢?!?/br> 說到這里的時候,湯鵲清就好似是得了先生夸獎的學生一樣,回到家里與家長報喜一般。 朱允熥不由的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宮里的女官、嬤嬤們都是知事的,你也不用事無巨細,看準了人去用就好。做好了就賞,做錯了就罰?!?/br> 說到這里,他停頓了一下:“便如你在中都cao練那些女娘們一樣?!?/br> 湯鵲清伸手掩著嘴,竊喜的笑著,目光嬌媚嗔怪道:“妾身可不敢在宮里那般行事了……” 到底是國公府出來的女娘呀。 總是知道守規矩的。 她在中都鳳陽城的時候,是那等的肆意快活,每日都要帶著中都將門女娘,在城外戲耍,更是cao練軍陣兵法。 可現在入京之后,樣樣都依著規矩辦事。 朱允熥不由心中一軟,就要伸手,讓兩人的關系更進親昵一些。 小太監雨田和孫成,卻是并肩聯袂而來。 兩人站在連廊外面,抬著頭看著自家皇太孫正在兒女情長。 兩人不由的對視一眼,猶豫著誰來承擔這個打擾皇太孫雅興的責任。 最后,還是最早跟隨朱允熥的孫成開口。 “三爺,解學士、夏主事、鐵給事三人來了?!?/br> 第一百五十一章 小日子過的老慘了 “您去忙吧?!?/br> 正待朱允熥還要解釋一下的時候,湯鵲清已經輕眉嬌柔的望著他,溫柔細聲的說了一句。 湯鵲清望著眼前這個注定要相伴一生的男子,臉上柔情似水,心生憐惜。 在朝中士族子弟,還在附庸風雅;中都將門子弟,還在打馬游街的時候。 面前的男子,卻已經擔起了大明朝的社稷之事。 湯鵲清雙手蓋著朱允熥的手背,輕輕的推搡了一下,輕柔道:“聽說您最愛喝廬州府那邊的土雞湯,先前您還沒回來,妾身已經弄好下鍋,文火慢燉。等您忙完,回來正好可以喝了?!?/br> 這是完全進入到了角色之中。 朱允熥已經是站起身,拉著湯鵲清的手,輕輕的拍著。 在湯鵲清平靜的目光諸事下,朱允熥向著連廊外走去。 “臣等參見皇太孫?!?/br> 東宮偏殿茶室,已經歇了一會兒的解縉、夏原吉、鐵鉉三人,聽著腳步聲從外面傳進來,趕忙放下茶杯,紛紛起身施禮。 別了兒女情長,從蓮池趕過來的朱允熥,隨意的揮揮手:“都坐吧?!?/br> 說著話,他自己已經是坐在了主位上。 跟在身后而來的小太監雨田,躬著身子上前,為他倒了一杯金黃的茶湯。 朱允熥臉色如常,目光卻是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雨田趕忙低下頭,小心翼翼的放下茶壺,雙手恰在一起,腳步無聲的退了出去。 如此之后,朱允熥的臉上方才露出一抹笑容看向面前重新坐下的三人。 如今的解縉三人,嚴格意義上來說,除了本身在朝中的官職和事情外,更多的則像是皇家秘書一般的存在。 解縉和鐵鉉的臉上都帶著從容,唯有還兼著戶部清吏司之事的夏原吉,面色躊躇,氣色不振。 今日才在老爺子那邊聽聞了國庫空虛,朱允熥微微一笑,飲了一口茶,淡淡的詢問著:“可是在為錢糧之事發愁?” 解縉和鐵鉉兩人,當即看向這幾日都不曾與他們一起出去吃酒的夏原吉。 夏原吉無奈的點著頭:“夏稅還未解送到京,可朝廷每天都要用錢,尚書大人已經急的上火,嘴角都出了好幾個泡,臣這算是輕的了?!?/br> 朱允熥點點頭,忽的兩眼笑瞇瞇的盯著夏原吉。 被皇太孫這般表情盯著,夏原吉不由的心虛了起來,后背更是一陣陣的發麻。 他覺得指定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發生在自己頭上了。 夏原吉遲疑著小聲開口:“皇太孫要……” 朱允熥則是大手一揮,顯得格外的淡然,隨后嘟囔著隨口說道:“也沒什么大事,不過是陛下今歲的萬壽節,今日定了下來,是要辦的,本王自請接下了這件事,也在陛下面前拍著胸膛做了保證,今歲定是要辦的風風光光熱鬧些!” 聽到這話,夏原吉只覺得眼前一黑,滿腦子嗡嗡的響著。 這哪里是要辦的風風光光。 這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寫著,兩個斗大的墨字。 要錢! 解縉和鐵鉉兩人坐在一旁,眉目帶笑,兩人默契的端起茶杯,借著喝茶的功夫,偷偷的對視一眼。 這幾日,他兩對夏原吉也算是知根知底了的。隨著他們三人入宮參贊國事,三人在朝中的隱形地位,明顯抬高。 而隨之帶來的結果就是各自在衙門里,所承擔的事情也越發的多和重要起來。 可不論是翰林院學士還是禮部給事中,辦的事情再忙再重,也遠比不上戶部這等本就事務繁雜的衙門。 夏原吉這些日子,雖然還只是清理司主事,但辦的事情可一點不必那些個郎中輕,甚至就連戶部的侍郎都時常跑到他面前,拿著些有的沒的事情要與他商議。 所為的不過是為了一個廣結善緣四字。 夏原吉得知今年朝中要有大辦陛下的萬壽節,無力的張著嘴:“皇太孫,這事不會是您在陛下面前提出來的吧?” 依著陛下的性子,今年又是個多事之秋,無論如何也不會想著,要給自己的萬壽節大辦特辦,還要辦的風風火火。 那就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自家這位皇太孫的主意了。 瞧著夏原吉那一副隨時都要眼睛一瞪一翻就要倒下的摸樣。 朱允熥也不再與他逗笑,正色道:“放心吧,戶部沒錢,數著錢過日子的光景,不會再有多久了。今歲爺爺萬壽節的一應開支,不用戶部cao心半分?!?/br> “當真?”夏原吉心頭一熱,趕忙起身詢問著。 回頭方才反應過來,姍姍的露出尷尬的笑容,又默默的坐了下來。 朱允熥點點頭,交代道:“這幾日,維喆兄先將直隸驛站數目、人員、占地等詳細整理出來,再將大明境內有數的驛站詳細,也拿出來。這件事若是做好了,朝廷每年收益不下數十萬兩,更會成為一項惠及百姓的仁政!” 夏原吉聞聲眉頭一挑。 皇太孫要對朝廷下手了? 不僅僅是他,就連剛剛還在看戲的解縉和鐵鉉二人,也不由的看向皇太孫。 他們在朱允熥身邊已經不少時日,哪里看不出這位年輕的皇太孫,對朝堂之上諸事,有著無數的想法。 朱允熥見三人都目露猶豫,知曉他們以為自己這個時候,就要動手,推動自古以來所有官員都畏懼和忌憚的兩個字。 改革。 他笑道:“不過是為朝廷增添些進項,不會大動干戈,也不會與民奪利?!?/br> 解縉聞言,笑著附和道:“皇太孫仁厚,臣等也就放心了?!?/br> 朱允熥微微一笑,轉口道:“既然是要替爺爺辦萬壽節,大明地方上的官員,依著時間大抵是趕不過來的。 直隸地方上要說一聲,今歲就在京官員,余者不必入京,更不得送賀禮入京,凡是有違者,朝中自當下旨申斥,嚴重者,當交有司懲處!” 大辦特辦,辦的風風光光,也不是說就要大明朝的地方官員都入京來。 解縉三人見到朱允熥如此安排,心中更是大定。 不然但凡是這等皇帝萬壽節的事情,地方官員傾巢而出,沿途開銷便要耗費朝廷無數的錢糧。 更不要說,這些地方官還要為皇帝挑選賀禮,這筆賬終究是要算在地方百姓頭上的。 只是這個時候,朱允熥再次轉口道:“但是,如今我大明朝開國亦有三十四載。京中亦有不少外域番邦屬國使臣,要與他們知曉,此番萬壽節,他們要入宮來,要聆聽我大明朝皇帝的諭令?!?/br> 這話題怎么又從驛站跳到了番邦屬國身上去? 解縉三人再次目光無奈的對視了起來。 倒是禮部給事中鐵鉉,忽的開口說道:“說起來,皇太孫可能不知曉,那倭國這幾日同時有兩批使臣在松江府那邊下了船上岸,算起來正是今日入城?!?/br> 大明朝前些年和倭國的關系很不好。 洪武初年,倭國更是將大明派去的使臣給殺了。后來,朱元璋為了緩和東南沿海倭患,這才算是忍氣吞聲,再次派出了使臣,倒是沒有再被干掉,但與倭國的關系也不曾有多少進展。 朱允熥也不曾想到,那小……倭國今年竟然排了使臣入京。 解縉和夏原吉兩人則是不知倭國國內詳情,疑惑的詢問道:“兩批使臣?這是為何?” 鐵鉉笑了笑:“聽松江府那邊說,這些年倭國國內不怎么太平,國內分成了兩伙人,一直在爭斗?!?/br> 聞言之后,解縉旋即幽幽開口:“所以,他們是這是入朝來,為了求助我大明?” 鐵鉉想了想,點頭道:“松江府送到禮部的奏呈說了,那兩伙人情形完全不同。幾乎是同時下船,一伙人趾高氣昂,衣著裝扮也頗為精致。倒是另一伙人,就顯得……那日子似乎過的挺慘的……” 解縉、夏原吉兩人頓時發笑。 夏原吉這時也是忘了戶部的煩惱,開口道:“那必定是有求于我大明的了。不然那也不會掐著這個時間點,同時入朝?!?/br>